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无界资本:互联网+时代的资本重生之路

 

 2016-03-24
原文: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在一场喧闹中,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如何保持冷静、坚守主业、擅用资本、勇于创新。无论哪种科技创新或是商业模型,我们都需要学会如何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并快速地走向价值链的顶端。 全球化互联网+时代,资本无界。你准备好了吗?
笔记:

2016-03-24
原文:
笔记:

2016-03-24
原文:2013年,一个资本疯狂的年代,资本从跨界到混界再到无界,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里,我把这个叫作“全生活渗透”。跨界、混界,令人眼花缭乱的转型和新名词,一切常规都似乎被打破,到处充满了浮躁和诱惑。一时间,诸多非常传统的制造业、养殖业、服务业也纷纷触网。移动支付日趋主流。网贷、理财、众筹等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形态遍地开花、无所不在。 这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与变革,看似美好,背后却隐含着无数令人深思的问题与发展的陷阱。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这一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排头兵与主力军,提供着中国最主要就业机会的主力团体,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起落沉浮,迷茫困惑,期待着能找到一条最适合自身长期发展之路,期待着凤凰涅槃。
笔记:

2016-03-24
原文:是什么使得浙江这个昔日金融异常发达的地区变成如今这样一个危机四伏、水深火热的状态呢? 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联保互保这种曾经被誉为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型融资方式。而我却不这么认为。联保互保只是一个浮于表面的融资工具,本身并无对错。如果使用它的人不顾风险,为达到融资目的不择手段,那么再好的工具都会出现问题。我觉得造成浙江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浙江企业家的过度投机,造成实业空心化。 二是过度发达的金融体系造成了浙江金融与企业的畸形发展。我们都知道浙江的经济是非常活跃发达的,其总量在全国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位列第四。然而在大好的形势之下,10多年来并没有涌现出很多成功的大型企业,像娃哈哈、万向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相反,倒是出了很多轰然倒下的浙江大型企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反面案例。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浙江的金融机构数目之多,在国内数一数二。
笔记:

2016-03-25
原文:熔盛的信贷危机背后是经济高速发展下人们对财富的躁动与狂热。熔盛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它身上你可以看到大多民营企业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问题: ·过高的负债率。 ·全然不顾基本的金融风险常识,期限错配、短融长投(即短期资金用于长期项目)。 ·过度追求规模、盲目扩张而忽略成本的控制与盈利能力的增强。 ·对政府与政策红利的过度依赖。 ·对经济危机与结构化调整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意识不足,该收缩的时候为了抢占市场仍然想着盲目的扩张。 ·盲目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资金被挪用,为追求短期盈利而忽略对核心产业的稳健经营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在钢贸商的信贷过山车、浙江民企的信贷危机以及这个熔盛过度扩张的案例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这个资本疯狂、“信贷大跃进”的时代里所出现的躁动与狂热。他们对一夜暴富的狂热追求,对企业坚守本业、坚持长期发展战略的迷失,注定了这个时代里很多的企业家终将只是昙花一现。他们只是一个时代的枭雄,而且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代枭雄。
笔记:

2016-03-25
原文:2014年有一个在银行圈里广泛流传的“十不贷”原则:“山西的煤矿江苏的光,上海的纸铜河北的钢,央企商票民企的仓,转口套利宁德的场,打折房贷昨日梦想,商业地产城市暮光。”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山西的煤矿”。 谈到山西的煤矿我们就不得不提及联盛集团,山西省最大的民营煤炭集团。[1] 联盛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邢利斌无疑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不仅是山西本地曾经的首富,更因为在2013年3月7000万嫁女事件进入公众视野,高调、炫富、奢靡成为外界对其最直接的认识。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典型特质和传奇色彩。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绝对比任何一部美国大片里的英雄人物还要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笔记:

2016-03-25
原文:我们基本可以把这种联保互保的形态分为五个类型。 第一类是行业内的企业相互担保,例如联盛和山西其他的煤炭企业之间的,这种行业内的联保多少有点抱团取暖的意图,也是希望通过相互联手获取产业规模。 第二类是集团企业内的担保,这种模式其实在大的央企和外资企业经常使用,也通常是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分公司担保,以推动集团整体向前发展。然而这种担保在民营企业中被广泛滥用。一位民营企业老板可能控制着几十家企业,相互间的关系非常隐秘,彼此间的相互担保虽然表面上看来不相关,本质还是集团企业内的担保,如此隐蔽的担保假象只是为了避免银行对关联企业的调查。 第三类是产业链的上下游有真实贸易与货款往来关系的企业间的担保。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值得鼓励的模式。其实这是一个核心大企业对其供应链进行整体化管理的一个核心优势模型。这些核心企业既可通过传统的信用担保模式,也可通过自身的信用以及对供应链的强势控制力,产生对上下游的信用保证,由此以一家企业可以带动上下游数十家乃至近百家的企业形成一个集群。在我看来,这样的模式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值得大力推广。然而问题在于,中国的核心企业,无论是大型的民企还是央企,都缺乏一个核心企业应该承担的职能与角色,也就是合作共赢的职能。他们做得更多的是如何压榨上下游,谋求自身的发展。如此这种
笔记:

2016-03-25
原文:模式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这样的理念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第四类担保是完全不相关的企业之间,处于老板之间的私人交情而提供的相互担保。这种担保多少有一些私人感情和江湖义气,也自然是不持续的。 第五类担保则是由专业的民间担保公司来承担责任。所采取的风控手段与银行非常类似,也通常是以抵押物为主,辅以老板的个人信用与连带责任。事实上,这些担保公司的风险评价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并不比银行强,银行为什么需要担保公司呢?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利益上暗度陈仓,责任上相互推诿。银行引入担保机制,表面上看是一种增信行为,但其中的个人利益分享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信贷风险而被上级领导追查,则很容易将责任撇清,这似乎已经成了那时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潜规则。 由此我们来谈一下这些担保机制背后隐藏的根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来自银行。 这一联保互保模式的推广与银行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中国的商业银行从传统的抵押物崇拜到现在的担保崇拜,看似有了进步,其本质并无不同。其根本问题在于它们对风险的防控完全依赖于第三方。而从来不把选择优质客户、深入了解其经营状况放在首位。这些信贷主体才是第一还款来源。只有真正熟悉它们的行业以及企业的经营状态,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抵抗行
笔记:

2016-03-25
原文:业风险与周期性风险才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之道。而现在,无论抵押物崇拜模式还是担保崇拜模式,都成为银行内部信贷审批环节的主要依据和保障。并进一步异化成一个彼此间分割利益、推卸责任的工具。无论是客户经理还是风险审批官,都可以说,既然有抵押物或担保公司,出了问题就找他们,与我无关。也就是说,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风险管理模式被一个形式上的合规操作所替代,而没有把风险管理的事实放在首位,这在中国的商业银行间普遍存在。事实上很多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在用各种方式教育客户,如何提供企业间的相互担保,从而从银行套取资金。甚至通过采取隐瞒关联企业的真相来帮助客户骗取银行的资金。 第二个问题来源于企业。 我们看到太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了追求超常规发展与规模的迅速扩张,而忽视基本的资金杠杆与产业周期原理。甚至为了追求多元化发展而开始偏离主题,造成产业空心化与投资投机化。一旦进入行业调整周期,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投资失败或问题频出,资金链就会出现断裂。此时银行如果限贷抽贷,轰然倒下的企业将会比比皆是。 企业接受别人的担保固然有其发展的冲动,但为何会有企业如此盲目地为其他企业作担保呢?我们前面提到的五种担保模式的前三种还可以理解,而第四种和第五种非相关企业间的担保又是如何轻易形成的?如果你细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非关联企业的相互担保其
笔记:

2016-03-25
原文:实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现象。我为了获取贷款请你来担保,作为条件如果你为了获取贷款请我来担保也就显得顺理成章。然而企业能如此随便地对外做担保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担保是有规定的,例如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是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的30%,需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2/3表决通过。可见如果一家公司治理完善,对外担保并不是那么容易随便做的。可事实上在中国民营企业间,对外担保通常是老板一人说了算的。 第三个问题的来源是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都有追求GDP高速增长的情结,也因此形成了大包大揽的大家长风格。为了促成地方上的行业整合与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通常会用各种行政政策来干预企业的发展,甚至促使企业追求超常规发展。而为了解决资金瓶颈,又常常出面牵头当地合作银行来共同推动。在政府的推动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热潮中,能保持冷静与理性是非常难的。企业很容易就迷失方向,而银行则开始信贷大跃进。在各种抵押物与担保乃至政府的口头承诺推动下,将过多的信贷额度向该地区倾斜,形成热钱效应,最终造成信贷过剩。而信贷过剩,也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因为很多时候这些信贷资本的投入都是盲目而狂热的。 在经济的上行期与快速发展期,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与叠
笔记:

2016-03-25
原文:加,从而背离经济发展的理性轨道。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典型的集体非理性主义。在这股狂热的大潮中,很少有人能保持理性的发展眼光,即使有,也会被当作保守的落后分子,被市场驱逐。 又是一个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钢贸如此,浙江民企如此,熔盛如此,山西煤炭行业也如此。像这样的信贷式大跃进在中国如此频繁而反复的发生,甚至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我们不由得需要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笔记:

2016-03-25
原文:年关年关,年年是关可年年还是得过,只是今年的年关似乎特别难过。 像王董这样的老板并非少数。 这些昔日银行眼里的香饽饽,如今为何变得如此狼狈?每年年初,像王董这样的老板身边,都有好几个银行的支行行长围着,满脸堆笑,想尽一切办法要给他们贷款。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民营企业,他们无疑是银行争抢的信贷对象。每一年的信贷指标其实都是由这些企业帮助银行完成的。本来也是,作为当地的龙头民营企业,不贷款给他们还能贷给谁呢?这年头,马路上的银行比金店和米店还要多。 然而现在,银行的态度却突然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冷冰冰铁板一块。到期还贷是不可商量、没有余地的,而续贷则遥遥无期。 那年初贷出来的这三四个亿都去了哪里呢? 一部分自然是投在了扩大规模、上马新项目、分公司开业、新员工招聘上,而另一部分则被用在了个人和公司在土地、房产、商铺的投资上,当然还有买豪车名品、请客送重礼等光鲜美好的时光。这些看上去不必要的投资,或是短融长投这种违背常规金融理念的做法,却成了非常常见而又似乎是必须的做法。细想,不买豪车名品、请客送重礼,如何能撑起一个光鲜的外表,以及和政府银行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呢?而扩大规模、上马新
笔记:

2016-03-25
原文:项目、投资土地、房产、商铺等资产,一是为了多元化投资,获取数倍于自身实业所能赚到的微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银行看到自己庞大的规模与资产,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授信与贷款,迅速地发展壮大自己。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美好的假设:多元化投资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更高的销售额、利润与资产升值,从而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并由此获得银行更多的贷款,做更多的投资与扩大生产。只要经济大环境良好,银行不抽贷,这样的模式就能够不停地运转下去。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大环境就更加恶化。一家龙头企业的倒闭往往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在联保互保的推动下,倒闭跑路的企业如滚雪球般壮大。银行开始风声鹤唳,信贷紧缩,对于那些处于经济下滑期产能过剩的行业(如房地产业、钢铁业等)甚至一刀切。年底限贷、惜贷、抽贷也就自然而然了。 银行的惯用手段是:贷款快到期时就开始催你还款,并信誓旦旦地保证还款后一周内新贷款一定会批下来。然而一旦贷款收回,新贷款就再也放不下来了。像李行长这样愿意交底的银行并不多,大多数银行已是冷若冰霜、避而不见了。当然也有相对灵活的小银行,但也开始采取保守策略,例如:不再提供纯信用贷款,而要求追加抵押物,并且打六折;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甚至不给,而用银行
笔记:

2016-03-25
原文:承兑汇票和信用证来代替。这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用更高的成本将这些票据和信用证通过贴现变出现金。但最要命的是,贷款不停地到期,承诺的新贷款又迟迟下不来。为了确保自己的银行信用,这些老板们开始通过民间高利贷找过桥资金。过桥资金还给银行了,可银行还是不续贷,于是欠银行的钱变成了欠高利贷的钱。 恶性循环,噩梦开始。 更要命的是,整体经济自2013年起就开始处于下滑与结构性调整周期中,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糟,银行也越发地收紧银根。这已经不是利息高低的问题了,而是信用恶化借不到钱、还不起债的问题了。 此时,如果市场上有传言说某某老板快顶不住了,很快各大银行的行长就都会知道,后续贷款即使没到期也纷纷准备抽贷。一旦老板为躲债不接电话,圈子里就开始流传其失联和崩盘的消息,于是高利贷也借不到了。再往后,如果连发薪水的流动资金都不够了,等着回家过年的员工开始恐慌。接着工厂停产、业务停摆、欠薪讨债的纷纷出动。最后便是查封、诉讼、司法接管,场面失控,家人受到威胁。此时的老板们已是六神无主,悬梁上吊的心都有。 当然,也有“聪明”的老板,在这之前就已安排家人携巨款出国,接着自己失联。但其实这条路最傻,因为他将永无翻身之日。 像这样被银行玩残的民营企业
笔记:

2016-03-25
原文:家并不少见。然而银行嫌贫爱富、落井下石的背后,这些老板们就没有问题吗? 我在之前描述的钢贸、浙江民企、山西煤企等案例,其实都是这样的故事。“信贷大跃进”、多元化发展、过度投资扩张,使得这些企业曾经辉煌一时,也使得这些企业在经济下滑期陷入了多元化发展的陷阱,轰然倒下。这些血淋淋的故事其实就在眼前。只可惜大多数人都健忘,好了伤疤忘了疼,于是这样的故事就在不停地重复上演。 勿忘初心。 很多企业家在一夜暴富后都忘了当初创业的初衷。那些曾经要做百年老店的誓言早已被忘了个精光,而沉醉于赚快钱的痛快中。 过度扩张、盲目多元化发展的背后,其实是一颗浮躁的心。既然炒房地产能赚这么多钱,而银行又追着给你贷款,钱来得如此容易,为什么不做呢?于是,无数个民企老板进军房地产行业,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多元化集团公司。一家企业,无论是冶炼钢铁的、造船的、生产服装的甚至是卖小家电的,都纷纷进军房地产;你若仔细留意一下,在房地产狂热的年代里,似乎身边的每一个企业老板都或多或少地沉迷在房地产市场的快意赚钱中。 钱越是好赚,就越是投入,上马新项目,甚至是与主业不相干的项目。于是主业被弃在一边,只是成为一个吸金的工具,甚至不惜以短融长投的方式来超常规发展,一
笔记:

2016-03-25
原文:个企业家由此成了投机家。初心早已忘却,离死亡也就越来越近了。我们之前提到的案例大抵都是如此。而经济下滑,银行信贷紧缩,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老板说,多元化是为了分散风险。想得很好,但事实是,你连自己熟悉的主业都做不好,不熟悉的行业反而能做得更好?更何况多元化的背后,大多都是一颗赚快钱的心,有多少是长远投资专业化经营的?如此,多元化发展不是在分散风险,反而是分散了资金与精力,加剧了风险。 那么是否说多元化一定是错误的呢。当然不是这么绝对。如果真要多元化,我觉得相关多元化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也就是,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 以我之前提到的那个不锈钢集团为例:它从一个纯粹的不锈钢制造业延伸到国内外钢铁类产品的贸易与物流供应链管理,再进而收购一个和其产品密切相关的有色金属矿与冶炼厂,从而实现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实现更高的效率并更好地控制成本。在此基础上,我又推荐该企业延伸出一个全新的业务板块,那就是金融集团。它以融资租赁和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服务于自己的产业链,实现产融结合,进入良性循环。 由贸易到制造再延伸到整个产业链的布局,然后再形成一个与之配套的、具有行业专业性的金融平台,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融结合的产业集团也就诞生了。而这,在西方近百年的工业发展史上不乏
笔记:

2016-03-25
原文:其例,像嘉吉、GE这样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都是非常鲜明和优秀的案例。
笔记:


 
posted @ 2016-03-25 10:23  EdwardSun888  阅读(3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