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第七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句话解释起来很简单,孔子说:志向于道,立志要高远,行为依据道德的要求,依靠于仁来发挥德行,娴熟的掌握技艺。
这里是孔子学术思想的中心,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目的,立己立人。志于道,据于德,是指精神层面的;依于仁,游于艺,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准则。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四个方面,是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是一个理想、信念和追求的目标;同时,这四点又是比较好理解,不是那么深奥和高不可攀,只是每个人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努力的结果或者说达到的程度不同罢了。
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就要符合天地间天道、人道的规则,就要堂堂正正的做人,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不要试图去做人定胜天的事。要学习和了解这种规律,用学问来武装,用心来体会,事物总是在渐变,最终达到质变,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不变,看清你所处的位置和阶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自然规律,事物总是这样发展的。
人在社会中,所有的行为要符合道德的规范,这也是为人处世的要求,古人讲“德”就是“得”,只有依照“德”的标准来做,才能真正的“得到”。曾经认识的一个朋友,给自己的企业提出的口号就是:天下德、德下兴。再看看那个跨国公司,那个大企业不是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企业追求的方向。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在拼实力,在标榜,而是他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的规则才发展到今天。
以上都是比较理想和精神层面的,要想达到还是要看人的个人修养,就是孔子所讲的“仁”。你的心性如何,怎么发挥就决定了能否志于道,据于德。现在许多人会讲,我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和水平,我只要挣钱,只要能过好的日子,没有兴趣去关心德不德,关心什么古人。的确,没有人来强迫你怎么样,但是,当你符合了道、德的要求和规律时,你更能得到快乐和成就,实现自我。否则,即使得到了金钱,也会带来痛苦、失落,或者不安,而不是享受,得不到心灵的安慰。
最后的游于艺,今天看来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游,是玩物适情的意思。这个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政治、哲学、音乐、美术、军事、武术、开车、文学、历史、科学、计算机,各个方面都要会的,既要适当,又不能过于的偏颇。这里面,一方面是学问渊博有利于事业上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是陶冶情操,自我调整,这一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尤为重要,一个人没有一项爱好,没有充足的知识来认识自己,就不会去调整自己,释放压力,生活的情趣和质量就不会高,也对不起自己的一生,同样,也容易干扰他人,影响家庭和社会。
所以,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孔子不是只讲道德和仁义,是教育怎么做人,从内在的精神到外在的技艺,要均衡的发展,堂堂正正的做人,快快乐乐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学习《论语》所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