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集群搭建
环境:
192.168.1.100 192.168.1.101 192.168.1.102
注:在集群模式下,建议至少部署3个zk进程,或者部署奇数个zk进程。如果只部署2个zk进程,当其中一个zk进程挂掉后,剩下的一个进程并不能构成一个quorum的大多数。因此,部署2个进程甚至比单机模式更不可靠,因为2个进程其中一个不可用的可能性比一个进程不可用的可能性还大。
zookeeper 集群通常是用来对用户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协调服务的,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对 zookeeper 集群进行了这样三种角色划分:leader、follower、observer分别对应着总统、议员和观察者。
总统(leader):负责进行投票的发起和决议,更新系统状态。
议员(follower):用于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向客户端返回结果以及在选举过程中参与投票。
观察者(observer):也可以接收客户端连接,将写请求转发给leader节点,但是不参与投票过程,只同步leader的状态。通常对查询操作做负载。
部署:
下载
wget https://downloads.apache.org/zookeeper/zookeeper-3.4.14/zookeeper-3.4.14.tar.gz
解压
tar -zxvf zookeeper-3.4.14.tar.gz-C /usr/local
创建data目录
mkdir /usr/local/zookeeper-3.4.14/data
配置文件
cp/usr/local/zookeeper-3.4.14
/conf/zoo_sample.cfg/usr/local/zookeeper-3.4.14
/conf/zoo.cfg
tickTime=2000 initLimit=10 syncLimit=5 clientPort=2181 dataDir=/usr/local/zookeeper-3.4.14/data server.1=192.168.1.101:2888:2889 server.2=192.168.1.102:2888:2889 server.3=192.168.1.103:2888:2889
tickTime:基本事件单元,这个时间是作为Zookeeper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每隔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最小 的session过期时间为2倍tickTime
dataDir:存储内存中数据库快照的位置,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指向数据库更新的事务日志。注意:应该谨慎的选择日志存放的位置,使用专用的日志存储设备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如果将日志存储在比较繁忙的存储设备上,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像系统性能。
client:监听客户端连接的端口。
initLimit:允许follower连接并同步到Leader的初始化连接时间,以tickTime为单位。当初始化连接时间超过该值,则表示连接失败。
syncLimit:表示Leader与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时,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如果follower在设置时间内不能与leader通信,那么此follower将会被丢弃。
server.A=B:C:D
A:其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服务器的编号;
B: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
C:Leader选举的端口;
D:Zookeeper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端口。
我们需要修改的第一个是 dataDir ,在指定的位置处创建好目录。
第二个需要新增的是 server.A=B:C:D 配置,其中 A 对应下面我们即将介绍的myid 文件。B是集群的各个IP地址,C:D 是端口配置。
创建myid文件
分别在dataDir执行的目录下面创建myid文件、文件内容分别对应配置文件中server的配置
server.1=192.168.1.101:2888:2889对应着在192.168.1.101这台机器的dataDir目录下创建的myid文件内容为1
echo 1 > /usr/local/zookeeper-3.4.14/data/myid
后面的机器依次在相应目录创建myid文件,写上相应配置数字即可。
配置环境变量
cat >> /etc/profile << EOF #set zookeeper environment export ZK_HOME=/usr/local/zookeeper-3.4.14 export PATH=$PATH:$ZK_HOME/bin EOF
source /etc/profile
启动集群并查看状态
启动集群
zkServer.sh start
查看集群状态
zkServer.sh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