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1.7-信息化的实施条件

先回顾一下前面的5W1H1R:

  • what:什么是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等科技技术对业务的数字化、系统化的重构,即:业务经营电子化、系统化、数据化。

  • why:为什么要信息化?控制、管理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以减少浪费为基本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此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

  • when:什么时候信息化?任何时候。

  • who:谁会参与信息化?信息化部门、企业高层、一线员工。

  • where:从哪里开始信息化?自己在诺兰模型中哪一个阶段,下一个是怎么样?

  • how:怎么开始信息化?团队成立 》基础建设 》标准设定 》接口统一 》信息共享

  • risk:思维方式风险、人员风险、资金风险、项目管控风险

 

欢迎大家拍砖指导。转载请注明出处。 


 

信息化的实施条件

       企业信息化并不是单一部门部署计算机软、硬件,部署网络、应用系统的行为,它包含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部门的协作。

 

 

1 内在需求

      企业要有信息化的内在实质需求,不要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有些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对信息化要求偏低,但是为了企业形象等考虑会刻意追求科技化。

      怎么确定企业的内在需求?企业内部需求调研。了解下企业的业务部门组织结构,各个业务部门日常的工作,处理哪些业务数据?如何处理这些业务数据?业务流程是如何的?业务部门有哪些是痛点,难处?当多次需求调研结束后,一份较完整的企业内部调研报告就出来了。这个时候,企业高层就可以根据调研报告来决策是否需要企业信息化,需要多深的信息化,是否需要购买信息化系统等。企业的内在需求是企业高层支持信息化的源驱动力。

 

2 信息部门

      当确定了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后,信息部门就必须要创建。信息部门主要是技能+支持部门。基本的技能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核心职位。同时,必须要考虑团队的梯队建设,以及A/B互备等。信息部门技术基础能力很重要,很大程度将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效能。

 

3 总体规划

      当信息部门创建后,需要部门对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有个总体规划。这个规划要涉及到: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一些规则、标准,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概述、业务部门的信息化评估等。总之,总体规划是对企业信息化的框架、步骤的一个基础定义,信息化是个积累的、迭代的过程,一般中等规模的企业,从零基础的信息化一般至少3-5年。

 

4 资金平衡

      跟所有的内部职能一样,信息化是个内耗的过程。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快速工程,而是个日积月累的、迭代的、逐步改善的工程。

      有许多企业想信息化,但是被高额的信息化服务费用吓退了。其实,信息化的服务提供商有大厂品牌,也有小家质地。有直接卖产品服务的,也有定制化开发的。多比较比较几家,自然有贴近你们企业需求的供应商。而且,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重到轻,从长及近,一步步分阶段投入资金购入信息化系统是比较明智的方式。

      也有很多企业信息化失败(或者未达预期的60%)就是看到信息化的不断资金投入与无结果输出的成反比。这是企业早期没有对业务做完整调研,后期没对市场上合适的信息化工具做匹配并筛选的结果。

 

5 业务跟进

      工具再好,使用的人不会,或者还带着抵触情绪,那鲁班再世也没法制造出你满意的工具。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是一线工作人员,没有操作人员的用心使用,没有操作人员的积极响应,没有操作人员的主动改善,信息化工具只是个美丽的、烧钱的摆设而已。企业高层必须重视这一点,时刻对业务系统能例行关注。最好是每月,每个季度能到一线操作人员那有或多或少的反馈。 

posted on 2020-07-17 14:23  Ez君  阅读(52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