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次重要的汇报

背景

最近在准备了一次比较重要的汇报,发现写文档与准备汇报整个过程非常痛苦,进展也很缓慢,虽然最终也憋出了东西,但这种低效率让我感觉自己欠缺这方面的方法论。实际上类似的事情还比较常见,例如,向高层汇报、述职、商业BP、面试等场景都需要这种技能,于是决定花些时间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材料准备

获取好的起点

一个好的起点能够让这件事情完成的事半功倍,获取好的起点通常需要从各方寻找经验,例如,

  • 重视官方渠道的描述或者模板(例如,找工作就需要仔细看JD,晋升答辩就需要仔细看能力模型描述);
  • 找前辈获取经验(例如,是否有人做过类似的汇报,能否获取到材料);

听众视角准备材料

一定要从听众视角来准备材料,这就需要思考听众在看材料或者听汇报过程,他在思考什么问题。比如:

  • 你在准备一场商业BP的汇报,那么听众老板就会想你是否值得投资,投钱的盈利概率有多大?多久能够收回本?
  • 你在准备一场面试,面试官看到的你简历肯定在想,你有什么能力?能否满足他的岗位需求?来了能帮他解决什么问题?
  • 你在准备一场晋升答辩,评委肯定会想,你是否满足能力模型?你有什么亮点?你有什么短板?

材料架构先行

  • 听众视角架构

根据听众视角找到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来准备你的材料架构。例如,如果你在准备晋升答辩材料,需要知道晋升后的能力模型是什么样的 -> 根据能力模型搭建一级二级标题 -> 再从自己过往经历里面挖掘匹配的素材

  • 原则视角架构

按照 START原则、SWOT原则、SMART原则、5W1H 等方法论分析事物,既可以用来形成一级标题结构,也可以用来填二级标题结构。
STAR原则:比较常用于一个技术工作的描述,Situation(情境 -> 重要性与难度可在这里体现)、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
SWOT原则:Strengths(内部优势)、Weaknesses(内部劣势)、Opportunities(外部机会)、Threats(外部威胁
5W1H:Who(谁)、What(什么事件)、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How(如何实施)
SMART法则:一种目标设定方法,旨在帮助确保目标是明确、可实现和可评估的。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

主体素材

  • 图、表 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快,并且很多人看材料以图表为主,每个图、表尽量有一句话定性描述。
  • 具体每章节最好有“总分总”的结构,第一个“总”可以是一句话的总结,第二个“总”可以概括出一小段,重要的观点需要适当多次出现。
  • 尽量不要有大段文字,即使有也需要拆出结构化信息。
  • 画图技巧:a) 突显版本、架构之间的对比;b) 用颜色区分模块或者层次

汇报准备

  • 自己反复练习可以把逻辑变得更通畅
  • 找一些认知比较高的朋友练习,可以发现逻辑漏洞并且可以提前收集QA问题
  • 类似于论文Rebuttal环节,自己需要提前想想现场可能会问题什么,提前压QA问题
  • 针对高概率问题需要提前准备话术文档
posted @ 2024-08-02 21:53  fariver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