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站点优化

许多web站点在初建时,由于需求不明确,需求变化太频繁,以及追求进度等诸多原因,第一版的站点多是凌乱的,难以维护和管理的。为此在站点进入稳定维护期的时候,进行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选择在进入稳定维护期后进行优化,是因为这时需求已经基本明确,需求变化不会太严重,又有“既有站点”的经验与教训可供参考,而且“既有站点”能同时应用,时间也会较为充裕。

根据“既有站点”的实际情况。选择优化的方式:“部分调整改进”或者“完全重构”。如果“既有站点”是架构设计大部分较为合理,仅有小部分不太理想,就“部分调整改进”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既有站点”架构严重不合理,难以维护,甚至是凌乱至极,仅是一堆代码的堆砌而已,就不得不选择“完全重构”。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优化,以下第一步都是必须进行的。

 

1,  分析“既有站点”:罗列“既有站点”已经实现的功能,及其功能的实现方法,评估这些功能是否满足需求,以及实现这些功能采用方法的运行效率。这些罗列应该是整理成文档的,可以在已有的开发文档(如果存在的话)基础上整理补充。

 

如果在进行第一步之前很难决定是选择“部分调整改进”,还是“完全重构”,就在完成第一步之后再作决定。所需求的功能大部分都已经实现,并且运行效率也能够接受,就选择前者,否则就选择后者。但我相信大多数参与过“既有站点”开发的人员仅凭直觉就能决定是“部分调整改进”还是“完全重构”。若选择“部分调整改进”的方式进行优化,第一步整理出来的文档可以补充到已有开发文档(如果本来就不存在这样的文档,可以将整理出来的文档补充为开发文档)的“详细设计”部分。若选择“完全重构”,开发文档也基本上是需要“重构”。在“重构”文档的时候,第一步整理出来的文档,糟粕之处可以作为教训来借鉴,在重新设计的时候加以避免,精华部分可以作为经验来参考,继续沿用。

 

选择“部分调整改进”的方式进行优化,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

2,  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改善实现不合理的功能。如果还有未实现的功能,进行补充。

3,  优化代码,增强代码的可维护性,如改善代码的结构,补充注释等。

4,  完善文档(很多时候因为 很多 原因,一个项目开发完了,并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文档,虽然软件工程一直在号召大家避免这样,但事实上很多时候确实这样,那就现在补救),使站点更利于维护。

 

选择“完全重构”的方式进行优化,所需要做的工作就要多些了。所谓的“完全重构”其实就是重新开发,但又不同于第一次开发。“重构”时,需求绝大部分应该是明确的了,如果需求仍是变来变去,那没必要进行“重构”

 

2参考第一步分析的结果,找出那些实现很困难的功能需求,重新考虑它的合理性,有没有相对容易实现的、好的替代。订立新的需求,与策划部门重新确认,或改或弃协商解决那些原本难以实现的功能。

 

   因为有些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功能,但实现起来成本却又很高,如果还很复杂的话,还有可能是系统的隐患。

   以下的步骤就跟开发新站点差不多了。只是比第一次开发相对容易些。

3,根据上一步确认的需求,参考“既有站点”的架构,确立“重构”的新架构。

5,  将第一步中整理出来的好东西应用在新的“重构”的文档“详细设计”部分。

当然“重构”还有许多应该考虑的地方,比如:人员安排,时间安排,过程控制,这些我还在摸索中。

 

posted @ 2007-01-05 17:48  火火  阅读(2003)  评论(9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