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数字化生存

本文在Creative Commons许可证下发布

随着科技的深入渗透,小贩推个车去开张,也不会忘记带上手机和音响挂微信,放音乐。早年,你用个笔记本电脑在公开场合办公,觉得你 在装逼的人都不在少数。这一切的变化只有短短数年。经济全球化,人们越来越依靠机器大规模生产机器了,生产线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成本得 以一降再降。计算机技术作为这个浪潮的始作俑者,在给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毫不留情的制造了数字化的障碍,人们被轻而易举的分成了在计算机上发出指令 的人和在计算机上执行指令的人。这是一种新的社会分层。更为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人们在日趋完善、强大的计算机软件面前已经露出了工作岗 位被减少,被取代的兆头。放眼过去,能够不被取代的只有创意工作者了,比如:艺术家。但是,3Dmax,Maya,aftereffect等软件又确实是 给了艺术家实现创意提高了效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需要学习怎么样写程序了。其实,人们已经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编写着程序。财会工作者用电子表格软件和字处理软件编程,摄影师使用图片编辑器编程,音乐家使用音响合成器编程,职业程序员使用计算机编程。。。。
编程已经成为了人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但是,它实际上披上了形式语言外衣的数学。
    其实,程序设计跟数学一样,可以训练人的分析能力,不同的是,程序设计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在与软件的互动中,学习者可以直接得到反馈,进行探索、实验 和自我评价。与钻研数学习题相比,程序设计的成果,即计算机软件,更有趣,更有用,能极大的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另外,程序设计跟语文一样,可以增强学生 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即使最小的编程任务,也是文字形式表达的,没有良好的判断和阅读技能不可能设计出合符规范的程序,反之,好的程序设计方法会迫使学生用 适当的语言清晰的表达他的思考过程。
       其实,在这个数字化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的工作岗位。不过,这些新的岗位已经露出极大的依赖数学能力。这里说的数学就已经包含了运用数学相关软件、相关数学模型的编程能力。很多人以为美国人没有我们重视基础教育,数学不如我们,还举例说很多中国人、印度人去美国做数学、计算机工作者。其实这都是只看到表面。美国人有句话叫Doing the math to find the good jobs.美 国人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教育,人人都知道学好数学将来可以赚大钱。只是,有些纯数学、计算机的工作,只要你给他打工,他就给你干,他当老板就好了。说的 话糙理不糙一点,只要是应用到商业社会的数学,就不是什么火箭技术、导弹机密,放心大胆的用中国、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好了,美国人自己当资本家老板,何乐不 为?因为客观的说,在国家没有丧失技术优势的前提下,最伟大的力量不是技术的力量,而是资本的力量,因为资本抓住了人性。很明显,在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数学能力可以决定一个人收入的高低。但即使这样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尝试,因为看到数字就晕菜的大有人在。收入高但不适合你,再高对你也是假的。
    在国内有哪一个是最佳职业?除了听上去不错的经济学者、法律行业部分成功的大律师。说的难听点,国内历史学者能有地产销售收入高?(这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薪酬体系,后面有详细说明)。还有大量累得牛死马活的程序员都戏称自己为IT民工(不是我的意思,我的在IT公 司做模型的朋友自己说的,休怒)。我一个高中同学现在就是工业设计师,双学士,忙的跟狗一样还是得在台湾老板手下忍着。就举个中美两国的气象研究工作者为 例吧。在美国研究气象可不是像在国内这样做做天气预报、和民生部门做一些气象技术性支持工作就完了,其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跟地球物理、军事、民航、海上气象、农业息息相关。而且还有一种你想不到的:华尔街的巨灾保险的证券衍生品,气候学者、地球物理学者还有天文学者也参与了定价。比如我知道swiss re就养了一些美国的气候和地球物理学家,还有些不是直接聘用,但是是集团的高级顾问。我曾经在一本再保的期刊上上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天文学者居然讨论“彗星撞击地球巨灾的可能性”然后延伸到对应的巨灾保险的证券化(还是07年的文章)。当时一个超级BT的天文学模型(具体是文章里的还是引用文献里的我忘了)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搞懂。巨灾保险证券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1991年就有了。可苍天啊,彗星撞地球都拿来搞金融衍生品。你看,美国人的金融市场热情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
    我觉得实体经济的完全成熟,导致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高度发达,才会有知识密集型的最优工作排名。不然,说的现实点:生产线上的工人是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实在不行了,直接上工业机器人。
    目 前咱们国内的发展还完全处于全面打基础的时期,充满各种新事物,每天各种财富新贵层出不穷;市场经济的规则还非常非常脆弱。文绉绉的说,各经济部门之间的 衔接时常发生加固、破碎、重构,各种新的职业机会此消彼长。而且,国内是羊群效应的重灾区,任何从发达国家移植过来的好职业,不出5年就是人满为患。你看国内无论什么新事物,在最近的30年,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为什么?
    因为中国有一个全世界国家都不具备的特点:人口多。首先,你别以为人口多完全是劣势。人家鬼佬每天都担心中国人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哪怕精英比例只有10%,1.3亿的精英都超过N个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
      我完全赞同从小就必须有及早的英语教育。但是,请切记,一定要把英语教育作为工具式的语言教育,而不是文化教育。任何外语,我再说一遍,任何外语,都只是一门工具,一门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来解释一定对象的工具,我们只要掌握[解释/转译/看得懂]这套语言的逻辑可。我 们绝不能被英语带来的文化所奴役。国内很大程度上走入了这个误区。很多英文教师,包括新东方的教师,都口口声声的说,要学习英语文化,要用英语思维。什么 叫英语思维?但我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纠缠英语思维、汉语思维。以我的经验,当你在和鬼佬沟通纯粹的知识问题的时候,全世界人民的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 从因推到果,由果归纳因。归纳法、演绎法、识别-控制-反馈,这些基本思路都是相通的。个人认为,一般的研究人员,稍微稍微了解英语国家的大概背景文化即 可,完全不必本末倒置。举个例子,一个短语,Achilles'heel, 阿喀琉斯的脚踝,也就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新东方的老师就会跟你大谈特谈,这个是英语国家文化,是神话故事云云,还摆出一副充满心理优势、自我感觉特别良 好的架势说你不学英语文化就学不好英语云云。其实,这种所谓的文化的边角余料,基本上没人会在实际生活、写作中运用。就算生活中用了,你听不懂,你问他, 他自然会跟你换个说法,谁会强求一个中国人去背诵西方的神话故事?(当然,如果你为了考GT除外)就像你跟鬼佬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听不懂你如果再跟他讲封神榜,那他更加一头雾水。你肯定会换个简单的说法跟他解释就完了。沟通才是目的,我们不是文化推广大使。而且,强调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还非常容易造成文化奴性。因为,在知识面前谁都可以当老师,但是在文化面前,没有人可以当老师。
    其次,人口多的负面因素当然非常多,其中有一点很致命:人口多是一个足以影响整个社会运行状态的因素。全体社会的激情可以在一瞬间点燃,但也可以在一瞬间盲从。这里插一个哲学命题,问题(issue)的规模大小足以影响问题性质本身。比如,too big to fall,又比如大奸似忠。
    咱们全社会的成功标准简单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简单的以钱为中心。每个人都想成为社会广义定义下的最优,也就是最有钱的人。但短时间内经济体的极不成熟又决定了最优者的数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
    数 量技术当然有用,至少我就很喜欢通过数量模型透视很多人看不到的背后的玄机,这种感觉确实很刺激很让人奋进。嗯,是很好,但咱们的市场需要么?这里说的需 要不是技术意义上的需要,而是现实意义上的需要。整个市场还如此不发达,抢占市场、以短期的高成本融取大量的现金,成为中期的唯一目标,那么永续经营必然 要让位于市场发展。就好比一个婴孩现在需要的不是百米教练而是最佳幼师。有人会说我这个论证是个悖论。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悖论=错误的证明”,其实“悖论”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原因。对结果的解释不一定代表对结果的归因。我再说一遍,对结果的解释不一定代表对结果的归因。就像人人都知道too big to fall是个悖论:因为too big就必须改革,不改革怎么进步到can fall regardless of the size?但是too big,恰恰又是无法改革/倒闭的结果。
     这 里回到之前讲的,历史学者不如卖楼的。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薪酬概念。这完全是两种薪酬体系:一种是靠专业技术拿工资的,一种是拿佣金的。从意识形态 和人的本性来讲,全世界的人民都崇拜拿很高技术工资的人,而看不起拿佣金的人。比如,你会很崇拜一个“工程师”,哇,聪明人哎。但你会嫉妒,而不是佩服, 一个业绩很好的销售人员。哼,不就是个sales么,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老娘只是不想屈尊去干而已,我要去干一定比他拿的高。但是,在一个完全欠发达的经济体,拿佣金的薪酬思维是致富的成本最优途径。(我再说一遍,本帖只谈风月,不谈风云)。你别以为拿佣金就只是sales干的。投行也是靠佣金活的,建筑设计师的项目提成也是佣金。不建立这个思维,你永远停留在“技术偏好-提高技术工资收入-再提高技术偏好”的模式中。国内的高级知识分子这点意识亟待强化。所以,第一个,且不论您是否会这样从事,但至少你必须有这个思维基础。
    就算是黑嘴吧,觉得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此文纯属2007年《货币战争》一书的读后感,纯属探讨,如果引起不适,请务必一笑了之。本来就是个就事论事的文章,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posted @ 2015-12-16 17:22  evilqliang  阅读(149)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