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程师文化》

1、来源

2、解读

Mens et manus,拉丁语,意思是 “心智与双手” 或 “智慧与实践”。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表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强调通过思考(心智)和实际操作(双手)共同推动知识和技术的发展。这也是MIT的校训。

  • 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能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 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至少应该能够独立地实现一项工程目标,不论目标大小。
  • 与科学家不同,工程师不关心那些理论的东西,不会在遇到问题时从研究理论做起,也不会站在那里等到某个理论问题解决了之后才开始动手,而是在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时,设法绕过去,搞定实际问题。
  • 灵活运用现有技术。
  • 对新技术有非常强的好奇心,愿意把新技术运用到现有产品中。

当下的思考

  • 要有动手的能力,而不是PPT架构师
  • 要对工程整体有了解,而不是局部环节的流水线工人
  • 不要总是从理论学起,也不要因为搞不懂理论而停下,比如 AIGC领域,很多人也读不懂论文
  • 要有创造力,从积木到高楼的能力
  • 不故步自封,拥抱新技术,更新和扩展知识

产品和技术割裂的缺点

  • 首先很多产品经理不得不去做那些本不该由他们来完成的细节设计,同时本该参与产品设计的工程师在设计上完全懒得动脑思考。
  • 另外产品经理可能会因为缺乏对工程技术的了解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工程师也会因为缺乏对产品的全面了解,做的东西达不到产品经理预想的要求。

工程师应该参与到产品设计的协作中来,这是很多工程师不愿意的。一方面需求往往来自于客户或者用户,需要很多的调研和沟通,这往往不是工程师喜欢和擅长的;另外一方面,很多工程师更愿意钻研技术深度,这通常是对工程师的常规考量标准,会认为这是公司的pua或者人力压榨。

工程师的五个等级

image

第五等工程师,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项功能的人。这是对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只是懂一点工程实现的手段,需要别人告诉他怎么做,那最多算是助理工程师或者技工,不在我们讨论的工程师之列。

第四等的工程师就需要有点产品头脑,他们在做一件事之前,要知道所做出来的东西是否有用、易用,是否便于维护,是否性能稳定,等等。除了要具备产品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能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头到尾将一个产品负责到底。这在很多硅谷的公司里,基本上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所应有的基本素质。

第三等的工程师,可以做出行业里最好的产品。他们与第四等工程师有着质的差别,这不仅反映在技术水平、对市场的了解、对用户心理的了解以及组织能力等诸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悟性的差异上。

第二等的工程师是那些可以给世界带来惊喜的人。他们与第三四五等工程师的差别在于其工作的原创性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当然,他们的工作不是科学研究,这一点和科学家毕竟不同。

第一等的工程师是开创一个全新行业的人。这些工程师不仅在技术和产品等各个方向上与第二等的工程师有了质的差别,而且在经验和管理上也是好手,他们通常也是企业家,并通过自己的产品改变了世界。

在这里,我想到了一张大厂的职阶表(网图)
image

  • 第五,独立设计和实现一项功能,基本要求
  • 第四,+ 可用性、易用性、可维护性、稳定性等,具备一个产品挑大梁的能力
  • 第三,+ 能做出行业最好的产品,需要对技术、市场、用户心理具备前瞻事业,每年各大厂都在推某些新技术,但有些押注失败了(有技术方向的,也有市场方向的),失败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 第二,+ 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大语言模型可以放在这里
  • 第一,+ 开创全新行业的人,我所见的历史,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没有人会否则,如果技术人员工程师懂行业发展有利于自身就业,但行业的认识来自于产品的迭代,不懂得产品,很难理解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多多思考。

以后再展开描述一篇。

posted @ 2024-08-21 15:42  又是火星人  阅读(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