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分层、IP地址
一. 网络分层
一个概念:任何复杂的程序都需要分层来完成。
对于网络传输这个复杂的程序而言,需要哪几层来完成呢。由上至下进行说明。
(最接近用户操作的座位上层,接近物理硬件的作为下层)
1. 应用层:
各种可见的消息,如支付信息。
封装成固定的协议,如HTTP, HTTPS等
2. 传输层
加上目标和源的端口号,并封装层传输层网络协议,以socket编程完成。
协议:TCP、UDP
3. 网络层
加上目标和源的IP地址。
协议:IP协议
4. 链路层
加上客户端电脑的MAC和网关的MAC,网关往往是个路由器
协议:APR、VLAN
5. 物理层
网络跳线
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受都是按这种顺序执行的。发送时一层层地增加信息,接受时一层层解析并丢掉信息传到下一层。
2. IP地址、MAC地址
IP地址是一个网卡在网络世界的地址,可以理解为门牌号。
IP地址是基于逻辑的,不受硬件限制,有定位功能。
1). 分类
IP地址的分类,最早按网络号和主机号的位数不同分为A\B\C三类
新的分类:无类型域间选路(CIDR)
eg: 10.100.122.2/24,后面“/24”表示32位的IP地址中前24位表示网络号,后8位表示主机号。
2)子网掩码
一个局域网下可以有多个主机,这些主机可以被同时发送消息。
将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AND (与操作)会得到网络号:
eg: 主机:192.168.0.7
子网掩码:255.255.255.0
AND 操作后:192.168.0.0就是网路号
广播地址:即主机号全为二进制的1,对于/24类型即:192.168.0.255
3) 共有IP和私有IP
私有:
一般,办公地、学下、家里看到的ip地址都是私有ip。是局域网范围内的。不同局域网间私有IP可以重复。不允许私有IP出现在公网中。
私有IP地址:
公有: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也可称为公网地址)由Internet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net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它是广域网范畴内的。
查看公有地址,可以在浏览器上输入:ip.cn查看
4) MAC地址
长什么样:eg:fa:16:3e:c7:79:75 brd ff:ff:ff:ff:ff:ff
用16进制6个byte表示,48位,全球唯一。网卡生成出来后自带。基于物理硬件的。
MAC地址的通讯范围在一个局域网内:通过MAC地址的不同来进行通讯。也称为局域网地址
MAC地址不具有定位功能。
5) IP地址的配置。
一般本机IP地址是自动分配的,但也可以手动分配。
先讲下手动分配:
手动分配可以通过命令行来实现。
eg:ipconfig eth1 10.0.0.0/24
手动配置的IP一般要跟网络管理员申请,必须是局域网内的IP地址。局域网内的IP地址都与MAC地址进行绑定。
配置好IP地址后,必须要配置MAC地址。缺少则发不出去。
Linux默认的逻辑是:如果是一个跨网段的调用,它不会把包直接发到网络上,而是发到网关。
而配置网关的时候,网关要和当前网络至少一个网卡是一个网段。
所以,MAC地址必填,而且IP地址必须是局域网的一个网段内。
动态分配: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工作方式:
1. DHCP Discover
新的主机进入,发送0.0.0.0,目标IP:255.255.255.255, 广播包封装了UDP,UDP封装了BOOTP
2. DHCP Offer
由DHCP Server分配,也是用广播的形式,因为新主机目前还没有IP
3. DHCP Request
MAC地址和接受的IP地址
预启动执行环境(PXE):
DHCP自动分配IP地址,自动安装系统。应用于数据中心。
三. 网络设备的状态标识
UP: 网卡处于启动状态
BROADCAST: 网卡有广播地址
MULTICAST:网卡可以发送多播包
LOWER_UP:L1启动,表明网线插着
MTU1500:最大传输单元,各层的信息包装好后,一次不能超过1500发送。
qdisc pfifo_fast:
qdisc为排队规则。
pfifo_fast为其中的一种规则,即先入先出,最简单的规则,不做任何处理。
pfifo_fast:更为复杂的一种规则。分三个波段,每个波段都有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