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管理2

详见:http://c.biancheng.net/view/1073.html
 
六、进程的优先级:
Linux 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系统中通常运行着非常多的进程。但是 CPU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能运算一条指令(现在的 CPU 采用了多线程、多核心技术,所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运算多条指令。 但是同时运算的指令数也远远小于系统中的进程总数),那问题来了:谁应该先运算,谁应该后运算呢?这就需要由进程的优先级来决定了。
 
另外,CPU 在运算数据时,不是把一个集成算完成,再进行下一个进程的运算,而是先运算进程 1,再运算进程 2,接下来运算进程 3,然后再运算进程 1,直到进程任务结束。不仅如此,由于进程优先级的存在,进程并不是依次运算的,而是哪个进程的优先级高,哪个进程会在一次运算循环中被更多次地运算。
 
这样说很难理解,我们换一种说法。假设我现在有 4 个孩子(进程)需要喂饭(运算),我更喜欢孩子 1(进程 1 优先级更高),孩子 2、孩子 3 和孩子 4 一视同仁(进程 2、进程 3 和进程 4 的优先级一致)。现在我开始喂饭了,我不能先把孩子 1 喂饱,再喂其他的孩子,而是需要循环喂饭(CPU 运算时所有进程循环运算)。那么,我在喂饭时(运算),会先喂孩子 1 一口饭,然后再去喂其他孩子。而且在一次循环中,先喂孩子 1 两口饭,因为我更喜欢孩子 1(优先级高),而喂其他的孩子一口饭。这样,孩子 1 会先吃饱(进程 1 运算得更快),因为我更喜欢孩子 1。
 
在 Linux 系统中,表示进程优先级的有两个参数:Priority 和 Nice。还记得 "ps -le" 命令吗?
[root@localhost ~]# ps -le
F S UID PID PPID C PRI NI ADDR SZ WCHAN TTY TIME CMD
4 S 0 1 0 0 80 0 - 718 - ? 00:00:01 init
1 S 0 2 0 0 80 0 - 0 - ? 00:00:00 kthreadd
...省略部分输出...
其中,PRI 代表 Priority,NI 代表 Nice。这两个值都表示优先级,数值越小代表该进程越优先被 CPU 处理。不过,PRI值是由内核动态调整的,用户不能直接修改。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修改 NI 值来影响 PRI 值,间接地调整进程优先级。
 
PRI 和 NI 的关系如下:
PRI (最终值) = PRI (原始值) + NI
其实,大家只需要记得,我们修改 NI 的值就可以改变进程的优先级即可。NI 值越小,进程的 PRI 就会降低,该进程就越优先被 CPU 处理;反之,NI 值越大,进程的 PRI 值就会増加,该进程就越靠后被 CPU 处理。
 
修改 NI 值时有几个注意事项:
  • NI 范围是 -20~19。
  • 普通用户调整 NI 值的范围是 0~19,而且只能调整自己的进程。
  • 普通用户只能调高 NI 值,而不能降低。如原本 NI 值为 0,则只能调整为大于 0。
  • 只有 root 用户才能设定进程 NI 值为负值,而且可以调整任何用户的进程。
七、Linux nice和renice命令:改变进程优先级
当 Linux 内核尝试决定哪些运行中的进程可以访问 CPU 时,其中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进程优先级的值(也称为 nice 值)。每个进程都有一个介于 -20 到 19 之间的 nice 值。默认情况下,进程的 nice 值为 0。
 
进程的 nice 值,可以通过 nice 命令和 renice 命令修改,进而调整进程的运行顺序。

nice命令

nice 命令可以给要启动的进程赋予 NI 值,但是不能修改已运行进程的 NI 值。
 
nice 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 nice [-n NI值] 命令
-n NI值:给命令赋予 NI 值,该值的范围为 -20~19;
 
同 nice 命令恰恰相反,renice 命令可以在进程运行时修改其 NI 值,从而调整优先级。
 
renice 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 renice [优先级] PID
注意,此命令中使用的是进程的 PID 号,因此常与 ps 等命令配合使用。
 
 
如何合理地设置进程优先级,曾经是一件让系统管理员非常费神的事情。但现在已经不是了,如何地 CPU 足够强大,能够合理地对进程进行调整,输入输出设备也远远跟不上 CPU 地脚步,反而在更多的情况下,CPU 总是在等待哪些缓慢的 I/O(输入/输出)设备完成数据的读写和传输任务。
 
然而,手动设置进程的优先级并不能影响 I/O 设备对它的处理,这就意味着,哪些有着低优先级的进程常常不合理地占据着本就低效地 I/O 资源
 
八、Linux常用信号(进程间通信)及其含义
进程的管理主要是指进程的关闭与重启。我们一般关闭或重启软件,都是关闭或重启它的程序,而不是直接操作进程的。比如,要重启 apache 服务,一般使用命令"service httpd restart"重启 apache的程序。
 
那么,可以通过直接管理进程来关闭或重启 apache 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时就要依赖进程的信号(Signal)了。我们需要给予该进程号,告诉进程我们想要让它做什么。
 
系统中可以识别的信号较多,我们可以使用命令"kill -l"或"man 7 signal"来查询。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kill -l
1) SIGHUP 2) SIGINT 3) SIGQUIT 4) SIGILL 5) SIGTRAP
6) SIGABRT 7) SIGBUS 8) SIGFPE 9) SIGKILL 10) SIGUSR1
11)SIGSEGV 12) SIGUSR2 13) SIGPIPE 14) SIGALRM 15)SIGTERM 16) SIGSTKFLT 17) SIGCHLD 18) SIGCONT 19) SIGSTOP 20) SIGTSTP 21) SIGTTIN 22) SIGTTOU 23) SIGURG
24) SIGXCPU 25) SIGXFSZ 26) SIGVTALRM 27) SIGPROF 28) SIGWINCH 29) SIGIO 30) SIGPWR 31) SIGSYS 34) SIGRTMIN 35) SIGRTMIN+1 36) SIGRTMIN+2 37) SIGRTMIN+3 38) SIGRTMIN +4 39) SIGRTMIN +5 40) SIGRTMIN+6 41)SIGRTMIN+7 42) SIGRTMIN+8 43) SIGRTMIN +9 44) SIGRTMIN +10 45) SIGRTMIN+11 46) SIGRTMIN+1247) SIGRTMIN+13 48) SIGRTMIN +14 49) SIGRTMIN +15 50) SIGRTMAX-14 51) SIGRTMAX-13 52) SIGRTMAX-12 53) SIGRTMAX-11 54) SIGRTMAX-10 55) SIGRTMAX-9 56) SIGRTMAX-8 57) SIGRTMAX-7 58) SIGRTMAX-6 59) SIGRTMAX-5 60) SIGRTMAX-4 61) SIGRTMAX-3 62) SIGRTMAX-2 63) SIGRTMAX-1 64) SIGRTMAX
这里介绍一下常见的进程信号,如表 1 所示。
信号代号
信号名称
说 明
1
SIGHUP
该信号让进程立即关闭.然后重新读取配置文件之后重启
2
SIGINT
程序中止信号,用于中止前台进程。相当于输出 Ctrl+C 快捷键
8
SIGFPE
在发生致命的算术运算错误时发出。不仅包括浮点运算错误,还包括溢出及除数为 0 等其他所有的算术运算错误
9
SIGKILL
用来立即结束程序的运行。本信号不能被阻塞、处理和忽略。般用于强制中止进程
14
SIGALRM
时钟定时信号,计算的是实际的时间或时钟时间。alarm 函数使用该信号
15
SIGTERM
正常结束进程的信号,kill 命令的默认信号。如果进程已经发生了问题,那么这 个信号是无法正常中止进程的,这时我们才会尝试 SIGKILL 信号,也就是信号 9
18
SIGCONT
该信号可以让暂停的进程恢复执行。本信号不能被阻断
19
SIGSTOP
该信号可以暂停前台进程,相当于输入 Ctrl+Z 快捷键。本信号不能被阻断
 
我们只介绍了常见的进程信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1"、"9"、"15"这三个信号,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三个信号即可。
 
关于如何把这些信号传递给进程,从而控制这个进程,这就需要使用 kill、killall 以及 pkill 命令了,
九、Linux kill命令详解:终止进程
kill 从字面来看,就是用来杀死进程的命令,但事实上,这个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误导性。从本质上讲,kill 命令只是用来向进程发送一个信号,至于这个信号是什么,是用户指定的。
 
也就是说,kill 命令的执行原理是这样的,kill 命令会向操作系统内核发送一个信号(多是终止信号)和目标进程的 PID,然后系统内核根据收到的信号类型,对指定进程进行相应的操作。
 
kill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kill [信号] PID
kill 命令是按照 PID 来确定进程的,所以 kill 命令只能识别 PID,而不能识别进程名。Linux 定义了几十种不同类型的信号,读者可以使用 kill -l 命令查看所有信号及其编号,这里仅列出几个常用的信号,如表 1 所示。
信号编号
信号名
含义
0
EXIT 
程序退出时收到该信息。
1
HUP
挂掉电话线或终端连接的挂起信号,这个信号也会造成某些进程在没有终止的情况下重新初始化。
2
INT
表示结束进程,但并不是强制性的,常用的 "Ctrl+C" 组合键发出就是一个 kill -2 的信号。
3
QUIT
退出。
9
KILL
杀死进程,即强制结束进程。
11
SEGV 
段错误。
15
TERM
正常结束进程,是 kill 命令的默认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表中省略了各个信号名称的前缀 SIG,也就是说,SIGTERM 和 TERM 这两种写法都对,kill 命令都可以理解。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kill 命令。
 
【例 1】 标准 kill 命令。
[root@localhost ~】# service httpd start
#启动RPM包默认安装的apache服务
[root@localhost ~]# pstree -p 丨 grep httpd | grep -v "grep"
#查看 httpd 的进程树及 PID。grep 命令査看 httpd 也会生成包含"httpd"关键字的进程,所以使用“-v”反向选择包含“grep”关键字的进程,这里使用 pstree 命令来查询进程,当然也可以使用 ps 和 top 命令
|-httpd(2246)-+-httpd(2247)
|    |-httpd(2248)
|    |-httpd(2249)
|    |-httpd(2250)
|    |-httpd(2251)
[root@localhost ~]# kill 2248
#杀死PID是2248的httpd进程,默认信号是15,正常停止
#如果默认信号15不能杀死进程,则可以尝试-9信号,强制杀死进程
[root@localhost ~]# pstree -p | grep httpd | grep -v "grep"
|-httpd(2246>-+-httpd(2247)
|    |-httpd(2249)
|    |-httpd(2250)
|    |-httpd(2251)
#PID是2248的httpd进程消失了
 
【例 2】使用“-1”信号,让进程重启。
[root@localhost ~]# kill -1 2246
使用“-1 (数字1)”信号,让httpd的主进程重新启动
[root@localhost ~]# pstree -p | grep httpd | grep -v "grep"
|-httpd(2246)-+-httpd(2270)
|    |-httpd(2271)
|    |-httpd(2272)
|    |-httpd(2273)
|    |-httpd(2274)
#子httpd进程的PID都更换了,说明httpd进程已经重启了一次
 
【例 3】 使用“-19”信号,让进程暂停。
[root@localhost ~]# vi test.sh #使用vi命令编辑一个文件,不要退出
[root@localhost ~]# ps aux | grep "vi" | grep -v "grep"
root 2313 0.0 0.2 7116 1544 pts/1 S+ 19:2.0 0:00 vi test.sh
#换一个不同的终端,查看一下这个进程的状态。进程状态是S(休眠)和+(位于后台),因为是在另一个终端运行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kill -19 2313
#使用-19信号,让PID为2313的进程暂停。相当于在vi界面按 Ctrl+Z 快捷键
[root@localhost ~]# ps aux | grep "vi" | grep -v "grep"
root 2313 0.0 0.2 7116 1580 pts/1 T 19:20 0:00 vi test.sh
#注意2313进程的状态,变成了 T(暂停)状态。这时切换回vi的终端,发现vi命令已经暂停,又回到了命令提示符,不过2313进程就会卡在后台。如果想要恢复,可以使用"kill -9 2313”命令强制中止进程,也可以利用后续章节将要学习的工作管理来进行恢复
学会如何使用 kill 命令之后,再思考一个问题,使用 kill 命令一定可以终止一个进程吗?
答案是否定的。文章开头说过,kill 命令只是“发送”一个信号,因此,只有当信号被程序成功“捕获”,系统才会执行 kill 命令指定的操作;反之,如果信号被“封锁”或者“忽略”,则 kill 命令将会失效。

十、Linux killall命令:终止特定的一类进程

killall 也是用于关闭进程的一个命令,但和 kill 不同的是,killall 命令不再依靠 PID 来杀死单个进程,而是通过程序的进程名来杀死一类进程,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该命令常与 ps、pstree 等命令配合使用。
 
killall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killall [选项] [信号] 进程名
注意,此命令的信号类型同 kill 命令一样,因此这里不再赘述,此命令常用的选项有如下 2 个:
  • -i:交互式,询问是否要杀死某个进程;
  • -I:忽略进程名的大小写;
十一、Linux pkill命令:终止进程,按终端号踢出用户
当作于管理进程时,pkill 命令和 killall 命令的用法相同,都是通过进程名杀死一类进程,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pkill [信号] 进程名
表 1 罗列了此命令常用的信号及其含义。
信号编号
信号名
含义
0
EXIT 
程序退出时收到该信息。
1
HUP
挂掉电话线或终端连接的挂起信号,这个信号也会造成某些进程在没有终止的情况下重新初始化。
2
INT
表示结束进程,但并不是强制性的,常用的 "Ctrl+C" 组合键发出就是一个 kill -2 的信号。
3
QUIT
退出。
9
KILL
杀死进程,即强制结束进程。
11
SEGV 
段错误。
15
TERM
正常结束进程,是 kill 命令的默认信号。
 
【例 1】
[root@localhost ~]# pkill -9 httpd    <--按名称强制杀死 httpd 进程
[root@localhost ~]# pstree -p | grep httpd    <-- 查看 apache 进程,发现没有了
[root@localhost ~]# service httpd start     <--重新启动 apache 进程
Starting httpd: httpd: Could not reliably determine the server’s fully qualified domain me, using 127.0.0.1 for ServerName
[OK]
[root@localhost ~]# pstree -p | grep httpd  <-- 再次查看,apache 进程重新启动
        - httpd (11157) -+-httpd(11159)
        |                           |-httpd(11160)
        |                           |-httpd(11161)
        |                           |-httpd(11162)
        |                           |-httpd(11163)
        |                           |-httpd(11164)
        |                           |-httpd(11165)
        |                           |-httpd(11166)

十二、pkill命令踢出登陆用户

除此之外,pkill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即按照终端号来踢出用户登录,此时的 pkill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pkill [-t 终端号] 进程名
[-t 终端号] 选项用于按照终端号踢出用户;
 
学习 killall 命令时,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通过 killall 命令杀死 sshd 进程的方式来踢出用户,非常容易误杀死进程,要么会把 sshd 服务杀死,要么会把自己的登录终端杀死。
 
所以,不管是使用 kill 命令按照 PID 杀死登录进程,还是使用 killall 命令按照进程名杀死登录进程,都是非常容易误杀死进程的,而使用 pkill 命令则不会,举个例子:
[root@localhost ~]# w
#使用w命令查询本机已经登录的用户
20:06:34 up 28 min,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ttyl - 19:47 18:52 0.01s 0.01s -bash
root pts/0 192.168.0.100 19:47 0.00s 0.09s 0.04s w
root pts/1 192.168.0.100 19:51 14:56 0.02s 0.02s -bash
#当前主机已经登录了三个root用户,一个是本地终端ttyl登录,另外两个是从192.168.0.100登陆的远程登录
[root@localhost ~]# pkill -9 -t pts/1
#强制杀死从pts/1虚拟终端登陆的进程
[root@localhost ~]# w
20:09:09 up 30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ttyl - 19:47 21:27 0.01s 0.01s -bash
root pts/0 192.168.0.100 19:47 0.00s 0.06s 0.00s w
#虚拟终端pts/1的登录进程已经被杀死了
十三、Linux工作管理简介
工作管理指的是在单个登录终端(也就是登录的 Shell 界面)同时管理多个工作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登陆了一个终端,已经在执行一个操作,那么是否可以在不关闭当前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其他操作呢?
 
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再启动一个终端,然后执行其他的操作。不过,是否可以在一个终端执行不同的操作呢?这就需要通过工作管理来实现了。
 
例如,我在当前终端正在 vi 一个文件,在不停止 vi 的情况下,如果我想在同一个终端执行其他的命令,就应该把 vi 命令放入后台,然后再执行其他命令。把命令放入后台,然后把命令恢复到前台,或者让命令恢复到后台执行,这些管理操作就是工作管理。
 
后台管理有几个事项需要大家注意:
  1. 前台是指当前可以操控和执行命令的这个操作环境;后台是指工作可以自行运行,但是不能直接用 Ctrl+C 快捷键来中止它,只能使用 fg/bg 来调用工作。
  2. 当前的登录终端只能管理当前终端的工作,而不能管理其他登录终端的工作。比如 tty1 登录的终端是不能管理 tty2 终端中的工作的。
  3. 放入后台的命令必须可以持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样我们才能捕捉和操作它。
  4. 放入后台执行的命令不能和前台用户有交互或需要前台输入,否则只能放入后台暂停,而不能执行。比如 vi 命令只能放入后台暂停,而不能执行,因为 vi 命令需要前台输入信息;top 命令也不能放入后台执行,而只能放入后台暂停,因为 top 命令需要和前台交互。
十四、Linux命令放入后台运行方法(&和Ctrl+Z)详解版

"命令 &",把命令放入后台执行

第一种把命令放入后台的方法是在命令后面加入 空格 &。使用这种方法放入后台的命令,在后台处于执行状态。
 
注意,放入后台执行的命令不能与前台有交互,否则这个命令是不能在后台执行的。例如:
[root@localhost ~]#find / -name install.log &
[1] 1920
#[工作号] 进程号
#把find命令放入后台执行,每个后台命令会被分配一个工作号。命令既然可以执行,就会有进程产生,所以也会有进程号
这样,虽然 find 命令在执行,但在当前终端仍然可以执行其他操作。如果在终端上出现如下信息:
[1]+ Done find / -name install.log
则证明后台的这个命令已经完成了。当然,命令如果有执行结果,则也会显示到操作终端上。其中,[1] 是这个命令的工作号,"+"代表这个命令是最近一个被放入后台的。

命令执行过裎中按 Ctrl+Z 快捷键,命令在后台处于暂停状态

使用这种方法放入后台的命令,就算不和前台有交互,能在后台执行,也处于暂停状态,因为 Ctrl+Z 快捷键就是暂停的快捷键。
 
【例 1】
[root@localhost ~]#top
#在top命令执行的过程中,按下Ctrl+Z快捷键
[1]+ Stopped top
#top命令被放入后台,工作号是1,状态是暂停。而且,虽然top命令没有结束,但也能取得控制台权限
 
【例 2】
[root@localhost ~]# tar -zcf etc.tar.gz /etc
#压缩一下/etc/目录
tar:从成员名中删除开头的"/"
tar:从硬链接目标中删除开头的"/"
^Z
#在执行过程中,按下Ctrl+Z快捷键
[2]+ Stopped tar-zcf etc.tar.gz/etc
#tar命令被放入后台,工作号是2,状态是暂停
每个被放入后台的命令都会被分配一个工作号。第一个被放入后台的命令,工作号是 1;第二个被放入后台的命令,工作号是 2,以此类推。
 
十五、查看当前终端放入后台的工作
jobs 命令可以用来查看当前终端放入后台的工作,工作管理的名字也来源于 jobs 命令。
 
jobs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jobs [选项]
表 1 罗列了 jobs 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含义。
选项
含义
-l(L 的小写)
列出进程的 PID 号。
-n
只列出上次发出通知后改变了状态的进程。
-p
只列出进程的 PID 号。
-r
只列出运行中的进程。
-s
只列出已停止的进程。
 
例如:
[root@localhost ~]#jobs -l
[1]- 2023 Stopped top
[2]+ 2034 Stopped tar -zcf etc.tar.gz /etc
可以看到,当前终端有两个后台工作:一个是 top 命令,工作号为 1,状态是暂停,标志是"-";另一个是 tar 命令,工作号为 2,状态是暂停,标志是"+"。"+"号代表最近一个放入后台的工作,也是工作恢复时默认恢复的工作。"-"号代表倒数第二个放入后台的工作,而第三个以后的工作就没有"+-"标志了。
 
一旦当前的默认工作处理完成,则带减号的工作就会自动成为新的默认工作,换句话说,不管此时有多少正在运行的工作,任何时间都会有且仅有一个带加号的工作和一个带减号的工作。
 
fg 命令用于把后台工作恢复到前台执行,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fg %工作号
注意,在使用此命令时,% 可以省略,但若将% 工作号全部省略,则此命令会将带有 + 号的工作恢复到前台。另外,使用此命令的过程中, % 可有可无。
 
例如:
[root@localhost ~]#jobs
[1]- Stopped top
[2]+ Stopped tar-zcf etc.tar.gz/etc
[root@localhost ~]# fg
#恢复“+”标志的工作,也就是tar命令
[root@localhost ~]# fg %1
#恢复1号工作,也就是top命令
top 命令是不能在后台执行的,所以,如果要想中止 top 命令,要么把 top 命令恢复到前台,然后正常退出;要么找到 top 命令的 PID,使用 kill 命令杀死这个进程。
 
前面讲过,使用 Ctrl+Z 快捷键的方式,可以将前台工作放入后台,但是会处于暂停状态,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让后台工作继续在后台执行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需要用到 bg 命令。
 
bg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bg %工作号
和 fg 命令类似,这里的 % 可以省略。
 
举个例子,读者可以试着把前面章节中放入后台的两个工作恢复运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bg %1   <--- 等同于 bg 1
[root@localhost ~]# bg %2   <--- 等同于 bg 2
#把两个命令恢复到后台执行
[root@localhost @]# jobs
[1]+ Stopped top
[2]- Running tar -zcf etc.tar.gz /etc &
#tar命令的状态变为了Running,但是top命令的状态还是Stopped
可以看到,tar 命令确实已经在后台执行了,但是 top 命令怎么还处于暂停状态呢?原因很简单,top 命令是需要和前台交互的,所以不能在后台执行。换句话说,top 命令就是给前台用户显示系统性能的命令,如果 top 命令在后台恢复运行了,那么给谁去看结果呢?
十六、Linux nohup命令:后台命令脱离终端运行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一直在说进程可以放到后台运行,这里的后台,其实指的是当前登陆终端的后台。这种情况下,当我们以远程管理服务器的方式,在远程终端执行后台命令,如果在命令尚未执行完毕时就退出登陆,那么这个后台命令还会继续执行吗?
 
当然不会,此命令的执行会被中断。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确实需要在远程终端执行某些后台命令,该如何执行呢?有以下 3 种方法:
  1. 把需要在后台执行的命令加入 /etc/rc.local 文件,让系统在启动时执行这个后台程序。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服务器是不能随便重启的,如果有临时后台任务,就不能执行了。
  2. 使用系统定时任务,让系统在指定的时间执行某个后台命令。这样放入后台的命令与终端无关,是不依赖登录终端的。
  3. 使用 nohup 命令。
 
本节重点讲解 nohup 命令的用法。nohup 命令的作用就是让后台工作在离开操作终端时,也能够正确地在后台执行。此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nohup [命令] &
注意,这里的‘&’表示此命令会在终端后台工作;反之,如果没有‘&’,则表示此命令会在终端前台工作。
 
例如:
[root@localhost ~]# nohup find / -print > /root/file.log &
[3] 2349
#使用find命令,打印/下的所有文件。放入后台执行
[root@localhost ~]# nohup:忽略输入并把输出追加到"nohup.out"
[root@localhost ~]# nohup:忽略输入并把输出追加到"nohup.out"
#有提示信息
接下来的操作要迅速,否则 find 命令就会执行结束。然后我们可以退出登录,重新登录之后,执行“ps aux”命令,会发现 find 命令还在运行。
 
如果 find 命令执行太快,我们就可以写一个循环脚本,然后使用 nohup 命令执行。例如:
[root@localhost ~]# vi for.sh
#!/bin/bash
for ((i=0;i<=1000;i=i+1))
#循环1000次
do
echo 11 >> /root/for.log
#在for.log文件中写入11
sleep 10s
#每次循环睡眠10秒
done
[root@localhost ~]# chmod 755 for.sh
[root@localhost ~]# nohup /root/for.sh &
[1] 2478
[root@localhost ~]# nohup:忽略输入并把输出追加到"nohup.out"
#执行脚本
接下来退出登录,重新登录之后,这个脚本仍然可以通过“ps aux”命令看到。
 
 
 
 
 
 
 
 
 
 
 
 
 
 
 
 
 
 
 
 
 
 
 
 
 
 
posted @ 2021-03-17 11:29  持久  阅读(5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