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y判圈算法--龟兔赛跑
一、算法简述
Floyd判圈算法(Floyd Cycle Detection Algorithm),又称龟兔赛跑算法(Tortoise and Hare Algorithm),是一个可以在有限状态机、迭代函数或者链表上判断是否存在环,以及判断环的起点与长度的算法。
二、基本思路
在某种关系下,顶点 i 到 k 拓扑有序,顶点 k 到 j 也是相同的顺序,那么 i 和 j 也存在这个顺序。要是某一个顶点出现了自己到自己的环,那么图中就有环,但是这种方法复杂度高一些,没有检测顶点出度或者DFS的方法快,但是非常简单。
三、问题
如何检测一个链表是否有环,如果有,那么如何确定环的起点和环的长度。
四、解决方案
(1)判断是否有环?
龟兔解法的基本思想可以用我们跑步的例子来解释,如果两个人同时出发,如果赛道有环,那么快的一方总能追上慢的一方。进一步想,追上时快的一方肯定比慢的一方多跑了几圈,即多跑的路的长度是圈的长度的倍数。
基于上面的想法,Floyd用两个指针,一个慢指针(龟)每次前进一步,快指针(兔)指针每次前进两步(两步或多步效果时等价的,只要一个比另一个快就行)。如果两者在链表头以外的某一点相遇(即相等)了,那么说明链表有环,否则,如果(快指针)到达了链表的结尾,那么说明没坏。
(2)求环的长度
相遇的时候,一定已经在环上了,然后两个人只要再次在环上接着跑,再次相遇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套圈),跑的快的那个人就比跑的慢的人整整多跑了一圈,所以环的长度也就出来了。
(3)如何确定环的起点
环的检测用上述原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确定环的起点,这也是Floyd解法的第二部分。方法是将其中一个指针移到链表起点,两者同时移动,每次移动一步,那么两者相遇的地方就是环的起点。
解析:
首先假设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慢指针走过的节点个数为i,设链表头部到环的起点的长度为m,环的长度为n,相遇的位置与起点与起点位置距离为k。
于是有:
i = m + a * n + k
其中a为慢指针走的圈数。
因为快指针的速度是慢指针的2倍,于是又可以得到另一个式子:
2 * i = m + b * n + k
其中b为快指针走的圈数。
两式相减得:
i = ( b - a ) * n
也就是说i是圈长的整数倍。
这是将其中一个节点放在起点,然后同时向前走m步时,此时从头部走的指针在m位置。而从相遇位置开始走的指针应该在距离起点i+m,i为圈长整数倍,则该指针也应该在距离起点为m的位置,即环的起点。
实例程序如下:
- int *head = list.GetHead();
- if (head != null) {
- int *fastPtr = head;
- int *slowPtr = head;
- bool isCircular = true;
- do
- {
- if (fastPtr->Next == null || fastPtr->Next->Next == null) //List end found
- {
- isCircular = false;
- break;
- }
- fastPtr = fastPtr->Next->Next;
- slowPtr = slowPtr->Next;
- } while (fastPtr != slowPtr);
- //确定环的起点
- slowPtr = head;
- while(slowPtr != fastPtr)
- {
- slowPtr = slowPtr->Next;
- fastPtr = fastPtr->Next;
- }
- cout<<"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ycle is "<<slowPtr<<endl;
- }
posted on 2017-10-27 17:50 flyingwaters 阅读(364)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