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认知都是雌雄同体的

认知中必不可少的“客观化”

做几何难题的时候,要做出一条辅助线往往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当一条辅助线做出来,那些无所进展的思路,好像一下子可以往前推进,直到把这道题做出来。

这个过程包含着一个认知真理:由我们主观派生出来的某种客观的东西,虽然出自于我们,但它作用往往大于我们,给我们的思路提供了一个支点——光有杠杆,没有支点,是撬不动任何东西的,这就是“客观化”的力量。

不管是一个棋盘,还是列一个清单,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化的对象:我们跟这个对象产生互动,就开始了一个游戏。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就陷在这里,既不能展开一个新的历程,也不能终止一个过去的历程。

我曾经讲过女孩子要哭的时候,对着镜子就哭不出来,这其实也是一个客观化的过程:你作为一个主体,借助于镜子,就出现了一个客体。当主体观察客体的时候,主体的主观感知、认知情绪立即会发生变化,你终止了一个旧游戏,思维一下子发生了改变。

“客观化”在认知过程中非常重要,重要到必不可少。

思维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美国哲学家丹尼尔在他的一本书里列举了两个作家的话:

  “在我明白我说的之前,我怎么能说出我在想的呢?我不想明白,我怎么能说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说出来的东西应该是我明白的,但是我不说出来有可能就不明白。

  “我们讲话,不只是要告诉别人我们想的是什么,而且要告诉自己,我们想的是什么。”

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是对我们思维的表达,这个过程看似是单向的,其实是双向的。语言从单向到双向,是人和猿的一个分水岭,可以说,“人猿有别”的“别”就是人类的语言从单向变成了双向,而动物的语言是单向的,它们发出一个声音,一个信号,只是为了让同伴知道这件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人类也是这样发声的,比如我们的祖先说,“那边来了一群狮子”,这是一个信号。但他的同伴问,“到底是几只狮子?”我们的祖先可能也说不清楚,但他会去想,会用手指头来算数——就是这么一个反问,引发了一个互动游戏,让人类的语言“从表达变成了思维”:他开始自己喃喃自语“到底是几个”,这时候,他不是在跟对方说话了,他开始跟自己说话——跟自己说话就是“思维”。

人的自言自语,其实是一种思维跟语音的同步现象:在想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自觉地说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句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说给自己听的,这就是透漏了思维的一个秘密——思维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当人进入思维状态的时候,就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说话者的“我”,另外一个是听话者的“我”。

我们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在你在跟一个特别聊的来的人聊天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思如泉涌,说出了好多让你自己都觉得很得意的观点和看法。而如果没有这个人在场,你可能一辈子都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对话的过程就是这样: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仅仅是让对方听,而且是你一旦说出来,就进入到一种思维状态,作为一个“说话者”的同时也是一个“听话者”——你在听自己的话,在反省自己的话,在跟自己进行某种辩论——辩论就意味着有一个主观的和一个客观的人在进行对话。

 

钱钟书先生说,“‘讲学’,某某人出去讲学,其实是‘学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讲学,仅仅是把你所知道的东西单向发布出来,讲的时候,你的思维变成语言,这个客观化的东西,变成你思维的一个支点、一个对话伙伴了,让说的人成为自身的听者,说着说着,你进入了状态,就开始了一个游戏——认知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认知是一个结果,你是认知的爸爸,但光有爸爸是没有认知的,还需要一个认知的妈妈,这两个对象之间的互动产生一个增量——“认知”这个孩子出现了。如果不产生互动,爸爸和妈妈都是存量。

 

 

“雌雄同体”的认知
这就回到我们前面讲的观点:认知客观化的东西出于我们,又大于我们。它开启了一个创造认知增量的真正的认知游戏。

 

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公园管理者为了避免恐龙的自行繁殖,就只选择了雌性恐龙关在那里,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忘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恐龙是可以变性的。恐龙基因自带的繁殖欲望促使它变性,雌恐龙就变成了雄恐龙,交配以后就生出了小恐龙。

 

侏罗纪公园的悲剧就在于:公园管理者以为恐龙是一个存量,下再多的蛋,都不可能产生新的恐龙,但由于恐龙可以变性,导致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

 

英国科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说,“思想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作”。把你的思想写出来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争辩、商议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实时监测和评估的过程。如果你不把它写出来,你只是想,就如同一个人没有棋盘,你没办法下棋。你担心犯错误,所以你就不敢写。但是你不写,你就根本不知道你的错误在哪儿,甚至你自己觉得很高明的想法,一旦写出来的时候,自己就立即变成自己的一个评判者,它实时在对你的思想进行检测,进行批判。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认知是雌雄同体的,或者说,具有一种雌雄同体的潜能。只有雌雄同体,让主观变成客观,让一个无法产生存量的认知分化为“雌和雄”两个独立的可以互动的主体,你的认知才可能进入棋逢对手的状态。

 

而只有棋逢对手,你的棋艺才可能提高——如果我们不客观化,就没办法遭遇一个对手,就会不自觉地停留在认知的存量状态。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我们讲话,不只是要告诉别人我们想的是什么,而且要告诉自己,我们想的是什么”。

 

要提升认知,最重要的不是把我们的认知告诉别人,而是要把我们的认知告诉自己——我们把我们的认知告诉自己的过程,就是认知客观化的过程。

 

 

Iteration-迭代
英文中的iteration本意是一个人犹犹豫豫、吞吞吐吐,但又不得不把自己的话说出来的过程,它特别生动地体现了认知和语言的这种特点:

 

你说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清楚,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但一旦说出来,你就能知道它的不清楚和模糊的地方在哪儿;
当别人不懂这句话来问你是什么意思,你遭遇到这种挑战的时候,你就会试图改变这些模糊和矛盾的地方;
别人在第二次反问之后,你又重复上面的过程,意思就变得更清晰一些……这样别人不断问,直到你把你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iteration就是你嘟囔着带着错误的话,不断重复,直到你的意思变得清晰的过程。这个词后来派生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迭代。

 

将主观有缺陷的认知表达或者暴露出来,让它成为一个对象、一个客体,你能更清楚它的错误和缺点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就有了方向,就能有意识地去纠正和改变这些缺点和漏洞;等它反馈回来形成你的主观认知的时候,你又将你的认知客观化表达了出来;这么不断循环,直到形成一个相对优化的认知。

 

“认知迭代”就是一个双向说话的过程,就是将你的理念变成产品。这种客观化的东西会成为你认知的方向和导引,成为你的棋盘,让你的认知沿着更优化的方向走,这也是我们对认知的精益管理。

 

posted on 2019-11-04 18:20  endian11  阅读(2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