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 - 读书笔记 3

1、虽然科学的传统是追求客观性的,但模式识别本来是大脑中的功能,其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

Notes:那大脑的“主观性”又如何用科学来解释呢?为何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情景下会有不同的分类,人又为什么会可以区分不同的情景?大脑真的好神秘……

 

2、低等动物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是遗传的,后天可变的部分很少,而人类分辨事物的能力则主要靠后天的学习。为了能从经验中学习分类,必须有判别分类正确与否的标准。低等生物靠适者生存的原理淘汰掉错误的分类方法,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靠行为的成败来检验分类是否正确。

Notes:是哪些结构上的不同导致我们有这样的优势?还是只是纯粹容量大小的问题?

 

3、靠哪些特征决定相似与否并进行分类呢?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行为的目的和方法。

Notes:就比如说,当我们希望“坐”的时候,椅子就可以和阶梯、花圃边缘等分成一类。但是当我们想要拿椅子打人的时候,后两者显然跟椅子就不是一类了,擀面杖之类的会更接近。

 

4、为了设计一个能够通过学习生成新特征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拥有足够丰富的待选择特征作为基础。这些特征也可以通过相同的学习方法逐层建立起来。

Notes:什么是“待选择特征”?是可供使用的向量的分量?还是最终分类的类的种类?

posted @ 2012-08-30 16:44  elar  阅读(33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