《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阅读笔记三

      需求管理是来完成需求开发结束后,保障系统质量的一个管理活动。需求管理在实践中的作用有:增强项目涉众对复杂产品特征在细节和相互依赖关系上的理解;增进了项目涉众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工作量的浪费,提高了生产力;准确反映社会的状态,有助于项目决策;改变项目文化,使得需求的作用得到重视和有效发挥。维护需求基线、实现需求跟踪、控制变更等是需求管理的三个活动,是做好软件后期系统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维护需求基线是被明确和固定的需求集合,是项目团队需求在某一特定产品版本中实现特征和需求集合,是需求开发过程的成果总结,它需要在后续的产品周期中持续发挥作用。需求基线包含的内容有软件需求以及很多和软件需求相关的描述信息。需求基线的主要工作有标识配置工作、版本控制、变更控制、访问审计、状态报告。

     需求跟踪是以软件需求规格书说明书文档为基线,再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上,描述需求以及跟踪需求变化的能力。向前跟踪是指需求在被定义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前的演化过程,向后跟踪是指需求在被定义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后的演绎过程。需求跟踪是对项目当中需求知识的统一化管理和使用。忽视需求的跟踪性,或者对跟踪关系捕捉的不充分,会降低系统的质量,引起返工,增加项目的成本和时间。需求的后向跟踪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需求的后向跟踪可以帮助客户和用户,需求跟踪描述具体需求的设计方案选择、设计假设条件以及设计结果等信息,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和维护人员。

     需求的变化是正当和不可避免的,发生需求变化的情况有:问题发生了变化、环境发生了变化、需求基线存在缺陷、用户变动、用户对软件的认识和变化、相关产品的出现等等。需求的变更可能会给项目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随意的需求变更也是不恰当的做法。正确做法是在形成需求基线后,进行需求的变更控制。变更控制中应该注意:认识到变更的必要性,并为之制定计划;维护需求基线,审计变更记录;管理范围蔓延;灵活应对变更请求;使用辅助工具。

     需求变更、需求跟踪信息、需求管理工具是需求管理的焦点集中问题。

     需求工程过程需要依赖的环境因素有市场特征、领域特征、技术成熟度、组织文化、项目特征等。建立需求工程过程有两个步骤:建立过程框架,建立需求工程过程的高层结构,说明过程中应该包括哪些工作部分以及怎样建立他们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选择工作组件,为过程框架下的每一个过程工作部分选择实现的实践方法,明确需要的工具支持和资源(成本和人力)支持。

     需求工程过程需要专门、特定的评级标准和改进方法。REGPG框架借鉴了现有各种软件过程改进框架思想,针对需求过程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总结,提出了66个好的借鉴,被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中级实践、高阶实践。根据这三个层次,REGPG提出了对需求工程过程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

     软件项目的就是所有重要的工作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能顺利有序的完成,以最终产生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posted @ 2015-11-30 08:43  风雨同行  阅读(3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