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学习的格局》05:内驱力-自主学习的力量

做你想做的事情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没有人愿意被他人唠叨和管束。所以学习这件事,他人督促、外力刺激或强制,最终效果都不会太好。

做自己想做的,才能唤醒做事的“内驱力”!
哈佛大学推荐20个保持快乐的法则中,第6条“Do what you love 做你想做的事情”。

不要武断的替他人定义目标和任务!

3种内驱力

内驱力理论,定义了3种内驱力:

1. 认知内驱力

源于兴趣和好奇心的内驱力。
小孩子天然具有这种内驱力,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慢慢抹杀了。因为:要么懒得解释小孩子的疑问,要么嘲笑傻问题,要么各种强加应该学的内容……

2. 自我提高内驱力

和认知内驱力不同,认知内驱力完全来自内心和自我的兴趣;而自我提高内驱力,完全来自外界环境的正面反馈。如果进步获得了赞扬,那么就可能越来越有兴趣,越有优越感或责任。

3. 附属内驱力

依附于某些条件的驱动力。比如达到某个目标,就给予物质奖励或表扬。
如果相关的外界条件消失,那么这个驱动力也就没有了。

混合效果

实际场景中,三种内驱力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不一定可以明确分开,但能发挥更大的协同效果。比如:有兴趣学习,取得进步被赞扬,然后更有动力学习了。

兴趣和能力叠加:打破“3分钟热度”的魔咒

  1. 兴趣是先决条件
  2. 就算有兴趣,遇到困难“打退堂鼓”也是正常现象
  3. 克服半途而废的关键是:把兴趣变成热爱;用能力追逐目标;再把目标提升为长久的使命。
posted @ 2020-11-22 22:23  哆啦梦乐园  阅读(7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