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计算机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端系统的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时延的种类、时延带宽积、往返时延RTT、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计网的分层结构就类似类,而ISO/OSI模型(7层)和TCP/IP模型(4层)就是实例
网络:网样的东西或网状系统
三网融合:将有线电视网络、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 第四网:电网
计算机网络:是将一个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比如一个手机和电脑,这是一个通信设备,通过路由器和网线连接起来,但这时仅仅是一个空壳子还需要软件比如qq来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任务的不同部分)4、提高可靠性(由于使用了分布式处理)5、负载均衡 可以说后两者都是分布式处理的优点
资源共享包括:共享硬件(比如连接网络,共享一个打印机)、软件(例如连接网络,使用某台计算机的软件)、数据
计算机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阿帕网->互联网->因特网
ARPA设计出了ARPAnet(阿帕网)一个节点被炸掉,另外节点还能运作。在加上网络互联后形成了internet互联网,接受TCP/IP协议后形成了Internet因特网。因此说阿帕网是互联网的前身。 网络将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将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第二阶段: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三层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所示,小型网络连上地区网再连上主干网
第三阶段: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美国政府没有精力去管理偌大的主干网,因此将主干网交给私人公司进行运营。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是一个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公司,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为主干ISP、地区ISP和本地IS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XP:观察上述图可以发现在不同地区的两个主机联系需要跨越多个节点,因此IXP应运而生。
IXP即因特网交换点,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软件,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工作方式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详细:
边缘部分是连接在互联网的所有主机,而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端系统的通信强调的是进程间的通信
端系统的通信方式:c/s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p2p方式(对等连接方式)
p2p前提是将一个文件分成好几部分
功能组成:1、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2、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三层对数据进行了封装和处理,下三层将数据送上路,中间传输层是为了弥补上三层和下三层提供服务的差距,向上三层屏蔽下三层的一些细节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分布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局域网PAN
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打个比方,由于局域网比较小,喊一声就能听见,因此广播就可以,但广域网由于离着比较远,不能使用广播技术,而是通过路由器一点一点发送出去
按使用者分:公用网、专用网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是使用了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独占资源
报文交换是基于存储的报文交换方式,也就是不需要建立专用通路,节点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数据包-报文,该报文含有目标节点 的地址,报文会在网络中一节一节的向前传输
分组交换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报文划分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按拓扑结构分:总线型、星形、环形、网状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使用技术分:广播式网络(共享公共专用通信信道,比如局域网或者上面的总线型)、点对点网络(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这里并不像广播式网络所有人都能听到)

标准化工作

要实现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之间相互连通,必须遵从统一的标准。
标准分为:法定标准、事实标准(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其产品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相关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信联盟ITU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性能指标

速率:数据率或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
比特 1或者0 单位是位
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b/s kb/s Mb/s 比如在一秒内传送了10位比特,则速率位10b/s
单位换算是10的三次方在每个相邻单位
存储容量是2的十次方 传输是10的三次方 两者的不同是b的大小写,传输是b,kb,Mb,Gb,存储是KB,MB,GB
带宽: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一般指的是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通俗点带宽就是发送速率。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b/s kb/s Mb/s 因此也是速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台服务器向主机发送数据,第一个服务器速率是20Mb/s,第二个服务器速率是10Mb/s,由于链路带宽是100Mb/s,因此能够传输,那么实际的吞吐量为30Mb/s.
时延:指的是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者迟延。单位是s
时延种类:发送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派对时延、处理时延
发送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生在机器内
计算公式为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但实际上达不到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发生在链路上
计算公式为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或者输入链路所用的时间
处理时延:检错和找出口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发生在路由器上
高速链路主要的点在发送速率上,而不受传播时延的影响
时延带宽积(bit)=传播时延(s)带宽(b/s) ,对于这个名词的解释,传播时延指的是一个比特从A到B所需要的时间,带宽是发送速率,通俗点讲就是第一个比特往前发,剩下的比特也开始排队往前发,当第一个比特从A到B后,链路里面的比特有多少。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此时此地的比特容量。
往返时延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第一个比特放到链路上)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RTT越大 ,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由于还没有收到确认,那么我就可以一直发,所以这样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含:往返时延
2,末端处理时间(接收方收到信号后的处理)。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数据通过时间+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利用率越高,数据分组在路由器和交换机处理时就需要排队等待,因此时延也就越大。
对于10M的网络,为什么上传达不到10M?
首先传输时的上传速度省略了b,应该再乘上8,其次,带宽是理论上传输的最大速率,实际上并不能达到。

综上:速率是实际能达到的速率,带宽是理想状态下的速率,吞吐量是多条信道连在一起传输的数据量

posted @ 2022-05-15 21:49  贪睡地蜗牛  阅读(1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