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相关
什么是卫片和卫片执法检查?
卫片是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简称,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制作的叠加监测发现的地形地貌变化位置及有关要素后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
卫片执法检查就是根据卫片对一个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对卫片监测所反映的土地利用情况发生变化的地块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逐一进行核查,掌握改行政区域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发现、制止并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种土地整治活动,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什么是耕地毁坏?
根据司法解释,耕地损坏有两个标准:一是种植条件严重损坏;二是种植条件严重污染。毁坏主要指物理方面,如因建设项目实施、农业生产过程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损坏,不再适宜耕种。污染主要是指化学方面,如:工业浸染、生物污染等原因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污染,不再适宜耕种。
现实中,耕地破坏以物理破坏为主,如在耕地上建窑、建砖石水泥结构坟墓、修建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构筑物,造成事实上无法耕种;在耕地上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破坏原来的耕作层致使无法耕种。因化学方面造成的耕地损坏,现实中发生较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也没有技术力量进行鉴定。因此,从保护耕地的角度出发,应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因非法占用耕地造成种植条件严重损坏这种行为上,主要包括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非法占用耕地进行其他非农建设的行为。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目的: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任务: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种植园用地、林地、草地、湿地、商业服务业、工矿、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整合相关自然资源专业信息;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权属和相关自然资源信息为一体的国土调查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健全国土及森林、草原、水、湿地等自然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时间:2017年10月8日启动,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2020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四体系
“五级”对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分五个层级,就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其中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规划侧重协调性,市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
“三类”是指规划的类型,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强调的是规划的综合性,是对一定区域,如行政区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全局性的安排。详细规划强调实施性,一般是在市县以下组织编制,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包括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
EPS
EPS是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专业面向测绘生产及基础地理信息行业的软件。该软件从测绘与地理信息角度构建数据模型,综合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绘制平台)技术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管理)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图形和属性融为一体,从数据生产源头支持测绘的信息化转变。
- 功能
- 可读入流行的各种图形数据及地理数据,如dwg、shp、dgn、mif、e00、arcgismdb、vct等格式的数据,并支持双向对照转换。
- 支持不同种类、不同数学基础、不同尺度的数据通过工作空间集成;支持跨服务器、跨区域数据集成。
- 提供除点、线、面、注记的基本绘图编辑功能外,提供大量专业功能如随手绘、曲线注记、嵌入office文档、图形与属性一体化编辑并提供悬挂点处理、拓扑构面等批量处理功能。
- 提供常用工具有选择过滤、查图导航、数据检查、空间量算、查询统计、坐标转换、脚本定制等。
- 显示漫游有自由缩放、定比缩放、书签设置、实体显示控制、参照系显示控制等。
- 提供打印区域设置、打印机设置、打印效果设置,输出到位图(栅格化)等打印输出功能。
- 系统设置有显示环境设置、投影设置、模板定制、应用程序界面定制等。
- 提供定制输出dwg,以及输出ship文件功能。
- 技术特点
- 地理要素表达信息化
- 面向测绘多种业务解决方案集成化
- 跨平台数据转换无损比
- 平台开发性
- 数据文件类型(扩展名)
- EDB:EPS2016工程文件
- DWG:CAD的图形文件,EPS2016可以输出的矢量化平面图
- EXF:明码交换格式,以ASCII码方式存储的文件
- EXX:交换格式,以二进制方式存储的文件
- CEF:PDA移动采集终端EPSCE软件
- COR与NOT:图形与注记的山维(早期版本)简易明码交易文件
- PNT:点记录文件
- EMG:经过EPS2016处理后的影像文件
GIS图层概念
GIS图层,从直观的角度看,就是按某种属性对数据分为若干文件,比如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分成若干层。
从开发的角度,图层对应一张数据库表,这张表可能存在数据库中,也可能存在GIS相关文件中。
图层包含要素;要素对应一条记录。做开发时常常需要在调试时查看要素的各个字段。
与地图中的专题图层一样,GIS 数据集表示的是各要素的逻辑集合,包括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状以及以属性存储的描述性信息。
在 GIS 出现之前,制图员手动制作一系列地图图层,用于描述地理位置并突出各位置的特征。他们通常会向透光台上叠加若干透明光片。这些透明光片组合在一起用于显示空间关系并获取某位置的相关特征。专业人士将使用以上信息做出解释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各GIS平台实现的方式有所区别。概念原理是一样的。
图层是 ArcMap、ArcGlobe 和 ArcScene 中地理数据集的显示机制。一个图层引用一个数据集,并指定如何利用符号和文本标注绘制该数据集。向地图添加图层时,要指定它的引用数据集并设定地图符号和标注属性。
通过添加一系列图层,可组合获得 ArcGIS 的地图文档、globe 文档或 scene 文档。各图层将按照在地图内容列表中显示的特定顺序进行显示。列于底部的图层最先显示,然后是列于该图层上方的图层。
图层是 ArcGIS 中处理地理数据的主要方法之一。例如:
通过打开图层属性表、使用识别工具单击要素或利用 HTML 弹出窗口等方法,可以访问要素图层的属性信息。
可以使用地图图层来编辑数据和添加新要素。
可将图层作为输入对象拖放到地理处理分析模型中,模型结果通常可作为新的地图图层进行查看和浏览。
根据图层类型的不同,有多种处理地图图层的工具条可供选择。例如,您可以使用专门的影像分类工具条处理影像图层
在超图中;超图API的js版本支持的图层如下;
•TiledDynamicRestLayer: 动态分块图层,用来对接 SuperMap iServer 的分块动态REST图层服务。
•CloudLayer:云图层,用来显示 SuperMap 云服务发布的图层。
•SimpleCachedLayer:缓存图层,用来显示 SuperMap iServer 的缓存图层。
•WMS: 该图层用来显示OGC地图服务的地图数据。
•WMTS: 用来显示基于OGC WMTS 1.0.0标准实现的地图服务的地图数据。
•Vector: 矢量要素渲染图层。
•Markers:标签图层。
•OpenLayers:提供的其他第三方图层。
最常用的是:TiledDynamicRestLayer, Vector, Mar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