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几何】06 - 一般仿射几何

1. 顺序公理

   到目前为止,射影几何都是在一般域\(F\)中讨论的,最多也只在二阶曲面里使用了“代数闭域”。但实数域作为真实世界的模型,也是欧氏几何的所在域,更有其独特的性质和意义。为了在后续讨论中能够自由地使用实数,我们接续上一篇的结合公理,增补实数域所必须的顺序公理。这组公理重在为直线上的点建立顺序关系,以方便规定点(数)的方向或大小,这样的域也叫有序域。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一个问题中不出现数的比较(正负大小),也就不必引入顺序公理(比如复数域)。好了,你现在要保持一个认知,直线上的点是杂乱无序的,然后通过射影公理逐步将其梳理成近似环状的结构。

  先定义直线上不同四点\(A,B,C,D\)的一个基本关系\((A,B)\div(C,D)\),它描述为点偶\((A,B)\)被点偶\((C,D)\)分离,其逆关系(不被分离)记作\((A,B)\ddot{-}(C,D)\)。公理\(II_1\)强调了分离关系是以点偶为基本元素的对称关系,\((A,B)\div(C,D)\)等价于\((B,A)\div(C,D)\)和\((C,D)\div(A,B)\)。公理\(II_2\)限定了关系的唯一性,公理\(II_3\)说明可添加更多点以使得分离关系存在,公理\(II_4\)则开始利用分离关系划分点集。对于直线上的一对点偶\((A,B)\)和第三个点\(C\),\(A,B\)之外的点\(D\)可以按照\((A,B),(C,D)\)是否分离被划分到“与\(C\)在一侧”和“不与\(C\)在一侧”。

  \(II.\) 射影顺序公理

      \(II_1\)  分离关系\((A,B)\div(C,D)\)与点偶中两点、以及点偶的顺序无关;

      \(II_2\)  任意不同四点,有且仅有一种分组法使得点偶分离;

      \(II_3\)  对于任意三个不同点\(A,B,C\),必定有第四点满足\((A,B)\div(C,D)\);

      \(II_4\)  如果点偶\((A,B)\)与\((C,E),(D,E)\)的关系相同,则\((A,B)\ddot{-}(C,D)\);

      \(II_5\)  分离关系在中心投影下保持不变。

  特别地,如果以\((0,\infty)\)为点偶,与\(1\)在同一侧的点\(k\)被定义为\(k>0\)、否则定义为\(k<0\),还可以继续定义\(x-y>0\)为\(x>y\)、\(x-y<0\)为\(x<y\)。直线上的所有点都有且仅有\(<=>\)关系中的一种,也即建立了点(数)的可比性,请自行补全所有定义的良性和性质的证明细节。但需要注意,点集分割和可比性还远不能建立完整的顺序关系,也不能满足一般有序数域在加法、乘法上的性质。公理\(II_5\)将分离关系延伸到直线之外,一举解决了顺序性和运算律,使得直线上的点真正成为一个有序域。先来看加法,对于已知的\(a>b\),根据比较的定义直接有\(a+c>b+c\)。

  如图设\(a,b>0\),现在来考察\(a+b,ab\)的符号,公理\(II_5\)保证了\(OM,ON\)上点的分离关系不变,这时我们的加法、乘法定义又显出优势了。左图中如果\(a+b<0\),以\(P\)为中心的透视对应就会就会导出矛盾,从而证明\(a+b>0\)。所以如果\(a>b,b>c\),则有\(a-c=(a-b)+(b-c)>0\),比较关系\(<,>\)的传递性成立。右图中以\(T\)为射影中心就能直接证明\(ab>0\),继而如果\(a>b,c>0\)则有\(ac>bc\),直线上的点完全构成了一个有序域。

      

  对于单纯用线性空间定义的射影几何\(\mathbf{P}(V)\),可以用交比关系来定义分离关系(式(1)),请自行证明它满足5个顺序公理(公理成立其实源于交比更本质的定义)。构建完有序域,剩下的关于实数域的概念和命题就和以前课程一样了,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后面大部分有关大小的讨论都适用于一般的有序域,而实数域只是一个常用特例而已。

\[(AB,CD)<0\;\Leftrightarrow\;(A,B)\div(C,D)\tag{1}\]

2. 一般仿射几何

2.1 仿射几何

  射影几何中的点线面是完全自由的,它们地位均等、关系单纯,这全部得利于抽象出了无穷远平面并做了一般化。回头再讨论一般仿射几何时,我们不必从公理系统重新建立空间,而只需从一般射影空间中特化出一个无穷远超平面,并解决以此带来的元素、关系差异即可。所以接下来的旅程想必会比较轻松,素材和结论全部来自射影几何,然后逐步引入一些老朋友(旧概念),将它们安置在特定的位置。

  基础空间当然还是域\(F\)上的\(n+1\)维线性空间\(V^{n+1}\),并在上面完整定义\(n\)维射影几何\(\mathbf{P}(V)\)。把其中一个超平面\(\pi\)选定为无穷远超平面,然后将\(\pi\)从射影空间中移除(其子空间也从相应平面上移除),剩下的空间称为\(n\)维仿射空间\(\mathbf{A}^n\)(其它元素名称不变)。如果原本两个元素\(M,N\)的交集\(M\cap N\in\pi\),那么现在交集为空,这时称\(M,N\)是平行的,引入平行关系(包括原本的射影结合关系)后的仿射空间也称为仿射几何\(\mathbf{A}(V)\)。无穷远超平面虽然被移除,但它的概念仍然可以保留在仿射几何中,射影几何中的所有结论都可以照搬过来,然后“区别对待”一下与\(\pi\)相关的元素即可。当然如果问题不涉及无穷远超平面,它还是一般的射影问题。

  继续来理清与\(\pi\)相关的概念。正如我们最初引入无穷远点的初衷,每个点\(D_\infty\in\pi\)是一簇平行线的共同交点,也可称其为仿射空间的一个方向。另外当交比\((AB,CD)\)中有点(比如\(D\))落在\(\pi\)上时,就把它简写成\((A,B,C)\)并定义为单比。对于特殊的单比关系\((A,B,C)=(AB,CD_\infty)=-1\),我们称点\(C\)为线段\(AB\)的中点,这和欧氏空间的中点是兼容的。平行和中点是仿射几何最为常用的概念,牢记它们的射影本质才能轻松理解后面的新结论。其实射影几何中所有直线型结论,都可以有仿射几何重新阐述,只要补全了\(\pi\)也都很好理解。让我们继续前进,先补齐仿射坐标和仿射变换。

 [练习] 在仿射空间上证明:直线上四点的交比满足\((AB,CD)=\dfrac{(A,B,C)}{(A,B,D)}\)。

  在建立了射影坐标系\(OA_0A_1\cdots A_n\)的射影空间上,我们可以选择\(OA_1\cdots A_n\)为无穷远超平面。这时仿射空间中任意点\(P=[x_0,x_1,\cdots,x_n]\)的齐次坐标都满足\(x_0\ne 0\),从而它们都有唯一的非齐次坐标\((\dfrac{x_1}{x_0},\cdots,\dfrac{x_n}{x_0})\),这就是仿射空间的仿射坐标(直观含义参考射影几何)。射影变换是射影几何的“本原变换”,无穷远超平面\(\pi\)被特殊化后,只能选择射影变换的子集而要使得\(\pi\)仍然变换为\(\pi\)。体现在变换矩阵\(A\)上就是第\(n+1\)行的前\(n\)个元素为零,用仿射坐标的矩阵乘法表示为式(2)。以上提到的平行、单比、中点等概念,显然都是仿射不变量,这就又回到我们最初对仿射几何的定义。

\[\begin{bmatrix}x'_1\\\vdots\\x'_n\\1\end{bmatrix}=\begin{bmatrix}a_{11}&\cdots&a_{1n}&c_1\\\vdots&\vdots&\vdots&\vdots\\a_{n1}&\cdots&a_{nn}&c_n\\0&\cdots&0&1\end{bmatrix}\begin{bmatrix}x_1\\\vdots\\x_n\\1\end{bmatrix}\tag{2}\]

2.2 仿射二阶曲面

  射影几何二阶曲面为我们提供更多有趣且重要的概念,试想如果将它与特殊超平面\(\pi\)相碰撞,必将在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层层的涟漪。二阶曲面的齐次坐标满足方程是\(\vec{x}'A\vec{x}=0\),并以\(f(\vec{x},\vec{y})=\vec{x}'A\vec{y}\)建立了点的共轭关系。超平面\(\pi\)被特殊化后,连带它的极点\(O\)也成为了特殊点,它被称为二阶曲面的中心。如果\(O\notin\pi\)曲面被称为有心二阶曲面,否则称为无心二阶曲面(也叫抛物面),仿射变换不改变曲面的有心性。以下来特别讨论2维仿射空间,超平面\(\pi=l_\infty\)是一条无穷远直线,其上两个共轭无穷点所指的方向也称共轭方向。根据配极原理,\(l_\infty\)上所有点的极线都经过中心\(O\),这些极线被称为二阶曲线(以下总默认非退化)的直径,方向共轭的直径也叫共轭直径

  二阶曲线的直径\(d\)有一个重要性质,由于\(d\)的极点\(D\)也在\(l_\infty\)上,且已知\(D\)与\(d\)上任意点调和,所以直径\(d\)是其共轭方向\(D\)的平行线与曲线的交点的中点轨迹。为了更多地区别于射影几何,并逐渐向欧氏几何靠拢,以获得更多有趣的性质,以下我们将仿射空间限定在有序域上(比如实数域)。这时\(\pi\)与二阶曲线\(\Omega\)的交点数可能是0,1,2,它们分别对应熟知的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根据二阶曲线的射影定义,这三种曲线类型也是仿射不变量。椭圆和双曲线都有中心,而且它们总有成对的共轭直径,中心是直径与曲线交点的中点。而抛物线没有中心,它的所有直径相互平行,且每条直径都对应一个共轭方向(是该方向直线与曲线交点的中点轨迹)。

 [练习] 求证:过定点\(P\)的所有直线与二阶曲线交点的中点轨迹还是二阶曲线。

  如果给定了二次曲线方程(非齐次改齐次),某方向\(\vec{v}=(0,\mu,\lambda)\)的共轭方向\(\vec{v}'=(0,\mu',\lambda')\)可以直接解方程\(f(\vec{v},\vec{v}')=0\)获得,而给定方向\(\vec{v}\)的直径则是\(f(\vec{v}',\vec{x})=0\)。椭圆、双曲线的中心可以由两条直径相交获得,特别地简单取\((0,1,0)\)和\((0,0,1)\)的极线,算得中心坐标为\((A_{00},A_{01},A_{02})\)(第一行的余子式)。抛物线的中心则是直接计算曲线与直线\(x_0=0\)的交点,然后也能求得过定点的直径。最后关于切线计算,只要先求出定点的极线、然后算出切点,特殊切线包括定方向的和过中心的切线。椭圆有两条定方向切线,没有过中心切线;抛物线只有一条定方向切线;双曲线部分方向有两条切线,有两条过中心切线。

  双曲线过中心的切线比较特殊,因为切线的切点是无穷远点,这两条切线也叫双曲线的渐近线。由于切点就是切线的极点,两条渐近线都是自共轭直径,而其它共轭直径和共轭极点都成对出现。所以\(l_\infty\)上的点依共轭关系(配极变换)形成对合变换,对应到极线则是,两条渐近线与其它共轭直径是两对调和线束。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共轭直径,设\(m\)为双曲线上点\(M\)的切线,则由共轭关系易知\(OM\)与\(OM_\infty\)共轭,所以它们与渐近线调和,点\(M\)是\(m\)与双曲线交点\(A,B\)的中点。再设直线\(m\)分别交双曲线、渐近线于\(A,B,C,D\),取\(CD\)的中点\(M\),易知\(OM\)与\(OM_\infty\)共轭,同样可知\(M\)也是\(AB\)中点,从而\(AC=BD\)。作为练习,请利用4线的Brianchon定理证明:双曲线的切线与渐近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恒定。

3. 仿射空间的度量

3.1 圆点和夹角

  现在要从仿射几何再往欧氏几何走一步,引入空间的度量概念。这个度量的启发来自于二次曲面函数\(f(\vec{x},\vec{y})\),但由于齐次坐标不方便给出唯一的度量值,所以必须使用非齐次坐标\((x_1,x_2,\cdots,x_n)\)。欧氏空间定义在实数域上,并利用正定二次型定义了内积,而后衍生出距离、角度的概念,这个二次型是退化的二次曲线,在标准直角坐标下更是简化为\(\sum x_i^2\)。线性代数中证明了,保持内积不变的线性变换是正交变换,也就是说式(2)前\(n\)行\(n\)列是正交矩阵。我们也称这样仿射变换为正交变换,要注意它不同于线性代数的正交变换,在齐次坐标下还有一列“平移”变换。实数域的仿射空间在正交变换下的几何就叫欧氏几何,显然距离、角度是欧氏几何的变换不变量。

  为了从射影几何的角度深入分析欧氏几何,我们现在仅从正交变换开始研究空间的不变性质,你不妨叫它正交几何(仍然是欧氏几何的父几何,课本没有给出名称)。我们把空间的域定义扩展到复数域,这样才能在二次计算中畅通无阻,并同时延续欧氏空间中距离和角度的计算式(视为新的定义)。另外还把空间限定在2维平面上,更高维更一般的讨论则要到非欧几何中展开。2维仿射空间的正交变换有格式(3),非常重要的是,对所有正交变换都有两个特征子空间\(I=[1,i,0]\)和\(J=[1,-i,0]\),它们是2维正交几何的不变量(不动点)。多出的两个特殊无穷远点,自然会唤起更多的概念,比如同时经过\(I,J\)的二阶曲线(椭圆)被叫做,可知其方程(4)兼容欧氏几何的圆形,故\(I,J\)也称为圆点

\[\begin{bmatrix}x'\\y'\\z\end{bmatrix}=\begin{bmatrix}\sin\theta&-\cos\theta&c_1\\\cos\theta&\sin\theta&c_2\\0&0&1\end{bmatrix}\begin{bmatrix}x\\y\\z\end{bmatrix}\tag{3}\]

\[a_{11}(x_1^2+x_2^2)+2a_{13}x_1x_3+2a_{23}x_2x_3+a_{33}x_3^2=0\tag{4}\]

 [练习] 求证:欧氏平面上的三实数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圆点的直线方程是\(x_1\pm ix_2+cx_3=0\),不难算得其上任意两点的距离为0,反之也有两点距离总为0直线一定经过两个圆点。经过同一圆点的直线互相平行,然而它们的斜率\(\pm i\)之积为\(-1\),欧氏几何中又称它们互相垂直,所以这些直线也叫迷向直线。不光如此,迷向直线与其它直线的夹角也不能被定义(需要复变函数知识),因为利用式(5)可分别算得分别过\(I,J\)的直线夹角\(\tan\theta=0/0\),以及其它直线与迷向直线夹角\(\tan\theta=\pm i\)。设两条斜率\(\lambda_1,\lambda_2\)的直线交角为\(\theta\),它们和迷向直线的交比\(\omega\)满足式(6)。这个结论叫拉盖尔(Laguerre)定理,它说明可以用交比来定义直线夹角,且这样的定义与欧氏空间兼容,夹角是正交不变量。

\[\dfrac{\lambda_2-\lambda_1}{1+\lambda_1\lambda_2}=\tan\theta=\dfrac{1}{i}\left(\dfrac{e^{2i\theta}-1}{e^{2i\theta}+1}\right)\tag{5}\]

\[\omega=\dfrac{(\lambda_1+i)(\lambda_2-i)}{(\lambda_2+i)(\lambda_1-i)}=\dfrac{1+i \tan\theta}{1-i \tan\theta}=e^{2i\theta}\tag{6}\]

  特别地,两条互相垂直的普通直线,可算得\(\omega=-1\),即它们与两条迷向直线调和共轭,或者说垂直直线无穷远点与圆点调和共轭,可证反之也成立。将圆点、夹角、垂直这些新的不变量放到旧的定理中,就会产生许多新的结论,回顾一下前面的知识,你也能自己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比如垂直于同一直线的直线簇互相平行;四条迷向直线围成的四边形对角线垂直平分;圆周角相等(二次曲线的交比定义)。由于圆的渐近线是迷向直线,所以圆的共轭直径总是互相垂直。不难证明实系数曲线一定经过共轭复点,所以非圆的实系数二次曲线一定不经过圆点,以下来分析它们与圆点的关系。

3.2 主轴和焦点

  先来看抛物线,它与无穷远线\(l_\infty\)相切于点\(P\),设\(Q\)是\(I,J,P\)的第四调和点,易知分别过\(P,Q\)的任意直线互相垂直。特别地,作\(Q\)关于抛物线的切线\(OQ\),则\(OP\)垂直平分抛物线上所有指向\(Q\)的弦\(M_1M_2\)。这样的直径\(OP\)称为抛物线的主轴,而点\(O\)称为顶点,显然抛物线有唯一的主轴和顶点。过\(I,J\)作抛物线的另外两条切线\(AI,BJ\)并相交于点\(F\),设\(C\)是三条切线的Brianchon点,由完全四点形\(ABIJ\)的调和性可知\(AB\)经过点\(Q\)。再由\((AB,DQ)=-1\)可知\(DP\)是点\(Q\)的极线,也就是抛物线的主轴,这时主轴上的点\(F\)称为抛物线的焦点,焦点的极线\(AB\)被称为其准线,它被主轴垂直平分。

 [练习] 求证:抛物线的外切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抛物线的焦点。

  再来看椭圆和双曲线(复数域上其实不作区分),过\(I,J\)作曲线的四条切线并相交于点\(F,F',G,G'\),记\(FF',GG'\)分别交\(l_\infty\)于点\(Q,P\)。完全四点形\(FF'GG'\)的对边三点形\(OIJ\)是曲线的的自极三角形,所以\(OP,OQ\)是曲线的一组垂直共轭直径,它们也称为曲线的主轴,主轴与曲线的交点称为顶点。另外设四个切点为\(A,B,C,D\),由于\(AB\)是点\(F\)的极线、而\(F,P\)是共轭点,从而\(AB\)经过点\(P\),同理\(CD,AD,BC\)分别经过点\(P,Q,Q\)。这时主轴上的点\(F,F',G,G'\)分别称为曲线的焦点,其四条极线分别称为曲线的准线,它们被主轴垂直平分。不难发现(请自行证明),四条迷向切线一定是两两共轭的虚直线,而共轭虚直线的交点又为实数点(也是虚直线上唯一实点),从而\(FF',GG'\)中有且只有一对是实焦点。

 [练习] 求证:二次曲线的动切线与两条固定切线的交点与焦点的张角恒定(二级曲线射影定义)。

  我们知道,有心二阶曲线在无穷远直线\(l_\infty\)上的配极变换,是以两交点\(H_1,H_2\)(渐近线方向,不是\(I,J\))为不动点的对合变换。刚才证明了存在一组垂直的共轭直径,也即存在对合点对使得\((PQ,IJ)=-1\),这说明\(P,Q\)也是以\(I,J\)为不动点的对合变换的对合点。如果还有第二组对合点对满足\((P'Q',IJ)=-1\),那么两组对合点对\(PQ,P'Q'\)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对合变换,这是不可能的。总结以上论述,圆的每一组共轭直径都是主轴,每个点都是顶点,圆心是唯一焦点,无穷远直线是唯一准线。无心二阶曲线(抛物线)只有一条主轴、一个顶点、一个焦点和一条准线。有心二阶曲线有两条共轭垂直的主轴,4个顶点、1对实焦点(准线)、1对虚焦点(准线)。

3.3 二次曲线束

  假设\(F=0,G=0\)是复平面上两条不同的二次曲线方程(可以是退化的2条相异复直线或重合复直线),则它们可以联立为四次方程,即两条二次曲线在复仿射空间上有4个交点。当然交点也可能重合,两条曲线在重合交点处是相切的(有共同的切线切点)。两个方程的线性组合\(\lambda F+\mu G=0\)表示一个二次曲线束,其中包含了所有经过4个交点(可以重合)的二次曲线。不难证明二次曲线束铺满了整个复平面,即经过4个交点外的任意一点都能确定一其中一条曲线;另外也能算得,任一直线与曲线束中的两条相切。不难证明曲线束里有3条退化的二次曲线,它们分别是4个交点组成的3组对角线,当交点重合时对角线变为共同切线(自行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当给定二次曲线的4个点(或重合点与切线),可以先用两组对角线方程表达二次曲线束,再结合其它条件确定曲线方程。

 [练习] 若已知二次曲线上的三点\(A,B,C\)、以及过\(A,B\)的切线,求曲线方程。

  二次曲线束还有一个有趣的性质。考察二次曲线束与一条定直线的交点,同一曲线与直线相交于两点,以此形成直线上的对称变换。利用纯代数分析法可证,这个变换是直线上的对合变换,它被称为笛沙格对合定理。特别地,与定直线相切的曲线切点就是对合变换的不动点。以上描述对二阶曲线和二级曲线都成立,要注意针对级次曲线措辞上的差别。二级曲线束有共同的4条包络线,且它们涵盖了平面上所有的直线,每个点是2条包络线的切点(二级曲线包络线的切点围成二阶曲线,故也说成每个点经过2条二阶曲线)。包络线也可以是重合的,这时包络线上的定切点就是曲线束的共同切点。二级曲线束也有三条退化的曲线,它们分别是4条共同包络线的3对交点(四点形的三对顶点)。

  笛沙格对合定理在二级曲线中的描述是这样的:过任一点\(O\)的线束,成对存在于曲线束的每条二级曲线中,并以此形成对合变换,以\(O\)为切点的两条包络线是变换的不动点。我们把以上结论应用到刚才的正交几何中,从圆点\(I,J\)引出4条不同的非无穷远直线,以此定义一组二级曲线束、以及切点围成的二阶曲线束。包括圆点在内的3对交点是二级曲线束的3个退化曲线,其中不是圆点的2对交点则是二阶曲线束的共同焦点(以及主轴),因此也被称为共焦二阶曲线束。过平面上的任一点\(P\),都有两条共焦二阶曲线,且两条切线\(m,n\)是对合变换的不动点。这对于退化二级曲线\(I,J\)意味着\((mn,PI,PJ)=-1\),所以两条切线垂直。而对于退化二级曲线\(F,F'\)意味着\((mn,PF,PF')=-1\),所以两条切线还是焦半径\(PF,PF'\)的角平分线,这就是有心二阶曲线的光学性质。

  如果把无穷远直线\(l_\infty\)选做重合的包络线(并选定切点\(C\)),另加两条直线也能定义一组二级曲线束,它们的切点则围成了共焦抛物线束(也共主轴),其它性质则类似上面的讨论。

 


全篇完

posted on 2024-03-19 22:54  卞爱华  阅读(30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