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战与项目管理
因为喜欢历史,所以迷上百家讲坛,买了一个蓝魔970,下载了很多上下班路上慢慢看,最近看的是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讲的史记,讲到马邑之战的时候,让我有很多感触。
马邑之战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一个战役,从战术的角度来讲,马邑之战对于汉朝是一场失败的战役,从这场战役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而这些原因,对于一个项目的成败来讲,有着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有的同学可能对马邑之战很熟悉了,但是我敢保证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有介绍一下的必要,熟悉马邑之战的请直接略过这段。话说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为了诱使匈奴出兵,接受了从事匈奴与汉朝双边贸易的富翁聂壹的计谋,让聂壹在经商时,忽悠匈奴的军臣单于,说自己能把马邑的县长杀了,不但杀了还要把县长的头挂城楼上,然后单于看到这颗人头就可以攻城,这时候马邑城因为没了县长,即使有城管也无济于事了,一座马邑城,单于想买酱油也可以,想做俯卧撑也可以,反正他说了算。单于轻易相信了聂壹这个大忽悠的话。聂壹从匈奴回到马邑城后,汉朝马上进行军事部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带领三十万大军,埋伏在马邑城周围的山谷中,准备伏击匈奴。安排就绪后,汉朝按约定的信号,把一名死囚的脑袋砍下,挂在城门上,冒名顶替,假称是马邑县长的脑袋。单于收到消息,立即率领十万骑兵长驱南下,一路上也没有遇到汉兵阻挡。在距离马邑城不到百余里的地方。单于见到处都是出来散步的马,却没有放牧的,才引起猜疑。于是,不敢冒然前进。为了探听情报,单于见附近不远有一个烽火台,就让匈奴围攻,这时,正巧有一个雁门尉史(一说是武州尉史)办公事经过这里,他见匈奴军队来了,就暂时隐藏在烽火台上,结果,被匈奴抓住。这个尉史对马邑伏击计划也略知一些,审问中,就把汉朝的计谋如实地告诉给单于,单于知道后,如梦初醒,大吃一惊说:我本来有所怀疑,现在又获得汉朝尉史,这真是天助我也。于是,单于就封雁门尉史为天王(单于有点很傻很天真),然后,单于就带领匈奴军队从原路撤回。聂壹白忽悠了一场,汉朝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其实大行王恢是看到了匈奴军队的,但是当他有机会攻击匈奴辎重部队的时候,他却为了保留实力(李天霞的师傅?)没有出战,错失良机。
在互联网开发中类似马邑之战的例子比比皆是,项目初期非常乐观,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认为必胜。设计阶段盲目乐观,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的风险,导致设计过于简单,忽视细节。项目开发阶段,错误开始慢慢显现出来,更可怕的是,对于出现的错误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去弥补,导致最终项目完全失败。
从马邑之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的教训:
1.战前没有风险评估
从聂壹献策到王恢请战到武帝出兵,朝野上下均认为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连一向反对王恢的主和派韩安国也认为此战必胜,没有人意识到这样的诱敌深入的战法存在着诸多的风险,而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消息的保密性,一旦泄密,奇兵不奇。可是当时为什么一个尉史也能了解汉朝军队的作战意图?开过新闻发布会了?
对于我们平时的工作来说,往往风险是出现在一些我们前期非常乐观的项目上,一旦乐观预计形势,就容易忽视风险,最终被规律惩罚。
2.细节决定成败
单于是如何发现不对劲的?是因为成群的散步的马没有人来放,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一个如此大的项目,因为这样一个细节的忽视而导致了整个战局的被动,典型的细节决定成败。
在互联网项目的开发中细节同样重要,一个产品细节的忽视可能导致用户的退出率大大提高,一个技术细节的忽视可能导致系统性能消耗成倍增长,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于互联网项目开发必须强调细节决定成败。
3.执行者要领会的是设计背后的那颗头脑,而不是设计本身
王恢作为当时朝中主战派的代表,在有机会打击匈奴的辎重部队时却退缩了,原因据王恢事后交待是为了保全汉朝军队的力量,这也太牵强附会了,我觉得王恢更多的原因是机械的在执行汉武帝的作战意图,当马邑之战没有按照既定轨迹运行的时候,他只能机械的按照设计的思路走,却忽视了设计背后的那颗头脑,那就是汉武帝发动马邑之战的真正意图。
互联网项目的开发总是按照一个设计好的产品来执行,由于行业特性,很多细节不会落实到文档上,因为口头的交流是最直接的方式,对于开发者来说,真正要去了解到是产品设计人员的思想,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体会到之后,在很多细节的判断上就会更加准确,可以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并节省大量的沟通成本。
马邑之战最终是王恢选择自杀来承担了责任,当然我们现在不会为项目的失败买一个这么大的单,但是,你想要有多大的成就,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千万不要盲目乐观,重蹈了王恢的悲剧。
posted on 2008-07-09 22:45 Dylan Tang 阅读(2189) 评论(9)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