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Net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懂事》
  
  文/雾满拦江
  
  
  测试你的“不懂事指数”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如果不喜欢这个测试,直接跳过也不会影响到后文的阅读。
  请逐一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则得1分,如果答案不是那么确定,则不得分,将你最后的得分加权起来,就是你的测试分数了。
  
  问题一: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对你来说是否很重要?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二:强烈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成功来说是否必不可少?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三:勇于承担人生的责任决定着一个人的终身成就。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四:尊重别人,真诚待人,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五:敬业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六:天道酬勤,勤奋、努力、刻苦的工作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七:掌握与别人合作的技巧,远胜于孤军奋斗。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八: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业精深度。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九: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效率人生。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十:处逆不惊,遇乱则稳,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
  □是 □不一定、或否
  
  重复一下打分规则,以上十个问题,凡肯定答复者,得1分,凡否定答复者,不得分,然后将得分加起来,对你自己做一个“不懂事指数”的测试: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7 0:28:00
  
  
  如果你的得分低于2分,侥幸侥幸,你的“不懂事指数”极低,这表明你已经不是那么的“不懂事”了,你在明显进步,已经有好久好久没有听到别人说你“不懂事”的指责了,你甚至有点怀念这种指责了。不过你放心,这种指责慢慢的将由别人对你的指责转为你对别人的指责,你会不无恼火的发现:怎么别人就那么不懂事呢?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2分与4分之间,还好还好,你的“不懂事指数”不高,这表明你属于“轻度不懂事者”,别人虽然对你未必有什么过高的期望,但至少,大家都知道你不是那种夸夸其谈惹乱子的人,这对你来说就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开端,请继续大步的向着“懂事”的方向前进,直到让你和你周围的人都对你满意为止。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4分到6分之间,情况可是有点糟糕哦,因为你已经患了“中度不懂事症状”,虽然很少会有人指责你“不懂事”,但如果你想在周围找一个认为你是“明白人”的人,也比较难,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也比较糟糕,迷茫与困惑是最经常拜访你的访客,想知道为什么呢?跟你说也说不明白,因为你不是太懂事啊。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6分到8分之间,那么你肯定是一个充满了自信的人,并且你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之得意,只是有一点让你不开心,这世界上的人怎么都那么混蛋呢?他们总是拿你的认真态度当儿戏,居然不象你自己那样重视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居叵测之徒对你心存恶意,你感觉自己就好象掉进了小人堆里了,真是太郁闷了。但是郁闷也没办法,除非你立即着手采取行动,最大程度的降低你的“不懂事指数”,否则你的麻烦会更多。
  如果你的得分高于8分,恭喜恭喜,你已经到了刀枪不入、水火不浸的“真人”境界,周围的人无不对你高看一眼,钦仰有加,你不断的在工作与交际圈子中获得认同,甚至连成功对你来说都是那么的唾手可得期日可待。只不过你有一个小小的麻烦,就是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那帮家伙却只用你白白干活,却不想把你亲手制作的蛋糕分一块让你尝尝,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实在是太不象话了——除非你知道了自己其实是个特别不懂事的人,否则你永远也无法避免把别人的敷衍当真的窘迫。
  如果你的得分低于零……就是说你这个家伙其实压根就没做这道测试题,而且你是在一看这道测试题就忍不住要笑的那种类型,不是过于急切的想往下面看答案的急性子——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懂事的人,就别跟在这里瞎掺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你忙我也忙,搅和这事你累不累啊?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7 0:37:00
  
  “不懂事指数”测试结果的疑惑及解释
  
  测试完了之后,你的心里有什么疑惑吗?
  如果没有疑惑的话,那咱们接着往下……什么,你竟然没有疑问?这怎么可以?没有疑问就说明你没有在认真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以后要记住孔子他老人家的伟大训诫,疑问是学习的第一步,没有疑问的学习是让人怀疑的学习——怀疑你是否真的有意识在学习。子还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现在好好看看这道测试题,题中所列出的无一不是公众所普遍认同的成功价值法则,照本测试题的设计思想来看,分明是在说你领悟到的成功价值法则越多,你距离成功就越远,这不明摆着是胡说八道吗,能不让你愤怒吗?
  愤,是指你在想弄明白却总是摸门不着的一种极端心理状态,凡是处于愤怒状态之中的人,莫不是脑袋瓜子正在犯糊涂的人,即使他发火之前脑子清醒,等到发火的时候,大脑也就自然而然的启动了糊涂程序,智商迅速下降到六十以下的水平。
  幸好愤之后还有一个悱字,所以人不管犯了多么大的糊涂,靠了这个悱字,总还是有救的。
  那么什么叫“悱”呢?“悱”就是你已经想到了却还没有达到脱口而出的思维状态,思考到了这个程度,就已经接近于临门一脚了。所以我们来讲一个很“悱”的故事,帮助大家“悱”一“悱”。
  这个故事说,老鼠们一直认为他们和蝙蝠是同一种动物,除了蝙蝠多了那么一对翅膀之外,他们的外貌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丑。据说了找了蝙蝠做女朋友的老鼠们都是最令鼠们羡慕的,因为人家找了个“空姐”。
  所有的老鼠们都有一个梦想:飞上蓝天。所以满世界扑楞扑楞乱飞的蝙蝠们就是鼠类世界的“成功者”了。话说有一天,老鼠们搞了一次“成功者素质调查报告”之类的玩艺,该调查报告表明:所有的老鼠们都认为翅膀是一只老鼠飞上蓝天的关键,所以每一只老鼠们都有必要认真学习,发愤努力,先做鼠,后飞行,要认真研究每一只蝙蝠的飞行案例,就这样坚持下去,到了老鼠的翅膀长出来的哪一天,老鼠的成功飞翔之梦也能如愿以偿了。
  为此,老鼠们还请了“成功者”蝙蝠来给大家现场讲演励志,可是没想到的是,这只蝙蝠却非常的不象话,他在讲演的过程中竟然脱口说道:“……你们他妈的就是一群地沟老鼠,还想着飞上蓝天呢,你飞个屁啊你,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你也长不出翅膀来,所以我建议你们还是搭乘一架客机更好一些……
  后面的情况可想而知,这只不识好歹的蝙蝠当场被愤怒的老鼠们逐出场去,因为老鼠们无法接受这只蝙蝠的荒谬观点。
  我们在这里要说的第一件事是:这个童话故事真的曾经发生过,那只口无遮拦乱说乱讲的“蝙蝠”,就是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埃里森,他曾是耶鲁大学的“肆业生”,上了一年半的学就逃之夭夭做了大老板,因此而学校请回去对学生们做报告,以鼓励学生们发愤学习,努力读书,先做人,后做事……可是这位埃里森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耶鲁,他公然在演讲中宣称知识与成功无关的反动论调,并诚恳的建议大家马上退学去开公司,结果惹得学校当局大动肝火,当场将埃里森从演讲台上轰了出去。
  耶鲁大学将蝙蝠埃里森轰出去,绝对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学就是靠了学生吃饭,要是让埃里森那家伙吹着恐怖的魔笛把学生们全带走发财去了,耶鲁大学这家百年学府,岂非关门大吉?到那时候多没面子。
  可是想带着学生们发财的埃里森被轰走了,那学生们应该怎么办?
  这就得学生们自己想办法了。
  这个办法就得先从“懂事“开始。
  所以我们就得到了有关这个测试的终极结论:
  结论:
  别人的成功与你无关,所以别人的成功条件或素质也必然的不会与你搭上任何关系。这世上所有的成功学经典,纵然是千对万对,也不会对你有丝毫的作用。了解这些对你的成功未必能有什么作用,但不懂得这些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懂事的人。
  会飞的老鼠只有一种:那就是蝙蝠!
  成功的人生也只有一种,那就是“懂事“的人生,一个”不懂事“的人想在社会上谋得成功,其难度不亚于老鼠扑腾着四条腿飞上蓝天。
  这就是这个测试所要告诉我们的。
  也正是我们这一本《懂事》的由来。
  

作者: 牙牙牙牙   回复日期:2007-2-8 12:11:00
  我以为我很懂事,却原来但求是

作者: 省级期刊论文   回复日期:2007-2-8 15:59:00
  行,有意义,我顶 谢谢您了
  
  快速发表论文 杂志征稿 期刊征稿 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 职称论文 学术论文 QQ:383-509-818;E-mail:editorsir@yahoo.com.cn

作者: gbvfrrt   回复日期:2007-2-8 16:42:00
  超值强帖,帮你顶,^_^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4:41:00
  晕倒,牙牙调皮,这个*西因为有人要的,所以才藏在这里,再转博客,哈哈哈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4:47:00
  
  前言:道理不是用来说的
  
  人的智慧差异不是体现在知道多少道理上,而在于能够从道理中获益多少。
  一个七岁的孩子所知道的人生道理未必比一个成年人更少,但能否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哲理中获得益处,却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年轻人不喜欢听别人对他们讲“大道理”,这是因为道理他们早已知晓,但如何才能够从这些道理中获得利益,这却从未有人告诉过他们。
  所以许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往往会被指斥为“不懂事”,很少有哪个年轻人愿意接受这一指责,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人生的道理他们不比任何人知道的少,所谓的“不懂事”的指责,实在是毫无道理。
  事实上,一个所谓的“不懂事”的年轻人,并非是真的不懂事情的道理,而是他明显的缺乏从这些道理中获得益处的能力,所以当他们遭遇到实际生活中的利益博弈之时,不懂得采用策略的方法化解困境与尴尬,往往是被动的采取孤注一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而在这个过程中,道义依据的缺失就成为必然,老气横秋的指责也就接幢而来,这恰恰是年轻人所无法接受的。
  说到“懂事”与 “不懂事”的区别,我们可以拿一本人人都读过的中学数学课本做个比喻:即使是一个考得一塌糊涂的考生,他也会把课本上的公式背得娴熟,但是只有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公式来解决难题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在考场上考出高分,也才称得上一个好学生。
   “数学公式”每个考生都知道,但那怕是同一个考场中的考生,成绩也总是会分出高下。所以仅仅是知道公式,对考生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价值。这个道理考生自己知道,而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的成年人却反倒弄不明白这一点,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吗?
  有什么样的“人生道理”是年轻人所不知道的呢?那怕一个在社会上混得再不得志的年轻人,所知道的道理也绝对不比别人更少。甚而至于,越是混不明白的人有可能知道的道理越多,因为太多的人总是对他耳提面命。
  但正如同仅仅是背公式并不构成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一样,你所知道的大道理多少,也与你的成功或是失败没什么关系。实际情况是,许多好学生并不背公式,但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同样的事例是,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的人多半没心思去琢磨那些大道理,他们只是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事,这就足够了。
  所谓知易行难,一个人“成长”或“成熟”的过程,不过是逐渐的在学习与工作中运用他们早已知晓得道理的过程。这些道理他们运用得越是娴熟,越是得心应手,就越是适应环境,越容易获得实际利益,越是接近于成功者的意境。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道理却不懂得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始终掌握不了从这些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中获得实际利益的方法与技巧的话,那么,这个人终生将难以走出失败的循环,不断的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最终得到一个失意的人生,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不乏见。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道理并非都是原理。
  所有的道理都是构建于你对这世界与社会的认知原理基础之上的。但是,那怕一个人生原理错误到了极点的人,他也同样知道一些正确的道理。但是人生原理出现谬差的人能够从正确的道理中获得益处的可能性,几近于零。如果我们去监狱中揪一位贪官来讲廉政,或是找一位抢劫犯来说勤劳致富的道理,他们保证比我们之中的任何人讲得都要好,甚至会超过百家讲坛上的任何一位权威专家。可是专家和权威在百家讲坛上风光,而比专家更专家、比权威更权威的那些人却偏偏在监狱里啃窝窝头,这就是比我们所知道的任何道理更重要的人生大道理。
  即使是一个明了正确人生原理的人,在实践中也照样会犯错误。幸运的是,这些人的错误照例是由那些人生原理明显存在问题的人来承担,这就是那些“不懂事”的人的悲哀了。不懂事的人除了要为自己的失误行为买单之外,还要承担懂事的人所犯下的错误,甭管你是多么的不情愿,但这个结果却是早已注定,你不服气也没办法。
  许多人对于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表示极大的愤慨,还有人别出心栽的想把这句话做全新句读,搞成完全相反的意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就纯粹是掩耳盗铃了。规律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孔子只是把人类社会博弈生存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这一规律并从中获益,而不是闭着眼睛非要和规律顶牛。
  和规律顶牛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但这个好处是由别人来享用,说明白了就是:你的愚蠢就是别人的智慧,你的错误就是别人的机会。所以那些闭着眼睛跟孔子顶牛和规律照着干的人,如果不是存心险恶,有意混淆视听为自己创造机会的话,那么他多半就是另一种情形——不懂事。
  不懂事的人是很郁闷的。
  只是因为你不懂事,你就要承担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犯下的所有失误,这些失误说起来也是简单得很——人类数千年之久的思维发展史,只有一个错误贯穿始终:那就是错误的运用了这些原理的普遍性现象——而非是不知道这些原理。
  道理从来不是用来说的,所谓的讲道理,更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如果你所知道的人生道理只不过是师长耳提面命告诉你的,而你本人却从未从这些道理中尝到什么甜头,那你就危险了。
  你不知道道理没有关系——真的没有关系,这世上的道理千百万条,每一条都千对万对,但绝大多数道理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在人生中逐一实践每一个道理,相对于这些道理而言,我们的机会太少了——但如果你知道了某些道理,那事情还真的非常之麻烦。
  麻烦就麻烦在,你之所以记住了一条道理,那是因为这条道理已经与你的人生发生了某种关联。换句话你急切需要这个道理来帮助你解决问题或是获得利益,但如果你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这就象坐在考场中的考生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偏偏就是解不出试卷上的应用题,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要考砸了。
  知道道理却不会应用,那绝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这是因为千百年以来,人生智慧这个*西始终没有突破工具技术的局限,没有达到象科学那样可以通过技术解析的模式为大众所掌握。比如说,一个财务高手可以把他们的技术诀窍告诉别人,从而培养出一群小财务高手出来,但智慧思想的传承,譬如孔子的思想,他老人家就是说破了天,也挡不住他老人家撒手归西之后儒门就一分为八打成一团的热闹场景。为什么这么热闹?就是因为智慧没办法用语言讲个清楚,难以由彼及此的传承下去。
  智慧与知识不同,学习知识一如爬山,你爬得越高,所见越多,知识的洞察力也就越强。但人生的智慧却如同是跳墙,墙里智慧墙外你,智慧在墙里,你在墙壁外,墙内的智慧甭管是多么的迷人,可在你没有自己亲自看到、只是凭了别人的传说,你仍然对这种智慧无法了解。要知道我们永远也无法对盲人解释清楚颜色光谱,也永远无法对听力残疾人士解释清楚五音有何区别或是异同。总之一句话,墙里的*西,除非你自己跳过这堵墙壁,否则你是永远也无法体会到智慧的价值的。
  除此之外,我们对于道理的认知与理解还存在着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
  人生的道理都是简单易懂的,但人生的博弈态势决定了这些道理的运用却是复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就如同弈棋的游戏规则是非常简单的,但棋局的变化却是无以穷尽的,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弈棋的规则,但只有悟得棋道之人才有资格吃这碗饭。
  人生的智慧就更是如此,如果我们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4:49:00
  
  人生的智慧就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找不到一个方法跳过横亘在我们与智慧之间的那堵墙的话,也就永远无缘一睹墙内的风光,哪怕你因为听得太多对于墙内的风景已经是烂熟于心,但我们仍然处于“不懂事”这么一个令人沮丧的状态之中。
  你一天之内不能跳过那堵墙去,你对道理的理解就完全是盲人对于颜色的理解,说明白你比谁都明白,论糊涂却比任何人都糊涂,如此看似明白实则糊涂的人生,岂是我们所能够接受的?
  如果我们想获得一个快乐人生,那我们就必须要跳过那堵墙,必须要让自己“懂事”。
  所以《懂事》一书将不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讲道理”上,而是侧重于讲解这些道理的基本应用,以及道理之所以成其为道理的博弈规则界定。这其中有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或许你已经运用得娴熟之至,但这并不排除你有理由在另外一些道理上获得更多利益的必要性。
  
  雾满拦江于年月日,是为序。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4:54:00
  
  第一章:成功者说——成功是懂事人的专利
  
  (1)从蝙蝠到老鼠之间的距离
  
  仅仅二十年前,以个体为研究目标的心理学研究仍然遭受到我们自身思想惯性的强大抵制,这一抵制的契因源自于*方文化中的传统观念。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由孔子将家庭构设为社会最基本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推行儒家文化之始,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打上了鲜明的集体主义的烙印。近代中国史的百年屈辱与抗争,再度强化了这一观念,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会怀疑,集体主义是我们这个民族免于危亡,于沉沦之中再度掘起的根本性力量,如果失去了对这一观念的把握,我们也就失去了自己。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我们的力量来自于这个集体,我们的希望与未来也在这个集体之中。如果在这种情境之下强调个体性的差异,过度主张个体的价值与权利,毫无疑问就预示着对集体主义观念的背弃,是不可取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但是,商业社会下的竞争态势与此前截然不同,这一时代的民族之间的国际世纪大竞技,比拼的是个体的最优秀程度,而非是组织的契合度,更非是绝对的数量。
  举个例子来说,在田径比赛中,我们只要有一个刘翔就够了。如果没有他,那我们就只能看着别人摘金夺银。不管你拥有多么庞大的集体,不管你的集体是多么的“团结”或“和谐”,但在这种竞技规则下都派不上用场。
  这一残酷的规则就意味着:集体或团队适应于某些社会竞技,但肯定不是全部。否则我们就不会派刘翔去参赛,单只论人头数量我们就赢定了。只可惜田径赛跑不是打群架,所以我们中国尽管有十三亿人,却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刘翔跑,纵然是再着急上火也使不上力气。
  田径项目只是个体性竞争的一个特例,而这一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仍然长盛不衰,是因为这一竞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竞争的本身。
  商业智慧就是最典型的比拼个体优秀程度的“项目”,商业智慧是个说起来非常的名词,但掀开这个华丽术语外面的那些社会责任与功能,剩下来的无非不过是“赚钱”两个字而已。
  赚钱就是最典型的个体性竞争,地球上人头涌动六十多亿,全部加起来也比不过比尔•盖茨一个人会赚钱,可见集体主义这个*西无论有多么重要,但我们总是要面临着需要每一个个体更优秀的情况。至少在赚钱这门生意上,集体主义是派不上用场的,倒是抢钱的时候集体主义比个体主义更管用,但现代文明社会最流行的弄钱招术是笑眯眯的赚,而不是明火执仗的抢,所以集体主义在这情形下就难免要郁闷了。
  商业社会背景下的新规则是以个体的质量为基准,而不是数量。这就意味着,如“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等这些带有浓厚*方集体主义的传统观念固然是千秋不易的真理,但在比拼个体的优秀程度上却难以奏效。工业化大分工背景下的民族大竞技,决定着我们不仅需要集体的团队力量,但同时还要求这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是最优秀的。尽管在足球赛场上一支全明星队屡见不鲜的败于一支技能平庸但配合默契的球队之下,但这改变不了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个个体更加优秀的客观现实。
  这一现实逼迫着我们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个人。
  农耕时代的个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有时候一条人命甚至比不了“集体”的一根木头更值钱。但在商业文明时代,努力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则是每一个个体的最高社会责任。一个无足轻重的、对社会没多大用处的人是没资格谈论什么社会责任的,因为他将自己置于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就已经意味着他的失职。
  一个人不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而是凭任自己随波逐流却对别人评头品足指手划脚,这是农耕时代的常态,却是商业时代最可怕的事情。因为商业文明时代是一个要求每一个人必须要对自己负责的时代,如果有谁轻率的放弃自己的职责,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纳入某一个“集体”,铁下心来想靠混日子搭顺风车的话,那么最终的后果除了他自己,是不会有人替他承担的。事实上,这也是商业文明时代竞争“残酷”的最好注解。
  农耕时代的团队竞技你可以失败,因为你的后面有一个“集体”替你擦屁股。而在商业文明时代,却没有什么“集体”厚道的为你买单,因为你的失败就意味着一个集体的失败。就如同在田径运动场上,如果我们的选手输掉了,那就只能大家一起郁闷。
  所以我们非要成为最优秀的不可,非要成功不可,非要懂事不可。
  所以我们就必须要认真的研究自己,分析自己,这一工作的第一步,就要是弄清楚我们距离成功有多远——这个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表述:一个不懂事的人是绝无可能成功的,他连“事”都不懂,成什么功啊?除非老天爷患了严重的青光眼。而成功从来都是懂事的人的专利,懂事的人即使不成功,也照样少不了替自己弄到一个幸福的人生,这就决定了我们无论是否想成功,“懂事”这么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做到的。
  那么,从不懂事到懂事,这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这个答案很有可能让我们大吃一惊。
  一只老鼠距满天乱飞的蝙蝠有多远,从“不懂事”到“懂事”的差距就有多大。
  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麻烦不是难以分判识别懂事和不懂事这二者的差异,而是我们找不到一个清晰明确的关键词来表达这一区别。因为以个体为研究目标的知识体系必然的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为硅臬的民族的软肋——我们不喜欢它,所以我们从来就不曾拥有过它。
  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组鉴别工具,使得我们可以将老鼠与满天乱飞的蝙蝠区别开来。尽管老鼠与蝙蝠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与我们都没什么本质区别,它们和我们同样都是碳基生命形式,都是基因用来复制自我的有效工具。
  但是我们没有“懂事学”这么一个耸人听闻的*西,所以我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尽管远比一只老鼠与一只蝙蝠之间的区别还要大得多,但我们却经常不知道这种差别。就象老鼠不知道它们与蝙蝠的差别一样,并经常性的混淆自己与他人。
  同样两个人,一个人出生在富家的米缸里,另一个人却落生于平民区的垃圾堆中。这个*西叫概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的选择权力是不存在的,如果有谁想在这方面较真,那绝对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但同样两个在外表上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差异的人,在走入社会之后,一个人能够成就很大的事业,享尽鲜花荣誉与掌声。而另一个人却沦为竞争社会的失败者,终生挣扎在温饱线上自怨自艾——这个责任却必定是行为者自己来负。所谓出身不能由自己决定,但人生的道路是自己走的,凭什么别人获得成功而自己却不行?这你如果要是抱怨的话,那还不如打自己俩嘴吧。
  为什么我们在现实面前无由抱怨?
  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坚定不移的被迫承认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差别。
  但实际上,这种差别是明显存在的,它就象一道壕沟一样横亘在我们之间,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彼此之间距离非常接近的错觉。但实际上,凡是以为这种差距非常之近而兴冲冲的奔着对方冲过去想把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的人,多半会掉进这条沟里跌个头破血流。
  这条思维上的壕沟就如同无脊椎类的软体动物和我们人的区别,在事实上将我们严格划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
  一类叫“懂事”的人,另一类叫“不懂事”的人。
  懂事的人和不懂事的人在外表上好象没什么区别,但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上,他们彼此之间甚至比两种不同的动物之间的差距还要大。而且这种差距绝非是靠“努力学习”或是“勤奋刻苦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4:57:00
  
  懂事的人和不懂事的人在外表上好象没什么区别,但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上,他们彼此之间甚至比两种不同的动物之间的差距还要大。而且这种差距绝非是靠“努力学习”或是“勤奋刻苦”所能消解得了的。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解决工具,不懂事的人就算是闭着眼睛学一辈子也无法懂事,正如老鼠努力一辈子也没法子象蝙蝠那样飞到高空。
  不是说不懂事的人就注定了只能永远的不懂事,而是说我们需要一个以个体为研究目标的知识体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体系不对头,就算你学到累得吐血也解决不了问题。这就如同你明明是数学成绩不好,却偏偏要抱着一本诗经猛啃,你就算把诗经啃烂,数学成绩照样没有丝毫的改善。
  老鼠要想上天,除了搭乘民航班机别无他法。不懂事的人,除了掌握一门对你来说较为新奇的“事理学”之外,目前也找不到其它法子。
  什么叫“事理学”?
  顾名思义,事理学就是让我们懂事明理的学问。
  懂什么事?明什么理?
  如果你想了解到这些,我们不妨从一个实际案例上说起。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5:07:00
  
  (2)被放弃的成功之门
  
  人生中的有些失败,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盛大陈天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机会就象一扇迅速旋转的转门,当那个空档转到面前时,你必须要迅速的挤进去。”
  陈天桥在这里所谈到的“成功者之门”是很形象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往往弄不清楚哪一扇门才是“成功之门”,很多情形下,我们拼命的努力了,抓住了空档挤进去之后,才沮丧的发现我们费尽辛苦挤进去的只不过是一扇失败者之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成功者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与努力,却不知道失败者也同样,往往,一个人如果以失败为目标发奋努力的话,他同样会发现这条路也需要你付诸许多艰辛与智慧。
  为失败而努力,这说起来似乎很是离奇,而实际上,没有任何理由表明失败者比成功者要付出的更少,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选择的不同。
  人生注定了是一个付出的过程,无论你是渴望着享誉天下,还只是唯求斗室中的温馨安乐,你都必须要付诸努力以达成于这一目的。那种认为卑微的人生目标就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想法,是全无道理的。事实上,越是微小的人生目标,就越是难以达成,越是需要你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别人的人生诉求势以挤压你的生存空间为手段,与世无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品,与失败者的人生无缘。
  失败是人生的第一步,是一个试错并放弃的过程。我曾有一位叫张满的同事——曾经一度我差一点和他成为了朋友——他的人生际遇很有代表性,为了一个微小的目标他放弃了许多,这些放弃最终超过了他的预期,并最终让他以比成功者付出更多的代价却只收获了一个失败的人生。提到张满并不是因为他的情形有什么特殊之处,恰恰相反,他的人生选择代表了更多人的观感,所以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提到他。
  事实上张满的运气并不坏,在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端上让人羡慕的“金饭碗”。据张满说,那一届公务员考试竞争尤为激烈,还充满了诸多指标早已内定等莫名其妙的流言,可是张满的考试成绩不负所望,他在数以千计的竞争者之中考到了第九名。这个名次的排列也是极为蹊跷,张满的成绩和第七名、第八名及第十名的分数相同,所以这个名次的排列,应该是另有一个标准的。
  第七名的考生叫杨召,第八名考生叫李晓飞,这两个人与名列第九但考分相同的张满都是本科毕业生,排第十名的也姓张,叫张思静,四个人唯有他的经历稍微丰富一些,说清楚点就是张思静毕业的时间要比杨召、李晓飞和张满更早。从成为公务员起,他们就开始了各自看起来似乎不尽相同的人生。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提到的这四个人,我独独见过张满,而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这三个人,只是张满告诉我的——我甚至无法确定这几个人是否真的存在。但对于我来说,这三个人绝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名字,事实上,他们四个人的人生之路,透射出太多的人生与社会特色,这正是我一定要说起他们的原因。
  我们还是继续说张满——他幸福的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但公务员的日子也无非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悠闲自在,尤其是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的现代商业时代,基层公务员的日子越来越不好混,收入低不说,还面临着诸多的实际问题。张满刚一上班,就面对着一个科室派人下乡的问题,偏偏张满刚刚处了女朋友,恋情正值“水深火热”,有点舍不得分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张满的恋情尚未一锤钉音,他担心自己一旦下乡,女朋友被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夺走,所以张满在科里的会议上,虽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最年轻,又是刚刚考入公务员,理应是需要他表现的时候,所以这个下乡的指标,多半是给他量身订做的——可是张满却闭了嘴不发一言,最后让一个同样急需表现的梯队干部主动请缨,化解了当时的尴尬,但张满,却从此被大家视为“不懂事”。
  却不曾想,这一次下乡的时间不过是三个月,而且是在城市的近郊,那些下乡人员非但没有受到什么苦楚,相反,他们大多数时间仍然居住在家里,拿着工资还不用上班,只是偶尔坐长途公共汽车跑到郊县看一看,踏青野游,日子过得相当写意。这让张满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他何必当初?
  过了一年,下乡的任务又一次提出来了,但这一次情形明显不同了,首先是要去的地方偏僻遥远,其次是下乡的时间比较长,一去就是一年,而张满偏偏又是在和女友商量结婚的事情,如果下乡一年的话,漂亮的老婆多半有点娶不回来了。没办法的情况下,张满再次咬牙死扛着,装做看不懂科室同事的脸色,坚决不肯主动报名。但这一次科长却不肯放过他的了,在会议上点了他的名字,张满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自己的情况,不解释还好,让他吭哧瘪肚的解释一番,仍然是被同事们评价为“不懂事”。
  连续两年推掉了下乡的差事,可想而知张满在单位中的口碑会是如何,而他在单位中的处境,更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科室里的奖金发放他排不上号,先进称号与各种荣誉都没他的份,而且处里的体力活都理所当然的归属了他,让他有着一种强烈的“正在接受群众监督改造的坏份子”的屈辱感。这种感觉让他苦不堪言,他拿定主意,以后再有下乡的机会,他立即报名,也免得象前两次那样,失了先手处处受制于人。
  又过了一年,第三次下乡的机会又来了,可张满又打起了退堂鼓,因为这次下乡与前几次又不一样,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这个真格的如何一个动法呢?居然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挂职”了,这一次市里出台了新举措:此次下乡扶贫要真刀实枪的干,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因此所有下乡人员都要带着户口下去,做得好,三年后还有机会“提拨”回来,做得不好,说不定就要在哪个穷山沟里蹲一辈子了。这情况吓坏了张满,这边他刚刚新婚大喜,小日子还没过滋润他就非转农改农村户口了,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呢?所以他又一次咬牙顶住。
  但这一次单位却不肯由着他的“不懂事”了,经过党政工团连轴转的一番工作做下来,拼命顶住的张满终于犯了众怒,被发配到二级事业单位,呆不多久事业单位减员增效,这一刀实实在在的切在他的脑袋上。而这时候张满才得到确切消息,其实最终下乡的人员并没有带户口下去,而且也不是三年,毕竟公务员的素质都很高,国家培养他们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干农活的。但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失意的张满体验到了他人生最为痛苦的一次失败。
  对于许多人来说,失败也是有着惯性的。一次失败的结束,往往是另一次失败的开始。
  象张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智力绝不比任何人更低,所知道的人生道理也绝不比别人更少,但那些大道理对他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游戏攻关秘笈对于不会玩游戏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一样。除非象张满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成熟起来,能够“懂事”,学会从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中获得实际利益。否则的话,他们的人生轨迹注定了与失败紧密相连。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5:11:00
  
  (3)不懂事的人弄不懂的第一件事:世上本无事
  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解构这个世界的,无论是懂事的人,还是不懂事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思维的特点,一个正常的人可以在事件上以别人为中心,但在思维上,却一定是以自己为中心。在思维上以别人为中心的情形也不是没有,但这就意味着人格的裂变,属于一种极为可怕的心理异常疾病。
  只要一个人神智清醒且正常,那他的思想就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
  只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我”的存在,意识到“我”与“别人”的区别。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最好注解。如果“我思”了好半天竟然是“故你在”或“故别人在”,那就需要去看心理医师了。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规律,所以早期的西方心理学流派断言,人性本是自私的。这种推断是依据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后期的心理学发展不再坚持这一明显偏频的观点,更多的推祟人性中的光明面,注重于人类的利他行为研究。但无论是自私还是利他,无论是光明还是阴暗,其思维的特点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除非人的个体性及差异化消失,否则这一现象就不会有任何变化。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智慧源起与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契因。正是因为人类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才会想尽一切法子大搞发明创造,雄心勃勃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挖山填湖造海毁田,生生的把一个原本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地球硬是弄成了只适宜人类自己、但却让其它动物们倍感郁闷的世界。
  这么说起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正是智慧产生的基本条件,一种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是不会去努力创造什么文明和智慧的,因为文明与智慧是一种主动性的思维与行为,不以自我为中心就必然的丧失了这种主动性。没有主动性的行为就只能沦为机械的本能,这种情况就是人类思维的规律,不管是人还是其它类型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其行为模式都是受这一规律所左右的。
  所以年轻人在遭遇到被人指摘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形时多半会茫然失措,如果一个人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能以什么玩艺儿为中心?
  以别人为中心会把自己搞到人格分裂精神异常,而且即使是一个人真的成功的将自己搞到人格分裂,也仍然无法做到“以别人为中心”,最多不过是由“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为自已的分裂人格”为中心。
  以别人为中心的思维会让大家疯掉,而以其它动物为中心会把自己搞成白痴弱智,大脑宛如豆腐一般的平滑细嫩,这两种情况中的无论任何一种,都不是什么好的创意。与其如此,那还不如让我们大家继续硬着头皮继续以自我为中心更好一些。
  一旦我们认识到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思维的本质规律,那么我们就会知道,所谓对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指责,就如同指责别人一只鼻子两只眼睛一样,绝对是冤乎枉哉的一件事情。
  既然大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麻烦也就从此开始了。
  这个麻烦就是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无法接受别人也是以他们自己为中心的现实。这个麻烦一度构成了人类社会冲突的全部内容,尽管这些冲突在经济学上表述为资源的抢夺,但这种争执行为的发生,正是因为我们不认同别人以他们为中心所做出的分配方案。
  我们在现实中所遭遇到的一切麻烦和烦恼,都可以归结到大家各自以自己为中心这个问题上来。有关这个问题的通俗解释叫“大家想法不一样。”
  想法不一样是正常的,但有些想法是能够为公众所接受的,有些想法则不能。
  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想法必然是符合公众意愿的想法,是懂事的人的想法。不能够为公众所接受的想法,却肯定是不懂事的人的想法。
  那么,懂事的人的想法和不懂事的人的想法有什么区别?
  换句话说,大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懂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就能够为大家所认同,不懂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就遭到大家的反对呢?
  实际上,不论是懂事的人的想法,还是不懂事的人的想法,都不会得到公众所认同的。但是,懂事的人是享有特权的,懂事的人不仅可以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但这些无理取闹的行为都会得到妥协或认同。构成这种看似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一个重大理由是:
  懂事的人的特权来自于他们的懂事,懂事就是他们的武器,他们必定是走入社会上层的人士,除了不懂事的人,没有人敢于触碰他们的势力范围。
  而不懂事的人则不然,由于不懂事的人注定是社会的失败者,所以懂事的人也好,不懂事的人也罢,都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所以不懂事的人任何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终将是徒劳的,是得不偿失的。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懂事的人和不懂事的人虽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但懂事的人考虑的是人,而不懂事的人考虑的却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儿。
  懂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解构的是人,见人不见事。
  不懂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解构的是事,见事不见人。
  懂事的人知道这世上本没什么事,闹事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事。
  不懂事的人眼里看不见这世上的人,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事。
  想一想,是懂事的人想法对,还是不懂事的人的想法对呢?
  分析这个问题先要从我们所做的事说起:
  先说人为什么要做事?
  如果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还做不做事?
  人做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即使是早期最无私的理想主义者,所行所为也脱不开这一条件的限制。比如说,马克思曾经建议,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最终才能解放自己——这一建议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典范。
  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别人,所以无产者才琢磨着要去解放他们,一切的流血牺牲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如果没有别的人,无产者也就不会非要操这份闲心。
  因为有了人,所以才有事。
  如果没有人,也就不会有任何事。
  所有的人所做的任何事,都不过是对这社会规则秩序的界定。
  说明白了,事情就是对人的界定。我们通过做一些事情,将这社会上的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摆放,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卖力的表现,目的无非不过是把自己的位置挪到较高的地带,把自己的屁股放在别人的脑袋上。最低层次,年轻人做事的目的也是要将自己目前的位置稳固住,这一目的的客观表述就是将别人的位置往后挪。
  所以许多人做事的时候经常会遭遇到阻力——因为别人一点也不比这些所谓的做事的人傻,没人会任你摆弄坐以待毙,所以这些目中无人的人所做的事,多半不会成功。
  事情做不成,做事的人就会沦为失败者。
  就算是不懂事的人,他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不懂事的人的思维模式就如同一个循环的死程序,虽然也承认世上无事只有人,但只有他的大脑一进入思考状态,就立即进入了见事不见人的循环状态。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9 15:20:00
  
  (4)不懂事的人弄不懂的第二件事:做事并不重要
  不懂事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们大都急于做事。
  不懂事的人急于做事,表面上的理由是想通过事情来证明自己,比如说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满脑子热血充满了激情,跑前跑后拼命的忙碌——他非要忙碌出点事儿来不可,否则他就没法子混下去了。
  急于是做事是资历不足的年轻人必须要干的事情,但如果他们懂事的话,他们就不会这么搞了。
  事情是毫无意义的——这么说不是劝大家都别做工作了,不做工作怎么行?——真正有意义的是人,做事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为人。如果你的为人大家接受了,事情做不做都没什么关系。事实上,这世界上只有一种做事的方法才能够获得成功,那就是你在提升了自己的社会位置的同时并没有将别人的位置往后挪,你在这方面的领悟越深,你的成就才有可能越大。
  反之,人生中最经常见到的失败是你把事情做了也得不到大家的承认,表面的理由是大家根本没办法接受一个不懂事的人,本质的原因是大家无法接受你通过做事恶意的将自己的屁股压在别人脑袋上的现实。
  不懂得做事是证明自己的为人,而单纯的想将自己的屁股压在别人的脸上,是所有不懂事的人生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管你怎么做事,也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你通过这个过程展示了你的“懂事”,不去拿自己的屁股压别人的脸,那你就赢定了。反之,即使你把事情做好,但如果在客观上出现了拿自己的屁股压别人的脸的情况,那别人也肯定会羞恼成怒的在你的屁股上狠狠的咬上一口,足够你痛上十年八载的。
  很多年轻人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开口闭口就是大道理,动不动就把自己拿屁股压别人的脸这种事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动辙云:如果人人都这样不思进取……如果人人只为自己的小算盘打算,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云云,这些年轻人拥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的情结,在这些年轻人面前许多人会无形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仿佛如果不让这些年轻人把他们那细嫩的屁股压到自己的老脸上,那自己简直就成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罪人了。
  但是,那种靠着几句冠冕堂皇的空洞口号就想把别人的脸塞到自己屁股下面的想法是决计行不通的,因为这个老土的办法不过是别人在早年时用过的。所以空喊漂亮口号的年轻人终将面临着一个请君入翁的结果——他们用口号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所以年轻人终将面临着一个苦恼的现实: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被迫承担比别人更多的社会责任。
  比如说本文所提到的张满。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人类社会的规律就浮出了水面。
  年轻人喊口号,忧国忧民,固然是出自于他们的理想主义情结。但更多的原因,则不过是他们感受到自己能力不足,居于社会财富分配末端的现实,所以想用这个办法改变自己的社会位置。说到底就是把自己的小九九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大盘子挂钩,从而达到将自己的小屁股置于别人脸上的目的。
  所以有些人虽然喊着冠冕堂皇的口号,可是他们只做那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一旦遭遇到真正的付出,他们就傻眼了。这时候口号是不会再喊的了,也不忧国忧民了,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死抱着自己的小算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跟大家较起劲来。
  张满正是这样,他做了一件违背所有人意愿的事情:不肯尽到他的职责,拒绝履行他的义务,那他的人品就破裂了,以后的这一个职场圈子基本上同他没什么关系了,除非他愿意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留下来,以烘托出别人成功的光彩。
  张满的思维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他遭到最多的指责。但事实上以自我为中心并非是他的错误,所以这种指责再多,对他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他所犯下的真正错误在于:在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世界中,只有一件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却没有基于周边人事的利害关系考量。
  他甚至连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没有。
  没有人生目标没什么关系——事实上许多懂事的人也没什么人生目标,所谓的胸无大志是也——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分析懂事与不懂事之于人生成功的条件之时,所遭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在这里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宁愿意选择更流行的说法,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少怀大志“挂起钩来,这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逻辑与法理。
  但糟糕的是,这偏偏不是事实。
  事实也并非是说没有真正远大的志向的人才能够成功,在这里所提到的张满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可真的没什么人生目标的,所以他的郁闷人生,在所难免。
  但即使是不懂事的人也能够知道,这世上的许多成功者,有相当数量是一些庸庸碌碌之辈,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名誉上明显有着争议的人士在内。证明这一点就是许多有钱人的道德行为实不足堪提起,如此巨大反差的社会现实,岂能不让正义的不懂事者们郁闷不堪,怒发冲冠?
  但怒发冲冠也不管用,怒发冲冠最多不过是把你头上的帽子顶得满天飞,却改变不了人生成功的基本规律。
  这个规律其实在更早时期的文献中找到,如老庄等道家人士强烈建议大家“清静无为“,这一观点一度遭到了大家的强烈遣责,遣责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如果你们都去搞什么”清静无为“,不来替那些懂事的人做事,那些懂事的人又如何能够得到比之于他们的付出更多的利益配额呢?
  于是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得出了成功者的定义:
  所谓的成功者,就是那些得到的利益配额远超出于他们付出的人。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
  这一定义明显缺乏道德依据,但他偏偏是事实。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例,尽管没有人对他聚敛到的巨额财富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但是如果让我们再来想想发明DOS系统的加里•基尔达尔——正是他的劳动让比尔赚得钵满盆满,而这位基尔达尔却是凄惨得很,他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且死于一场斗殴之中。
  至少在比尔•盖茨这里,说成功者就是他所得到的比之于他的付出更多的人是贴切到位的。
  至少在加里•基尔达尔这里,说失败者就是他的所得远低于他的付出,同样也是贴切到位的。
  如果有谁高风亮节,就是愿意违背人生的成功规律逆向操作,非要在付出许多之后硬是不取回报,自己裹着麻袋布躲到没人的地方一头撞死,这个事我们是很难发表什么意见的,只要他愿意,那就随他去好了。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愿意自己成为比尔•盖茨而不愿意做加里•基尔达尔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明白道家为什么建议大家躲一边儿眯着去,别动不动就要搞出一番什么大动作出来。这个理由就是:
  你得到的与你的付出并非是直线相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失败者,成功者也同样不会存在了。
  你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是否懂事:
  取决于你是否懂得这个社会的基本分配规律!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16 19:08:00
  
  (5)失败的惯性
  
  反思张满的人生失败,有人会说:张满错就错在他的第一次选择之上,如果在第一年下乡时他主动报名,他的人生就不会象这样处处被动,这种看法看似有点道理——却犯了把人生简单化的错误。
  事实上,人生虽然未必有多么的复杂,但也绝不象电子游戏那么简单——说句题外话,人们之所以迷恋电子游戏,正是因为游戏中的社会博弈规则符合玩家所想象的人生法则,所以他们可以在最适宜于他们思维定势的规则中获得虚拟的成功感觉,而真正的人生,其变量或变数却远比电子游戏要多得多,因此更富于挑战性,更要有趣得多——现实版本的人生有趣之处就在于:失败的选择会让人陷入失败的惯性之中,而正确的选择却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开始。最常见的人生失败都有着“一着失误,满盘皆输”的特点,但只靠着一次选择就决胜终生的事情,却是不常见。
  我们在前面说过了,考上公务员的不只是张满一个人,至少还包括了与他的考分相同但排名却不尽相同的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三个人,他们也都和张满一样,一端上公务员的金饭碗就面临着一次下乡的“机遇”。
  现在我们说杨召——也许不是杨召,而是李晓飞或是张思静,但名字的区别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他们的人生选择——杨召听到下乡的消息之后,就知道自己八成跑不掉。对于下乡这种事,杨召的看法与张满不同,他不是把下乡扶贫视为负担或是麻烦,相反,他对此有着一种淡泊而超脱的态度,认为这是对他自己而言极有意义的一次人生历练,而且——有可能——成为他人生成功的一项重要资本,对他将来的人生事业大有助益。于是他主动的报了名,赢得了那些拖家带口一日也无法撇开家务远离的同事们的鼓掌与欢迎——这孩子,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还算是懂事。
  于是杨召心情愉快的踏上了磨砺自己人生的旅程,然后他才发现,他在单位中的积极报名并无助于他的人生成功,他马上就面临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择:
  前面已经说过的了,张满所错过的第一次下乡的机会,是挂职在近郊,而且为期只有三个月。这对于那些有许多人生问题急切的需要在城市中解决的人来说,这种下乡的方式无疑会受到欢迎的。但毫无疑问的,这种情况因为与政府煅练干部的初衷是相孛的,因此这种情形固然是有,但并不普遍,总有些干部要“沉下去”——要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下到偏远的地带而非城郊,要真刀实枪的干一番事业而非摆花架子。
  这个方案是可想而知的,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政府的扶贫工作都是选择在近郊兜风观光三个月,只流于形式的话,那么政府的扶贫工作与干部的煅练就无从谈起,组织部需要更具衡量价值的硬性指标来考核干部队伍,所以要求干部沉下去,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近郊的三个月观光旅游只是为那些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者是工作上确实离不开的人所准备的,而主动报名的杨召显然不在此列。
  杨召面临着又一次的人生选择,是选择近郊的三个月,还是选择偏远地带的一年或更长时间?
  杨召决定观望观望再说。
  观望的结果极不乐观,这一次下乡的人马大部分都要留在近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真正需要“沉下去”,而且这些“沉下去”的人也是有着说法的,他们大多是一些“梯队干部”,都是受组织部直接考核并关注的,而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杨召显然不在此列。
  如果杨召选择“沉下去”的话,那么他的选择无疑带着点陪太子读书的态势,沉下去的人回来之后重用的重用,提拨的提拨,没他杨召的什么事,他有理由跟着起哄吗?
  更何况,杨召之所以踊跃报名下乡,并非是他多么的热爱乡下农耕生活,热爱农耕生活的人不是没有,但那肯定不是他杨召。倾家荡产读一个大学文凭,就为了下乡务农?除非是脑筋有*病的人才会这样想。
  此外,三个月的时间终究是好糊弄的,可如果真要是沉下去一年或更久的话,万一什么时候他的表现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的话,那杨召所付出的一切岂不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了吗?
  思前想后,杨召决定他“不沉下去”,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务员而已,没必要把政府扶贫的任务全都自己扛,他扛不动,代表不了所有下乡煅练的人员。于是他留了个心眼,跟队长解释说家里有事离不开,所以希望能够把他安排在近郊,他认为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用不着解释太多。
  事后分析起来,或许是杨召的“观望期”出了问题,如果他抢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向队长说明白的话,也许不会有后来的麻烦。但是因为杨召心眼太多,拖延了两天观察情形,而别人却抢在这两天的功夫里报名要求去近郊,开始时队长还无可无不可,但随着每个人都想留在近郊观光,不愿意真正的“沉下去”,队长就有点沉不住气了。留在近郊固然是好,但偏远的贫穷地区才更需要扶持,这个道理用不着说,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队长希望杨召能够选择他真正应该选择的——偏远地区,而非近郊。
  这意外的情况让杨召很是恼火,有些正在考察期间的干部还留在近郊,偏偏就是让他去偏远地区,说明白了,这岂不是让他杨召替那些人去“煅练”,替那些人挣取“政治资本”吗?这个明显是偏激的想法左右了他。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到了他的选择:单位都认为他是下乡三个月,连他三个月以后的工作安排都已经考虑好了,如果他真的实打实的沉到乡下一年时间的话,单位也会大吃一惊,而且也未必能够接受。
  就这样,杨召替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单位要求他三个月后回去报到。
  既然杨召扯到了单位,那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工作队的队长专门和杨召的单位做了一次电话沟通。沟通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杨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对于单位来说,他是下乡一年还是十年,哪怕他一辈子不回来,对单位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单位搞了一招太极推手:让杨召自己拿主意,说到底他的选择是下乡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单位不插这个手。
  单位这个意思很明白,反正当初单位派出他杨召的时候,是以近郊三个月的名义派出的,他到了工作队却搞了偏远地区长达一年,这就是他杨召自己弄出来的麻烦了,必须由他自己来解决。
  杨召很是惶惑,不明白好端端的事情怎么会搞到这种地步,不情愿替梯队干部们去偏远地区,再考虑到工作队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别管队长是因为什么原因非要和他过不去,但有一条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等他从乡下再回到单位之后,或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有机会与这位讨厌的队长打交道了,既然这是一锤子买卖,他又何必要屈服于对方的压力呢?
  于是杨召明确表态:他一定要留在换郊。
  而队长也明确的告诉他:他或者是服从安排去偏远地区吃糠咽菜,或者是回单位去换个人来,扶贫工作组侍候不起他这号大爷。
  杨召被退回——他的前程就这样砸掉了,这件事让他气恼交加,欲哭无泪,明明是他积极主动报名下乡的,可搞到最后,他却成了“难侍候的大爷”,这种恼人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杨召想不明白,但是他却因此而悟到了另外一条人生法则:
  麻烦无处不在,正确的选择并不意味着麻烦的结束,不过是麻烦的开始而已。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16 19:11:00
  
  (6)不懂事的人弄不懂的第三件事:事不是人干的
  先做人,后做事。
  现在就连年轻人养的宠物,都对这六个字听到了厌腻的程度。
  因为太多的人没完没了的用这六个字教导年轻人,许多年轻人经过这种无休无止的反复教育之后,先是愤懑,而后抵触,再认同,就这么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后的催眠,最终彻底的糊涂了。
  凡是相信这六个字的人,不论年轻还是年老,没有一个不是糊涂虫。
  请坚信这句话的人问一问自己,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做人,人这种动物是用来做的吗?
  你能让自己做成诸葛亮吗?满脑瓜子都是智慧,逼得大老板刘备往死里摔自己的孩子,难度这么高的活你干得来吗?
  你能让自己成为一代风云人物吗?叱咤风云,文治武功,让天底下的老百姓疯疯颠颠的以为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这么好玩的游戏你玩得了吗?
  你玩不了,除了大玩家自己,没人能够这么玩,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我们最多只能象李开复教导的那样,把自己做明白就不错了。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吗?你可曾对谁有过不尊重吗?你不是天天卖力的期望着和别人合作吗?可是你最终努力的结果又怎么样呢?
  凡是曾被人指摘为“不真诚”,或是“不尊重”别人的人,他们心里的委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些人——特别是那些不懂事的人,无论他们怎样表现自己的真诚全都是白搭,而他们对别人的尊重更是毫不留情的遭到误解。相反的是,那些“懂事的人”虽然满肚子花花肠肠子,可是偏偏就是有人喜欢他们,更多的时候,就是这些满肚子花花肠肠子的人教训那些无辜蒙冤的真诚者要“真诚”。
  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中国人对这一社会现象表示了极大的愤懑与无奈,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秦桧教育岳飞要真诚。
  说到岳飞,这位民族英雄就是一位最典型的“做事的人”,天天琢磨的就是直捣黄龙府,然后与手下的兄弟痛饮尔。结果搞到最后,岳飞被秦桧捉去教导他“先做人,后做事”,教育的结果是,一代民族英雄屈死风波亭,秦桧却幸福的活到八十多岁,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很多年轻人都曾经有过“岳飞”的经历,他们也经常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现代的秦桧。
  说到岳飞,历史上还有一位堪可与之比肩的英雄人物:文天祥。
  文天祥的正气歌家喻户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成余……诸如此类。文天祥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但与文天祥同朝为官的陈宜中,知道这位“懂事的人”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
  事实上,文天祥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其实就是被陈宜中逼出来的。要知道,南宋末年,忽必烈驱元兵大举进犯,这时候陈宜中是南宋的宰相,时值国难当头,文天祥左上一道奏章,右提一个建议,陈宜中偏偏装听不见的。等到后来事情已经无可收拾了,这才不得不请文天祥出来“负责具体工作”。
  为什么说是让文天祥负责“具体工作”呢?因为文天祥的建议朝廷虽然被迫采纳了,但该“项目”的负责人却是陈宜中,文天祥只不过是在陈宜中的领导下做具体的工作——与元人商谈和平事宜。可就在文天祥奉命前去谈判的节骨眼上,领导陈宜中却一溜烟的逃之夭夭了,给文天祥留下一个烂摊子,逼得文天祥仰天长啸,欲哭无泪,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事情还没完,元人一点面子也不给文天祥,三下五除二就把南宋给灭了,赵氏皇族逃到福建,又推出一位小皇帝,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宰相的人选来帮助他们干活了。
  猜猜谁来做这个宰相?
  答案是……说出来气死天下英雄,这时候的宰相还是那位陈宜中。而文天祥却可怜又凄惨,他孤身一人到处招兵买马,举旗抗元,好不容易招了一批人马,正蹲在厨房里吃饭的节骨眼上,让人家元兵突然冲进去,掐住文天祥的脖子往饭碗里一按,搞到满脸的米饭粒——就把大家全给逮住了。
  于是文天祥只好再赋诗,曰: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啼血归。
  看文天祥的旧事,可知被冤枉的人生在所多有,年轻人在职业生涯中磕磕碰碰,真诚者却被指摘为虚伪,苦干者却被评为滑头,这种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了。更何况大家又没有岳飞和文天祥的本事,连这两位民族英雄都要被冤枉,何况我们大家呢?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16 19:13:00
  
  
  放着岳飞、文天祥这样两个典型放在我们面前,回过头来再看“先做人,后做事”这六个字,谁敢说他不糊涂,那么这个人如果不是心智残缺,忘记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那么他就有可能是心怀叵测,故意把大家搞糊涂好混水摸鱼。
  混水摸鱼的人不是没有,如果这世界上没有苦干了一番却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失败者,也就不存在获得远比自己的付出更多的成功者。
  但人生充满了无奈,你能不做人吗?你又能不做事吗?
  那么这六字真言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年轻人万不可轻率的拿这个问题去问教导你的人,否则你会被打到爆头的。
  年轻人被爆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个问题的的确确是千年不易的真理,连这么一个问题都要质疑,那实在件让人上火的事儿。但是让年轻人为之头爆的第二个原因,说起来就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原因是:用这六字真言来教导年轻人的人,同样也是糊涂的。
  无论是懂事的人,还是不懂事的人,在人生的终极真理面前都犯这同一个错误,他们在重复这些道理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但懂事的人却曾从这些道理中获益,至于这些道理究竟是如何在他的人生中起到作用的社会成因与机理,他是真的没功夫去考虑。早年大文豪欧阳修有一篇文字,说的是一个卖油翁欺负一位神箭手,让神箭手把油倒进瓶子中,结果神箭手洒了一地的香油。而卖油翁自己来干这件活,却是滴油未洒,于是卖油翁在解释自己这一优异的业务能力的时候,说道:“无它,唯手熟尔”。
  这个“唯手熟尔”,就是许多懂事的人的心法了。所以即使懂事的人想把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传授给年轻人,也会遭遇到教育工具的障碍,憋到半死最多不过是挤出这几个字:无它,只要你象我一样做到唯手熟尔,那你就非成功不可的了。
  这种智慧的传承方式,害惨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会被这种教育方式害惨了呢?
  理由非常简单:所有人的人生资源——包括了社会资源、信任资源与生存资源,都是有限的。
  再拿这位卖油翁来说,他之所以能够练出滴油不洒的绝计,那是因为他得益于自己家的职业环境。可以确信的是,他家里少不了有十缸八缸的油可以供他用来练习,换到一户连灯都点不起的人家的孩子来练这种绝活,这孩子非得让他爹打死不可——炒菜都舍不得放油,哪来的几大缸油供这孩子玩到手熟?
  所以许多人所悟到的人生经验与智慧,都是基于他的成长环境的。即使是懂事的人也做不到将他们的智慧经验从他们的环境中剥离开来包装上市,这样大家就面临着智慧传承的窘状——懂事的人知道他们是对的,但由于智慧的养成是无法模仿的,所以智慧与经验的传承,也就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全是靠了闭着眼睛胡来以丰富自己的经验,所支付的正是自己的生存成本。这个现象恰恰解释清楚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与成功无缘的原因——在他积累起足够的智慧与人生经验之前,他的人生资源就已经耗尽了。蒙昧时代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场闭着眼睛拼命的跑,只要你能够在人生资源耗尽之前把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丰富起来,那你就赢了。
  但可怜的是,这世上的绝大多数其生存资源原本就形同于无,往往是失败上一场两次,基本上就到了山穷水尽的绝路了,再也没有了把自己练到“手熟”的机会了,连饭都没得吃,哪还来得那么多的粮食供你浪费?
  机会只有一次,可你就是抓他不住,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除非我们找到有效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这个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
  工具运用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懂事的人”的人生智慧与经验从他们个性化的成长环境中剥离出来,剩下来的所带有共性的玩艺,就是规律了。
  永远不变的谓之曰“规”,运用的方式称之为“律”。
  这就是规律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就是说,我们要把“先做人,再做事”这六字真言中的“人”剥离出去。
  事情都是人来做的,可是人没有了,那事又往哪放呢?
  这个疑问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了:
  事情不是做出来了。
  不是做出来的又是怎么来的?难道事情是天上掉下来的?
  非也,天上当然不会掉事情,但事情确实不是做出来的。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16 19:15:00
  
  
  不妨拿棋局来比喻世事吧,古人云:世事翻覆如棋局。棋局这个*西,不管是围棋象棋跳棋军棋还是舒琪,都不是一个人玩的,对手是一定要有的,每一个棋手坐在棋局面前时,所要做的事情都只有一桩,那就是赢得对手——说明白了就是想让棋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摆弄。
  但摆弄到最后,棋局上所呈现出来的态势,却是绝对的出乎所有的棋手的意料,偏离棋手意愿十万八千里的情形最为常见——本来想做件赢棋的高兴事,结果却输了个灰头土脸,你说郁闷不郁闷?
  世事如棋局啊,世事如棋局。
  我们在这世界上所做的任何事情——那怕是躲到无人的地方偷偷的放一个屁,这都逃脱不了别人的干涉——此处禁止放屁——就好象棋手总是要有自己的对手一样。
  我们在这世界上所面临的任何局面,都只是人类社会群体博弈的结果,这就如同棋局是棋手博弈出来的结果一样。所以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出来的,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你想做任何事,都会被别人把事情摆弄成与你的愿望大相径庭的结果。
  除非,你能够洞察别人内心中的隐密愿望,引导着大家把群体博弈的结果向着你的愿望发方发展。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在我们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面这句话的“道”就是群体的愿望,所以凡是能够成就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埋头蹲在自己的写字楼格子里间闭眼捣估出来的,都是象通过对群体博弈态势的研判,判断出这种博弈结果之后就提前赶到那里等待收获的人。
  有些人是无意识的走到群体博弈结果之前的,于是他们就顺理成章的收割了所有的收成,通常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机遇”或“运气”,说明白了就象是出门摔一跟头时却捡到块金子,其概率之低,开同于无。另一种情形是洞察群体愿望的合力,引导着大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前进,但这是属于传人的专利,难度虽然不高但是细微枝节的变量太多,平常人只要想一想也会想得头痛,所以除非你天生异秉,否则还是步子稳键一些更好。
  步子稳健一些,说的就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第三种情形。
  这种情形就是:既然我们知道事情的结果并不重要——因为不管事情的结果如何,肯定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个样子——最重要的是在事件的过程中万不可把自己搞到人格破裂,说明白了不能给别人以不好的印象。只要你能够给别人以非常之好的感觉或印象,不管你干没干活都能够从最后的利益分配中切下一大块蛋糕来。反之,如果你在做事的过程中给别人以非常不快的感觉,那么不管你怎么卖力的苦干,肯定都会在最后的利益分配中清除出局,沦为人生的失败者。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16 19:16:00
  
  
  这么总结起来,所谓的“先做人,后做事”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你的人生收获与你的劳动付出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你的努力工作永远也不可能得到你期望的结果,相反,更多的时候,你做付出的努力不过是抵消了别人的工作价值,又或者是你辛辛苦苦的工作进程很轻易的被别人的努力所扭曲,所以你无论如何也要放弃通过做事来证明自己的努力,因为这种努力还没有人成功过。
  第三:你做得越多,你对别人劳动的抵消也就越多,这种抵消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抵消了别人表现自我的机会,别人当然不会跟你客气。二是你的努力将大家的努力抵消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来临了。
  第四: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是所有不懂事的人犯下的同一个*病。只有懂事的人才明白,做得多少并不重要,错得多少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做得多未必有什么价值,但错误却往往是致命的。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如果你的工作不能立竿见影的在第一时间内让周围的所有人都获得利益,那你的付出就只会带来大家的嫌恶与厌弃,与其做了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的好。
  第五:唯一能够让大家接受的做事方式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做事,人不做事怎么行?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做事情,但事情之中决不能掺杂进我们自己主观愿望在内,也就是不能够违背群体的意志,一定要“顺乎民心合乎民情”。如果大家都要去撞墙,你就揪着大家脑袋往墙壁上撞好了,如果大家都要跳井,你就搭一把手把大家推进去就是了。千万不要以为举世皆浊唯你独清,以为别人都糊涂无能就你是个能干的聪明人,许多事情看着简单却没人去做,那是因为你把事情与人割裂开来了,如果你把人放到事情上去,就会发现那所谓的简单事情不过是众多的利益纠缠在一起的乱麻一团,你做事时稍有不慎,就形同于从别人的碗里往外边捞饭。想一想你之所以跑出门来卖力的干活表现,目的就是为了从集体的这口大锅里捞些稠饭带回去养家糊口,如果有谁非要再从你的碗里把稠饭捞出去,那你肯定要和对方玩命。你是如此,别人也同样,千万别打着做事的牌子拿别人当傻子,如果你假努力工作之名干出了从别人碗里捞饭的卑劣举动,肯定会被人家一脚从团队中踹出去的。
  第六:你所具有的人生试错成本极其低微,说明白了你根本连一次机会都没得有,人生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游戏厅,里边的座位极其有限的,你只有一次上线机会并且必须要过关。如果你一出场就惨遭人家扔闪光弹外加爆头,那你就只能被人推到门外看别人大玩特玩,别人玩得越是开心,你在旁边看得就越是没劲。这样的人生肯定不是你想要的,却是别人所希望的。已经说过的了,你的错误就是别人的机会,与其如此,那你还不如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一会儿,看清楚了别人都是怎么过关的,学不会不要紧,但轻率的冒险激进,一旦遭遇失败,那才叫得不偿失。
  第七:仍然是拿游戏比喻人生的话,所有技术过硬的玩家都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苦练过关技术,不是到了有十足把握的情形,就不要轻易出场。要牢记伟大领袖的教导,做人民群众的小学生。这个人民群众就是你周围的所有人,任何时候也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你的人生智慧——就是你的做事能力和过关的技术——要知道人生犯下的最大错误往往还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事,而是因为你说错了话。古人说*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吃错了*西最多不过是糟蹋你自己,可是如果说错了话,往往会连累到许多人。随便一个员工一句话导致公司订单丢失,这种情况在所多有,犯了这种错误的员工形同于自绝生路,基本上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机会了——而做人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讲话,话如果讲不明白,那还不如不讲的好。
  第八:先做人,后做事这六个字,意思是说你千万别以为自己真的干了什么事,你所干的事儿,不过是别人合力引导着你表现的结果,你就象别人做事的工具,被别人操纵着,你所干出来的事儿有着数不清的抢功劳的人,怎么排也排不到你。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那你很快就会体会到这一点的。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6 1:59:00
  
  重写了,所以要重新贴过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6 2:05:00
  
  第一章:成功者说——成功是懂事人的专利
  
  (1)江山易改懂事难
  
  商业时代的社会最大特点是竞争。
  有一句广告语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哦”,很少有人不知道这句广告,但也很少有人知道这句广告语的语境意义。
  这一句广告告诉我们说:竞争已经全方位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变更了我们的生存模式,并且,已经成为了我们唯一的无可选择的生存方式。
  无论你是胸怀大志,满怀野心的意图“问鼎天下”,还是你压根就不思进取,只琢磨着“农妇、山泉,有点田”那种知足常乐的传统农业理想意境,都必不可免的要面临着一番激烈的竞争。尤其是越是不思进取的人生目标,其竞争的程度就越是激烈,除非你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否则,你是没资格享受那种无忧无虑不思进取的安逸生活的。
  所以你一定要输,不管你是否愿意,只要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得遵守这个社会的铁血法则:
  竞争!!!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所说到的“不争”是一种极为高深的智慧境界,五千年之久的人类历史上,能够达到“不争”之境界并从中获益者,少得可怜,你甚至不需要掰一掰手指头,只须握着拳头都能数得过来。
  只有赢家,才有资格在竞争的上游制订游戏规则的时候谈论“不争”,其余的芸芸众生,那怕你就是退缩到沦为乞丐的最后生存底线,也得和别的乞丐去争别人丢在路上的半块脏馒头。
  所以你可以不争,但你必须要赢。
  赢!
  这才是你我所面临的共同的生存任务。
  凡是在这个竞争社会中暂时胜出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点“成功者质素”的。这一点,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基本的共识。
  那么,一个潜在的成功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这些最基本的*西,我们已经在本书开篇的“不懂事指数测试”中提到了。
  这些成功者最基本的素质,包括了:
   旺盛的进取心
   坚强的自信
   强烈的责任意识
   高超的合作技巧
   善于学习及时间管理的能力
   正确的价值性思考
  …………
  如果我们愿意的话,还可以把“成功者所需要具备的质素”这个名单列得更长一些,凡是能够被我们罗列到这里的素质品性,无一不与成功者的思行丝丝入扣,如果有谁对此有所质疑的话,那多半会被别人视为精神状态不正常。
  如此一来,所有的谆谆告诫都对我们提供了同一个竞争致胜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希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我们多方磨砺自己的意志与身心,让我们能够具有着成功者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道路可走。
  毫无疑问,这个结论是绝对正确的。
  如果我们不会思考的话,这个结论就更加正确了,正确到了不能再正确的地步。
  但糟糕的是,我们是拥有着具思维能力的大脑的灵长类动物,我们会思考。只有具备了成功者的质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么一个由此及彼的简单逻辑推断,尽管它看起来正确无比,但这个正确无比却偏偏在建立在不作任何思考的前提之上的。相反,只要你稍微的动一下脑筋,就发现这个结论靠不住,不仅是靠不住,而且简直是错到了不能再错的荒谬之论。
  只有具备了成功者的质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句话不是蛮正确的吗?所有人都在这么说,这句话怎么就“荒谬”了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恰恰是本书开篇中的“不懂事指数测试”的疑惑与答案。从纯粹的成功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凡是认为只有具备了成功者的质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中有很大比例的人正处于社会竞争的不利地位上,事实上正是他们的错误观念才导致了他们的竞争失败,除非他们学会了思考,否则的话,他们的日后还将会面临着更多与更多的麻烦。
  这话是从何说起呢?
  这是因为“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如果这八个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再加上一句你更加耳熟能详的:性格决定命运。
  现在我们总应该明白了吧?
  事实上,基于个体为研究目标的成功心理学距离我们是如此的隔膜,以至于我们往往分不清楚“能力”、“性格”、“人格”、“心理能量”、“心智模式”等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日常认知中所犯下的一个最大的错误:错把结果当成了原因。
  我们以为有些*西是可以学习来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尤其是牵涉到人的性格方面,这几乎更多的接近了一个结果无法变改的规律,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么一句话。再加上“性格决定命运”这么一句话,那简直就如同往失败者的棺材上钉下了最后一枚钉子。
  总之就这样,成功虽然不是多么的难以企及,但至少,凡是在本书的开篇测试中“轻取高分”的人,你多半有可能已经走错了路。
  如果你还期望着一个成功的人生的话,那么就必须返回到原点。
  原点在什么地方?
  这个答案,余世维教授可以告诉你。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6 2:10:00
  
  (2)美国佬与才女薛涛的共同点
  
  余世维教授是这个竞争社会中的成功者。
  这是毫无疑问的。
  成功者讲的话都是有权威性的,你不能不听。
  所以你一定要听听余教授不知从哪个资料中得到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特爱做实验,实验中的样本还特别愿意选择那些不谙世事的婴儿,而且这种实验一搞就是好多年。
  余教授说:就曾有这么一百个小孩子,可怜啊,才不过四五岁左右,就被美国那些变态的学者们当成了小白鼠,给关进了一间黑屋子里做实验品。
  屋子里虽然有一只大大的蛋糕放在那里,可是那些跟小白鼠一样的可怜孩子们却看不到自己的爹地,也看不到自己的妈眯,只能听到扩音器里不时的传出可怕的声音:
  扑通……哗啦……嘁哩咔嚓……叽哩咕辘……轰隆隆……
  陌生的环境,奇怪的声音,而且孩子们不知道头上有摄像头正对着他们,于是这些孩子们的不同性格,也就在这一场景中展现了出来。
  有的孩子进门后就吓坏了,死死的扒着门缝放声嚎淘,他们直哭到门打开为止,对房间里的大蛋糕视而不见——这些孩子们后来幸福的长大了,大学毕了业,然后他们不停的跳槽换工作,因为他们对于环境的变化太敏感,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适应。所以这些人长大后特爱往那些最危险的地方跑,比如说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地区,因为正常人居住的环境他们没办法呆下去。
  有的孩子一进门,就迅速的躲进一个角落里把自己藏了起来,不理会别的孩子,也不理会那个大蛋糕——后来这些孩子也长大了,只不过他们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是形只影单,极不合群,而且多半还患上了自闭症、孤独症或是幽闭症等心理疾病。
  有的孩子进门后,两只眼睛就死死的盯着那个大蛋糕不放,不管扩音器里传出什么声音,都不为所动,意志如坚心如铁,咬定蛋糕不放松——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大多都成了董事长,任何事情也无法妨碍他们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就这么咬紧牙关追求下去,他们最终在人生的竞争中胜出了。
  还有的孩子眼睛虽然也紧眨着大蛋糕,但时不时的注意一下扩音器里发出来的古怪声音——这些孩子长大后给董事长们打工,混得也是人模狗样,混来混去,总还是能混个总裁干干的。
  还有的孩子更狠,进门发现了蛋糕,左顾右盼,见没有大人在屋子里,当即冲到蛋糕前,抠下大大的一块,塞进嘴里狼吞虎咽的吃掉,然后抹抹嘴吧,做满身正气状——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不是贪官就是污吏,逮便宜就占还满脸的道貌岸然,很有前途的。
  但是据余教授说,这些自幼年就注定了要成为贪官污吏的男孩子们,其实也是受害者。真正的坏蛋另有其人。
  真正的坏蛋是谁呢?
  是那些看起来娇滴滴的小女生们。
  这又是个什么道理呢?
  据科学家们搬来摄像仔细的研究,原来,那些具有着贪官污吏潜质的男孩子们,其实也没有胆量公然的抠蛋糕吃。但是捱不过他们身边的那些小女生们,小女生们想吃蛋糕,却自己不敢动手,于是就怂恿着小男孩动手:乖,去给姐姐抠下块蛋糕来,姐姐让你抱一抱。
  有女生答应让你抱一抱,绝对是地道的超级诱惑,谁能抵抗得了?
  更何况那些男孩子才不过是四、五岁的年龄,那就更没什么抵抗力了。
  于是受到诱惑的小男生们情迷心窍利令智昏,勇敢的冲过去抠下一块蛋糕来,就这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更惨的是,小男生的蛋糕到手还没塞进嘴里,小女生就已经冲上前来:是姐姐让你抠的,所以这块蛋糕得给姐姐吃……
  可怜的小男生,长大后顺理成章的做了贪官污吏,又顺理成章的进了监狱,也没弄明白自己这辈子的亏是怎么吃到的。
  那么那个哄骗小男生替她抠蛋糕的小女生,长大以后又如何了呢?
  她很荣幸的成为了贪官夫人或是污吏夫人。她在四、五岁时就有这种心计,长大之后就更加了不得了,不管什么男人遇到她,干不成贪官也混成个污吏,没个跑。
  现在我们要说,有关这个实验,除了余教授本人之外,我们没有能够找到其它方面的资料证实这个实验确有其事——用官方的术语来说,就是目前还没有哪个科学家声称为此项目负责——但在心理学上,这个实验却是成立的。
  实际上我们是用不着花费上个四五十年搞这么一个实验的,经费的来源就是个让人头痛的大问题,谁乐意花钱哄着你这么玩一辈子啊?
  但是我们有三千年之久的历史,历史上与这个实验合拍的记载,倒是真有不少。
  比如说,史上最著名的才女薛涛,在她八岁那一年,父亲指着院子当中的一株老树,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听后接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父听了八岁女儿的诗句,顿时“愀然不乐。”
  要是现在谁家八岁的孩子张嘴成章,凑上来这么一句,估计孩子的爹妈得乐到昏过去,看咱这孩子多聪明……绝对的天才啊——然则薛涛的父亲何以不高兴了呢?不高兴就算了,还“愀然”,这岂非是怪事一桩?
  其实一点也不怪,皆因薛涛这孩子对的这句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蕴含着极深的色情味道。古人说诗言志,要想看一个人一生有多大的出息,听听他作两句诗就能知道个七七八八,才八岁的小薛涛就有如此志向,又如何让她的老爹乐得起来?
  历史我们也都知道,薛涛长大成人后果然成为了历史上知名的“女交际家”,搁在现在未必是什么坏事,可放在对女性的自由禁锢得如同铁笼一般的封建社会,那绝对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无独有偶,唐代还有一个女才子李季兰,她比薛涛更猛,六岁的时候就写了首《咏蔷薇》,诗中有这样一句“经时未嫁却,心绪乱纵横。”搞得她老爸差点没疯掉。结果李季兰长大后和薛涛一样也成为了当时知名的“女交际家”,和好几个男人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最后竟然莫名其妙的向叛首领朱泚求爱,结果枉送了卿卿性命。
  突然从美国佬的实验跳到薛涛与李季兰这两个才女的身上,这个跳跃的幅度有点过大,如果不是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牵连着的话,要让我们的思维完成这么一次跳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两大名才女与美国佬的实验告诉了我们同一个事情:
  三岁看老!
  需要说明的是,三岁看老看的并不是一个人的一生出息有多大,而是你的秉性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一旦你的秉性形成,那就跟积压在地壳深处的岩石一样,再想改变它千难万难。
  如果你的秉性中不具备“成功者的素质”,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得到这些注定了不属于你的*西。
  如果你想成功,就不能够从别人开始,而是要从你自己的秉性着手,而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懂事。
  懂事就意味着你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长处,也知道如何利用别人的短处。无论你的个性究竟如何,只有你懂事,就必然会得到一个足以让你满意的人生。
  相反,如果你“不懂事”,那么,那怕你身上凝聚了再多的“成功者的质素”,充其量也只不过让自己成为一个“失败的英雄”,图有能力而无所得,图有其名而无其利,这个结果,正是我们刻意所要避免的。
  这就是这本书所要告诉你的:
  第一:你是无法改变自己的,除非你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否则这个结论就不会改变。
  第二:你如何做才能够成功——请注意,是这个很可能丝毫的成功者素质也不具有的“你”如何做才能够成功,而不是别人,这才是我们应当懂得的第一件事情。
  
  

作者: GPS测速雷达1   回复日期:2007-2-26 20:17:00
  非常酷哦,不顶对不起良心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7 4:33:00
  
  晕,这是偷藏在这里的*西,为了转贴博客上编辑起来好看一些,呵呵,呵呵呵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7 4:34:00
  
  (3)你永远也得不到的*西
  
  有些事情并不象你所想象的那样。
  比如说:自信。
  许多成功学资料都在这样告诉我们:拥有强大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作者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个观点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事情的全部就是: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拥有什么自信,有关这一点,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说得明明白白:对于一个自卑型的人格而言,他可以做到超越自己的自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他根本就弄不懂自大与自信的区别,甚至连心理能量为何物都不明白的情形下,更大的可能是他从自卑走向了“自大”,误认自大为自信,而一个盲目自大的人在竞争中能够取胜的机率又能有多大?结论是不会让我们乐观的。
  事实上,许多所谓的成功者未必拥有什么自信,相反,地位与成功倒是赋予这些成功者一些武断的话语权,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些盲目的自大误作为了自信。除非成功者再从成功的颠峰上跌下去,否则我们很难把一个拥有着话语权的人的自大与自信区分开。
  有意思的是,倒是许多成功者并不讳言这一点,在这个认识上总是犯糊涂的只是我们自己。
  美国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说的是一个叫托尼的列兵,战争期间成为了统帅的勤务兵。由于他在统帅身边工作,所以许多士兵都不停的询问他:托尼。统帅说没有说过战争何时才会结束?对于这个问题,托尼只是不断的摇头。
  可是忽然有一天,托尼兴高采烈的告诉大家:好消息,好消息,今天统帅对我说起了有关战争何时结束的事情。
  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急忙问道:统帅是怎么对你说的?
  托尼回答道:今天,统帅问我:托尼,依你看,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大家:……
  这个笑话所揭示的就是博弈社会的现实了,成功者与失败者所拥有的资讯是等同的,对局势的判断也都是一样的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情况下的所谓自信,的确是很难把它与自大区别开来的。
  看笑话我们不妨开心一笑,但现实,却是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的,一旦自信把握不好沦为自大,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破产。对于一个人格破产的人来说,在这个社会上他基本上就没什么搞头了,不要说成功,就连混日子都混不下去的。
  实际上,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自信有多少,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不是你想拥有自信就能够拥有自信的。
  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其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做事成功的把握越大,也就越自信。但在心理层次上,自信却是一种心理能量,每个人的心理能量有大小,如果我们将这种心理能量以量化的形式来表现的话,一旦你的信心超过了这个数量,那么就表现为一种盲目的自大。相反,如果你的表现低于心理能量值的话,这就是自卑了。自大要不得,自卑也同样糟糕透项,只有你的信心与你的心理能量值合上节拍,这样你才会表现出来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才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那么,人的心理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如果你认为是能力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情况是,这个心理能量值与你的职业、性别、资历、知识、能力甚至成就等没有任何关系,唯一决定你的心理能量的,是你幼年所形成的心智模式。
  再说明白一些,一个人的自信到什么程度上才真正算得上不卑不亢,这与一个人的能力或是成就没多大关系,而是与人的胆量呈直线正相关。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许多功成名就的大老板做起事情来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业界誉之为“谨慎规范”,相反,许多事业一无所成的人倒是动不动就气吞山河气冲斗牛,一副目无余子视天下人为蔑如也的架式。表现谨慎的成功者实际上不过是缺少自信而已,而事业无成的人的自信,却多不过是自大而已。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人的自信也只不过是因为“胆大”而已,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那个笑话,所有的人所面对的资讯都是等同的不足,影响其决断力的无非是强硬或柔弱的个性,说到底,就是一个胆大胆小的问题。
  那么,一个人到底应该胆大些好呢,还是谨慎些好呢?
  实际上,过犹不及,胆大有胆大的麻烦,胆小有胆小的麻烦,除非一个人的自信表达能够恰好其份的与他的心理能量相衬,否则都不会妥当。
  心理学家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表述为一个恰如其分的中介点,中介点的左侧,就表现为心理能量不足,凡是心理能量不足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缺乏自信”。对于这种人来说,他的任何表现为自信的举止,都必然的会是一种盲目的自大,要求这一类型的人表现出自信,那摆明了是要毁了他。
  同样的,在这个平衡的中介点右侧,表现为心理能量过剩,已经说过了的,过犹不及,心理能量过剩比之于心理能量不足更要糟糕。这一类型的人通常会将人生视为一场豪赌,而且赌到最后多半会输个一塌糊涂,就算是侥幸赢上一场两场,但就这样闭着眼睛赌下去,不输个光光那简直没了天理。
  所以许多最早抓住机会、事业有成的人搞到后来却搞得两手空空,原因就是他们太有自信了。可见过度的自信绝对不是件好事。
  与专注于个体心理学研究的西方社会有所不同,*方文化具有着鲜明的权威主义特点,这就表现为绝大多数*方人的心理能量相对不足,所以一旦逢到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节骨眼上,就会出现“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不均衡布局。但这种社会心理能量的不均衡却是一个客观规律,违背这一规律者必然要付出人格破裂的代价,这对于我们之中的大多人来说实在是有点划不来,还是不要搞的好。
  
  
  图1,1:*西方人不同个体心理能量均衡图: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方人普遍的特点是心理能量不足,大凡一个*方人跟西方人较劲比试“自信心”,多半会走到盲目自大的歧途中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信就一无所取,对于我们最正确的选择是: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心理特点,让自己的表现与自己的心理能量相衬,这样既不会为自己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也易于获得周边环境的认可。
  除非你真正能够清楚自己的心理能量处于何种状态,否则的话,轻率的“自信”,带来的往往不是成功而是成功的反面——因为过度的表现自己而落入自大的陷阱。这才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应当注意的事情。所以,与其弄不懂什么叫自信而把自己搞成自大狂,莫不如谨慎些更稳妥,这一点恰恰是以西方的人体目标为研究对象的主流成功学所忽视了的。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7 4:38:00
  
  (4)你永远也学不会的*西
  
  有些*西,是我们人生中所不敢正视的。
  正如我们在本章第二节所讲述的那个美国佬的缺德实验。
  在那个实验中,一百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被丢进了冰冷的实验室,就象扔进开水里的小白鼠,等待他们的,是如同活体解剖一样呈现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个尚未成形的私密人格。
  最可怕的是,我们在这个实验中清楚的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们选择了最明智的态度,闭上眼睛视而不见。
  没人能够要求我们为我们所看不到的*西负责,这样我们心里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而且这种做法是有着健全的心理学依据的,既然我们所看到的*西是如此的伤害了我们,视而不见,那绝对是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
  然而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事实上,心理能量相对不足的*方人,如果被选中做这个实验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象那个对房间里的大蛋糕视而不见,却成为扒在门缝上嚎淘大哭的失败产品——这正是我们所不敢正视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对问题的视而不见,会一直持续下去,从我们的成年直到我们的老年。
  这个问题在成功心理学上的表现,就体现为我们将人格的类型视为“能力”,并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这些*西。
  这种被我们误认为是“能力”的*西,就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合作”。
  合作!!!
  合作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管理学术语,大多数时候,与这个术语并用的还有“团队”二字。
  “团队合作”!!!!
  听听,团队合作!这多来情绪?
  可是,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的*西,对于那个在实验室中扒着门缝嚎淘大哭的孩子来说,却是他一辈子也无法掌握的*西,仅仅是因为,合作根本就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人格类型的一种!
  这就意味着,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哪怕是他们苦学一辈子,头悬梁,椎刺骨,黎明即起,闻鸡起舞……这些对他们来说都不管用,就象老鼠永远也学不会飞翔,对人格中缺乏合作组成的人来说,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实际情况是,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共有两种,一种叫做“独立性活动”,如天文学家对着星空摆弄天文望远镜,或者是其它专业领域的学者钻进实验室里瞎估捣,说不定估捣估捣就估捣出来什么名堂,于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人类的另一种活动,叫做“互动性活动”,这种活动与独立性活动的区别是,互动性活动是专职于同人打交道,比如说大公司的董事长,小公司的胖老板,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摆弄手下的员工,摆弄明白的老板,公司自然就蒸蒸日上,一旦老板没有摆弄明白,这个老板就得砸锅卖铁了。
  有些人天性适合从事独立性工作,给他间实验室,他能给你估捣出颗原子弹来,可你非要把他塞到一堆人群里让他跟大家搞“互动性活动”,那么这个人铁定就会沦为事业与人生的失败者。
  同样的,如果你硬把一间实验室塞给一个擅长于玩互动活动的兄弟,哪怕是他在实验里蹲到全身长了白*,也估捣不出什么名堂来。而如果你将他扔进人群里,他立即如鱼得水,占尽便宜捞尽好处,让你看到眼红肺炸。古时候的文人对这种现象表现了最大程度的愤懑与不理解,我们最熟知的合作失败者屈原,就曾发牢骚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总之,我们大家对于这种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律是非常的看不下去的。可看不下去也没办法,规律规律,不变者为规,方式者为律,永恒不变的这种社会形态,就是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绝不会因为你看不下去就改变的。我们最多能够做到的,就是弄清楚这一规律是缘何出现并如何起到作用的,至于利用这一规律,那就要看每一个人的掌握及利用规律的技巧了——幸运的是,这项工作恰好可以纳入到独立性工作的范畴中来,就此意义上来说,这是所有“不懂事”的人的福音。
  该“福音”概述起来如下:
  我们可以称那些精于独立性活动的人为“事业家”,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他不希望获得一个失意人生的话,那么自由职业是他最佳的选择。
  擅长于互动性活动的人,就是“合作者”了,这些人注定了会在群体博弈中占到上风。实际上,这些人多半是一些“懂事”的人,他们之所以懂事,正是因为他们琢磨的是人,而独立活动者琢磨的是事。
  所谓不懂事的人,多是些独立活动的高手,让他们关起门来估捣些活还说得过去,可等到把手里的活估捣完了,到了拿出来和别人的工作对接的时候,他们的麻烦也就来了。我在《职场动物进化手册》一书中用蠢驴和野牛这两动物来形容他们,如果这两种类型的人渴望着在人际关系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就只能求助于“进化”,而不能依靠简单的学习。
  对于有些人来说,合作这种活,他们一生也学不会。
  可想而知,这些不会与人合作的人,往往是最渴望着与人合作的一群。而且他们多半是天性善良,真诚坦率,甚至也不乏正直无私的良好德品——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必然是善良的,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机会伤害别人——但这些无价的良好德品都帮不上他们,任何时候他们处在团队之中,都象是一只企鹅钻进鸭棚里,不管你自己的感觉是多么的好,但处处透着与周边环境的不和谐,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最糟糕的是,擅长于独立性工作的人往往对周边的环境变化感觉淡漠,他们所关注的总是和别人不那么一致,所以往往当合作已经破裂,他们自己还懵懂无知,甚至被清除出局的时候,还满脸茫然的不明白这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比最糟糕还要更糟糕的现实是:就算是一个不擅长于合作的人明白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但他仍然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
  何以如此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格中原本就缺乏合作的基本组织,不管怎么下苦功夫学习合作都是枉然。这就如同一只老鼠纵然知道他飞不上天空的的症因是因为他没有生出翅膀,但这一认识仍然不可能让老鼠长成翅膀来。
  老鼠要想上天,只能是一咬牙一跺脚,下狠心进化成为“飞天老鼠”,指望读两本是蝙蝠写的“成功飞翔教程”就能长出翅膀来,那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那么,到底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我们的观点,还有还有,如果一个不懂事的人注定了是无法学会合作的话,那么他又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够在当今激烈的社会角逐中获得成功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得从我们“思想的操作系统”说起了。
  
  

作者: 名录6   回复日期:2007-2-28 1:37:00
  不错,说得好,大家鼓掌
  
  全国(全球)最新各行业名录
  详情查看:http://www.cn960.com
   http://www.cn960.com/xinxi
  电话:0595-23265922
  QQ:425274532
  联系人:林成*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8 3:55:00
  
  (5)你思想的操作系统
  
  有一个词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了,这个词早在小学、中学时期就由学校和师长不断的告诫我们,或许是过多的告诫诱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逆反心思的原因,一旦当我们走入社会,面对繁复而单纯的世象之时,却再也不肯提到这个词语了。然而,被我们所忽略的一件事情是:唯有当我们融入到社会群体中生活的时候,这个词的价值和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这个词就叫“世界观”。
  什么叫世界观呢?中学课本上明确的告诉我们:所谓世界观,就是人类看待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说得更明白点世界观就是人们的面对问题时的所思所想——思想。中学课本还教导我们说:世界观这玩艺有对有错,正确的世界观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这个社会,而错误的世界观所起到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而正确的世界观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提练出来的,但是课本却忘了告诉我们一下,错误的世界观——或者是说错误的思想是从哪儿来的,莫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当然不是,错误的思想和正确的思想一样的,都是实践中总结提练出来的。但为什么同一个实践有人总结提练出来正确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积极的思想,而有人却总结提练出了错误的、无价值无意义的、消极的思想呢?
  把这个问题用我们自己的话简单阐述一下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实践中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事,却有人在实践中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幼稚呢?
  这个答案,就是归结于人类幼年时期的群体博弈状态了。
  人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所依据的是头脑中固有成形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比如说,国人早在明初明末年间,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火器技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争夺天下之时时常会有炮战,军队中也有正式的“火器营”,后来清人入关,愚民一番之后,及待八国联军打来,国人早已经忘记了火器是怎么一回事,使用的黑狗血及粪便同洋人的*瑟枪相对恃——认为黑狗血能够克制洋人的*瑟枪,尽管愚味可悲,但却是当时国人的世界观,对这世界及游戏规则的看法及观点。
  今人笑古人,未来人也会同样的嘲笑我们,因为人在看待新事物的时候,使用的却是旧有的观点与经验,不理解或是曲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样的,当我们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时,也是依据脑子中贮存的经验数据及资料,对新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定性、定量、分析及检测等一系列严密的流程,并最后提交一份总结报告或是解决方案。说起来人就象是一台老式的电子管计算机—巨大而笨重,其中最小的零件也比现在一台家用PC更沉重,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都是老土老土的陈旧语法规则,我们早就忘记了世界上还曾有过这么原始落后的编程语言及方法。但是麻烦的是,这台老土的、早就应该淘汰抛弃的烂机器,却是我们所生存的人类网络的核心系统。
  可以用一个科幻小说来比喻我们的世界观之形成及作用。
  在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星球上,人类的生活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所有的工作都由计算机网络来承担,人只管躺在床上胡吃海塞就是了,什么事都不用操心。无论你想干什么,或是你想得到什么,只要这个愿望刚刚产生,计算机网络就立即为你做好了。总之,这个世界是那些不愿意工作的人所能够想象得出的最为幸福的天堂,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人类除了顺理成章的向猪的方向迅速进化,实在是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做。
  可是突然有一天,这颗星球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乱了套,于是已经彻底退化成猪的人类生活顿时也乱了套,终于沦为了计算机网络的奴隶,于是就有人类的英雄出现,他深入计算机系统内部,要彻底解决掉叛乱的主谋——操纵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控制中心,主人公经过了九死一生,这其间他还捎带脚的搞了几场多角恋爱——他非多角乱搞一把不可,不这样搞女性观众不爱看——最终陷于情感漩涡中心的正义人士成功的攻入了计算机系统网络的控制中心,却不无惊讶的发现,控制这个史前未有之先进网络系统的,却只是一台远古时代的老掉牙的计算机,里边的程序更是原始而老土——说不定就是你现在正在使用的那一台!
  这听起来应该是个科幻小说,实际上更多的接近于一个哲理小说,因为这个故事所描述的技术思想正是人类社会的本身。以人类社会为例,无论人类的技术是何等的发达,但决定人类社会形态的最底层的“操作系统”,却是形成于数千年之前的传统文化思想,一个社会最终形成以何种形态,能否容纳何种新异观念,早已由传统文化这个操作系统所决定了。比如说,一个文化中缺乏宽容的民族注定了倾向于暴政,因为不宽容的“操作系统”与宽容的思想“不兼容”。
  我在《蓝海中国战略》一书中分析组织形态及其成因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决定一个组织体系内部的文化形态的,有着一条客观的规律,对其的改造或是改变必须要顺应这一规律。这一规律的简单表述就是:在所有的组织文化形态的形成之时,都要受到一个最底层的“系统基础平台”的制约,建立在这个系统基础平台之上的,是社会的基本规则与认同标准,而组织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并形成于这二者之上,其中社会的基本规则与认同标准一部分是可见的,而构成这些规则与认同标准的潜在基础,则是隐形的,往往会被人所忽略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理论的构建是源自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图1,2:企业组织形态与文化的社会成因:
  
  
  
  
  
  
  
  
  同样的,形成一个人的基本的世界观思想体系的,也存在着这么三层的心理思维基础,只不过这一层次的分析更接近于荣格的原始思想:
  
  图1,3:社会人的世界观思想体系形成心理成因: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正如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所讲的那样,构成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文明世界的规则有可能只是一台老式的计算机,而形成一个人的世界观思想体系契因的,只不过是人在幼年期的社会经验的累积,我们当然不能排除后天教育的效果,但是,如果后天教育所起到的作用能够更大一些的话,也许我们用不到工读学校与监狱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见到的是:有些人少年老成,有些人年纪一大把却幼稚可笑,有些人很早就能够取得他人生的成功,而更多的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未品味过成功的滋味,原因就是有些人很早就“懂了事”,而另外一些人却始终不懂事,懂事的人很早就知道怎么做才最有利于自己并能够最快成功,不懂事的人看起来好象也懂这些,但临到实际的工作生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就与懂事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为在他那不成功的操作系统的平台之上是无法运行成功软件的——于是,成功的人生与失败的人生,在此就形成了不可愈越的分野。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年经验使得原本是同一类型的社会人在长大之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人群,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不懂事的人跨越这一层心理障碍呢?
  这正是《懂事》这本书所关心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2-28 3:59:00
  
  (6)智慧的分野
  
  一个人的幼年经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再称其为疑问。
  但在这个结论获得共识的之初,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却因此惹上了不少的麻烦,因为他的性本能和力比多学说让他沦为了世人的笑柄,数以万计的学者出版了几千部专著专以对他进行嘲讽和挖苦,正所谓尔曹身与名尽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历经了长达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攻讦之后,弗洛伊德非但没有因此声名扫地,反而是他的理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试验之上,并最终成就了他在心理学历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这时候,学界才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人在幼年的经历及经验的养成,对其一生的事业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
  
  但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对此产生什么兴趣,这个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不管幼年的经验形成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他已经过去了,还提他干什么?我们的视线更多的集中在现在,成功也好发财也罢,总得从现在做起,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如何做,这才是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
  太多的人这样想,更多的人也都在这样做,但做起来的效果如何呢?
  世界上的财富越来越趋向于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自始至终,成功就是少数人的专利,对于绝大多人来说,他们非但与成功隔膜,反而在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之下,心理越来越趋近于接受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再相信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公道,甚而至于,还有些人因此而变得消沉,变得偏激,变得牢骚满腹,变得怨天尤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自己的能力,不再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改变现实,还有一些人开始变本加厉的诅咒这个世界,除了谩骂,他们已经放弃了一切努力。
  有一件事被我们所忽略了,你不能指望在一台只能够运行DOS系统老掉牙的286电脑上玩CS,你也同样不能指望成功的思想能够在一个幼年期的生存经验中没有能够形成成功冲动与本能的大脑中形成。许多时候,我们专注于模仿,模仿成功者的一举一动乃至言谈举止,我们能够将成功者的言行举止模仿得贴切到位,甚至比成功者更象成功者。可是,我们却永远也无法模仿成功者的思想。
  在这世界上,只有思想是不可复制的,它无法如愿的从一个大脑拷贝到另一个大脑中去,而恰恰是这种思想才是成功者与我们的区别之所在。
  事实上,许多成功者看起来并不见得比我们更优秀,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未必有我们所掌握的多,正如在前线阵地上,哪怕是一个最不入流的参谋长所掌握的军事知识也超过最拙劣的统帅,但是,却只有极少数的参谋长才有可能走到统帅的位置上。而只有统帅才是决定一场战役成败的关键,再多的参谋长也无助于战争形势的扭转,他们所掌握的那些知识,看起来是如此的重要,竟然到了在实战中无法派上用场的地步。
  这是因为:
  
  知识固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一个人在这社会上的位置与地位。但决定一个人一生事业成就的,却是思想与智慧。
  
  没有一个成功的思想,就没有成功者的一切——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当人们一切模仿的努力失败之后,人们只能求助于虚无飘渺的命运。既然在外形上毫无差别的不同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而在现实的版本中我们又找不到足够能够将我们说服的解释,那么,拥挤在彩票前或是跪伏于泥塑的神像之下,就成为了一些人必然的选择。
  既然无法再信任自己,那么就只能寄望于命运。
  这是许多人一生最简捷的说明与诠释。
  但总有一些人不甘屈服于命运的胁迫,他们尝试着对自己进行最质朴的心理分析,试图寻找一条能够适用于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事实上,在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这样成功的,在我二十年的职场生涯中就曾经遇到过数不清的这样的人,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的人生取得了成功,但显然他们对这其中的内在规律一无所知。但是,所有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相比较,他们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在遭受了数不清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所谓不放弃,指的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过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毫无疑问的,如果有谁想把一台老式的286机器改装成能够运行WINDOWSXP系统的新式机器,这项工作的难度足以让比尔盖茨为此跳楼投河。同样的,一个人如果痴想妄想的想对别人的大脑动手术,成功的几率也不绝不会高于母猪爬上树。
  但如果一台智能机器自己改装自己,那情形就会大为不同。
  有关这一自我智能的改造,弗氏理论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幼年成长期所形成的人生经验与冲动已经深伏于潜意识的黑暗地带,也就是说,那决定我们人生成败的思想操作系统平台躲藏在我们永远也无法触及的地方。所谓的“灵魂深处暴发革命”,如果你真的感觉并体验到了,那一定是基于意识表层的,是本我通过自我的伪装与矫饰而已。
  学界显然没有这种改造我们人类潜意识中的思想操作系统平台的愿望或冲动,但是更多的人使用了另一个相对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一台机器的老系统拒绝改造,那么我们就干脆再安装一套全新的先进系统好了,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成功学理论所依据的心理学基础。
  这种方法就是有效的运用成功者的思想对自我的意识进行深度催眠,克制住内心深处的恐惧、怯懦、绝望与无奈等负面情绪,而让自己表现出一种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诸如成功的冲动,或者是毫无理由的信心等等。
  这些办法主要是一些良性的刺激,强调自己的优势或长处,在大庭广众之下纵声高呼,对着镜子赞美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每一个成就持肯定态度,用一种内在的沉稳面对外界的负面评价等等。这些方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成功学都是基于这同一个原理而设立的,从西方到*方,当代思想领域方面的成功学理论很难超出这样一个范畴。
  不能说这个办法没有效果,事实它已经帮助了无数人改善了自己的人生。但是,经常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的是,更多的人即使是连这个权宜之计都难以办到,源自于自我的良性刺激往往会遭到自己内心深处一种说不清楚的力量的抗拒,相比较而言,人们更易于接受外界环境中的负面评价,固守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不为所动。这正如一台机器的硬盘空间有限,陈旧的操作系统顽固的占据在狭小的空间之中,拒绝为新的操作系统腾出必要的空间。
  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导致了成功学的具体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价值性思想受到我们内心深处的反对与抵触,使得我们终其一生只能徘徊在失败或是不成功的地带。
  面对我们自身的抗拒与抵触,我们需要更具实操性的方法或是技巧。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他的人生实践中摸索着这样的方法,他们找到的方法虽然未必具有普适性,但我们却绝无理由否认他的参考价值。
  
  

作者: ew188com   回复日期:2007-3-2 8:08:00
  看过,的确不错。谢谢楼主
  
  FLASH免费小游戏在线玩,免费FLASH小游戏
  小游戏在线,在线小游戏,www.173yx.com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37:00
  
  (7)被放弃的成功之门
  
  人生中的有些失败,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盛大陈天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机会就象一扇迅速旋转的转门,当那个空档转到面前时,你必须要迅速的挤进去。”
  陈天桥在这里所谈到的“成功者之门”是很形象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往往弄不清楚哪一扇门才是“成功之门”,很多情形下,我们拼命的努力了,抓住了空档挤进去之后,才沮丧的发现我们费尽辛苦挤进去的只不过是一扇失败者之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成功者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与努力,却不知道失败者也同样,往往,一个人如果以失败为目标发奋努力的话,他同样会发现这条路也需要你付诸许多艰辛与智慧。
  为失败而努力,这说起来似乎很是离奇,而实际上,没有任何理由表明失败者比成功者要付出的更少,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选择的不同。
  人生注定了是一个付出的过程,无论你是渴望着享誉天下,还只是唯求斗室中的温馨安乐,你都必须要付诸努力以达成于这一目的。那种认为卑微的人生目标就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想法,是全无道理的。事实上,越是微小的人生目标,就越是难以达成,越是需要你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别人的人生诉求势以挤压你的生存空间为手段,与世无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品,与失败者的人生无缘。
  失败是人生的第一步,是一个试错并放弃的过程。我曾有一位叫张满的同事——曾经一度我差一点和他成为了朋友——他的人生际遇很有代表性,为了一个微小的目标他放弃了许多,这些放弃最终超过了他的预期,并最终让他以比成功者付出更多的代价却只收获了一个失败的人生。提到张满并不是因为他的情形有什么特殊之处,恰恰相反,他的人生选择代表了更多人的观感,所以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提到他。
  事实上张满的运气并不坏,在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端上让人羡慕的“金饭碗”。据张满说,那一届公务员考试竞争尤为激烈,还充满了诸多指标早已内定等莫名其妙的流言,可是张满的考试成绩不负所望,他在数以千计的竞争者之中考到了第九名。这个名次的排列也是极为蹊跷,张满的成绩和第七名、第八名及第十名的分数相同,所以这个名次的排列,应该是另有一个标准的。
  第七名的考生叫杨召,第八名考生叫李晓飞,这两个人与名列第九但考分相同的张满都是本科毕业生,排第十名的也姓张,叫张思静,四个人唯有他的经历稍微丰富一些,说清楚点就是张思静毕业的时间要比杨召、李晓飞和张满更早。从成为公务员起,他们就开始了各自看起来似乎不尽相同的人生。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提到的这四个人,我独独见过张满,而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这三个人,只是张满告诉我的——我甚至无法确定这几个人是否真的存在。但对于我来说,这三个人绝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名字,事实上,他们四个人的人生之路,透射出太多的人生与社会特色,这正是我一定要说起他们的原因。
  我们还是继续说张满——他幸福的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但公务员的日子也无非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悠闲自在,尤其是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的现代商业时代,基层公务员的日子越来越不好混,收入低不说,还面临着诸多的实际问题。张满刚一上班,就面对着一个科室派人下乡的问题,偏偏张满刚刚处了女朋友,恋情正值“水深火热”,有点舍不得分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张满的恋情尚未一锤钉音,他担心自己一旦下乡,女朋友被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夺走,所以张满在科里的会议上,虽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最年轻,又是刚刚考入公务员,理应是需要他表现的时候,所以这个下乡的指标,多半是给他量身订做的——可是张满却闭了嘴不发一言,最后让一个同样急需表现的梯队干部主动请缨,化解了当时的尴尬,但张满,却从此被大家视为“不懂事”。
  却不曾想,这一次下乡的时间不过是三个月,而且是在城市的近郊,那些下乡人员非但没有受到什么苦楚,相反,他们大多数时间仍然居住在家里,拿着工资还不用上班,只是偶尔坐长途公共汽车跑到郊县看一看,踏青野游,日子过得相当写意。这让张满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他何必当初?
  过了一年,下乡的任务又一次提出来了,但这一次情形明显不同了,首先是要去的地方偏僻遥远,其次是下乡的时间比较长,一去就是一年,而张满偏偏又是在和女友商量结婚的事情,如果下乡一年的话,漂亮的老婆多半有点娶不回来了。没办法的情况下,张满再次咬牙死扛着,装做看不懂科室同事的脸色,坚决不肯主动报名。但这一次科长却不肯放过他的了,在会议上点了他的名字,张满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自己的情况,不解释还好,让他吭哧瘪肚的解释一番,仍然是被同事们评价为“不懂事”。
  连续两年推掉了下乡的差事,可想而知张满在单位中的口碑会是如何,而他在单位中的处境,更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科室里的奖金发放他排不上号,先进称号与各种荣誉都没他的份,而且处里的体力活都理所当然的归属了他,让他有着一种强烈的“正在接受群众监督改造的坏份子”的屈辱感。这种感觉让他苦不堪言,他拿定主意,以后再有下乡的机会,他立即报名,也免得象前两次那样,失了先手处处受制于人。
  又过了一年,第三次下乡的机会又来了,可张满又打起了退堂鼓,因为这次下乡与前几次又不一样,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这个真格的如何一个动法呢?居然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挂职”了,这一次市里出台了新举措:此次下乡扶贫要真刀实枪的干,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因此所有下乡人员都要带着户口下去,做得好,三年后还有机会“提拨”回来,做得不好,说不定就要在哪个穷山沟里蹲一辈子了。这情况吓坏了张满,这边他刚刚新婚大喜,小日子还没过滋润他就非转农改农村户口了,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呢?所以他又一次咬牙顶住。
  但这一次单位却不肯由着他的“不懂事”了,经过党政工团连轴转的一番工作做下来,拼命顶住的张满终于犯了众怒,被发配到二级事业单位,呆不多久事业单位减员增效,这一刀实实在在的切在他的脑袋上。而这时候张满才得到确切消息,其实最终下乡的人员并没有带户口下去,而且也不是三年,毕竟公务员的素质都很高,国家培养他们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干农活的。但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失意的张满体验到了他人生最为痛苦的一次失败。
  对于许多人来说,失败也是有着惯性的。一次失败的结束,往往是另一次失败的开始。
  象张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智力绝不比任何人更低,所知道的人生道理也绝不比别人更少,但那些大道理对他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游戏攻关秘笈对于不会玩游戏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一样。除非象张满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成熟起来,能够“懂事”,学会从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中获得实际利益。否则的话,他们的人生轨迹注定了与失败紧密相连。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45:00
  
  (8)失败的惯性
  
  反思张满的人生失败,有人会说:张满错就错在他的第一次选择之上,如果在第一年下乡时他主动报名,他的人生就不会象这样处处被动,这种看法看似有点道理——却犯了把人生简单化的错误。
  事实上,人生虽然未必有多么的复杂,但也绝不象电子游戏那么简单——说句题外话,人们之所以迷恋电子游戏,正是因为游戏中的社会博弈规则符合玩家所想象的人生法则,所以他们可以在最适宜于他们思维定势的规则中获得虚拟的成功感觉,而真正的人生,其变量或变数却远比电子游戏要多得多,因此更富于挑战性,更要有趣得多——现实版本的人生有趣之处就在于:失败的选择会让人陷入失败的惯性之中,而正确的选择却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开始。最常见的人生失败都有着“一着失误,满盘皆输”的特点,但只靠着一次选择就决胜终生的事情,却是不常见。
  我们在前面说过了,考上公务员的不只是张满一个人,至少还包括了与他的考分相同但排名却不尽相同的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三个人,他们也都和张满一样,一端上公务员的金饭碗就面临着一次下乡的“机遇”。
  现在我们说杨召——也许不是杨召,而是李晓飞或是张思静,但名字的区别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他们的人生选择——杨召听到下乡的消息之后,就知道自己八成跑不掉。对于下乡这种事,杨召的看法与张满不同,他不是把下乡扶贫视为负担或是麻烦,相反,他对此有着一种淡泊而超脱的态度,认为这是对他自己而言极有意义的一次人生历练,而且——有可能——成为他人生成功的一项重要资本,对他将来的人生事业大有助益。于是他主动的报了名,赢得了那些拖家带口一日也无法撇开家务远离的同事们的鼓掌与欢迎——这孩子,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还算是懂事。
  于是杨召心情愉快的踏上了磨砺自己人生的旅程,然后他才发现,他在单位中的积极报名并无助于他的人生成功,他马上就面临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择:
  前面已经说过的了,张满所错过的第一次下乡的机会,是挂职在近郊,而且为期只有三个月。这对于那些有许多人生问题急切的需要在城市中解决的人来说,这种下乡的方式无疑会受到欢迎的。但毫无疑问的,这种情况因为与政府煅练干部的初衷是相孛的,因此这种情形固然是有,但并不普遍,总有些干部要“沉下去”——要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下到偏远的地带而非城郊,要真刀实枪的干一番事业而非摆花架子。
  这个方案是可想而知的,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政府的扶贫工作都是选择在近郊兜风观光三个月,只流于形式的话,那么政府的扶贫工作与干部的煅练就无从谈起,组织部需要更具衡量价值的硬性指标来考核干部队伍,所以要求干部沉下去,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近郊的三个月观光旅游只是为那些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者是工作上确实离不开的人所准备的,而主动报名的杨召显然不在此列。
  杨召面临着又一次的人生选择,是选择近郊的三个月,还是选择偏远地带的一年或更长时间?
  杨召决定观望观望再说。
  观望的结果极不乐观,这一次下乡的人马大部分都要留在近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真正需要“沉下去”,而且这些“沉下去”的人也是有着说法的,他们大多是一些“梯队干部”,都是受组织部直接考核并关注的,而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杨召显然不在此列。
  如果杨召选择“沉下去”的话,那么他的选择无疑带着点陪太子读书的态势,沉下去的人回来之后重用的重用,提拨的提拨,没他杨召的什么事,他有理由跟着起哄吗?
  更何况,杨召之所以踊跃报名下乡,并非是他多么的热爱乡下农耕生活,热爱农耕生活的人不是没有,但那肯定不是他杨召。倾家荡产读一个大学文凭,就为了下乡务农?除非是脑筋有*病的人才会这样想。
  此外,三个月的时间终究是好糊弄的,可如果真要是沉下去一年或更久的话,万一什么时候他的表现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的话,那杨召所付出的一切岂不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了吗?
  思前想后,杨召决定他“不沉下去”,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务员而已,没必要把政府扶贫的任务全都自己扛,他扛不动,代表不了所有下乡煅练的人员。于是他留了个心眼,跟队长解释说家里有事离不开,所以希望能够把他安排在近郊,他认为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用不着解释太多。
  事后分析起来,或许是杨召的“观望期”出了问题,如果他抢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向队长说明白的话,也许不会有后来的麻烦。但是因为杨召心眼太多,拖延了两天观察情形,而别人却抢在这两天的功夫里报名要求去近郊,开始时队长还无可无不可,但随着每个人都想留在近郊观光,不愿意真正的“沉下去”,队长就有点沉不住气了。留在近郊固然是好,但偏远的贫穷地区才更需要扶持,这个道理用不着说,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队长希望杨召能够选择他真正应该选择的——偏远地区,而非近郊。
  这意外的情况让杨召很是恼火,有些正在考察期间的干部还留在近郊,偏偏就是让他去偏远地区,说明白了,这岂不是让他杨召替那些人去“煅练”,替那些人挣取“政治资本”吗?这个明显是偏激的想法左右了他。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到了他的选择:单位都认为他是下乡三个月,连他三个月以后的工作安排都已经考虑好了,如果他真的实打实的沉到乡下一年时间的话,单位也会大吃一惊,而且也未必能够接受。
  就这样,杨召替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单位要求他三个月后回去报到。
  既然杨召扯到了单位,那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工作队的队长专门和杨召的单位做了一次电话沟通。沟通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杨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对于单位来说,他是下乡一年还是十年,哪怕他一辈子不回来,对单位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单位搞了一招太极推手:让杨召自己拿主意,说到底他的选择是下乡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单位不插这个手。
  单位这个意思很明白,反正当初单位派出他杨召的时候,是以近郊三个月的名义派出的,他到了工作队却搞了偏远地区长达一年,这就是他杨召自己弄出来的麻烦了,必须由他自己来解决。
  杨召很是惶惑,不明白好端端的事情怎么会搞到这种地步,不情愿替梯队干部们去偏远地区,再考虑到工作队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别管队长是因为什么原因非要和他过不去,但有一条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等他从乡下再回到单位之后,或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有机会与这位讨厌的队长打交道了,既然这是一锤子买卖,他又何必要屈服于对方的压力呢?
  于是杨召明确表态:他一定要留在换郊。
  而队长也明确的告诉他:他或者是服从安排去偏远地区吃糠咽菜,或者是回单位去换个人来,扶贫工作组侍候不起他这号大爷。
  杨召被退回——他的前程就这样砸掉了,这件事让他气恼交加,欲哭无泪,明明是他积极主动报名下乡的,可搞到最后,他却成了“难侍候的大爷”,这种恼人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杨召想不明白,但是他却因此而悟到了另外一条人生法则:
  麻烦无处不在,正确的选择并不意味着麻烦的结束,不过是麻烦的开始而已。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47:00
  
  (9)麻烦都是自找的
  
  和杨召有着同样想法的,是张满的另一个“考友”李晓飞。
  早在单位中听到下乡的风声之后,李晓飞也和杨召一样,立即主动报了名,而且他到了工作队之后,又第一个报名去偏远地区,这让他的队长乐得合不拢嘴,连夸他“懂事”。
  李晓飞为这个“懂事”的评价着实的得意了一番,但是,他很快就发现,懂事这玩艺来不得虚假,比“不懂事”更为严重的是,是明明不懂事还以为自己已经懂事了,因为不懂事的人犯了错误还是可以获得原谅的,谁能跟一个不懂事的人计较呢?可一个看起来似乎已经懂事了的人犯了错,那后果就太可怕了。
  和杨召一样,李晓飞之所以主动报名去偏远地区,并不是他多么热爱偏远地区的落后经济。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生存圈子,脱离了这个圈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人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与疏离恐惧,事实上这是许多年轻人对于远行的最大心理障碍。李晓飞当然也有着这种正常的心理,但是他与张满、杨召不同的是,他的家就是在偏远的乡村,当年那只从鸡窝中飞出的金凤凰,那个出自于贫寒乡村的穷小子,再以挂职下乡的干部身份回到家乡,那是何等荣耀的事情啊。
  楚汉时代的项羽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是很没意思的事情。楚霸王项羽就为了他的这个虚荣心付出了掉脑袋的代价,而李晓飞虽然脑袋没掉,可因此而惹来的麻烦也够他受的了。
  也许李晓飞并没这么想,但正因为这样才更为糟糕。如果他真的这样俗不可耐,这样没品味的话,说不定他人生的道路会与现实迥然不同。
  偏偏李晓飞还有点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说明白点,就是他仍然很天真,根本就不懂事,只是看起来好象懂事的样子,这样一来他的麻烦就难办了。
  不管李晓飞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他的要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他被派到了距他的家乡不足百里的一个小山村。那是一个奇特到了极点的地方,当地居民无水无电,依山而居,每年村子里总会有八、九人,甚至十几人遭雷击而丧命,似乎这个村子遭到了天遣。这听起来真的很奇怪,但解释起来却是非常的简单,那个山村位于高山雷电区,但逢阴天雷电交加,就会形成雷雨云层与大地间强烈的瞬间放电现象。当雷电发生时,产生强大的雷击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瞬变的电磁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发生综合物理效应。从气候上看,热而潮湿的地区雷电多于冷而干燥的地区。雷电频繁,处在这个区域的村子可就惨了,李晓飞要去的那个小村子偏偏处在这么一个怪地方,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吃惊。
  来自于贫穷的乡村,按说李晓飞对贫穷是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认识的,但他到了那个村子之后,还是按捺不住的大吃一惊。
  与这个小村子相比,李晓飞生身的那个穷乡僻壤无异于富裕的天堂。他认为自己是能够吃苦的,农家的孩子,什么苦头没吃过?可是当他看到村民端上桌来,在他的家乡只是用来喂猪的干菜膀子的时候,他还是被震惊了。
  接着李晓飞发现了另一桩怪事,整个山村里居然见不到一个年轻女性,清一色的全都是光棍,细问原因,才知道是因为村子太穷,女孩子全都嫁到了外村,而其它村子的女孩子更不愿意嫁过来受苦,这种贫穷的状态,如果你不亲自体验一次的话,是永远无法感受到何谓贫穷的。
  那么这个村子何以穷到这种地步呢?
  就是这个问题,替年轻的李晓飞惹来了一身的麻烦。
  千不该,万不该,李晓飞不该在饭桌上问出这个问题。
  问出这个问题也不能说是李晓飞的错,他毕竟是下乡扶贫来的,关心当地农家的生活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事情的糟糕之处在于,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思乡的情结在起作用,没有跟着工作队的大队人马走,而是孤身一人深入穷乡僻壤,身边没个明白人指点,遇到事情的时候全凭着满脑子天真的想象和一腔热血,这样的天真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不把事情搞砸的可能,实在是小之又小。
  按组织部要求,下乡挂职的干部要与当地农家同吃同住,就是吃派饭,由村干部指派当地农家轮流替李晓飞做饭。李晓飞就皱着眉头一家家的吃过来,他在村子里吃到的最好的菜是烂菜膀子,这让他苦不堪言,忍不住问出了一句:你们这儿怎么穷到了这种程度?
  有件事李晓飞不知道,当他坐在农家吃饭的时候,当地的农民也在悄悄的观察着他,李晓飞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可是农家不知道。在农家眼睛里,他是“上面”派来的钦差大臣,是有着“尚方宝剑”的,属于“青天大老爷”级别的,遇到贪官是有权“先斩后奏”的。农家迫切的想知道一件事:这个年轻的“钦差大臣”是不是一个“清官”,愿不愿意替他们这些百姓而仗义执言……这两个极端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偏偏李晓飞却对此一无所知。有时候无知是很可爱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的无知却是非常可怕的,那就意味着李晓飞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如何说,他就象一个跌入到荆棘丛中的小白兔,以纯洁的目光打量着四周,浑然不知道自己只要一动就会被刺到鲜血淋漓。
  李晓飞同几乎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心地纯净,本性善良,对社会的认识完全是建立在他自己的想象之上的,而非是依据现实。说明白了,就是他对社会的认识是一片空白,有些道理他是经常听人说起的,比如说,他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但这个道理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他根本不知道这个道理跟他所身处的现实有着什么关系。
  但是李晓飞后来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却是付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为代价,才把这个道理跟现实贴上了边——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哪怕是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也不例外。
  实际情况是,在这个穷到了极点的小村子里,社会博弈法则同样在起着作用——只要有人的地方,社会博弈法则就会起作用,这就是规律——村子中有些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存在着矛盾,当他们发现李晓飞“善良可爱”“勇敢正直”之后,就认为他们终于等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青天大老爷”,于是他们努力把村干部描绘成一个将政府的所有救济粮扶贫款全部贪污掉的村霸,并力图将这一印象灌输给李晓飞,强烈要求目瞪口呆的李晓飞替他们主持公道,严惩村霸,为民除害。
  实际情况是,恶霸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以及人们的想象之中,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大同小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村干部肯定不是圣人,但同村民所描绘的恶霸之间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村民固然是善良纯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人类所普遍具有的缺陷及弱点。总之一句话,这个小村庄之内的人际关系同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样,有着和谐融洽的一面,也有着矛盾纠纷的一面,这就是李晓飞所遭遇到的现实。
  别的下乡干部都在近郊兜风,李晓飞却稀哩糊涂的被牵扯进了当地的矛盾与纠纷之中。
  李晓飞发现情形不妙,他知道村民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是有着差距的,所以他不支持村民的要求,也没有能力替村民们“除害”,他还得想办法和当地的村干部搞好关系,以便开展工作。可如果他不认同这些村民的看法,不认为村干部是村霸的话,那么村民们就会认为他是在“官官相护”,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拒绝再给他做饭。
  这意想不到的尴尬处境让李晓飞始料未及,这可怜的孩子在那个小村子里饿了整整两天,终于忍受不住跑回了家,此后他总算是避免了饿肚子,但这个下乡的任务却没有能够完成,工作队在他应该呆的地方却找不到他,所能给予他的评价也是可想而知的。
  当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49:00
  
  这意想不到的尴尬处境让李晓飞始料未及,这可怜的孩子在那个小村子里饿了整整两天,终于忍受不住跑回了家,此后他总算是避免了饿肚子,但这个下乡的任务却没有能够完成,工作队在他应该呆的地方却找不到他,所能给予他的评价也是可想而知的。
  当别的下乡挂职干部或是春风得意或是风尘满面返回城里,获得了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之时,李晓飞的事情则被单独拿了出来,做为一个反面典型通报全省,上级领导希望广大干部吸取李晓飞的教训,吃苦耐劳,扎扎实实的把工作做好……李晓飞的前程就此划上了一个句号,当时的他已经能够一眼看到了自己惨淡的晚年了,这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52:00
  
  (10)另一面成功的镜子
  
  技术时代的年轻人急于求成,渴望着能有一个“人生攻略”,以为人生象玩电子游戏那样可以凭着一个富于实操性的技巧就可以闯关夺隘。但是我们已经解释过的了,电子游戏所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同现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本质”有两个:一是现实世界中的变量无限性,这是任何技术指标难以重新演绎的,也就是说人生不能够象电子游戏那样在遭遇到失败的情形下可以按ESC键退出重来。失败者只能是自己嚼食人生的苦果,并继续承受失败所引发的后续性反应,这没任何道理可讲,这个没道理可讲的道理就是人生的大道理。
  电子游戏中的人生或法则都是符合人的想象的,而真正的现实却是客观的,这就决定了现实与电子游戏的第二个区别之处,那就是现实中的版本是不可重复的,在电子游戏中你可以多方偿试并最终过关,而在现实之中,别人的成功或是失败绝对与你无关,即使你看到了别人是如何成功的,你也无法将这个成功的过程复制或是拷贝出来,因为决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一个最重要要素是失败者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建立在对人生的洞察与彻悟基础之上的沉稳与历练。
  说得简单些就一句话:不懂事的人永远学不会别人的成功技巧,懂事的人不需要学习别人就会取得自己的成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的人生只是属于他自己,别人的经验与智慧图具“参考”而缺乏实用价值,这就是许多关于成功人物的记述或传记虽然比比皆是,但咸少会有哪个人只是读了别人经过伪饰后的经验就能够取得自己的成功的原因之所在。
  这个结论是依据张思静的个人经历所得出来的,未必那么准确,但至少我们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相反的例证,这就使得这个结论已经接近了事实的本身。
  早在本章的第一节中我们曾经提到过张思静这个名字,他报考公务员的时候和张满、杨召、李晓飞的分数相同,虽然他的名次不明原因的被排到了前面三个人的后面,但这恰恰证明了他的实力。因为张思静是在毕业几年之后,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所选择的人生之路,这个出发点就决定了他与前面三个人的不同之处。
  张思静不是因为社会竞争的压力增大而挤到公务员这座独木桥之上的,在社会上历练了几年之后的他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存技术要领,即使考不上这个公务员,也未必会影响到他的人生,但考上公务员,对他来说则意味着一次全新的机会。
  张思静是在主动的选择,是在为自己的人生一步步夯实基础,这与张满、杨召和李晓飞只想逃避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一心想找个摔不破砸不烂的金饭碗的想法全然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而言,这四个人中只有张思静在做出他的人生选择,而张满、杨召和李晓飞却不过是随波逐流,所以这三个人的失败是必然的事情,即使没有下乡这次引发他们人生波动的契因,他们也会在别的事情上遭遇到失败。总之,张满三人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因为他们不“懂事”,不懂事的人失败是正常的,成功了反倒是件奇怪的事情。
  成功是成功者的专利与特权。对于那些缺乏成功者思维的人来说,成功更多的不过是运气的成份,就如同摸彩票,自己的选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张满来说,被安排下乡了,就表明他人生的失败;对于杨召来说,不能留在近郊三个月,就证明了他人生的失败;对于李晓飞来说,不能够在穷乡僻壤干出名堂来,就标志着他人生的失败。五十步笑百步,所以他们三个人围绕着这个莫名其妙的目标进行了人生的博弈,这个博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不失败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而张思静则不然,他是在为他的一生勾勒蓝图,一旦把他的视线放开,下乡这件事就成为了他必须要做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所以从一开始,张思静就考虑他如何选择才能够从众多的挂职下乡的人员脱颖而出的方案。这个方案是不言而喻的,他必须要选择最偏远的地方,越远越穷的地方,人们才会记住他;此外就是时间越长越好,再长的时间也长不过他的一生,对此他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此外,下乡挂职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是一种组织行为,他必须要依靠组织。这种想法,是张满、杨召和李晓飞所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得到的。既然是组织行为,那么他就必须要遵循组织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行事,有了这个明确的认识,余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实际上,这是张思静与张满等三人在行为表现上的最大区别,张思静知道他们在干些什么,而张满等三人对于他们所做的事情缺乏一个最基本的判断。他们纯系以个人的喜好来考虑问题,是否愿意下乡?是否愿意下到僻远地带?是否知道自己去做些什么等等,这些考虑看起来好象没什么不妥当,却是最典型的“不懂事”,道理很明白,处于社会群体中的人,做事时所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应该去做”而非是否“喜欢去做”。
  张满三人将这次事件看成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是必须要由他们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只有张思静最清楚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组织中的一分子而已。他只要顺应这个组织的规律凸显自己在其中的价值与作用,就会为他的人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张思静下乡时走得比较远,他不象杨召那样死钻牛角尖非要留在近郊,留在近郊有什么好处?有多大可能可以帮助他的人生成功?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没必要须坚持甚至也没必要考虑。而且张思静也不是象李晓飞那样孤军深入跑到远不可及的地方,说过了,这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他一个人跑那么远干什么?这又不是万米赛跑,比的不是谁更能跑,是谁更懂事。张思静选择的是和大家在一起,由几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小组,这个小组的人都是“懂事”的人,早在决定下乡之前他们,他们就考虑着如何通过这次活动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在考虑如何才能够将事情做好,做到让方方面面满意。
  懂事的人总是要扎堆的,不懂事的人却注定了要跑单帮。只有懂事的人之间才有可能展开合作,不懂事的人即不懂得和懂事的人合作,更没办法和不懂事的人合作。所以当这批由各个单位所派出来的人员走到一起的时候,懂事的人立即相互找到了他们的事业伙伴,不懂事的人却没有丝毫的感觉与意识,已经说过的了,当别人准备成功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失败,最糟糕的是他们始终不知道这一点。
  一个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么的人,能够把事情做好的可能,实在是不大,幸好张思静没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也衡量过自己的能力,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和另外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组,三人到了一个缺水没电的村子,然后三人明确的分了工,由张思静留守山村,代表“全体工作队”展开了“工作”,具体说来就是在不卷入当地矛盾与纠纷的前提下,弄清楚了当地居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说过了,不用弄也清清楚楚的摆在那里。村子没电,不通电的原因是没钱,而张思静的工作就是说服没钱的村民们主动集资替村子通电,想来那些没钱的村民们躲他还来不及,哪还有心思拿当地乡土的矛盾跟他闹?这是张思静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但张思静要的不是说服没钱的村民们拿出钱来,而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无论是他,是当地村民还是各级政府,都需要这个。
  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在与张思静同组的另外两个人身上,但这个价值性工作在正式的报告上是不会提到一个字的,因为没有这个必要,真正有必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参与到这件事情中的人真实的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价值。
  那两个人比张思静年龄大一些,思想更成熟,也更有经验,所以他们的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54:00
  
  那两个人比张思静年龄大一些,思想更成熟,也更有经验,所以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跑城里想办法替他们蹲点的小村子搞来一定的政府投资,他们熟悉政府工作的流程,有着足够的资源可以调用,做这项工作比村民们要容易得多,所以资金很快就到了位。于是小村子很快就通上了电,有了电,就可以多多种植水浇地,当地的富裕前景,是一目了然的,而当地居民对扶贫工作队的感激之情,更是发自内心感人至深。
  这个工作小组被当地的居民送出了百里之遥,上了年纪的老人淌着眼泪拉着上级领导的手,哭求把张思静这个好干部留给他们,当地的农民越想留下张思静,上级领导就越是舍不得把张思静给他们,上级领导倒是挺愿意把张满、杨召或是李晓飞什么的留给村民们,可村民们又不想要。
  这大概就是与成功有关的定义了,需要你的人越多,你就越成功。被别人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尺度,张思静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当张思静坐在主席台上,语重心长的对全省干部做扶贫成果总结报告及经验介绍的时候,也正是组织对李晓飞的处分正式下达的时候,而在这个时间里,张满与杨召早已被逐出场外,已经不再有参与这项社会游戏的资格。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56:00
  
  (11)本章小结:懂事的人懂得是什么事
  
  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懂事的人懂得的是什么事,不懂事的人又没弄懂什么事,正是对于这个“事”的认知与观感构成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差异。
  成功者张思静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思考。
  我们可以总结说:与张满等三个失败者相比较,张思静的思维更为成熟,更为理性,更多的是从利害关系而非个人好恶出发,更多的体现了合作意识而非对抗情绪……诸如此类。
  但是我们也同样明确了一点,与其说这个总结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勿宁说这原本不过是成功者与失败者彼此不同的结果。毫无疑问的,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会具有这种思维特点,而当成功者遭遇失败的时候,却多半是没有坚持这种思维的缘故。换言之,张思静的思维特点是结果而非原因,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张思静——或者是我们自己,如何做才能够形成这种良性的思维习惯。
  这就是我们总是无法从那些对得不能再对的人生大道理中获得实际利益的原因之所在了,我们被要求的只是一个结果,但从未有人告诉过我们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
  我们就如同站在跑道上的运动员们,数不清的教练站在我们面前冲我们指手划脚,可是这些教练只是一味的要求我们赢得这场比赛,但如何才能赢,他们却想破脑袋也无法把方法告诉我们。
  我们所知道的几乎所有的人生道理,都只是一个结果,除非我们能够弄懂推导出这些结果的理论体系的究竟,否则成功就会与我们无缘。
  那么这个理论体系是什么?
  这个理论体系就是社会公众对我们付出的认知过程。
  我们已经说过了,所谓成功,就是如何做才能够获取他人认可的生存技巧,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这种技巧,就能够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一个人所付出的一切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他的付出也就毫无意义。
  不能说与成功隔膜的失败者对此的认知是含糊的,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这一点。比如杨召就比张满更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不象张满那样采取了与单位人对抗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主动下乡。而李晓飞显然比杨召更明白,所以他才主动的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然而,我们看到的结果却与他们的期望截然相反:
  李晓飞成为了下乡的反面典型而遭到通报,杨召被退回原单位要求换人,而张满至少还在单位混了几个年头,虽然他们的人生同样失败,但如果将他们的失败也划出一个等级来的话,显然是付出最多的李晓飞败得最惨,付出次多的杨召败得次惨,付出最少的败得还稍微体面一些。
  这又是一个什么道理呢?
  这就是社会博弈学的基本规律在起作用的原因。
  所谓社会博弈学,也就是对人在社会上合作与成功的基本规律的研究。
  社会博弈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有一个接近于成功的临近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奋斗者就会赢得公众的认同并获得最终的成功。而越是接近于这个临界点,奋斗者所引发的关注也越多,但此时的公众关注更多的呈现为一种怀疑的态度,事实上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奋斗者的付出的开始,当对奋斗者的行为持正面评价的公众数量越来越多,突破临界点的时候,奋斗者就会一夜成名。
  越是接近于临界点,奋斗者所遭受到的怀疑与压力也就越多,在接近于临界点的区域有一个纯洁区,意即当奋斗者付出的足够多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再犯任何微小的过失,任何过错的发生都会引发负面评价的狂潮,奋斗者就会一夜之间谤名加身,弄个身败名裂也不稀奇。
  
  成功者临界点示意图: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分析出人生成功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付出阶段。处于不受公众关注的小人物区域,奋斗者在这一阶段所做的任何事情都难以引发关注,所有的牺牲与付出都会被视为理所应当而收不到回报,绝大多数失败者终其一生处于这个阶段之中。所以失败的人生,就是一生停留在付出阶段的人生。只有付出却永远也收不到回报,这种人生自然乏味得很。
  第二个阶段是公众关注阶段。当一个人的付出累积到足够程度的时候,慢慢的就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在这一阶段很少会有正面的评价,而是怀疑与猜忌的情绪占据主导,太多的失败者期待着付出者的失败,寄希望通过别人的失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这一阶段是绝对不能够犯下任何过失的,否则不仅是前功尽弃,而且会遭遇到群体的激烈反弹,付出者的失败会非常的惨烈。
  第三个阶段是成功初期的公众关注。在这一阶段里,公众已经承认了付出者的牺牲及所应该获得的回报,但由于付出者是刚刚步入成功者行列的草根,公众对他寄予极高的期望,所以任何性质的评价仍然是刻薄的,成功者在这一阶段虽然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回报,但仍然需要无怨无悔的付出,否则同样会遭遇到失败。
  第四个阶段是不再受公众关注的成功期,就称赦免区,由于无形资源的慢慢累积,公众已经认可了成功者的定位及特权,最主要的是公众的性趣已经转移到了其它的奋斗者身上,这期间成功者的过失不再受人关注,即使被人发现也会获得谅解。人的一生只有到了这种程度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其标志就是以微量的付出而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杨召败得比张满惨,而李晓飞又败得比杨召惨的原因,这是因为杨召比张满更接近于公众关注区,而李晓飞又比杨召更接近于公众关注区,所以他们获得的评价也越来越苛刻。
  至于张思静,虽然他未必知道这番道理,但这个成功的规律他是非常清楚的,或者有一句民间俚语能够更生动的刻画出这一成功规律,那就是:把事情做到让人心服口服,做到挑不出*病的程度,那么,你的工作基本上也就接近于完美了。
  失败者对这一规律是漠然无知的,他们始终意识不到决定他们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别人的看法与态度,而非他们自己。一个人付出的越多,越是接近于公众关注区,就越是要小心翼翼,越是要意识到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苛求苛责与不近人情的非议,太多的失败者大都是在这一阶段的冲刺过程中突然泄了气,他们莫名其妙的想向别人索取公平,就如同一个运动员还没有跑到终点,却突然停下来要求颁奖与掌声,这种渴求成功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还没有资格得到这些。
  这样一个规律的存在,可以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事情,与一些人所期望的正相反,在你的事业刚刚开始的时候,你的付出与努力不会引起任何人的重视,没人把你放在眼里,更不要说让别人承认你的付出与价值了。许多人因此而愤愤不平,愤世嫉俗,骂老板骂主管骂环境,骂任何人,这种冲动只能让你滞留于失败区域,绝不会有任何益处。
  另外一些人,他们更加的努力,加倍的付出,于是他们接近或是进入了公众关注区,这是人生的紧要时刻,其中的时间延续有可能会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如果你知道这个规律的存在,你就会坚持下来,然而太多的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耐性在长久的等待中消磨殆尽,于是他们等不及,忍不住的跳了出来,这时候公众终于看到了他们一直期待的*西:看看,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我早知道你不行!而另外少数人,或者是他们生来就是个沉默的性格,又或者是他们咬牙坚持下去,最终公众的观感慢慢的得以感化,***在分析民众的这种心态的时候,曾经用了《列子》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来做比喻。人生就是一个愚公移山的过程,就是一个慢慢的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58:00
  
  另外一些人,他们更加的努力,加倍的付出,于是他们接近或是进入了公众关注区,这是人生的紧要时刻,其中的时间延续有可能会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如果你知道这个规律的存在,你就会坚持下来,然而太多的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耐性在长久的等待中消磨殆尽,于是他们等不及,忍不住的跳了出来,这时候公众终于看到了他们一直期待的*西:看看,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我早知道你不行!而另外少数人,或者是他们生来就是个沉默的性格,又或者是他们咬牙坚持下去,最终公众的观感慢慢的得以感化,***在分析民众的这种心态的时候,曾经用了《列子》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来做比喻。人生就是一个愚公移山的过程,就是一个慢慢的感化公众那颗铁石一样冰冷的心肠的过程,除非你打动了他们,否则你的任何付出都不会有意义。
  明白了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张满、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四人的不同人生,就会明白他们得失的缘由之所在。
  张满从一开始就拒绝付出,别管他的理由是什么,拒绝付出的人生态度就使得他无所收获。这一选择使他滞留于非公众关注区,除非他日后付出更多,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逐渐上升,这个我们都能够明白。
  
  杨召付出了,虽然不多,但这微小的付出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希望他付出的更多,直到承认他的付出价值为止,事实上他正处于非公众关注区与公众关注区的临界点上,只可惜他自己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失败了。
  李晓飞走入了公众关注区,但是他不知道这一规律的存在,只是认为自己既然付出了,就有资格获得回报,但是公众并不认同这一点,公众需要的是他进一步证明自己,然后才有资格享受荣誉,但如果他的表现没有能够让大家满意,那么大家对他的苛评更甚于张满和杨召。
  张思静也未必知道这个规律的存在,但是他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他更“懂事”,他知道除非把事情做到让大家都心服口服的程度上,否则是不会获得大家的认可的,正是这种心态促动他突破了成功的临界点,所以他的人生能够按照他所希望的那样逐次向前推进,未来的前景堪可预期。
  事实上这张成功者临界点示意图能够告诉我们更多的*西,诸如所有人在奋斗之初,都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人生成功的意义在于别人的认可。那些不停的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的人,都需要认真的反思一下,你的付出是否接近了成功的临界点?如果还没有,那么你必须要努力,如果已经接近了,那么你除了努力之外,还必须要小心,越是接近成功,失败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越是强烈。
  除非你明白了这个规律的存在,否则你永远也体验不到诸如“沉默是金”,诸如“多干少说”这一类道理的价值,更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奉行这些人生的基本原则。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19:59:00
  
  (12)小测试:测试你的“不懂事指数”
  
  测试你的“不懂事”指数(一)
  
  我们有着科学的智商测试方法,我们也有着五花八门的情商测试方法,所以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人可以按这两个标准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智商与情商双高的人,这一类人注定了处处如鱼得水,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成功代表与英雄人物。他们多数的时间里只是出现在荧屏之内,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会比人类与深海中的无脊椎原始鱼类距离更近。
  第二类是智商马马虎虎,但情商极高之人,这一类人的人生虽然不期望能有什么大的成就,但生活与事业却总是能够一帆风顺青云之上。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得到超过他们能力的利益配额,少劳而多得,评价这一类人的人生,只需要“幸福”两个字就足够了。
  在这个社会上易于得到多方面关照的是第三种人,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这一类人最易于获得公众的同情,虽然他们得不到超过他们能力的利益分配,但其所得与付出相比,也足以让他们满意了。
  比较沮丧的是最后一种类型了,这类人智商极高而情商相对不足,他们在工作中出了成绩也得不到应有的嘉许与奖励,因为那是他们应该做到的——能者多劳嘛!但如果这类人的工作出了岔子,那却是绝对不可以原谅的,因为公众不能容忍象他们这些聪明人犯错误,所以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只能得到远低于他们的付出的利益分配,这个结果无论他们自己是多么的不情愿,但却只能接受。
  情商高注定了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成功者,而情商低的人却只能碰运气,如果相对能力也不足,还算是藏拙保身之策,纵然是生活得不快乐,可也没什么抱怨的。最糟糕的是低情商偏偏配上了高智商,那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凡是情商低的人,百分之百的都可以列入“不懂事”的范围,但是,情商高的人,甚至包括了情商和智商双高的人,也未必就一定在“不懂事”的范围之外,而且“不懂事”几乎超越了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等所有分类标准的局限,其覆盖面之广泛,超过此前行为心理学所研究的所有样本范畴。
  究其根本,“懂事”与“不懂事”的区别,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技能或是人际关系契合度的技术性描述,存在于二者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智慧的分野,是无法以技术方法量化的,所以通常的技术分析方法在这一问题上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连描述都无从着手。
  所以我们只能从“非临床”的实践活动开始,为这种“不懂事”的研究对象设计一套测定方案。在这里“非临床”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必然的脱离了传统心理学的范畴,进入了个体行为研究的领域。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也有着现成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事理学”。
  事理学这一工具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陌生,以至于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在进入社会之初,无一例外的都要遭受到诸多的责难——不懂事,不明理。不懂事必然是缘于不明理,不明理必然就不可能懂事,这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情。但那些为我们所不懂的“事”到底是什么事?那些为我们所不明的“理”到底是什么理?这两个问题不唯不懂事的人搞不清楚——事实上不懂事的人就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一问题,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事情相对来说就会容易得多。
  更糟糕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懂事的人也同样不明白那些不懂事的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只是敏感的意识到对方的不堪造就,有意识而且主动的与不懂事的人拉开距离,以避免那些不懂事的人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懂事的人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成功,他们才不会有这份耐心放下自己的人生责任去替那些不懂事的人当保姆。所以说到底,每一个人的人生问题都只能由他自己来解决,无论你是懂事与否,在这方面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不懂事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横亘的不止是一条深深的壕沟,还有一堵高耸入云的认知之墙。想靠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学习和人生历练逐步去掌握墙内的智慧的想法,是决计行不通的。所以有太多的人活到老,也仍然是一个不懂事,标准化的教育可以传授给我们技能,但论及人生的智慧,我们所能借助的唯有完全自我的技术分析工具。
  这一技术分析工具的全部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跳过横亘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的高墙,这项工作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完成,因为智慧是私我的,它只能产生于完全私我的意识范畴之内,别人无法取代。这正印合了中国传统国学的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的修为有多深,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多大。
  ——此外还有悟性。
  努力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而悟性,则取决于工具的启迪价值。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 20:01:00
  
  测试你的“不懂事”指数(二)
  
  现在我们可以运用这一工具对我们的“懂事指数”做一个测定:
  这一工作由以下五步构成:
  第一步:坐下——你非让自己安静下来不可,冲动状态之中是不适宜做这种工作的。
  第二步:取一张纸,一支笔——如果你觉得这么搞太麻烦,省掉这一步也没关系。
  第三步:回忆你最近的一次朋友聚会,或者纯粹是一次社交场合,人数在三个人以上的情形,具体的日期、理由及地点。把这次聚会的全部过程在你的脑子里过上几遍,尤其是被你遗忘的细节问题,被你选择性遗忘的正是你最需要的。
  第四步:这次社交的全部过程有多久?你在这一过程中的讲话占到全部过程的比例是多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是否对这次聚会感到满意?
  第五步:计算你的合理表达空间。
  实际上这一步已经进入了打分流程,但打分是这个测试中最麻烦的过程,麻烦就麻烦在,如果一个不懂事的人来做这个测试的话,他很可能连分数都打错,所以我们还要制定一个打分标准。
  这一标准取决于这次聚会的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同身份与社会地位的人所占的权重是不同的,有影响力的人所占到的权重高一些,其余的参加者则平分秋色。比如说这一场合有你的老板在场,而且与会者都是老板的员工,那么老板的权重就要占到五分之四,余下来的人有可能平分其余的时间,并在这一时间里来表达自己。而一次社会身份与地位等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交活动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大家身份等同,所以每个人所分配到的时间配额也应当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大谈特谈,这个人必然是最讨人嫌的。同样的,一个自己的合理空间被别人无端挤占的人,也会寻找机会弥补自己的“损失”,迟早会从被人忽视的此一极端走到最讨人嫌的另一极端。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一言不发者与喋喋不休者属于同一类型。
  这是一个确定你的合理空间的过程,先估算出你独自表达的合理空间有多大,然后是下一步,确定你的有效表达程度。
  第六步:计算你的有效表达时间。
  话题的内容分配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假如你最近的一次聚会有六个身份等同的朋友,那么你在这次社交场合的自我表达空间就应该是二十分钟,但决定你是否能够获得这二十分钟的空间的权力并非是取决于你,说不定场合上有一位废话大王,他一个人自我炫耀了一个半小时,既然你不能当场掐死他,也不好意思用抹桌布堵住他的嘴,那么你的有效表达时间就只有五分钟了,如何合理利用这五分钟,才是决定性的。
  如果你在这五分钟之内的话题分布非常均匀,照顾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且你所谈论到的话题是具体的、与交谈对象和谐融洽并且是不会引发其它人反感的,那么你就达到了懂事与不懂事的临界点上,再经过一番努力就能够跳过那堵横亘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的高墙,进入自由王国了。
  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一步,那么你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肯定是少不了麻烦,因为你不懂事。
  然则懂事的人在这种场合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
  懂事的人根本不会出现在这种场合,凡是被这种场合搞得精神疲惫心力交瘁的,统统都是不懂事的——你要是懂事的话,根本就不会去这种无聊的场合!
  现在我们想要弄清楚的只有件事:测试者的不懂事程度到底有多高。
  所以决定你“不懂事指数”的硬指标有五个:
  
   你的合理空间是否得到了保证?
   你的有效时间是否照顾到了每一个人?
   你的话题是否具体?
   你的话题是否不至于让别人感到无趣或反感?
   事后你的心情是否非常不快?
  
  以上五个问题,凡是肯定的,则加1分,否定的不加分,这样你就可以给自己得到一个从1分到5分的测评结果出来。
  如果你得到5分,这表明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懂事,正在想尽办法让自己进入“懂事”的境界。
  如果你得到了4分,属于轻度不懂事,要多加注意了。
  如果你得到了3分,属于中度不懂事,你的麻烦会多一些,而且你正在为此而烦恼。
  如果你得到了2分以下,恭喜你,你已经没有任何烦恼或麻烦,刀枪不入了。因为你已经迈入了极度不懂事的行列,甚至与别人的沟通都已经出现了障碍,没有人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你的身上,除非你自己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已经解释过的了,尴尬人偏遇尴尬事,一个懂事的人是不会让自己遇到麻烦事情的,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了尴尬或麻烦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你自己就是一个尴尬人或麻烦人,解决这种尴尬及麻烦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意味着你要认真的去掌握一些对你来说更有价值的人生思想。
  而这,就意味着《懂事》的开始。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7 22:04:00
  
  
  第二章:赢之初——重新安装你的操作系统
  
  (1)新环境,新麻烦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绝对”的话:不懂事的人永远也不懂事。相信这句话会让许多人愤懑而恼怒,这么武断的说话,还让不让别人活了?但你愤懑也好,恼怒也罢,都不会影响到“客观规律”的运行。不管我们是用这种野蛮武断的口吻,还是改为和风细雨的模式,都改变不了这个结局。
  实际上,所谓“不懂事”的人只有一种类型:这一类型的人未必擅长于做“独立性工作”,但他们对于周边环境或者是过于敏感,或者是过于迟钝,无论是过于敏感也好,还是过于迟钝也罢,过犹不及,他们注定了要比公众的节拍快一些或是慢一些,就如同合唱的队列中混进来一个不和谐音,他们自己越是努力,与周边环境的疏离感就越是强烈。
  对此,张满、杨召和李晓飞有着深切的认识。
  这三个人在“下乡事件”发生之后,不得不辞职离开了雷打不动的公务员队伍。
  不是他们自己要砸掉自己的金饭碗,而是群体博弈关系使之然。
  公务员队伍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收入总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但这种“稳定”正构成了公务员队伍晋升的基本障碍。由于环境过于固化,一旦有谁失去先手,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很难扭转过来。相反,倒是企业的环境变化多端,树挪死,人挪活,你在这一家企业搞砸了,再换一家企业,重打锣鼓另开张,有着数不清的机会供你选择。
  这个理由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一点道理也没有。
  实际情况是,懂事的人不管到哪儿都能混得如鱼得水,而不懂事的人无论逃到哪里,都躲不过去与人打交道的这个大麻烦。懂事的人天生就喜欢往人堆里扎,最喜欢的就是与人打交道,如果没有那些不懂事的人替他们干活,他们真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混下去了。而不懂事的人往往是一遇到人际交往就要吃亏,而且他们自己往往弄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我们马上就会知道,主动选择离开公务员队伍,对于张满、杨召和李晓飞来说,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但这个选择在一开始时丝毫也没有“错误的迹象”,毕竟公务员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还是属于“上流”,所以当他们考虑另外选择一个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时候,挑挑选选的机会还是有的。
  做出重新选择的是张满、杨召和李晓飞三人,而那位在下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张思静,已经进入了梯队干部的行列之中,不会陪这三个不懂事的人瞎胡闹的。
  张满、杨召和李晓飞他们三人选择的是国企。
  他们选择这家企业,是因为这家企业在当地属于“龙头企业”,效益好,薪资高,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做公务员的时候和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有过来往,彼此之间的印象感觉还不错,去这家企业对他们来说是“有着充足上的上升空间”的。
  而且他们一进入企业,就“受到了重视”,都被安排在企业的高层工作。
  虽然张思静已经成功的“淡出”了,但这一次又有一位叫罗平的年轻人也和他们同时期进入了这家国企,有意思的是,罗平的年龄比他们三人更小一些,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因为他在大学时期经常组织文艺汇演,三番五次的跑到企业里拉赞助,表面上是拉赞助,实际上不过是给老板瞧瞧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这种办法是相当的有效,他成功的让自己“打入”了企业,成为了张满、杨召和李晓飞的新同事。
  四个人都被安排在了总经办。
  实际情况是,张满、杨召和李晓飞他们三人的辞职有早晚,也不是都一窝蜂的扎进同一家公司的总经办,哪家公司的总经办会养这么多的闲人?就算是烧钱也没这么一个烧法的。但我们为了文字组织的需要,尽可能的将这三个性格上略有轻微差异的人放在同一件事情的背景之下,也就顾不了现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反正,我们只要知道确曾有过这样几个人,确曾有过类此的事情就是了——这样的说明我们已经作过一次,此后不再赘述。
  这是一家效益相当不错的企业,而且还在不断的招收新员工,这就意味着张满四人从一进公司起,地位就越来越重要,只要他们牢记住上一次事件的教训,假以时日,不难在公司里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这就是张满的想法。
  这个想法看起来有些道理。
  如果——如果不是公司的总经理太过于赏识他们的话,他们的人生目标或许真的能够实现。
  但糟糕的是,总经理太看重他们几个年轻人了,尤其是看重张满、杨召和李晓飞,因为他们毕竟做过公务员,识大体明大局,又熟悉机关的运行规则,知道国家相关于此一行业的法律法规,所以但逢到应酬政府机关检查评比等类似的工作,总经理无一例外的都要带着张满。
  跟总经理进进出出,干的又不过是吃吃喝喝的活,广交朋友不说,还落一个脑满肠肥,这个工作好不好?
  懂事的人会喊好,因为懂事的人最适应的就是这一类型的工作。
  不懂事的人也会喊好,他们喊好的原因,却只不过是他们不懂事而已。
  不懂事的张满就这样兴高采烈的替总经理夹着皮包,陪上头来的客人去酒楼了。
  企业在招待“上头来人”的时候,是特别舍得下血本的,张满吃到了他在做公务员的时候做梦也吃不到的大菜,还喝得面红耳赤。喝酒的时候他留了一个心眼,时刻维护着自己的老板,替总经理连喝了几大杯,博得了同桌客人的一致好评。同时他还留意观察着总经理的表情,发现总经理的脸色微微有点不妥当,就立即带着总经理去洗手间。
  同桌的客人对张满的表现大为感叹,趁总经理不注意的时候,一位客人亲亲热热的凑上前来,拍着张满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小伙子有眼光,心细如发,我看过不了多久,你怎么也弄个副总经理了,以后多多照顾。
  但是这位客人看走眼了。
  张满没有机会混到副总的级别上,这顿饭局之后,他就被清除出局了。
  问题出在哪里?
  这事可千万别问张满,如果问他的话,说不定他会后悔的大哭起来。
  到底出什么事了?
  张满没钱买单。
  他陪总经理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去财务部借钱。
  总经理身上不是有钱吗?
  总经理身上有钱没钱,关张满什么事?跟总经理出去让老总掏钱买单,这不明摆着不想再混下去了吗?
  这就是从公务员到企业员工的一个“微小”不同了,以前张满做公务员的时候,跟处长局长出去吃饭的话,从来就没有动过买单的心思。处长也好局长也罢,既然他们对于自己的部属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那么在饭局上做冤大头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一堆公务员扎在饭桌上,谁官大谁买单的机率就大。
  但是企业却完全不同。
  在企业,老板们讲究一个“细节决定成败”,说明白了就是不看大事专抓你的小*病,一点小小的疏忽会否定你全部的表现,这期间没有丝毫的道理好讲。你把客人照顾得再好,临到最后却在买单这个问题上摆了总经理一道,那张满前面的付出,霎时间就都成为了负值。
  统统白干了!
  企业不讲道理,只讲利益。
  虽然教训来得晚了点,可张满总算是明白过来这个道理了。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7 22:08:00
  
  (2)麻烦都是人带来的
  
  张满出局,吸取了这一教训的不只是张满自己,他的老同事杨召也因此而警觉了起来。
  他一定小心翼翼才行,因为自从张满陪总经理去饭局却连借款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搞得总经理现场尴尬不已之后,总经理就不再欣赏张满了,从此再有饭局改为带着杨召。
  所以杨召只要一接到总经理的电话,就立即向着财务处飞奔,去借款。
  支钱,总经理要吃饭!
  可是财务处不肯支借。
  也不是财务处不肯支借,而是借款必须要有总经理的签字才行。这是公司的财务制度规定,天王老子也违背不得的,更何况区区一个杨召!
  于是杨召就急急添写了借款单据,再飞跑了去追到门口,拦住正要上车的总经理,让总经理签字。
  总经理虽然签了字,但是脸上的表现非常难看:怎么到这节骨眼上了你才想起来办这件事?要是我不在公司你怎么办?
  是啊,杨召听了总经理的训斥后,浑身上下都是冷汗,万一下一次总经理不在公司里,不可能替他签字,那借钱这事儿怎么办?
  那就预支!
  预先支借一笔钱拿在手上,以免事情临头被动,这是再笨的人也能想到的办法。
  杨召并不笨,这个办法当然被他考虑到了。
  于是杨召在还没有饭局的时候签好了一张借款单据,拿了去让总经理签字。
  总经理看了这张借据大惑不解:你有*病啊,脑子进水了?好端端的没事借这么大一笔钱,你是不是以为公司是你们家开的银行啊?你知道公司一天的运营费用有多高?要是每个人都象你这样没事就借一大笔钱捏在你手里,那公司就算是效益再好,也禁不起你们这么折腾啊!
  总经理不肯签字。
  总经理竟然不肯签字!
  杨召傻眼了,傻眼之后,就没咒念了。
  不签就不签吧,反正到时候你怪不得我。
  杨召心里愤愤不平的想。
  虽然愤愤不平,但杨召心里还是明白的,总经理不肯签字,并不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事实上正是因为总经理赏识他,所以才会这样没鼻子没脸的骂他,象那些没多大出息的员工,就算是想让人家总经理骂你,总经理也懒得理你。更何况人家总经理说得做得都没错,自己根本就没任何理由抱怨。
  总经理没错,财务管理制度也没错,那谁错了?
  实际上,有个道理杨召或许永远也不会弄明白:这世界上所有的麻烦,都是因为当事人不懂事所带来的,换一个懂事的人到了他这个位置,压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懂事的人根本用不着去解决那些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而不懂事的人惹出来的麻烦,也几乎是无解的人间难题。
  但解决不了也要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那杨召以后就跟张满一样,都是没办子再混下去了。
  这个问题暂时不好解决,那就先拖着吧。
  拖是没办法的办法,这就是杨召当时的处境了。
  但还没等拖上几天,问题还真的来了。
  正在外边的总经理突然打电话给杨召,让他立即赶到饭资最昂贵的大酒楼。还有还有,总经理在电话里提醒他:他已经打电话告诉财务部经理了,让杨召去财务那里支点钱,多支一点。
  哦,要多支一点!
  杨召茅塞顿开,既然不能够提前预支,那就只能借这次机会多借一点了,原来这件事情应该这样解决啊。
  然后杨召飞跑去财务部门,添写单据,找财务部经理签字,这个借款的事情总经理已经给财务部经理打过电话的了,所以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财务部经理在的话,的确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问题是,财务部经理不在公司。
  公司的出纳告诉杨召,财务部经理和他几乎是前后脚,刚刚出门离开公司。
  那眼下这件事情怎么办?火烧眉*啊,总经理可是正在酒楼里傻等着他去买单结帐呢。
  没办法的情况下,杨召就只好苦口婆心的做出纳的工作,希望出纳能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不管随便从哪个箱子柜子里先弄出点钱来,也免得让总经理在那边傻等。可是没有一家公司的出纳是好惹的,你话头上稍微有一点点不对的地方,小出纳是不会跟你客气的,说起话来连讽刺带挖苦,足够你受的。
  杨召这边急得跳脚,哪受得了这种气,当即和小出纳大吵了起来。
  也知道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杨召出来,干脆一咬牙,打电话给自己的一个朋友,先借了点钱,然后打出租车飞奔酒楼而去,到了地方一看,他差一点没有气死过去。
  在公司里失踪的财务部经理,此时赫赫然正和总经理一起坐在酒桌上,陪着客人谈笑风生。原来这个家伙接到总经理的电话之后,自己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把钱提出来,然后直接赶到酒楼里凑热闹来了。
  财务部经理是开心了,可他这么做,却把杨召坑惨了。
  当时杨召一看这情形,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既然财务部经理都到场了,那么他还应该来吗?
  可是总经理电话有召,他又能够不来吗?
  所以他只能尴尬的硬着头皮坐下,有什么事,坐下再说吧。
  总经理倒是一点也没责怪他,还对客人们详细的介绍了杨召的情况,语气中显得非常重视他,让客人们都拿他当成了个人物,这种高规格的待遇才让他心里的别扭劲慢慢消褪了。
  事后想一想,如果当时杨召那怕稍微懂上一点点的事儿,千万别把总经理的话当真,后来的麻烦可能还会少一些。但人在不懂事的地步是无法分辨客套话与真实情感的,所以他才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临到买单的时候,身上带着钱来的财务部经理竟然喝多了,去了洗手间,幸好杨召事先从朋友那里借来了钱,这才避免了现场的尴尬。
  然后这个尴尬却是不应该避免的,至少,也不应该由他来避免。
  等到回到公司,杨召添了报销单据,去财务处报帐的时候,麻烦事情来了。
  先是总经理满脸诧异的看着杨召递到面前的报帐单据,问:那天不是财务部经理带着钱去的吗?怎么会是你买的单呢?
  财务部经理当时不是去了洗手间吗。杨召解释说。
  总经理满脸狐疑的看着杨召,那种表情分明是在说:你别跟我撒谎了!就你这点小花样,还能骗得了我?……虽然总经理最后还是把字签了,但却让杨召心里说不出来的不自在,心里说不出的后悔多管这不该他管的闲事。
  再接下来,这张报销单据拿到财务部,财务部经理会给杨召报帐吗?
  如果你是财务部经理,会干这种没心没肺的事情吗?
  你要是肯给他报帐那才是怪事!
  在财务部经理这边考虑,本来他是知道杨召这个人太不懂事,指望不上的,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就自己带着钱去替总经理善后。可是说杨召不懂事,他就是不懂事,这家伙竟然自己通过私人关系借了钱去拆财务部经理的台,如果连这帐都给他报的话,那以后他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蠢事来!
  更何况杨召又在事先得罪了出纳,那么这笔钱,他能够拿到手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
  事实上,直到杨召已经被撵出这家公司的半年以后,他还每周登门一趟,去追讨他的欠帐。
  看起来杨召惹出来乱子比张满更麻烦,但麻烦这*西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接下来还有一个李晓飞,与他相比,杨召还算是幸运的。
  
  

作者: YOFARPQV   回复日期:2007-3-8 10:27:00
  行,有意义,我顶 谢谢您了 价值1亿人民币的网站 http://www.1yrmb.com?recomm=156

作者: 头文字蛮牛   回复日期:2007-3-8 20:24:00
  OK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9 15:38:00
  
  (3)小事情带来大麻烦
  
  下棋的人遇到高手,最明智的态度是什么?
  退避三舍,拱手相让。
  没错,博弈水平不足的人,就尽量别上前凑那个热闹,也免得让人家杀得自己屁滚尿流丢盔御甲,这是人在棋盘面前所应该有的最明智的选择。
  但是换到人生这么大一桩事情上,情形往往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人生这*西的麻烦就在于,如果说人生是一盘棋,那么甭管你的水平多么差劲,这盘棋你是一定要下的,不下你生下来干什么?所以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不愿意”长大,这就是明摆着撒娇了,那些不愿意长大的人还以为社会是他们家里的摇蓝呢,他们应该知道人生的责任意味着什么,不明白这一点,硬着头皮与自然规律顶牛,那未来的日子会很难乐观起来的。
  可如果拿懂事的程度来形容人生的处世交往能力的话,那么不懂事的人就是下棋的庸手,不论给他一盘多么好的开局,也非得让他给下得稀哩哗啦不可。
  张满和杨召就是现成的例子,把他们好端端的开局给演砸了,但这个道理李晓飞并不清楚,所以他对行将到来的麻烦缺乏哪怕是丝毫的感觉。
  现在总经理再出门就不再带着张满或是杨召,而是带着李晓飞。
  现在轮到李晓飞天天替总经理夹着皮包,跑前跑后的跟着去酒楼里蹭酒喝,多美的日子啊。
  公司里的饭局多,这是因为客户多,应酬多,做老总的一天到晚就是在外边不停的陪着客人喝酒,每天大鱼大肉吃得直想哭,所以一听到客户的电话,当老总的就立即出现胃部神经痉孪现象,那滋味是相当的不好受。
  所以没客户的时候,总经理就愿意吃一口淡的,家常小菜,时鲜果疏,这些*西最对老总的胃口。
  看李晓飞比张满、杨召懂事得多,总经理就更加欣赏他了,带着他吃便饭的次数越来越多,只要没有客户,总经理就会大步流星的冲出办公室,冲着李晓飞一挥手:走,咱们俩去吃点便饭。
  李晓飞就立即夹上老总的皮包,兴高采烈的跟老总去吃便饭。
  虽然只不过是一餐便饭,但也不可能蹲在那些卫生条件太差的小饭馆里吃,跟吃大餐一样,也都是要去大酒楼的。
  而大酒楼里最贵的饭菜,就是这些“简单”的饭菜了。
  陪老总去吃“便饭”,应该由谁来买单?
  让老总买?
  还是让员工替老总付帐?
  这个事人家老总早就考虑过的了,让老总买单肯定是不妥当的,虽然老总的收入高,但你员工可不是老总的亲生儿子,人家老总干吗要白白的喂肥你这么能吃的一个大活人?
  让员工买单更不妥当,人家是老总,这点道理还不明白吗?
  所以老总单独带着李晓飞出去吃饭的时候,两个人就轮流买单,这一次是总经理,下一次就轮到李晓飞,这种买单方法在企业中较为流行,又称AA制,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支付方案。
  就是这个怎么听怎么公平的买单方案,把李晓飞给坑惨了。
  为什么呢?
  原因是酒楼里的饭菜太贵,等闲一顿饭菜,花个三两百是常事,总经理支付这点小钱是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李晓飞的工资收入却比不过总经理的一个零头,买单的时候难免会心里流血。
  更让李晓飞受不了的是,虽然饭菜的价格贵一些,可发票还是可以带回公司做帐的。
  这么说起来李晓飞和总经理吃的饭菜虽然不算是太便宜,可最后买的还是公司,按理来说他不应该有什么麻烦啊。
  但李晓飞的的确确的是遇到了麻烦,而且是天大的麻烦!
  他和总经理吃过饭后,由他添了报销单据,财务部门做了帐之后,就直接把钱打到了总经理的帐户里,没他李晓飞什么事。
  也就是说,李晓飞虽然在饭桌上和总经理轮流买单,公平又合理,但是这些钱报了帐后,却绕了个弯进到了总经理的腰包里,这简直就等于是总经理在抢他的钱。
  这个始料未及的情况让李晓飞目瞪口呆。
  要知道,就凭他那点工资收入,最多也不过是能陪着总经理在大酒楼里吃上个三顿五顿,再吃下去,他就得借钱了,而现在他自己的收入和借来的钱全进了总经理的帐户,这岂不是等于他到企业里来是无私奉献来了吗?
  奉献是好事,大家都乐意奉献,可这么一个奉献法,李晓飞他奉献不起啊。
  而且最惨的是,他甚至没办法跟总经理开口说这件事,难道他还能当面朝总经理要回属于他的钱吗?那岂不是指着总经理的鼻子骂这位老总不是个玩艺吗!
  不能跟总经理说,那就只能跟财务部说。
  而且还不能把话说明白了。
  要是让财务部把他说的话传到总经理的耳朵里,那还不如当面骂总经理一顿更合适。所以李晓飞思前想后,琢磨出一个招术,他把自己买的单和总经理买的单分开,做成两份票据,一份替总经理报帐,一份给自己报帐,这么一搞,岂不是将问题化解于无形了吗?
  李晓飞很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
  两份单据拿到总经理那里去签字。
  总经理看着这么多的单据大吃一惊:我们有吃那么多吗?
  实际上吃的顿数并不多,只不过单据做成了两份。李晓飞解释说,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鼻子尖往下淌着汗,感觉到事情要出大麻烦。
  这一次他的感觉一点也没错。
  总经理满脸诧异的盯着他看,那表情就象是在看一只火星生物,分明是在说:你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事情让你给弄得这么复杂,你的脑子是不是有*病呢?
  后来总经理看着那一堆餐饮发票,考虑了好长时间,把所有的发票全部收拢进抽屉里,说:算了,这是我们自己在外边吃的饭,又不是公事,也没几个钱,以后这种帐就不要报了,免得让人家说三道四。
  要命!
  听了这话,李晓飞差一点没一头撞死在总经理的桌角上。
  这帐不报了,虽然理由堂堂正正,可他李晓飞上了这么长时间的班,把所有的工资全搭进去了不说,还欠了一笔债,这帐又该怎么算?
  没法子算得清楚。
  幸好,几天后,总经理又带着他外出吃饭,很是纳闷的问起这件事。看起来,总经理确实有点怀疑他的脑筋短路。趁这个机会,李晓飞把全部情况都告诉给了老总,顾不了后果如何了,现在不说清楚,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总经理听了后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人,脑子还真是有*病,有这么一个情况你早点告诉我啊,你不说,谁知道你是怎么一回事?
  总经理果然很体谅李晓飞的难处,回到公司,他把那些餐饮发票从抽屉里拿出来,大笔一挥签了字:去报帐吧,以后不要搞得这么玄玄乎乎的了。
  李晓飞兴高采烈的拿着这些票据冲向了财务部。
  有了总经理的签字,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
  没问题才怪!
  任何一家公司的财务部都不可能给员工报这种餐饮发票的,公司已经付了你工资了,再替你在外边花天酒地买单,你以为你是谁?
  李晓飞的票据被财务部精心挑选出来,全部退回,但是总经理的帐却给报了。
  这下子李晓飞彻底傻眼了,他辛辛苦苦的在公司里干了这么长时间,工资全部贴了进去,欠下了一笔债务不说,而且人人都知道这个员工脑子有问题,他居然把自己在外边花天酒地的餐饮发票拿到公司里来报帐,脑子正常的员工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吗?
  什么?你说干不出来?
  那你怎么解释李晓飞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不懂事的人往往会在现实中让自己遭遇到离奇古怪的麻烦,而他们用来处理这些麻烦的手段,在别人看来分明是神经不正常。
  这就是李晓飞在国企中的全部收获了。
  他宁肯没有这种收获。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9 15:42:00
  
  (4)没有任何问题
  
  张满、杨召和李晓飞都把他们的开局搞砸了,现在轮到了新员工罗平出场。
  如果不是张满、杨召和李晓飞这三个人自己太不争气,也轮不到罗平来唱主角。
  与张满三人相比,罗平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社会经验少得可怜,根本没法跟张满他们这些从大机关里出来的人相比,所以开始时总经理不欣赏罗平,也是件正常的事情。
  但是慢慢的,总经理就注意到了罗平。
  尽管张满、杨召和李晓飞是从大机关里走出来的人,但有些事,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罗平知道,可是张满他们三人却是一点也不清楚。
  这件事情就是:做管理者的,会时不时的盯着手下的人琢磨,琢磨的就是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哪一天要是用这个人的话,应该是怎么一个用法,这个人的品行如何,脾气又如何。由于中国的管理者都是洗脚上田,毕竟市场经济也没几天,管理人员琢磨员工的招术,归纳起来也都是无师自通的传统路数,就是将人分为几种类型:
  在管理者看来,员工再多,也只不过是两种类型:靠得住的员工,和靠不住的员工。
  但一个人到底遇到事情的时候能不能靠得住,不真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也是看不出来的,所以管理者观察人,感觉和印象就是唯一可以凭据的技术工具了。
  感觉和印象的第一个指标是外貌,这玩艺大家都知道靠不住,早年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就因为子羽这个学生长得奇丑,孔子就死活不肯收这个学生,结果子羽被孔子轰出门外之后却名声大振,搞得孔子好没情绪,所以后来孔子建议观察人的时候要看眼睛,有关这方面的专业性研究曾国藩是个高手,但可惜我们大家都比不了曾国藩,所以最终还是以貌取人占到上风。
  感觉与印象的第二个指标是语言,总结来说,就是较为权威性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多少与一个人的可靠程度成反比。废话多的人,再能干也白搭,三跤踹不出来一个屁的闷葫芦,在这方面就占到了优势。
  其实语言跟外貌一样更是靠不住,但没办法,人心隔肚皮,管理人员琢磨人的招术就这么两手,所以许多年轻人走入社会后会发现自己的管理者“非常武断”,甚至青红皂白不分,这时候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通常情况下是因为你的表现太差让人家一眼就看死了你,千万不要跟规律较真,较真也没用。
  尽管这些观察方法非常原始而粗糙,不科学又不系统更没个准头,但年轻人罗平就是用这个不靠谱的方法,还是比公司里任何一个人更早的就看出来张满、杨召和李晓飞这三个人迟早会出局,正戏还得由他罗平来唱。
  那么初出校门的*孩子罗平何以会比社会经验更丰富的总经理对这个局面更有预见性呢?
  这个结果说穿了一点也不奇怪,不管是张满、杨召还是李晓飞,他们刚刚到了一个新环境,在老员工面前,尤其是在总经理面前,肯定都是小心翼翼的,有点象初入大观园的林黛玉,唯恐错走了一步路,唯恐错说了一句话。但是他们在刚刚毕业的*孩子罗平面前,却没任何必要掩饰自己,而且多半都会以老前辈而自居,不懂事的狐狸尾巴一下子就露了出来,让罗平瞧得清清楚楚。
  那么罗平又是如何具有这种观察能力的呢?
  这是因为罗平在学校里的时候是“班干部”。
  现在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都学会了这一手,在自己的简历上特别强调自己从事过“班干部”工作,人才市场上曾出现过一个毕业班里有十几个班长的笑话。这是因为做过班委的学生不得不天天琢磨别人,三琢磨两琢磨,就养成了琢磨人的良好习惯,那怕是一个不懂事的人,经过这么一番历练也会长点出息,而我们这里提到的罗平,正是这样一个因为琢磨人而比张满、杨召及李晓飞更懂事的人。
  发现张满三人不足恃也,罗平的心思立即活动了起来,他开始为自己的日后前程铺平道路。
  他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把自己和张满、杨召、李晓飞这三个人区分开来。
  罗平要避免这样一个结局,那就是一旦张满、杨召和李晓飞他们将他们在公司的信任资源耗尽的话,那么公司就会对这几个人全部看死,认为“现在这些年轻人都太不懂事了”,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这几个人走在一起,以免到时候遭受到牵连。
  所以罗平挑选了一个最不适合他的工作来做:在总经理办公室编辑公司内刊。实际上,这项工作更适合张满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谁做都比罗平做得好,但不懂事的人最大的麻烦就在于他们不懂得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不知道应该选择自己的强项,而是沾沾自喜的沉浸在总经理赏识的错觉之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毁掉了他们自己的前程。
  而罗平最强的项目是处理人际关系,凡是会玩这种花活的人,都会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资源,内刊这玩艺虽然他搞不明白,也没心思去搞这*西,但他知道应该怎么利用这*西来帮助他铺平道路。
  他拿着这本破内刊,两只眼睛专注着盯着公司中的实力型人物及总经理最赏识的管理人员,然后他颠颠的跑了去“采访”,企业里那点破事让他那张嘴一说,就“涌现”出了许多新奇的“理念”,这些所谓的“理念”连当事人自己也从来没听说过,但是却被罗平给总结出来了。
  他管这项工作叫做“把管理层的理念具像化。”
  随着张满、杨召和李晓飞三人的逐一出局,总经理却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在他耳朵边上提起能力“超强”的罗平,这样一来,罗平就将自己从张满这一拨“不懂事”的阵营中将自己甄别了出来。
  总经理的目光终于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
  从此以后总经理再有饭局,就带着罗平出场,而罗平做起事来却和张满三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他注意到但逢春秋两季,是上级部门跑来企业“视察”的高发时间段,而在公司的产品进入销售旺季的前一个月,则是客户跑来找总经理拼酒的高峰期,他把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客户分成几个不同的级别,替总经理拟定好时间表,以后总经理应该见谁不应该见谁,统统由他说了算。
  总经理非常满意这个懂事的罗平,所以大笔一挥,就在罗平预支公款的借据上签了字。
  然后罗平正式进入了陪老板吃吃喝喝的快乐日子里,过上了让所有的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
  他不想管理象张满、杨召、李晓飞这样的“大龄员工”,在人力资源部将这三人辞退之后,他亲临人才市场,招收了几个比他更年轻的毕业生,此后不久他有了签单的权力,对于他来说,人生就应该是这么一个样子,也无所谓成功不成功,虽然高管的职位距离他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知道他很快就会得到这些。
  
  

作者: 赵小帅   回复日期:2007-3-11 1:35:00
  
  阿弥陀佛,老雾,你堕落到什么都写的份上了。
  

作者: 蚊子快出来   回复日期:2007-3-11 15:54:00
  Two of a trade seldom agree.

作者: 一个人打网球   回复日期:2007-3-11 18:06:00
  to 雾满拦江
  发份电子稿我 我找了好几个书店找不到这本书
  skyyahoo@163.com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12 12:12:00
  晕,偷偷在这里的啊,也被人发现了,哈哈哈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12 12:13:00
  
  (5)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所有的人都会慢慢成长起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智慧与人生经验,应付各方面的人生问题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也是规律,是许多人都有亲身体会的现实。
  但有一些*西却不象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改变。
  比如说,一个人内在的心理人格。
  有关心理人格这个*西,类似于传统中医中的经络学说,因为西医在用手术刀将人体切割得七零八碎之后,也没找到经络这玩艺到底在哪儿,所以就有些人据此认为传统中医不是科学。
  持这种观点的人若非是患有严重的智障,就是居心不良。
  因为西方个体心理学中有关人格的表述,也跟传统中医中的经络学说一样,就算你把一个大活人切割得再细碎,也没办法找到有关人格的物理存在。但建立在这个没办法看到的人格理论之上的个体心理学已经风行天下,一统学界,却没听说有谁以解剖学无法确定人格的存在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来否认个体心理学。
  把人格与人体经络相提并论,目的不是为了为传统中医张目,说到底这个活还得传统中医们自己来搞,能不能搞得明白,除了他们自己,谁也帮不上手。我们把这两个*西并列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软件系统。
  软件这个词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
  把一台计算机拆开,我们能够找到硬盘、主板、内存条,显卡等一堆电子零件,但你找不到“软件”的物理形态,但我们却都知道软件的重要性,也没人象对待中医一样的否认软件的存在。
  如果全世界的计算机装置与技术水平没什么区别的话,那么看这些计算机的“性能”,就只能看软件了。
  实际上,在实证学者的眼光中,我们人就是这样一台台满地乱跑的计算装置。早年美国太空总署向白宫提交报告,解释说他们为什么要把宇航员送上天的时候这样说:人是成本最底廉、最易于复制的计算装置。这个理由一下子说服了国会中那些最能扯淡的议员们,所以太空人就跟小白鼠们一起,嗖的一家伙被抛到了太空之上。起初那些成为明星的太空人还不知道这份报告,俨然以英雄而自居,沾沾自喜了良久,后来报告泄露到外界,搞得太空人们说不出的郁闷。
  连太空人都要郁闷,更何况我们这些“非太空人”了,那就是更要郁闷不可的了。
  我们的郁闷来自于何方呢?
  就来自于我们的“操作系统”——内在人格之上。
  幼年的人生经验与源自于集体的潜意识构筑形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不同人格,就象运行在计算机上面的程序不知道操作系统的存在一样,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拿自己的脑袋思考了整整一辈子,却压根不知道自己所思所想都是受到了这个底层操作系统——人格的影响。
  有关人格在人生中所起到的作用,柏杨先生曾讲过一个笑话:
  有一位丈夫,在外边结交了个狐朋狗友,就带回家里来。妻子一见这个人,就心里泛起了嘀咕,悄悄的告诉丈夫说:以后你不要再跟这个人来往了,这个人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丈夫对妻子的神经质嗤之以鼻,不以为然,继续带这个朋友来家里做客。可是不曾想,没过多久,丈夫有一次偶然回家,却将他的妻子和他的这位好朋友堵在了床上。当时做丈夫的气到暴跳如雷,大吼大叫。没想到,他的妻子却理直气壮的反驳道:
  这都怪你自己,我早就告诉过你别带这种人来咱们家里的,你就是不听,看看,现在出事了,你后悔了吧?
  感情这位妻子还有理了!
  实际情况是,这位妻子说得还真有道理。
  妻子的道理就在于,她是用“直觉”来替代思考的,直觉这个*西属于原始逻辑思维,是人的内在人格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的感应。由于这种感应与我们的逻辑思维不是一回事,所以无法用语言说出个子午卯酉来。总之,女性都是原始逻辑思维的高手,一看到男人就会有一个接近于事实的直觉,所以故事中的妻子一看到丈夫的朋友就感觉到了危险,知道自己跟这个野男人一定会有故事发生并酿成“事故”,就急急发出警报。
  聊起这个话题来,女性读者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许多女孩子天生就有这样一种直觉,她们往往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对方会不会有“故事”,但“故事”也好,“事故”也罢,这些话题尽管比本书拥有更广泛的读者,但可惜我们这本《懂事》所要研究的不是这个范畴,这实在是太遗憾不过的事情了。
  我们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基础到底是什么!
  经典成功学理论认为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理念”,这个研究结果绝对是没有动脑子的胡说八道。
  只要是稍微对人类的历史有过一点点了解的人,就不会这么轻率的做出判断。以举世闻名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来说,主掌革命法庭的山岳党人在对王党贵族不客气的砍头的同时,他们自己这些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理念”的战友们在自相残杀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手软:“他们判决路易十六死刑的时候,罗伯斯庇尔还有十八个月可活,丹*十五个月,魏尼奥九个月,马拉五个月零三个星期,勒贝勒蒂叶—圣法诺只有一天。”这些山岳党人领袖们绝大多数是自己人投票把自己的战友送上了断头台,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信念太纯洁了,一看别人不顺眼,生恐对方会损害到自己的祟高理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对方的脑袋砍了再说,反正不是自己的脑袋,砍错了的话大不了再“追认”一下就完活了。
  这样说历史我们中国人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们也曾遭遇到过这样说不清楚的事情。
  可见,认为大家拥有共同的理想,拥有共同的信念,就能够展开美好的合作的想法,是根本靠不住的。相反的例子是,商人这种动物是最没有什么“价值观理念”的,但偏偏商人们之间却是最易于展开合作的。
  如此说来,我们的价值观理念是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呢?
  也不是,在作者的《企业红宝书》一书中,曾经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讲述价值观念对我们作用与影响。任何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但正如我们在这里所要提到的是:价值观理念是人们能够相互接纳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不是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价值观理念才达成的合作,相反,往往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能够展开密切的合作,才在这个合作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共有的价值观理念系统。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决定性的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格的契合度。
  什么叫人格的契合度?
  简单说来就是彼此之间的不同人格能够相互接纳。
  三国时代的刘备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他和诸葛亮之前的同事关系,考虑到这句话更多的用于男女私秘环境之中,可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微妙,根本不是日常逻辑能够说得清楚的。
  如果你问你的老板他最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员工,他会正气凛然的给你讲上三天三夜的大道理,什么自信合作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等等,凡属成功学范畴之内的基本术语他都会给你重复一遍。
  可是如果你关上门,让你的老板说句真话,那么除非你这位老板打死不肯告诉你,否则他只有一句话:
  老板最需要的,就是那种能够在老板刚刚意识到一件什么重要的工作的时候,这时候你已经替他做好了。
  与老板的思维同步并且在行动上稍微快上一点点,比老板他自己的手脚还要听话,这种理想型的员工,绝对不是单凭了逻辑思维就能够达到的,一定要再下一层,在看不见的人格层次面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除非在你的人格操作系统上运行的是与对方同样的软件,否则你永远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我的《蓝海中国战略》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团队人格”这种概念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12 12:14:00
  我的《蓝海中国战略》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团队人格”这种概念,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孔子说,智者乐水,而水无常形,如果你的人格具有着善于同其它人的人格相对接融合的特质,那你的这一生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尤其是那些“不懂事”的人,他们的人格就象是一支锥子,逮到谁扎谁。锥子扎了别人,是锥子疼还是别人疼?
  疼的永远是别人,锥子自己是没有任何感觉的。
  所以不懂事的人总是刺伤了别人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直到合作破裂,引发对方的激烈反弹的时候,不懂事的人还懵懂无知,所以我们才需要从人格的建立这个角度深入的阐述这个问题。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12 12:23:00
  
  (6)人格的认知体系
  
  人生中有些问题极为复杂,可是我们却奇怪的认为这些事情很简单。
  人生中有些事情极为简单,可是我们却毫无理由的认为这些事情很复杂。
  原本是复杂的事情我们却认为简单,不肯花费功夫去思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了。
  而原本是非常简单却被我们认为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就是把握住你的优势取得人生的成功了。
  正是因为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看得太过于简单,所以才会丢开自己的优势,跑到人群中急于显示自己,直到碰了一鼻子灰还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许多人都曾经犯过的错误,而那些不懂事的人,则是在这些错误中流连徘徊,不见有丝毫的长进。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不懂事的人所具有的特点,以便让我们大家好对号入座。
  一般来说,一个初入职场的人总会犯点如下的错误:
  1. 急于做事
  2. 把事情想得极为简单
  3. 不加辨别的同任何人合作
  4. 做事时不考虑人的差异性
  5. 轻率的向别人提出要求
  6. 把别人的承诺当真
  7. 丝毫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8. 强调自己在工作方面的能力
  9. 不知道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做不成的
  10. 盲目热心,往往因为帮助别人而带来麻烦
  罗列在这里的十项错误,即使是许多成功人士也都有幸犯过,另外有一些人只是因为年轻,缺乏足够的经验,等到他明白了这些,就会慢慢的成熟起来。但还有相当数量——实际上是占到我们人口数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大部分人,会终其一生的坚定不移犯下第6个和第9个错误。
  
  把别人的承诺当真。
  
  不知道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事情是做不成的。
  
  基本来说,一个人如果连续在这两个错误上栽过两次以上的跟头,就足以荣列“不懂事”的排行榜之上了。
  而且这世上还有一桩更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明白人大都懒得搭理不懂事的人,人生有限,忙着赚钱或是忙着享受人生,干什么都行,谁有那份闲功夫陪一个不懂事的人浪费时间?所以但逢不懂事的人隆重的向他们提出一些“合作建议”的时候,懂事的人知道这纯粹是异想天开,懒得跟不懂事的人费唇舌,就跟哄孩子一样逗他们玩玩,于是不懂事的人立即当了真,立即拿这些没影子的事儿当成了真事,开始煞介其事的消耗他的人生成本,等到后来发现对方不过是逗自己玩玩的时候,这才悲愤交加的指责抱怨,似乎这世界之上尽是些小人骗子。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成年人喜欢“逗”小孩子玩,他们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压根就没有过履行的想法——这正如懂事的人对不懂事的人的态度。
  但是不懂事的人却不明白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不懂事的人会弄不明白这一点呢?
  说到底,根本还在于他们的潜在人格上。
  人生的道理是简单的,即使是“不懂事”的人,以其智力也不难理解这些简单的道理。
  但问题是:如果把这些简单的道理拿程序软件来比喻的话,不懂事的人的操作系统——人格认知体系,偏偏与这些简单的小程序不兼容。所以许多道理甭管听起来是多么的简单,不懂事的人就是做不到。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人格的认知体系。
  总体来说,潜在的人格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
  认知
  
  感测
  
  纳入
  
  修正
  
  第一部分是认知——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世界观”,说明白了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世界包括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
  第二部分是感测——这就是我们的“直觉”发挥作用的时候的心理机制,与逻辑思维的观察类似,但结果往往与逻辑思维的推理完全相反。
  第三部分是纳入——也就是把感测到的结果存入人格的记忆芯片之中,这似乎是我们在意识层次面上的学习过程,但在心理机制上却恰恰相反,学习的过程是中接收新的知识与思想,而人格却只接受那些旧有的*西,对新的*西根本不预理会。这是因为人格的纳入是一个物理过程,如果把人格的认知体系当做一间屋子的话,人格的纳入过程好比你在门上开一个小洞,能够钻进来的只有老鼠,大象是铁定钻不进来的。所以虽然你的思维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大象的存在,但你的人格却否认这一点。
  第四部分是修正——潜在人格对许多*西是拒绝接受的,但对另外一些*西,虽然接受却在此之前将其“整新如旧”的更正成旧有的认知。
  潜在人格的原逻辑思维与意识表面的逻辑思维是人们所共有的两套体系,在意识表面上人们是很容易的“达成共识”的,但在潜在人格的原逻辑思维层次面上,有没有“共识”那就难说得很了。
  关于潜在人格运行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用一个笑话来讲得简单些。
  有一个精神疾病患者,他坚信自己的肚子里有一只啤酒瓶子,这个想法让他饱受折磨,不得不住进了精神病院。又恰好他得了阑尾炎,要开刀做手术,于是精神病医师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治好患者的精神病。
  手术之前的时候,医师事先将一只啤酒瓶子藏在一边,等到手术开刀的时候,医师假装兴高采烈的将那只啤酒瓶子举起来,让患者瞧个清楚:哇耶,你现在终于没事了,看看,你肚子里的啤酒瓶子已经开刀取出来了。
  就见那个患者睁开眼睛仔细的瞅了瞅啤酒瓶子,突然喊道:不对,医生你搞错了,我肚子里的啤酒瓶子,根本不是这个牌子的!
  医生顿时晕倒。
  让医生欲哭无泪的是,这个故事是典型的大脑逻辑思维与潜在人格的原逻辑思维相互碰撞的结果,这就如同广*人所说的鸡同鸭讲,两种不同的认知体系相遇到一起,不闹出笑话来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患者的原逻辑思维突出的体现了其潜在人格的四个功能:
  认知:基于幼年对于世界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肚子里被人塞进了一只啤酒瓶子。这件事情在逻辑上属于主观妄想,但在原逻辑思维上却是真实的,因为人只承认自己的主观世界。
  感测:肚子里被塞入一只啤酒瓶子是很不舒服的,冰凉凉沉掂掂,啤酒瓶子在谁的肚子里谁难受,所以患者很难受。
  纳入:医师声称啤酒瓶子已经取出,但这个啤酒瓶子是在患者的人格认知之中,是不可能取出来的,所以医师的行为不会得到纳入许可。
  修正: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患者人格认知中的啤酒瓶子更加具像化,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以确保这只瓶子仍然留在人格认知之中,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完整性。
  分析起来,人格的认知体系因其潜在的隐秘性而难以动摇,其特点是人只承认主观世界,自然世界有任何与主观世界不相吻合的地方,就会裁之剪之将其弄到与主观相符的程度。表现在思维的层次面上,就是我们总把新的知识体系纳入到旧的认知体系之中去。
  事实上正是人格的牢固性才导致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现象出现,所谓难移的秉性,不过是我们人格的原逻辑思维认知过程而已。
  不懂事的人普遍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应急反应不够,平时还可以克制自己理智一些,一旦面临突发事件,这时候逻辑思维靠不上了,潜在人格的原逻辑思维一下子冒了出来,马上就暴露出了他们不懂事的真面目,这就是我们总是面临着许多麻烦的本质原因。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得到结果。
  现在我们可以更深层次的确定改善自己心智模式的方案了。
  
  

作者: stuxmu   回复日期:2007-3-12 18:55:00
  顶阿江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15 22:30:00
  
  (7)“花瓶人格”与“马桶人格”
  
  我们知道了人格的契合度这个概念,在这个层次上再回头来看张满、杨召和李晓飞他们三人在国企中所遇到的麻烦,就会立即得出结论:
  麻烦都是自己找的。
  确切的说,在这世界上人人都会遇到麻烦,但懂事的人所遇到的麻烦与不懂事的人所遇到的麻烦,是不同的。
  懂事的人所遇到的麻烦,是如何让别人把事情做好。
  不懂事的人所遇到的麻烦,却往往是因为他们人格的契合度存在着问题。
  简单说来,不懂事的人,以及一些情商不高的人,无论到任何一个环境中都会遇到麻烦,麻烦的表现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却只有一个症因:
  那就是他们的人格形态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
  许多“不懂事”的人都曾经遭遇到过这种情形,他们努力向大家传递自己的真诚,认真的做事,还有些人认真研读卡耐基的处世哲学,研究人性的弱点,但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甚微还算是他们的幸运,有些弄不明白的人,甚至连他们在真诚的赞美别人的时候,都让人感觉到一种虚情假意,反倒引起别人的反感。
  相反,一些明明人品存在着严重问题的人,却是处处如鱼得水,明明他们一点也不真诚,说得全都是假话,可是大家就是愿意买他们的帐。
  诚如屈原老先生所言: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啊!
  本质的原因是,那些不懂事的人,问题出在他们的人格上。
  简单说来,人格这*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心理学表述上也是一个有着实体形态的存在。
  我们已经解释过的了,人格这个*西最大的麻烦在于,它不能够象我们身体上的器官一样,可以切割下来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制成标本让我们看个清楚。实际情况是,人格这种*西它到底真的存在与否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问题,解剖学证明不了它的存在,但如果它不存在的话,许多问题也就无法解决。
  现代心理学已经应用“人格”这一概念解决了许多临床问题,我们所知道最多的,是在精神分析领域。但是,被誉为心理分析王诸的容格在将这一概念引入群体合作范畴之后,现代语义上的成功学就在这一基础上得到重新改写。
  现代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与人的合作就是潜意识层次的人格的合作。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理论范畴有着诸多朴素的表述,例如一见钟情,两个素未谋面的男女一见面就感觉到自己是对方的一部分,那就是因为彼此双方的人格正好相互弥合的缘故。而有的夫妻同床了一世却始终保持在“异梦”的状态之中,不是他们不想接受对方,而是他们的人格彼此抵触。
  还有一句话叫“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交往了一生一世的两个人相互不理解对方,但遇到一个陌生人却有知已相逢的感觉。所谓知已,谁不知道你心理琢磨的是什么?但为什么偏偏此人是你的知已而别人不是?
  原因就出在人格的相互认知上。
  人格虽然看不见也摸不到,但却是一种无形的固体形态。
  只有固体才是难以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不是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人格,而是我们不知道人格的存在与作用,所以改变自己的努力始终不对路数,方法不对头,花费的力气与收到的效果并不成正比。
  虽然无形,却是一种固体的存在,那么人格与人格的相融,也就存在着一个是否能够相互适应的过程。
  有些人的人格就象是精巧的饰物,很容易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得到大家的认可。相反,另外一些人的人格却象是马桶,马桶很重要,生活离不了,不管是千娇百媚的香闺小姐,还是野蛮粗鲁的大男人,都需要马桶来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问题——可千百年以来没人因为马桶非常重要就喜欢它,就会把它摆放在房间里重要的位置上,相反,房间中最重要的位置上摆放的从来不是有用的马桶,而是毫无价值的花瓶!
  这就是那些不懂事的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的一个简单的道理了。
  几乎所有的流行成功学都在教导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对别人有价值,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取得成功——但这个道理只是对于花瓶有价值,对于那些人格形态如同马桶一样的不懂事的人们来说,你的价值越大,你的麻烦也就可能越多。
  马桶被人使用的频次越高,就越是容易臭气熏天,越是被人看不起。
  而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花瓶,却因为从来没有用过的原因,让任何人也挑不出丝毫的*病来。
  说到一个人对于公众的价值,人在急难的时候没有谁会带着家里的花瓶逃难,但也绝不曾有人背着“有用的”马桶上路。
  我们需要重申一点:说花瓶也好,马桶也罢,这都是基于潜意识之内的人格认知体系。
  在我们的理性逻辑之中,没有人把别人视为马桶,也不会有人刻意强调花瓶的美学价值。无论是别人还是我们自己,对我们自身的要求从来都是能力方面的——甚而至于,我们将做人处世也视为一种能力。打开这本书的人,想要从其中学到的,岂非不正是做人处世的学问或能力吗?
  但我们早在本书的开篇就提到了,知道道理是容易的,但能否能这些浅显的道理中获益,却是人生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生不同成就的区别。
  做人处世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问——但它却是人格所需要学习并掌握的能力与学问,如果一个人的人格里缺少了这些,操作系统不兼容,你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是枉费徒劳。
  有些人待人很“真诚”,但别人面对这种“真诚”时却丝毫感觉不到,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自在”。
  为什么呢?
  原因非常简单:在说到对人的真诚态度上,马桶绝对比花瓶更“真诚”,而且马桶替你解决的还是人生“大问题”,可你会因此而将马桶煞介其事的供奉在家中客厅里吗?
  没人会这么做,相反,马桶越是“真诚”,大家越是忍不住的要弄脏它。我们读书时经常会读到这样一句话: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这句话的道理有谁听不懂?再愚笨的人也知道这句话的作用和价值。
  然而不懂事的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却是经常遭受到羞辱。
  想一想,一个“不懂事”的人,他再不懂事又能比懂事的人笨多少?事实上,许多不懂事的人往往智商很高,而且人生的态度也比那些懂事的人更真诚,连那些智商平庸的人都知道羞辱都是自己招惹来的,那些智商高的人又岂有一个不明白的道理?
  不懂事的人什么都明白,但这种明白只是基于理性思维层次面上的。实际情况是,不懂事的人,与情商相对来说较低的人,他们的麻烦出在他们的“人格智商”太低上,换句话说,是他们的操作系统太低级了,所以无论给他们换上多么高效的智能软件,统统都是白搭。
  他们非得学会给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不高。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15 22:37:00
  
  (8)依靠本能的智慧
  
  人格之间的相互认知与容纳,是一种“原始逻辑思维”。
  说清楚了,也就是“直觉”。
  印象之中,女性是依赖直觉的“高手”,实际上男人也同样是直觉的动物,我们经常说有些人主观武断,这些人凭借的就是直觉。只是因为直觉这*西没办法用逻辑解释,所以才会给我们一个主观武断的印象。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直觉”这*西未必可靠,但这*西可靠不可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很不可靠的*西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成败。
  
  我们的直觉决定着我们的选择与行动,而别人的直觉则关系到我们的人生价值与评价。
  
  与理性的逻辑相反,建立在原始逻辑思维之上的“直觉”是不讲道理的,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一个人,或者是听了他说的话就反感,这种没头没脑的情绪别管它多么没有道理,但那个被我们所不喜欢的人,是绝无可能在我们这里获得利益的。很多少时候,我们宁愿花钱买个舒服,也不愿意去赚那些“不舒服”的钱,如果人性就是如此固执的话,那我们是绝对不可以和人性抬杠的。
  即使我们高风亮节,不愿意由着人性它自己胡来,那我们也有必要弄清楚原始逻辑思维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
  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之所在。
  所谓原始逻辑思维,是指文明与智慧还未曾经发展起来的早期,原始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那时候没有可以用来沟通的语言,也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通用身体姿态,原始人与原始人之间相互用来联系并表达情绪的古老方式。这种方式更接近于盲人夜行,前面的路到底是平路还是深渊大坑,前面的原始人到底是你的配偶还是拿你当美味点心的食人族,全凭了直觉而没有其它方式可以借助。
  当语言与文字被发明之后,就立即取代原逻辑思维风靡了整个原始时代。正象越来越多的程序与游戏被开发出来之后,就已经很少有人再注意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了一样。
  但是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对话,仍然是以它们固有的“原始方式”在进行,数据交流与共享,这些*西与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程序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也同样是如此。
  我们用文字传递智慧,我们用语言沟通思想,我们甚至会用旗语、灯光与摩尔斯电码来表达万万千千的心理情绪,我们已经全心全意的依赖这些软件,就象是游戏程序中的角色,我们在世界这个大界面上游来走去,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幸福的时候,却总是感觉到自己被个什么隐在的*西牵着。
  这个存在于隐密世界牵引着我们的力量,与我们的人格息息相关。
  过于夸大人格的作用,搞成“人格拜物教”是不合适的,但是,基于人格层次上的个体心理学研究,确实能够解决我们此前所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
  在解决人格的隐密形成与矫正机制之前,我们有必要更多的了解到潜在的人格对我们人生命运的影响。
  人世间有一种神秘的存在,叫做运气。
  有的人去摸彩,一下子就能摸到百万千万的大奖,于是我们说:这个人的运气真好。有的人运气则有点糟糕,老话形容这些人说:“吃屎也赶不上热乎”的。
  但是摸彩这个*西,却是过滤掉了每个人的能力与性格,甚至连同人格的差异化也一并过滤掉了的纯粹的机率。
  有一个道理尽人皆知,如果你买一张彩票而没有中奖,那是再也正常不过的机率,但如果你乱穿马路与钢铁锻铸的汽车发生了亲密接触,那绝对不是“运气不好”的原因,而是你的心理人格不成熟,老大不小的人了还以为自己是天真无邪的儿童,以违反交通规则为快乐,有意提高遭遇到麻烦的机率以期引起别人对你的关注,这种人的目的一般来说都能够得到满足——在追悼会上或是医院的特护病房里。
  这样说我们对于人格的认识就稍微有了一点点感觉,人格这种*西,仍然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差不多,因其功能过于简单而显得幼稚。
  说到人格的“幼稚”,中国传统道家邪门得很,道家的练丹之术中有“元婴”之说,意指练气的道士修练到高深的境界,脑壳上就会跳出来一个光屁股的小孩子——元婴,元是起始的意思,元婴的大概意思相当是“生命之源的那个小屁孩”。只要我们对现代个体心理学有上一点点的认识,就知道这个“元婴”不过是道家对我们潜在心理人格的形象描述。
  道可道,非常道。
  以道家早年创始时期的语言工具,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描述这种潜在力量存在的时候,分明是感受到了语言工具的障碍。
  而现在,我们的表述则是更多的受到了意识表层的干扰。
  简单说来,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对个体心理学中的潜在人格有所认识了的话,那么一定是基于意识表层的,这就好象你在一个游戏程序中了解到了操作系统一样,可这对操作系统的升级有没有用处?
  一点用处也不会有的。
  我们在本书中一再提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我们不进入原逻辑思维的层次上来对人格进行原始形态的认知,那么我们的努力就会没有任何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够进入原逻辑思维状态呢?
  这就要从人格的特质说起来了。
  现代个体心理学认为,人格最早的形成在一个人的三岁之前,在这个最早的人格形成之前的人,是没有记忆力的,因为记忆系统是运行在人格认知系统之上的“应用程序”,如果连人格都没得有,你的记忆系统如何运行?
  于是我们的麻烦就来了,操作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应用程序不知道,最早的人格形成于我们的意识之前,让应用程序去认识操作系统,用意识去认识人格,这就如同让我们自己揪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地面上提起来,这个难度对我们来说,未免有些太高了些。
  一般来说我们有着这么一种认识:意识是理性的,潜意识是非理性的,理性比非理性更有价值。但是,这个更有价值的理性,却未必能够认识非理性,明白人跟糊涂人没办法讲道理,用一个游戏程序来解释操作系统,那同样也是办不到的事情。
  认识的手段让我们举足措,但我们还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从理性到非理性,从意识到潜意识,从逻辑思维到原逻辑思维,这二者之间并非是隔绝着一道永远也跨不过去的鸿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真的拿自己一点办法也有了。
  但现实是,依据我们在生活中的经验,这种通过意识层次逐而渐之的改善自我心智模式的努力一直在起到作用,至少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认识到:我们原逻辑思维相对于逻辑思维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由早幼年的生活经验所堆积起来的认知架构,这一架构的特点是直线性反应——毕竟三岁前的婴儿对这世界的全部认识是非常简单的,正象饱受人所攻攻讦的弗洛伊德所表述的那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本能。
  表面上看,本能的智慧远低于智能,单凭本能行事的人大多数都被关在监狱里,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更多的人之所以没有进监狱,并非是智能起到的作用,恰恰相反,让我们没有因为作奸犯科而遭到法律制裁的真正原因,仍然是本能——恐惧惩罚的本能!
  我们是否相信自己的本能智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找到最简捷的办法来提高我们的本能智慧,正如我们通过学习来改善我们后天的思维一样,这同样不难做到。
  
  

作者: zhangjq999   回复日期:2007-3-17 22:31:00
  我就是一个不懂事的人
  
  我想学的懂事
  
  ~~~~~~~~~~~~~~~~~~~
  看了雾满拦江先生的帖子
  
  受教受教
  
  三岁看大,呵呵,还有机会吗
  
  ~~~~
  
  插队了
  先生继续贴

作者: 一个人打网球   回复日期:2007-3-18 22:20:00
  楼主发我skyyahoo@163.com
  

作者: sublet   回复日期:2007-3-19 19:50:00
  确实值得好好看看,顶先


作者: 王以轩   回复日期:2007-3-24 9:34:00
  老雾现在发帖子像仙女散花,不好找啊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5 1:17:00
  
  (9)婴儿管理学
  
  比“不真诚”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明明我们态度非常真诚,但我们那潜在的人格所给预对方的感觉,却是完全相反。
  我们在人生中所遭遇到的麻烦,许多正是来自于这一点。
  
  分析到这一步,我们对于张满、杨召和李晓飞在去了了国企之后,虽然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局却最终无法把握得住的原因,也就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表面上看起来,张满也好,杨召也罢,李晓飞也可,他们似乎都是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把握不好与上下级及同事之间的疏远,所以才会搞得狼狈不堪,一败涂地的。但实际上,只要我们略加分析就能够知道,人与人的关系疏远亲近,这门学问到底有多深?要点又有几个?有哪些具体的道理我们不知道?有哪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不清楚?
  我们都清楚,说起做人处世的道理来,我们不比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逊色半分,孔子他老人家知道的,我们都知道,孔子他老人家不知道的,我们也知道,毕竟我们比孔子他老人家多学了整整两千五百个年头的人生智慧。
  懂得那么多的道理,掌握了那么多的智慧,难道我们还比不了古人吗?
  可看看张满、杨召和李晓飞,再看看我们自己的表现,我们就会知道,许多道理,你知道的再多也没用。至于智慧,如果这些*西不能够与你的人格本能相融合,那这些智慧就象别人借给你的漂亮衣服,一旦被剥掉那就难看到家了。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道理,张满他们都清楚,但清楚这些道理丝毫也帮不上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就出在:他们无法让别人接受他们,做不到让别人喜欢他们。所以别人总是自觉不自觉的给他们出难题设障碍——总之就是不配合,说到底还是别人做不到与他们如愿的合作。
  一个人如果做不到让别人喜欢,正如同我们在前一节所提到的“马桶人格”,那么不管他多么的能干,多么的有本事,多么的真诚,多么的努力,都只能是枉费图徒。
  现实中有许多象张满、杨召及李晓飞这样的人,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当我们面对这些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曾经一度我们认为是我们自己应该对这种感觉负责,但是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真正应该为这种说不清楚的感觉负责的,是当事人自己。
  如果一只马桶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客厅里,强迫客厅“宽怀大度”或是“用桶不疑,疑桶不用”的接受马桶的存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的选择都是一脚将马桶踢到洗手间里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马桶里有什么液态物溅了出来的话,这个责任同样要归咎于马桶自身。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对头,他出现在人群中就象马桶出现在客厅中一样,那这个人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任何抱怨与牢骚都解决不了问题,除非,他能够明白过来立即着手修复他的人格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要想修复我们的人格,让他变得更加健全而易于受到公众欢迎,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回到人格形成的幼年时期去。
  说到幼年,我们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奇怪的现象:
  应该说,婴儿这种小*西是世界上最擅长管理的艺术大师,他们连句话都懒得说,什么工作也不做,不会涮锅也不会洗碗,更挣不来一分钱,而且一个个还都是花钱的天才——法拉第曾问: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他们除了会花你的钱挤占你的生命和时间之外,什么用也没有——婴儿长大了就有用了,但只有做爹妈的才知道,长大了的婴儿比他们没有长大之前更能折腾!
  想一想,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奇怪啊,婴儿明明什么用也没有,却被我们称之为“小宝贝”、“小天使”,爱护备至呵护有加。除却天生的母性之外,别人也跟着凑热闹,一见到小婴儿就情不自禁的凑上前去,把身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全都贡献给孩子——甭管谁家的孩子,我们见了就喜欢,喜欢的到了控制不住自己的程度。
  相反,对于另外一些人,比如说我们的同事或是我们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明明他们比一个没有用的婴儿更有价值,朋友经常帮助我们,同事是我们事业的合作伙伴,可是我们能够喜欢一个没有用的婴儿,却无法做到容忍自己的朋友或同事——我们不是经常和朋友或是同事吵闹起来吗。
  这难道不是件奇怪到了极点的事情吗?
  ——什么用都没有的婴儿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正是因为本能的智慧帮助了他们。
  我们喜欢婴儿,那是有原因的。具体到这个原因上可这样解释:不是我们喜欢婴儿,而是婴儿让我们喜欢他们。
  从生物社会学的角度上来说,一个婴儿能否让人喜欢他们,决定着这个婴儿能否存活下来。这个解释的背景却不能够建立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上,而是要远溯到洪荒时代的原始社会早期。
  我在《做最好的员工》一书中曾经描述过这种情形,早期的原始社会时代,原始人生存的机率非常之低,寒冷、饥瑾与剑齿类野蛮动物的猎杀使得原始人们的生命宛如清晨时树叶上的露珠,智慧的光华纵然是如此的堪可预期,但在一只凶猛的剑齿虎面前,再伟大的智慧也比不上两条健壮善跑的腿更有用。
  在那个与死亡赛跑的洪荒时代,婴儿是最缺乏竞争力的人群。
  当死亡来临之时,婴儿必须要让那些连自己的性命都顾不得的原始人们首先照顾自己,糟糕的是婴儿一不会说二不会做,更没办法象暴君那样用武力强迫别人承认自己“伟大”,并据此而强占人类的生存资源。除此之外婴儿还有一个乱拉乱尿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这就进一步的削弱了婴儿的竞争实力。
  但是婴儿最终还是成功的做到了管理成年人,让成年人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甚至象疼爱自己的眼珠那样爱护婴儿。
  至于婴儿是靠什么做到这一点的,这个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婴儿的管理方法就是让自己“可爱”,比花瓶更可爱!
  如果哪个婴儿的管理学运用的不到家,让自己看起来象只马桶那样不讨人喜欢的话,那么这个婴儿的屁股上就要挨巴掌了,尽管我们不知道婴儿们的感觉,但估计起来,这种滋味肯定不是那么的舒服。
  在这个婴儿对成年人所施加的有效管理之中,突出的表现了婴儿的本能智慧——也就是他们的原逻辑思维。
  说起来这个原逻辑思维也没什么神秘之处,无非吃饱了要笑,屁股下面尿湿了就哭出来,一个婴儿要是没有这么一点“生活的智慧”,那么这可怜的小婴儿不是吃到撑得拉稀跑肚,就是让大人把自己搞成臭烘烘的象是马桶般不讨人喜欢。
  饥了就吃饭,饿了就睡觉,这桩差事容易不容易?
  谁要说这活容易干,那些动辙“废寝忘食”或是经常失眠的人就会跟你不客气了。实际上,吃和睡这两样活,哭和笑这两种情绪,却是人生至高而难以企及的境界。
  中国传统佛学有一门有趣的智慧,叫做禅学,禅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原逻辑思维的方式让人明心见性,洞彻生活的本原。禅门一派源远流长,但正如禅宗大师大珠慧海所言,所谓禅家之道,无非不过是“饥餐困眠”四个字而已。参透了这四个字就能够进入到化身成佛的神奇境界,然后这个美妙的境界,却只有极少数的高僧才有缘得闻。
  而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却是真正的“禅学大师”,这些小家伙们以毫不伪饰的真诚态度直面人生,该哭的时候就亮开嗓门,该笑的时候连他的肥脚丫子都在笑,没有人能够在这种真诚之前无动于衷。
  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下婴儿的话,就会发现,婴儿无论是哭也好笑也罢,都是非常的投入而专注,当他们笑起来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笑,他们哭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成年人愿意尊重婴儿,在婴儿的原逻辑思维表达的时候给予以良性刺激,那么,这个婴儿的人格认知体系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5 1:18:00
  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下婴儿的话,就会发现,婴儿无论是哭也好笑也罢,都是非常的投入而专注,当他们笑起来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笑,他们哭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成年人愿意尊重婴儿,在婴儿的原逻辑思维表达的时候给予以良性刺激,那么,这个婴儿的人格认知体系就会慢慢的健全起来。
  相反,如果有哪位缺德的家伙在婴儿真诚的笑的时候,狠狠的掐婴儿屁股一下,虽然这下掐捏还不至于造成婴儿的外伤,但是不是会对婴儿的人格认知体系的建立形成障碍,那可就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了。
  掐婴儿也好,打婴儿也罢,做这事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别人逮到,否则那后果可就危险了。
  但对我们来说,还有更为可怕的危险存在。
  在我们幼年的认知体系形成之后,建立在我们的操作系统——原逻辑思维上的理性思维慢慢的丰富成熟的同时,我们的原始逻辑思维却渐渐消褪,弄到后来,我们已经彻底把这一智慧埋藏在了意识的深渊之中。
  于是我们变得“不真诚”起来。
  比“不真诚”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明明我们态度非常真诚,但我们那潜在的人格所给预对方的感觉,却是完全相反。
  我们在人生中所遭遇到的麻烦,许多正是来自于这一点。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5 1:22:00
  
  (10)被我们所遗忘的智慧
  
  我们的努力往往是基于意识表层的,而导致我们合作失败的症因,却是因为我们潜意识的人格与集体人格无法相容。
  
  为什么我们明明真诚待事,认真做事,却反而引发别人的反感,认为我们不真诚呢?
  原因我们早已知道,这是因为我们的人格与群体的人格对接不上,如果把我们的人格比做是家具的话,那么我们的人格纵然不是象马桶那么让人闹心,多多少少也存在着点其它问题。真要说起来这个问题也不大,无非是“不合谐”而已。
  说到和谐,这个词语目前的使用频率是相当的高,连村干部训斥不听话的村民都会这样说:你要学会跟领导保持和谐,谁敢不跟领导和谐我就牵走他家的牛……听这么一说,我们就知道虽然和谐这个词使用频率非常之高,但什么叫和谐,这个问题大概还真没多少人能够弄得懂。
  实际上,和者,就是不尽相同的意思,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是掂着跟别人一模一样保持一致的,那是十足的小人作风,君子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化,让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这样才称得上和。
  但仅仅是不一样还不成,还要谐,谐这个字由“皆”和“言”两个字组成,意思是说……是说大家都在说着同样的话……是说大家要有共同的价值观理念与共同的理想目标……我们曾在本书的前面提到过,并不是因为有了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人生目标大家才走到一起,只不过大家凑巧扎堆凑在了一起,与其象野兽那样你争我夺,还不如理性一些彼此容纳对方让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好。
  因此,所谓和谐的意思,就是差异性的统一,个性化的群体。这正如一间睡人的卧室,必须要有床,有柜,有椅子,有壁灯,这些*西必须要每一个都与其它的物件保持差别,这样才有可能组成一件实用性的卧室。如果一间屋子里堆满相同的沙发或壁灯,“谐”倒是“谐”了,却没有“和”,只有共同点而没有差异化,那肯定是堆弃垃圾的破仓库!
  我们聚集到一起的人群也是这样,往往,我们是依据理性的逻辑分析,把一些技能上存在差异化的聚在一起,比如说一家公司的市场部,有经理、有文秘、有销售主管,有品牌主管,有渠道主管,这样在保持差异化的前提下聚合在市场部的职能目标之下,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部。
  假如你具有着足够的品牌部经理的能力,却未必能够谋得到这个职位,原因在哪里?即使是你翻烂了求职招聘攻略也未必能够找到答案。
  实际情况是,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多方位的,做文秘的未必就搞不了市场销售,品牌主管也未必就干不了渠道主管的活,一个人能否被这个群体所接纳,重要的是你的潜在人格是否与这个群体的集体人格能够达成和谐,而不是你的能力。
  通常我们始终把能够与大家搞好关系视为一种“社交能力”,也的确有些社交能力不足的人在经过一番历练之后终于提升了自己的偕作水平。但这种合作能力的提高往往是朴素的,犹如一个人夜行的盲者被一块金子一跤倒在地,这其中含有极大的侥幸成份。证明这一点的是许多人无论怎么努力,却始终做不到这一点,正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往往是基于意识表层的,而导致我们合作失败的症因,却是因为我们潜意识的人格与集体人格无法相容。
  人和人和交往是凭“一种微妙的感觉”的,为什么要说是一种“微妙的感觉”呢?就是因为懂事的人没办法把这个道理告诉不懂事的人,如果这个道理是基于逻辑的或是建立在意识表层,那么这个问题早就不应该存在了。
  然而问题仍然存在!
  许多人的人格是相当顽固的,这跟我们中国人自幼成长过程中的私人空间不受重视有关,我们的人格中缺少许多*西,比如说对别人的尊重,再比如说真诚,再比如说合作的成份,有些人在其幼年所形成的人格中确实缺少了这一类型的良性刺激。所以尽管他们努力再努力,真诚再真诚,但因为他们的人格里压根没这些*西,所以他们的真诚也好,努力也罢,怎么看起来都让人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
  如果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一种恶劣的刺激之下形成,没有对人的起码信任,那么除非他找到一个办法改善自己的人格,否则他与别人的合作终将以失败而告终。这就如同一盏壁灯“真诚而努力”的想尽到一只沙发的职责,那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然而,我们早在一个婴儿的时期就能够将那些成年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怎么当我们长大成人,反倒失去了这种智慧与能力,表现得还不如婴儿呢?
  婴儿是最善于表达他们的合作欲望的,只要这些小家伙们展眉一笑,我们就忍不住伸手要把他们抱在怀里。可是面对一个成年人,不管他是对你大笑,苦笑,憨笑,傻笑,露齿笑,抿嘴笑,我们都很少会有过于强烈的感觉的,多半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认为对方是在“皮笑肉不笑”——这是因为我们许多成年人压根就不会笑。
  流行的解释是:成年人的笑中揉和进了太多的世故,掺杂了太多的杂质,因此不如婴儿那样笑得纯真,那样容易打动人。这个不负责责任的解释再一次暴露出我们不求甚解甚至连意识表层的思考功能都丧失了的缺陷。
  只要我们低声的问自己一句:到底是婴儿更聪明,还是我们更有智慧?如果有谁说婴儿比我们成年人更聪明,说这话的人分明是在偷换概念在和我们抬杠,成年人在任何一方面的竞争实力都优于婴儿——唯有微笑除外。
  唯一能够让我们接受的解释就是:笑,正是基于我们潜意识深处的人格本能,许多影视剧都有这么一幅画面,当年轻的女孩子偷偷的回忆起她的恋人,脸上浮现出甜美的笑容的时候,这是少女最美的场景。这是因为女孩子的甜笑是基于人格本能的,是原始逻辑思维在起作用的结果。但如果这时节一旦被人撞破,女孩子恢复了理智,礼节性的笑一笑,这时候的笑除了嘴角牵动几下之外,其它部位的肌肉根本不予配合,是典型的“皮笑肉不笑”。
  很少有人意识到,一个人会不会笑,决定着他的情商的高低。
  情商高的人在笑这方面造诣非浅,那怕他嘴里在骂你八辈子祖宗,但是面对人家脸上那真诚的微笑,连你这个被挨骂的人都觉得骂得好,骂得真是太好了,就凭人家这一脸真诚的笑容,骂你几句还不行吗?
  情商低的人,还有那些不懂事的人,在笑这方面功力就差得极远,最常见的情形是他们一肚皮的真诚,偏偏脸上的肌肉不予配合,不笑还好,一笑起来反倒让对方心生警惕,面对你那明明笑不出来却拼命牵动脸部肌肉的努力,真恨不能一巴掌把你给扇到一边去。
  除了笑之外,还有一个哭,这同样是属于原始逻辑思维所负责的工作。
  女性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遇到一个心肠软的主管,只要把眼泪往他雪白的衣领上一抹,所提出来的要求多半就会搞定。男性们在这方面就明显的居于劣势,不流眼泪事情或许还有转机,真要是淌下眼泪的话,那反倒成了闹剧。
  但很多时候,闹剧也比正事管用,许多政客就是会哭的高手,他们把老百姓祸害得哭救无地之后,只要挤出几滴真诚的“泪水”,所有的问题就立即解决了,被这位政客害惨了百姓们非但不会再追究他的责任,反倒觉得自己不够皮实,巴不得让政客们更狠的祸害祸害,否则也对不起人家的眼泪啊。
  哭也好,笑也罢,表面上看起来都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实际上根本不是,而是一种人格的本能智慧体现,不是情商高超的人物,根本玩不来的。所以许多情商低的人不仅遇到高兴的事情笑得难看,遇到悲伤的事情,那副模样就更让人生厌了。
  所以,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的情商,想让自己变得懂事起来的话,首先就要从学会笑这方面着手,至于哭吗,只要学会了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5 1:23:00
  所以,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的情商,想让自己变得懂事起来的话,首先就要从学会笑这方面着手,至于哭吗,只要学会了笑,哭自然也就会了。

作者: 手机背单词105   回复日期:2007-3-26 10:40:00
  我惊呆了,好贴啊,很难得的好贴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8 22:29:00
  
  (11)脚趾头是用来微笑的
  
  成功学提供了我们大量的测试情商的技术方法,但是很遗憾,此前的这些测试效果究竟如何,我们还缺乏一个量化的标准予以说明。
  但是我们注意到,诸多的测试设计都是将个人的情商视为一种“能力”,并立足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而如果这个前提存在着疑问的话,那么此前的测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情商到底是属于理性的范畴,还是属于非理性的范畴呢?
  如果说情商是属于理性的范畴的话,那么我们就没办法解释我们会莫名其妙的对某些人怀有好感,对另一些人却难以亲近的原因。同样的,把情商认为是理性的研究范畴,我们更无法解释这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奇怪现象。
  有些道德品质很差的人,却能够在商业领域中取得成功,他们花天酒地,奢侈无度,或者是在仕途上青云直上,官运享通。这些人无一例外的是人际交往的高手,没这点本事,他们也无法在这个社会上取得成功。但恰恰正是这样一些人,又成为了这个社会上的道德反证。
  理性在这个过程之中,到底起到了什么制约作用?
  相反的是,另外一些人,拼命苦干,老实巴脚,所得到的却远抵不上自己的付出——这社会上的事业失败者,他们的努力成果都哪儿去了?任谁都知道是被那些情商高的人给弄走了,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婚姻学上还有一种更奇怪的现象,叫做“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些忠厚老成的男人在情场上经常是立足不稳,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打动女孩子的芳心。而一些明显靠不住的男人却靠了花言巧语,哄得女孩子晕头转向。更让人上火的是这世上还有门专门以欺骗女性的财色为目的的职业,上海人将其称之为“拆白党”,如果说女性的思维更偏重于非理性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话,而在情场上的男人的理性,分明也是有点靠不住。
  理性在职场上靠不住,在情场上靠不住,在交际场上同样也靠不住。而按照阿德勒的说法,人的一生就这么三件大事:事业、交际与家庭,说透点也就不过是职场情场与交际场,在这三个场地上理性都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那么这玩艺儿到底有什么用?
  什么作用也没起到,理性明显的“缺位”了。
  我们的理性缺位,却也怪不得我们自己,很明显的是,在涉及到人际交往的专业性领域中,理性这个玩艺儿是派不上用场的,在这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非理性的原始逻辑思维。
  拿理性思维去解决非理性思维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用逻辑思维去解决原始逻辑思维,这就如同用一本《诗经》去解决天体物理学,不是我们的知识体系不正确,只不过是货不对版,属于典型的原理应用错误。
  所以我们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情商高低,又或是寻找提高自己情商的办法的话,那就一定要深入到我们潜意识深处,通过有效的矫正我们的心智模式,修复我们人格中的缺陷与不足,非如此,任何努力都不会让我们自己感到满意。
  无论你背会多少条“与人交往的人生智慧”或是类此的教条,都不如从与原始逻辑思维息息相关的微笑入手。
  看你会笑不会笑,就能够知道你的情商有多少。
  病理解剖学专家会告诉我们,人们在微笑的时候,会牵动脸上的十七根肌肉,下鄂,和喉部的肌肉都会动,包括提上唇肌、笑肌、颏肌、降口角肌、口轮匝肌、颊肌、降下唇肌。大笑时,腹肌和膈也会收缩,颚肌会随着下颚抖动而不断收缩。
  也有的专家认为不止是十七根,从微笑到大哭,至少会有二十多根肌肉要进行“良好的合作”,到底是十七根还是二十多根,这个问题我们不去管他,因为解剖学专家的研究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
  对于一个压根就不会笑的人来说,那怕是他牵动脸上的一百根肌肉,也是枉然,最多不过是皮笑肉不笑。
  谁不会笑?
  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人——不会笑:情商低的人,和不懂事的人。
  说一个人连笑也不会,这种说法是很夸张的。但只有那些情商过低与不懂事的人他们自己才清楚,他们已经为自己的情感表达苦恼了太久了。
  有些成功学的论述也会提及这一点,甚至更进一步,为我们提供一个专业性的微笑解决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镜子是必不可少的,没人的时候要对着镜子傻笑,同时观看自己的面部肌肉配合的是否到位,不断的调整唇肌笑肌与腭角肌的最佳配合,如果你需要这些,你在许多专业性论述中都能够找得到。
  但只有你真正的体验过这种教程,才会知道这种训练的效果是非常可疑的——不是说这种训练没有效果,只不过,让有些人掌握这门技巧,不比让老母鸡学会游泳更容易。
  原因现在我们清楚了,既然笑的表达是属于非理性的原始逻辑思维范畴,你跑到理性的逻辑思维领域里想解决问题,那肯定是不成的。如果你认可这一观点,那么你至少,要找到那些运用原始逻辑思维表达笑容的最成功人士,从他们那里来学习这种基本的人格本能智慧。
  谁是“运用原始逻辑思维表达笑容的最成功人士”?
  当然是婴儿!
  婴儿的笑容比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笑容更迷人,世界影视巨星成龙拍了一部《宝贝计划》,内容是几个强盗在一个婴儿的“管理”之下良知发现从此改邪归正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带有很大的夸张成份,但婴儿的天真笑容足以令杀人不眨眼的强盗放下屠刀,这种事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不少见。
  那么,婴儿的笑有什么特点呢?
  当婴儿笑的时候,不仅是他的脸部肌肉在表达喜悦,他全身乃至每一根肥嘟嘟的脚趾头都在冲着你笑——想一想,面对那肥嘟嘟冲着你微笑的脚趾头,你还狠得下心欺负人家吗?
  但当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的脚趾头就不再会笑了——不排除有的人脚趾头还会笑,但就算你有这个本事,面对大庭广众的场合,你突然脱下鞋子用脚丫子冲着大家微笑,这光景也实在是有点骇人听闻。但有些聪明的女孩子还是突破了这一限制,在夏日的时候往脚趾甲上涂上指甲油,再配一双漂亮的凉鞋,这样就轻而易举的让自己的脚趾恢复了笑容,说起来还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但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让你的脚趾头自己会真正的笑——那怕是躲在鞋壳里偷偷的笑——那样才是人生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早年孔子门下优秀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老师,人这辈子有没有一个成功过关的“攻略”?孔子当时回答说:有有有,这个攻略还真有,就俩字儿:宽容——你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到别人的头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信息时代的年轻人被电子游戏训练得智力靠不住,许多人不是用心的在生活中历练揣摩,而是坐等别人给他一个“人生攻略”,让他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
  如果在此之前,我们还坚持认为人生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艺术”,不存在一个过关通杀的“攻略”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要修正一下这个说法了。
  只要你的脚趾头学会微笑,那么在这世界上就很难找到一个能够狠下心来拒绝让你成功的人,你的人生成就,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这就是让你过关通杀并能够打败任何对手迅速升级到金刚不败境界的“人生成功攻略”。
  那么你的脚趾头会笑吗?
  什么?你的脚趾头不会笑?
  不会笑就对了,你的脚趾头不会笑,这就证明你真的不是一个婴儿了。那么好,让我们现在开始,深入到自己的潜意识之中,重新将自己的这一生活艺术开发出来。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8 22:34:00
  
  (12)小测试:你的情商有多高
  
  情商高的人未必就“懂事“,但凡不懂事的人,情商多半高不到哪里去,这是我们在开始测试前要知道的第一件事。
  我们需要知道的第二件事是:情商高的人脚趾头也未必会笑,但是与情商低的人相比,他们的眼睛多半会笑。而情商低的人不要说眼睛不会笑,很大一部分人连用眼睛哭都不会——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多半都是些呆滞麻木的死鱼眼表情。
  眼睛这玩艺是比嘴吧更有效的说话器官,情商高的人基本上能够做到眼角一瞄就知道对方心里在琢磨什么,但如果你想让一个情商低的人把他想要说的话用眼睛说出来,那还不如杀了他的好。《西厢记》中“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这种妩媚风情,对于情商低的人来说简直比火星人的语言还要难懂。
  女人多是擅长于用眼神表达情意的人,但用眼神接收与传达情意的准确程度,却决定着一个女人情商的高低,情商高的女人知道如何让她喜欢的男人爱她,而情商的低的女人却总是以为天底下的男人都在打她的坏主意。
  有时候我们说“亲和力强”,这话的意思就是指对方用眼神表达友善的技巧较高,而不是指人的相貌,有些人虽然长得堂堂正正如花似月,但见面后却总是引发别人暴抽他一顿的强烈冲动,这真是可惜了那么一个漂亮壳子。
  情商高的人的相貌是靠不住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当面说好话,背后插刀子”这种活,非情商高者是做不来的。情商低的人根本没机会绕到人家的背后去捅刀子,他只要满怀善意的往人家面前一站,对方就立即提防着他了。
  表达善意与亲和的技术手段匮乏,直接导致了情商低的人“面目可憎”。
  我国传统哲学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做相由心生。早年的美国大总统林肯,就是这一观点的信奉者。
  曾经有一次,有人向林肯推荐一位部长人选,却被林肯断然拒绝了。推荐者询问理由,林肯回答说:我不喜欢他那张脸。推荐者听了后很不高兴,解释道:没有人能为自己的相貌负责。但是林肯回答说:尽管是这样,但当一个人已经过了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必须要为他的相貌负责了。
  现在我们也有一句与林肯的观点异曲同工的流行语: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却是你的不对了。
  这句话听起来象是一个笑谈,但实际上,它的真正意思是说:情商低不是你的错,但如果你不立即着手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情商,让自己懂事起来的话,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情商高的人表情生动,自然而然的就带有很强的亲和力。
  而情商低的人知道自己的表情要随着环境变化,但是他们不会变,变了还不如不变。至于不懂事的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脸部表情如何变化,更不要说眼神的变化了。所以尽管那些情商低与不懂事的人尽管千真诚万忠诚,但别人在他们的形体语言上读出来的讯息,却只有格格不入桀骜不驯,他们的脸上明显的写着“不合作”三个字,你说这让别人如何与他们合作?
  每一个情商低与不懂事的人,都必须要为他们自己那“坎坷的命运”负责。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视语言”严重退化,才导致了他们总是磕磕碰碰运气不好,解决他们人生问题的唯一对策就是提高处世做人的情商。
  而要想找到提高自己情商的方法,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了情商高的人在情感表达上与我们的区别。
  说到底,人与人的交往,语言也好默契也罢,指的都是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你要清晰明确的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对方,另一个是你要准确无误的接收对方的情绪表达。
  这两个目的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一般来说,凡是能够准确而迅速的捕捉对方情绪的人,也都是传递自己情绪的高手。但是,不会传递自己情绪的人,对别人的情绪表露必然的没有丝毫感觉,再反过来也还是这样,对别人感觉淡漠的人,姿体语言的表达也是十分的匮乏。
  通常来说,当我们步出婴儿阶段迈向成人之后,姿体语言基本上就派不上用场了,说清楚些,许多婴儿就具有的技能开始了退化阶段,这个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说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就整天鳌游在羊水里,游泳的技巧那是相当的高,国外有人把刚刚出生的婴儿丢进游泳池里喂养,那些婴儿在水中的表现比鲨鱼更快乐。但能对一个婴儿下得了这种狠手的父母为数不多,所以这世上的绝大多数婴儿,在摇蓝里躺上个三五个月,如果这时候再把他丢进水里,那可就是溺婴罪犯了。
  总之,婴儿的成长阶段就是原始逻辑思维全部退化,理性逻辑思维逐而渐之占到上风的过程。
  有些人的原始逻辑思维退化的不是那么彻底,他们的意识中还残存了部分的原始逻辑碎片,这些人在幼年时期就专注于与人打交道,长大之后天然的具有人际交往才能。
  另外一些人的原始逻辑思维就退化的比较彻底,最彻底的依赖逻辑思维的人,不要说姿体语言,就连表情语言都不会了,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就会经常的遭遇到“人际关系障碍”,他们的奋斗与努力,必然的要大打折扣。
  此前不知道也就罢了,但既然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情商低与不懂事的人就不能再“不知道”了,他们现在必须要“知道”他们的“不知道”。
  想知道你的不知道,不妨先从下面这个小测试开始,如果你稍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下面的测试是建立在视语言逻辑的基础之上的,与其说这是一个测试,更勿宁说这实际上是一个有效提高我们情商的训练过程:
  

作者: 雾满拦江   回复日期:2007-3-28 22:36:00
  认真看下面的问题并回答,如果你的选择是“是的话”,加1分,选择“不确定”与“否”不加分。
  
  1. 你的身体上是否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淤青?
  □是 □不一定、或否
  
  2. 是否有时会被移动中或固定的物体所撞到?
  □是 □不一定、或否
  
  3. 走路时遇到熟人,是否在对方同你打招呼的时候才注意到?
  □是 □不一定、或否
  
  4. 经常感觉到身体疲惫?
  □是 □不一定、或否
  
  5. 遇到熟人的时候先看对方的衣装?
  □是 □不一定、或否
  
  6. 静思时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
  □是 □不一定、或否
  
  7. 你的朋友是否经常会有一些麻烦?
  □是 □不一定、或否
  
  8. 曾经做过彩色的梦?
  □是 □不一定、或否
  
  9. 留神倾听别人的叙述?
  □是 □不一定、或否
  
  10. 是否经常有新朋友请你参加聚会,并以你为荣?
  □是 □不一定、或否
  
  如果你的得分超过7分,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你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经常会遭遇到莫名其妙的难题,还有数不清的麻烦,虽然这些麻烦你向来是咽进肚子里不对人说起,但你心中的郁闷,却是无以言表。除非你知道你不仅情商不够高,而且还非常的“不懂事”,否则你是不知道如何着手才能够改善自己的处境的。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4至7分之间,你的烦恼也有不少,幸好有许多朋友支持你,鼓励你,只不过,如果你在和朋友们相处的时候不是那么急于的表达自己,而是愿意听一听他们对你说的话,或许你的情形还会更好一些。因为你的情商虽然不是太高,但慢慢积累起的人生经验已经能够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只可惜,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虽然你解决麻烦的能力很强,但这些麻烦,却都是你自己招惹来的,如果没有这些麻烦的话,岂不是更好吗?
  如果你的得分低于4分,那么,虽然你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重大人生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你已经越来越适应你所处的环境,那怕你的情商不够高,你丰富的人生经验已经足以弥补这些,而且你对生活的把握度越来越强,只不过,如何让那些不求上进的朋友们愿意与你合作,你还需要再花费一些心神。
  
posted on 2007-09-08 13:10  杜军  阅读(6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