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弹的形成,危害及规避措施[转]
链接地址:http://www.51hei.com/bbs/dpj-30590-1.html
地弹的形成
芯片内部的地和芯片外的PCB地平面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个小电感。这个小电感正是地弹产生的根源。同时,地弹又是与芯片的负载情况密切相关的。下面结合图介绍一下地弹现象的形成。
先假设A芯片只有一个输出脚,现在Q输出高电平,接收端的CR上积累电荷。当Q输出变为低电平的时候。CR、RL、LG形成一个放电回路。自谐振周期约为490ps,频率为2GHz,Q值约为0.0065。
电感两端波形如下所示。电压为2V/格,可以看到下冲可以到-600mV。
地弹的影响
而对芯片来说,接收端的信号是相对内部地的。也就是说对于芯片A来说,它认为输入时钟是信号与内部地的差。即芯片理解的波形是下面的样子:
下面看一下相对PCB地平面输入时钟波形和芯片内部地的电平变化:(高的一条线为输入时钟信号,低的一条为芯片内部地。在9.8ns和10ns分别有一次正向跳变。)
怎么会这样?回沟完全没有了!?只是在10ns后出现了一个小台阶…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原因^_^
地弹的测量
地弹的规避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地弹的机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规避(暂时只能想到这些了):
- 设计CPLD或FPGA等逻辑器件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同时对大量的输出进行翻转。
- 输出不要带太多负载。
- 加始端串阻匹配。相当于增大了开始建的模型里的RL。
- 终端并联匹配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电流可以不单走电感了)
- 对芯片前边的输入也不容忽视,可以看到例中1.5pF小电容的作用(一个小过孔焊盘与地之间的电容也近0.3p*呢。)
芯片制造商也可以 - 引比较多的地线,减小**。
- 改进制造工艺,减小LG。(几乎是到头了…)
- 芯片内部将输入和输出地分开,这样输出引起的地弹就不会影响到输入端了。也就避免了二次触发。
- 采用差分结构。差分结构里也有电感,但是对差分结构进行分析的话,不难发现电感中的电流在0和1的逻辑状态是方向和大小都不变的。不会有电平翻转后电荷不能通过电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