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0 +《刻意练习》阅读笔记
今天复习了mybatis框架,在桌面brand-demo项目中练习了mybatis框架的用法
在userMapper.xml和userMapper.class中练习了mapper代理开发,用于处理复杂的增删改查
在brandMapper.xml和brandMapper.class中练习了注解开发,用于处理最基本的增删改查。
学习的具体内容可以去该项目中复习,写了大量注释
《刻意练习》阅读笔记:
引言 天才的真相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第2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第3章 心理表征
第4章 黄金标准
第5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第6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第7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第8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第9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试验上强于以及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记忆组块分别是:7.7、5.7和5.3。
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录系统中存储5w-10w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
本书作者埃里克森,通过对音乐学院3组学生,做实验:明星人物、优秀水平、一般水平。20岁之前联系小提琴的时间分别是:1w小时,8000小时,4000小时。
这个被格拉德威尔引用,演绎为1w小时定律。但实际上埃里克森论文中强调的是刻意练习,而不是这1w小时。埃里克森对格拉德威尔的引用和演绎也非常的不满。
1w小时存在的问题:
1、不同专业领域技能习得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w小时的最低阈值。
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时间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习得时间是数百小时而已。
2、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是一大影响因子。
优秀的科学家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
3、联系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更加取决于联系方法。
机械的练习,完全没法和针对性、技巧性的练习可比。
隐形知识
目前对可以练习最大的批评是,埃里克森关于刻意练习的试验多是来自己“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下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销售、管理等作用有限。能通过可以练习成为一个名卓越的销售或者CEO吗?
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第的学习活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隐形知识的多少。隐形知识需要在情景中去寻找。
学习科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有效学习:进入相关的情景—找到“学习共同体”—开始围绕重要成员转—技能提升—进入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1、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的知识存在于实践中,而且这些知识受限于文字和语言,有些无法传递。导致书本中只能获取一部分知识。
2、隐形知识显性化:隐形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一般也被成为策略。
3、模仿榜样:榜样可以使现实中的老师,也可以是网络中的老师。
4、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景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
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与时间不是正相关的,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可以通向伟大。
引言 天才的真相
莫扎特
很多人说天才是天生的,比如说著名钢琴家莫扎特,4岁会谱曲,6岁就能进行巡回演奏,还拥有“完美音高”。 完美音高是什么?就是在没有参考音的前提下,准确说出听到的音符、音程、和弦的全部具体音高。
我曾经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这是是天生的天才。
其实不然,莫扎特的父亲就是一名作曲家,莫扎特的姐姐也是一名出色的钢琴家,都是莫扎特父亲培养的。在莫扎特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开始系统地训练莫扎特的“完美音高”。4岁的时候,父亲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
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在2-6岁的孩子,进行长达数月的练习,目的是教他们学习钢琴上的各种和弦。完成训练后,这些孩子都被培养出来完美音高。
雷阿伦
天生的神射手,十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射手。很多人都说他是天生的神射手,但他自己却不认同这个说法。他说:“自己高中的时候跳投能力并不出色。如果你们去问问在训练是谁最刻苦,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我。不是某一天是每一天”。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作者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
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在一个特定行业和领域,通过刻意练习,人们表现和水平能得到提高,甚至能成为杰出的人。
天才的唯一秘诀就是在于练习。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有人就问了,为什么我们每天吃饭,并没有成为美食家;每天写字,并没有成为书法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人多了去了,能成为行业领军人物的却只有几个人?
我们同样也很努力地学习、练习了,为什么成不了天才呢?一旦某个人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且还会缓慢退化。
答案在于练习的方法。
一般人学习或练习一种技能,采用的都是“天真的练习法”,即反复地做某件事情,但这是一种极其低效的练习。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就是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靠这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作者和同事曾经开展过一项关于锻炼记忆力的实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史蒂夫尝试记忆数字,最初,他像普通人一样,只能记住8个左右,经过练习,慢慢地突破9个、10个……,最终,他的成绩达到了不可思议的82个数字。在这个试验中,史蒂夫采用的练习方式是不同于天真的练习的有目的的练习,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史蒂夫的短期目标是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一个数字。就这样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在达成每一个细致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2.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
史蒂夫练习的每时每刻都尽力保持专注,集中精力听着作者报出的数字,记忆、复述,每秒钟一个数字,没有任何走神的空间。
3.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又错在哪里。在记忆实验中,史蒂夫每次尝试都会得到立即反馈,是对还是错。他自己也会觉察到,哪些数字让他犯错,又是什么原因。一般来说,无论你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判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存在不足的原因。不然,你不可能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
4.需要走出舒适区
在记忆实验上,作者一开始就设计不会让史蒂夫感觉到太舒服,当史蒂夫背出来时就增加数字,没有背出来就减少数字。总是让他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挑战他,让他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都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当走出舒适区,几乎每个人都会偶然碰到瓶颈,那些关卡看起来很难,好像你永远也克服不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过障碍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可以思索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于导师或教练,他们可能已经熟悉了你遇到的障碍,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遇到瓶颈怎么办?
任何刻意练习一定会碰到瓶颈,这时候,怒刻意尝试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换一个思路,逼迫自己前进。
想要通向有目的练习,突破这些障碍是无法避免的。
1、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如果某个方向我们始终突破不了,我们就要换一个思路,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2、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达到极限了,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了,放弃了努力。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障碍。因为要提高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还会非常枯燥。
要走出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相处检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