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Net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读者反馈案例:

  张老师你好,很冒昧地打扰您,看到您在《销售与市场》2003年12月下半期发表的《六大案例揭示离职后再次求职的必备技巧》的文章后想向您求助,我1999年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到今年我在事务所就已经工作了5年了,可是在这五年中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一行,尽管我在事务所干得还可以,您知道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要考CPA(注册会计师),CPA的成绩有效期是五年,可我连考了五年都没考过,第一年的成绩作废了。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应该再考下去,可我不想考了,我想换个环境发展,可实在不知道以我现在的背景除了做财务还能做什么?可我实在不想做财务了!我能做什么呢?有时候真想辞职休息一段时间,但在没找好下家之前贸然辞职家里是坚决不许的,我只好在单位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您能给我点建议吗?如果我再找工作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怎么开始?——重庆 肖邦(化名)

  一口气读完肖先生面临痛苦抉择的邮件,我脑子中立马浮现出一个标题——“工作几年是个坎儿?”这个标题的创意出炉应该是受今年春节正在热播的冯氏贺岁大片《手机》中一段台词的影响。电影一开篇没多久便看到居然长了头发的葛优在“主持”一个谈话类节目:“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有一说一》,我是严守一,今天我们探讨的题目是:结婚几年是个坎儿……”

  的确,结婚时间久了,夫妻之间再彼此看对方的时候就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于是这个坎儿便悄无声息、自然而然地来了,伴随而来的便是夫妻之间心灵上的隔阂和日渐生疏,最终便是“同床异梦、一夜无话”。而工作时间久了,伴随着手头工作业务流程的日益熟练,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便也难免心生厌倦,最终搞得“心猿意马,人在神移”。

  于是,这里便引出了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究竟工作几年是个坎儿?”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从结束学业到走向工作,从刚开始时大刀阔斧式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到感觉一切都平淡如水、“不过如此”,再到看惯了这凡尘俗世上的“秋月春风”,这本是一个正常的发展历程。因为这并不是你落后了、懒惰了,相反却意味着你长进了、出息了,所以便对很多事情丧失了原有的新鲜感。同时,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许多人通常会想摆脱现状,换换口味,去感知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客观上又往往一下子不知道如果“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于是便产生了一种“阶段性的发展困惑”。而所谓“坎儿”,指的恰恰就是这些“阶段性的发展困惑”。


下面,我就根据对许多职业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观察和研究,结合大多数人年龄的增长以及家庭的负累对事业的影响与冲击,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历程简单地划分为6大阶段,伴随着这6大阶段,我们可以相对清晰地看到一个职业人的工作人生中究竟要迈几道坎儿。


一、“青黄不接”阶段——毕业后工作1-3年
  有很多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往往是“专业不限”,这一点在营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不管你是学什么的,只要你对营销工作怀有满腔热情,就欢迎你加盟到公司来,并且,公司往往还不惜重金来对这些新员工进行大规模培训,并自行美其名曰“只有一张空白的纸才能画出最美的图画”。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若干年再去求职,比如1-3年吧,就成了最为致命的“青黄不接”时期,我们形象地称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阶段:一方面是企业“嫌”你已经不再“纯洁”了,已经浸染了原工作单位的文化,不能再像一张白纸一样任意涂画了;而另一方面却又认为你刚工作这么短时间,尚没有谙熟真正的业务技能,尚不能真正意义上的“独当一面”,一句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尚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那么这时候你如果恰恰去找工作,其难度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对这种情况,我曾经做过一个极为形象但未必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刚做了“小姐”又马上“从良”的女人,往往是最受人唾弃的:说你是良家妇女吧,你又不是,你身上已经有了“污点”;但说你是“职业小姐”吧,你也不是,因为你已经“从良”了,那些“职业小姐”的某些“技能”你可能并不怎么擅长。

  唉,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没有好办法!我在这里忠告大家唯一比较有效的一点就是:换工作也要选时候,如果不是被动求职(比如被原单位开了),最好不要在这时候换工作。相反,如果这段时间你较为“安静”,你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许多人的“爱跳槽”的毛病往往都是从这个阶段“稳不住窝”开始养成的)。

二、“职业塑造”阶段——毕业后工作3-6年
  一旦你耐心“忍受”过了“青黄不接”阶段,你便马上迎来了“职业塑造”阶段。这个阶段是你开始发挥特长的时候,因为你已经经过了1-3年的工作磨练,这个磨练不但使你熟练地掌握了你当前从事工种的操作技能,同时刚好分化出了你的“职业性格特点”:哪些是你特长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只要你稍加留意和总结,一切便都暴露无遗。这时候你千万要注意不能“护短”,你的缺点你自己知道,你的领导也肯定很清楚;也千万不要妄想试图去弥补你个性特征方面的技能缺陷,因为你的性格和特长都已经基本形成。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最起码先要保证“扬长避短”,然后再通过你的合理调整和矫正,来实现“取长补短”。只有在这种正确态度的指引下,你和你的领导才能更为清楚地知道你该干什么,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就是干什么工作的料”。

  那么,怎样来进行“合理的调整与矫正”呢?其实就是在你工作的相关领域先适当地改换一下工作方式,比如在同一个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适当进行换岗,这样既不流失人才,又能开拓视野和增添新鲜感,还能测试出你究竟最适合做什么工种。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比如科龙在公司内部都实行了这种机制。另一种办法就是如果发现你的性格和特长与现有工作偏差太大,那么一定要当机立断马上改行,这时候记着千万不要贪恋现有工作薪水有多高,环境有多舒适,一定要选择你最适合做的行业,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但在同时我也忠告两点:一是别借着这种调整与矫正的机会而“朝三暮四”,频繁换岗,因为频繁换岗的直接恶果就是导致你对任何岗位的工作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最终没有提炼出一个像样的发展路径,这与我前面提倡的“职业塑造阶段”思想是相违背的。二是在日常工作之余,还要重视并善于开发自己有意义的业余爱好(比如文字创作等),一个好的业余爱好就像帮你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在关键时刻能给你帮上大忙,不但给你解决了业余时间的正确利用导向问题,使你业余生活过得很充实,还往往让领导感觉你这人很能干,一个人能做两个人的事情。

三、“职业锁定”阶段——毕业后工作6-10年
  随着你对自身优劣势及性格特点的日渐明晰和不断的实践锻炼,你就渐渐地由“职业塑造阶段”走向了“职业锁定阶段”。这时候由于你自然年龄的到位(该成家了)和工作年龄的成熟(已经磨练了那么多年了),你就不自觉地开始认定“你是干哪一行的”了。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怪圈不容忽视,那就是:在某个领域工作时间越久,你接下来的求职面就越窄。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当你在一个领域工作到一定时间之后,在你再次找工作的时候,对方会先看你原来做的是什么,然后决定你来了之后做什么。在这一点上,许多企业的“急功近利”色彩表现得相当明显,甚至是极为露骨。他们往往要求你原来的工作领域最好能跟现在的岗位来个直接对接,好像巴不得你过来上班的第一天就能直接上手他们所要求的工作,甚至根本等不到第二天。如果他们发现你原来的工作与现在的新岗位并不“对口”,那他们要么就是直接婉言拒绝,要么如果实在“爱惜”你这个人才,就会简单地做一些入职培训然后马上让你上岗去磨练,因为他们认为完整的培训你已经在原单位接受过了,你来到这里应该是尽快地去释放能量而不能先吸收光和热。同时你还能听到他们早已包装好的词汇,那就是“在战斗中学习战斗”,或者曰“骑着马找马”。

  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没办法!整个就业行情都是这样!你如果依然愿尝试这份工作,就应该首先端正态度,决不能骂骂咧咧、怨天尤人,然后应快速投入战斗,在战斗中快速磨练和积极探索,最后能早日熟练上手这份新工作。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在这个阶段,即便是已经暂时“锁定”了你的职业种类,但千万不要每天得过且过地混日子。相反还要更加勤奋地不断寻求自我突破,逼迫自己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春节前,我去南京出差,跟一个原来的老同事聊起了现在求职时有很多企业都动辄要求至少3年或5年工作经验的问题,他忿忿地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经典名言:“什么5年工作经验,如果在原单位没有什么长进,5年工作经验就等于1年熟练+4年重复。”

  所以,要想做到每一年都掷地有声、没有虚度,以我个人亲身体会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在每一步操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不断修正,如果把思想境界再拔高一点就是* * *同志在解决中日邦交问题时所说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中“以史为鉴”的意思就是要不断地回顾你走过的发展道路并能够客观公正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面向未来”的意思就是要能够根据过去的历程和总结的经验教训来制定未来的正确目标,并不断修正下一步的工作流程和发展方向。

 

四、“事业开拓”阶段——毕业后工作10-15年
  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想必你已经是年过而立了。请注意一点细节:从这个阶段起,我开始将“职业”一词轻轻地换成了“事业”一词,这意味着你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走向到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可能你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职业”状态,仍然是每天在为“老板的事业”而奔波,但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发展的起跑线。并且你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你要为自己而跑,你的家庭开始逼迫你为他们着想,你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都决定了你要开始考虑自我了。

  这一切其实很好理解,就像结婚前你挣钱只为自己花,而结婚后挣了钱却总要先想老婆孩子一样。其实你结婚前也用你挣的钱给女朋友买东西,也偶尔会用来孝敬父母,但结婚前那叫“意外的惊喜”,而结婚后那叫“男人的天职”。

五、“事业平稳”阶段——毕业后工作15-30年
  在这个阶段,你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职业阶段”和“事业开拓阶段”已经为你留下了几多积淀。在这个阶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能够使你的事业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你曾经的一切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在这个阶段变为现实,你被推上了事业的巅峰,不过这一切美妙结果的前提就是你先要在前面的几个阶段表现都很努力,也很用心,这就是“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定有回报”的道理。

六、“老当益壮”阶段——毕业后工作30年以后
  有多少人说官场黑暗、钩心斗角,但我们却能看到有大量的人在50岁以后继续做官,并且还往往正是如日中天做高官;但是同时,我们却很少看到50岁以上的人在继续稳操企业大盘做企业的中流砥柱,即便有张瑞敏、倪润峰、柳传志、李东生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毕竟只是个别现象。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当今商业社会,商场上的角逐比官场更为残酷和费尽心机,我不认为一个50岁以上的人还能够继续创造非凡的商业奇迹,即便真有,也只不过是老当益壮的“余热”而已。

  所以,如果你奋斗到了这个阶段,当是“余温尚存”的时候。如果青春无悔,自当安享晚年;如果前世虚度,自当今生落魄。


后记:

一个企业有生命周期,一种产品有生命周期,所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应该有生命周期。每个人只要能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等多方面因素来认真剖析自我,就必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但无论如何,请记住你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要有高度清晰的规划感和层次感,要能够清楚地明确你哪个阶段该干什么工作。换还是不换,跳槽还是留任,改行还是留守,一切都必须尽在掌握!

  张会亭,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来自市场一线的国内终端培训与研究专家,中国营销传播网“张会亭终端培训”专栏作家、《销售与市场》杂志社高级培训师和专栏撰稿人,致力于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之处观察市场和挖掘实用有效的培训办法。先后供职于广东美的空调销售公司、广东科龙电器集团公司、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兼任北京《硅谷-数字家电》杂志终端顾问,《经理人》等国内多家经济类报刊杂志特约作者。写作风格定位:理性、实战、幽默、独到。培训理念:在理性的思维下产生心灵的碰撞。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031148077,电子邮件:mdzht@sina.com

posted on 2008-01-07 20:00  杜军  阅读(31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