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 Capability 是什么?
EDI全称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文名称是电子数据交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通过搭建数据传输通道传递企业A与企业B之间往来的业务数据。对于B2B系统和交易伙伴集成而言,EDI极大地降低了业务信息传递难度。EDI系统可以轻松处理庞大的数据量,并保证传输的准确度和安全性。EDI Capability则是具备通过电子数据方式处理、交换业务数据的能力,拥有EDI Capability意味着企业可以与其交易伙伴通过EDI系统进行业务数据往来。
具备EDI Capability的企业需要摒弃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使用EDI系统更高效地与交易伙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与交易伙伴通过约定的格式发送和接收业务数据,真正实现业务数据的无纸化传输。
企业如何具备EDI Capability?
理解EDI Capability含义后,接下来介绍具备EDI Capability需要满足的3个基本条件:
1.基于国际标准传输协议建立EDI数据传输通道
国际标准传输协议包含AS2, OFTP/OFTP2等。建立EDI连接的双方需要确认使用的传输协议,只有双方采用同样的数据传输协议,才能建立EDI连接。通常情况下,中大型企业都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其交易伙伴只需选择一种即可。目前其采用AS2和OFTP/OFTP2协议较多,主要是其具备加密以及不可否认等优势。
2.传输的数据格式遵循国际标准化语法规则
国际标准化语法规则即为EDI报文标准,常见的报文标准包括X12,EDIFACT,TRADACOMS,VDA,Odette等。使用相同的国际标准化语法规则是两个企业之间成功搭建EDI数据传输通道的第一步,基于同一语法规则,进行数据传输的两个企业可以准确地理解EDI标准报文中每个字段所表示的业务含义。企业作为数据发送方时,需要将内部可识别的数据格式转换为遵循双方约定的EDI报文标准的格式。同样地,企业作为数据接收方时,基于同一语法规则解析并识别报文中所包含的数据,并理解其表示的业务含义。
3.解析/生成EDI报文
通常情况下,企业间传输的数据都符合上述EDI报文标准。从业务角度出发,标准EDI报文可读性较差。接收报文时,EDI系统需要将接收到的报文解析为Excel、CSV、JSON、XML等格式,更易于业务人员或业务系统识别。同样地,发送数据给交易伙伴时,EDI系统需要从企业业务系统中获取待发送的业务数据,并转换为标准格式的EDI报文发送给交易伙伴。
对于企业而言,怎样才能满足以上3个条件呢?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咨询专业的EDI供应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EDI供应商可以为企业提供EDI软件产品、项目实施以及技术支持等服务。
EDI供应商具有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负责EDI产品功能研发、性能优化以及问题修复。EDI产品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大中小型客户的项目中,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此外,项目实施周期平均为30个工作日左右,短期内即可平稳上线,帮助企业快速对接交易伙伴,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化传输。基于以上优势,选择EDI供应商完成项目实施,可以降低失败的风险,避免因此收到业务罚单,影响企业后续的业务发展。对于IT技术比较扎实的企业而言,可能会考虑到自主开发,但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关于实施EDI项目,自开发或是找寻EDI提供商,哪个更合适?一文对自开发和寻找EDI供应商进行了对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