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java 7.28

学习内容:

      Applet

      Applet一般称为小应用程序,Java Applet就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这样的一些小应用程序,它们可以通过嵌入到Web页面或者其他特定的容器中来运行,也可以通过Java开发工具的appletviewer来运行。Applet必须运行于某个特定的“容器”中,这个容器可以是浏览器(如IE,FireFox,Opear,Netscape等),也可以是通过各种插件,或者包括支持Applet的移动设备在内的其他各种程序来运行。与独立运行的Java应用程序不同,Applet有自己的一套执行流程,而不是通过main方法来开始执行程序,并且在运行过程中Applet通常会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显示动态的页面效果,并且还会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以防止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根据安全策略,限制Applet对客户端机器的文件系统进行访问等)。Java Applet可以实现图形图像绘制、字体和颜色控制、动画和音视频播放、人机交互以及网络通信等功能,此外,Java Applet还提供了称为抽象窗口工具箱(Abstract Window Toolkit,简称AWT)的窗口环境开发工具,AWT利用计算机的GUI技术,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建立标准的图形用户界面,如窗口、按钮、菜单、下拉框和滚动条等。现在,网络上已经有非常多的Applet收集站提供各种精彩范例来展现各种功能。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pplet.*;
   public class HelloApplet extends Applet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
   g.drawString("Hello!",10,10);
   g.drawString("Welcome to Applet Programming!",30,30);
   }
   }

      程序开头两行的import语句是用来导入Applet小程序中用到的一些Java标准库类,类似于C语言中的include语句,多数Applet程序都会含有类似的代码,以使用JDK提供的功能;接下来在程序中定义了一个公共类HelloApplet,它通过extends继承于Applet类,并重写父类中的paint()方法,其中参数g为Graphics类的对象,代表当前绘画的上下文,在paint()方法中,两次调用g的drawString()方法,分别在坐标(10,10)和(30,30)处输出字符串“Hello!”和“Welcome to Applet Programming!”,其中的坐标是用像素点表示的,且以显示窗口的左上角作为坐标系的原点(0,0)。

      另外,Applet程序中没有出现main()方法。其实这正是Applet小程序与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重要区别之一。因为Applet小程序没有main()方法作为执行入口,因此必须将其放至在“容器”中加以执行,常见的做法是编写HTML文件,将Applet嵌入其中,然后用支持Java的浏览器或appletviewer工具来运行。

 

 

      Applet小程序的生命周期相对于Application而言较为复杂。在其生命周期中涉及到Applet类的4个方法:init()、start()、stop()和destroy(),Applet的生命周期中有相对应的4个状态:初始态、运行态、停止态和消亡态。当程序执行完init()方法后,Applet小程序就进入了初始态;然后立刻执行start()方法,Applet小程序进入运行态;当Applet小程序所在的浏览器图标化或者是转入其他页面时,该Applet小程序立刻执行stop ()方法,使Applet小程序进入停止态;在停止态中,如果浏览器又重新加载该Applet小程序所在的页面,或者是浏览器从图标中还原,则Applet小程序又会调用start()方法,进入运行态;不过,在停止态时,若浏览器被关闭,则Applet小程序会调用destroy()方法,使其进入消亡态。

      init()方法
      当Applet小程序第一次被加载执行时,便调用该方法,并且在小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只调用一次该方法,一般在其中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如处理由浏览器传递来的参数、添加图形用户界面的组件、加载图像和音频文件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Applet小程序虽然有默认的构造方法,但它习惯于在init()方法中进行初始化操作,而不是在默认的构造方法内。

      start()方法
      系统在执行完init()方法后,将自行调用start()方法,并且每当浏览器从图标还原为窗口时,或者当用户离开包含该Applet小程序的页面后又返回时,系统都将重新执行一遍start()方法,因此start()方法在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可能会被调用多次,这一点是与init()方法不同的,此外,该方法通常作为Applet小程序的主体,在其内可以安排一些需要重复执行的任务或者重新激活一个线程,如打开一个数据库连接、播放动画或是启动一个播放音乐的线程等。

      stop()方法
      与start()方法相反,当用户离开Applet小程序所在的页面或者浏览器图标化时,系统会自动调用stop()方法,因此,该方法在Applet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内也可能被多次调用。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当用户不再使用Applet小程序的时候,停掉一些耗用系统资源的任务(如断开数据库的连接或是中断一个线程的执行等),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况且这也并不需要人为地去干预。假如Applet小程序中不需要包含打开数据库连接或者播放动画、音乐等代码时,也可以不重载该方法。
       destroy()方法
      当浏览器或其他容器被关闭时,Java系统会自动调用destroy()方法。该方法通常用于回收init()方法中初始化的资源,在调用该方法之前,肯定已经调用了stop()方法。

 

 

      双缓冲技术是指当需要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文件又大又多时,利用该技术在屏幕外面创建一个虚拟的备用屏幕,计算机系统直接在备用屏幕上作画,等画完以后将备用屏幕中的点阵内容直接切换给当前屏幕。直接切换准备好的画面的速度要比在屏幕上当场作画(刷新画面)的速度快得多。

         双缓冲技术也可以这样解释:Java动画程序在显示动画图形之前,首先创建两个图形缓冲区:一个是为前台的显示缓冲;一个是为后台的图形缓冲,然后在显示(绘制)图形时,对两个缓冲区进行同步的图形数据更新,该操作相当于为前台显示区的数据作了一个后台的图形数据备份,当前台显示区的图形数据需要恢复时,可以用后台备份的图形数据来恢复,其具体方法则是重写paint()和update()方法,将备份好的图形数据一次性地画到显示屏幕上。

 

明天内容:

      HTML

 

遇到问题:
      无

posted @ 2021-07-30 18:56  kuaiquxie  阅读(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