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探索

我非常喜欢蔡志忠的一句话:人生就象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无法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只能在原地跳,毫无进展.
我是时间管理专家,可以告诉大家初级时间管理中最实用二种方式:番茄工作法和在精力最充足的时间内完成三件事。
 
番茄工作法: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战隼的学习探索文章合集1-2思维导图

知乎个人回答整理:阅读问题(4)阅读专业书籍怎么做读书笔记?

 我自己阅读专业书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学习和理解,不会只局限于一、二本,会花时间时间收集书单,然后做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在这个时候,不要只读一本书,最好进行主题阅读,准备20、30本书籍,一起阅读。有些书可能很烂,但有时能把一个的概念讲解的不错。一本看不懂就换一本,对于重要的概念和观点会在不同的书籍中反复出现和阐述。

 

分享:讲故事

有很多东西非常难以理解,这时可以试着把编故事来讲解这些概念,看你能把故事编得多好。

试着用传播你学到的东西,并把它跟现实连接起来,把你的心得写出来放在Blog上、做PPT、思维导图,

 

带着问题去阅读
或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把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一次准备个问题列表。

  • 利用网络进行搜索,比如看看维基百科对于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 花上几天时间去图书馆,大量而快速的翻书,看看哪本书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读跟这几个问题相关的部分,做笔记。

剩下的东西就是反复读,在不断重复时反复总结,坚持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你认为书中所有的地方都是重点,那是你基本没有读明白,主次都没有分清。阅读的第一步就是先分清主次

 

 

《16型人格的自我修炼》笔记-别再嚷嚷着要学英语了,学点别的有趣的

学习一定要有趣!

有趣太重要了,它是让你轻松学习的唯一方法。怎么样的知识才叫有 趣?就是那些能激发你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你带着好奇不断深入一个内容, 带着激情去解开某个未知的秘密的东西。如果你觉得一个东西有趣,你的学习 变得充沛、快乐、轻松、美好。在兴趣的引导下,你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 目标专一、不知疲倦地执着追求。据研究,如果一个人觉得他所学习的科目有 趣,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就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70%~80%;反 之,积极性就会很低,只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20%~30%。如果你只是在机械 地消极地填鸭式地接受知识,那你的大脑会变得呆板和麻木。

可见,如果你对一个东西不感兴趣,那怎么样的学习方法都是没有用的。 但是如果你找到了一个知识有趣的地方,你就会主动地去接纳它,促进你学习上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又反过来提高你的兴趣,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水湄物语《30岁前的每一天》读书笔记-工具综合症和资料收集狂

我想大部分的你们都知道这样的故事。旱鸭子想学游泳,哦,游泳需要游泳衣,游泳还需要游泳帽,游泳还需要潜水镜。然后搜索了各种培训班,还在视频网站上看了各种教学视频,欣赏了奥运冠军的优美泳姿- – – – — 一个夏天过去了,旱鸭子仍然还是旱鸭子。

 

要我说,你们得的就是工具综合症。 工具综合症,总是把工具当成结果来想象。就像我以前特别喜欢收集文具,笔啊本子啊,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心理上的这个逻辑,那就是- – – 当我买文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已经写满了字,然后充满了“我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的心理暗示,好开心。 而实际上呢,绝大多数本子,买来时是空白的,几年之后还是空白的。

同样以记事本为例,收集狂症状轻一点的呢,至少看完了好几本相关的书籍,只是还在继续找书看,潜在逻辑是:多看几本,自然会帮助我更好使用记事本。 症状重一点的,则完全在收集书籍和资料上,看过的内容,只怕不超过百分之一。

资料收集狂是另外一种重视工具而不重视结果的偏执狂,逻辑也是同样的 – – – 我都收集了这么多资料了,好的结果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我不太清楚这种逻辑背后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我只知道,这是太普遍的状况。我以前有,现在有,未来也会有。但是我已经慢慢在改善。例如,不动笔记录的话, 绝对不看资料书(闲书例外),有知识含量的网页,耐心看完,在evernote上做完笔记再点击下一页。有用的书,每本挑选1-2个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 照着做一段时间,再看下一本书。- – – 等等等等。

 

《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读书笔记

聪明的人使事情变得困难,而高明的人使事情变得简单,如果我们犹豫不决,不妨按照以下四条规则来决定你要丢掉的东西:

第一,任何事物,不管是看法或信念、回忆、工作,甚至某个人,只要让你心情沉重、阻碍你或单单只是让你对自己有不好的感觉,那就把它或他丢掉、送走、卖掉、抛开,继续前进。

第二,如果它只是摆在那里占空间,对你的人生毫无正面贡献,那就把它扔掉、送走、卖掉或抛开,继续前进。因为不进则退,丢掉负面的东西,可以帮你重新发现正面的事物。

第三,无论要丢还是要留,都不要让决定变得很困难。如果你花很长的时间权衡利弊或是烦恼不知该如何是好,那就丢掉.

第四,别害怕。这就是你的人生——你唯一确信丢不掉的东西。你没有多余的时间、空间或精力留给那些有形还是无形的杂物。

 

做些摘录,分享一下:

1、记住,那样东西如果让你觉得难过,对你的生命就没有多大意义,你若花太久的时间苦苦思索去留,那就扔掉它。相反的,那样东西如果让你感到满意, 让你对它有正面的情感依附,那无论你是否会再度“使用”它,你都应该保留。我们不是纯粹为了创造整洁或井然有序的生活而丢东西,而是弄清自己的角色,决定 哪些东西现在对我们而言很重要,所以记得做这件事时,要时时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在这里做什么?”

2、问自己下列问题: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衣服、这间重要的房间,能代表我定位自己的方式吗?要改变什么才能够实现?你不必马上改变一切,但是你必须立即行动。

3、改变是好事,人一定要改变才会进步。变到最后,你会变成你一生一直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所以请看着镜子,看着镜中反过来看着你的人,这个人因为你想要做的改变,正盯着你瞧。

4、你随时可以重新定位自己,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和设计你自己的角色、专长、甚至别人对你的看法.

 

 

李家同《大量阅读的重要性》笔记

在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也有类似的观点

  • 阅读不足,学习任何科目都有困难
  • 抓不到主旨
  • 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合逻辑
  • 缺少自己的见解

大量的阅读就等于大量的练习,不只是在无形中累积一篇篇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和培养写作的能力,任何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再磨炼之后,自然能提升自己,这是必然的。

 

阅读其实和骑脚踏车一样,都要在练习之后才能学会。既然我们不可能在没有练习的情况下,就凭空学会骑脚踏车,那么同样,阅读也需要练习。

阅读是永远都不会足够的。一方面,书是永远都读不完的;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阶段,即使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因此,我们若不能随时通过看书、看报来补充这些信息,增长见面,那么很容易就与这个世界脱节。

缺少阅读,就如同缺乏了大量来自外界的刺激,我们整天的视野和观念就很容易被局限,像是井底之蛙一样,井中观天,所见的那片天空,必定被井壁遮挡,无法观看整片天空的宽广与辽阔。

 

 

10大学习技巧哪个最有效

在这些作者最没有效率的学习策略列表中,突出显示和下划线的划重点方式排在第一位。虽然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学习做法,但是研究表明除了帮助阅读文本之外,这些没有任何益处。

最佳学习技巧

分散式学习。这种学习策略的方法是把学习的时间分散开来,而不是像跑马拉松一样地一次性完成学习。

报告作者们强烈推荐的第二种学习策略是实际测试。没错,要做更多测试,但是不是那种为了获得成绩而进行的测试。研究表明,单单是回忆脑海中的信息这一过程就能强化知识,并且在未来重拾知识时派上用场。

 

如何集中精神看资料?

不同的目的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如果有可能把这个目的写下来,越明确越好。

大脑更喜欢具体详细的目标
目的明确后能估算出自己有多少时间,去收集资料、阅读和整理。

 

阅读时间:在精神最充沛的时候阅读

人一天的注意力有高有低,从早上一起床开始不断的消耗注意力,而注意力的高点无外乎清晨、上班后半小时(8:30-10:00之间))、下午3-4点,半夜这四五个时间段内,通常在这些时间内阅读能让效率更好。

最推荐的时间是清晨和上班后半小时,不推荐半夜,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在11、12点或更晚,一旦看的入神,当天的睡眠时间很短,会直接影响第二天上午的效率,一上午都没精神。

 

从失控到平衡–我的时间管理探索之路

如果你把工作效率提高了,那工作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系统和授权

 

知乎问答:如何迅速定位某个领域的最佳书籍?

首先最佳书籍这个说法不合适,最佳书籍的概念太泛,对于入门,中级和专家,不同人眼中的最佳是完全不同,因为角度和关注点不同。入门比较容易确定,但中级 和专家基本上没有最佳书籍这一说,只说好书或经典。专家中的最佳书籍只对个人有效,每个人的层次、水平不同,别人心中的好书,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读七个习惯后的时间管理心得

近期在阅读《七个习惯》的时候,其中谈到的“角色”这个概念,给我很大的启迪。每个人都是很多角色的集合体,就算在一天中也在很多角色中转换。有时 是员工、有时是父亲、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学生、有时是教师。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使命目标、心态和处事方法都不相同。没有很好的进入当下的角 色、不是正确的角色心态,肯定会影响你的执行力。

 

我仔细的思考了自己今年的角色,为每一个执行事项加入了角色的标签。我去掉了tag中常用的“外出”“电脑”“电话”等情景标签,而完全变成了我的 “角色”标签。一段时间后,我感觉执行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进行对收集的任务分类时更加清晰了。例如:照顾孩子、看望母亲、整理房间这些事务,我都会加上 “家人”这个角色的标签。在执行的时候,我就心态很平稳,知道这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儿女应该尽的职责。心态好了,耐心了,执行力也就提高了。角色决定心 态、心态决定成果。

 

《整理的艺术2》实用技巧分享

别一次把资料全部整理完

这条对我无效,因为我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在每天下班前10分钟,把当天的工作资料全部归纳、整理。

学会放松

书中有一条技巧是利用身边的度假村和温泉,那是日本的作法。

自己觉得累的时间,大都是脑力活动,这里比如的办法是多运动,比如慢跑、游泳之类,然后找个正规按摩店(在北方良子足道多一点)做脚道按摩或全身按摩,然后睡一觉,睡醒后经常满血复活。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人去爬山,有人去泡温泉、逛街,关键是要找到几种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适当的放松,记住玩游戏、看电影、电视、麻将这类只会带来相反作用。

 

柏格森时间就是这个含义,精力最为充沛、效果最好的时间内尽可能做最高附加值的工作,也就是相应的增加了时间的浓度,所以书中建议计划行动时候,把一天最能集中精力的两小时安置规划好。

把自己的目标或梦想设为壁纸

把目标可视化,设成手机壁纸或桌面壁纸,每天会重复提醒自己。看到很多人都在这样做。去年去参加永锡的培训,他的手机壁纸和待机画面上就是自己手绘的梦想城堡图片。

 

知乎问答:有哪些事,是可以每天坚持10分钟,然后造成巨大改变的?

每天10分钟的腹部练习,坚持了3、4个月左右小肚子没了。

找个简单一点的腹部运动的App,从头做到尾共10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
这个App 我的每天运动(2) Daily Workout ,

2、每天花上10分钟写晨间日记,花了一、二年后发现有很大的变化。

 

我每天坚持在下班前的时间做工作日记,整理一天的工作内容,以及待办事项,注意的问题等。

每天背十分钟单词,你会发现你的英语突飞猛进。我从2013年1月22开始,每天十到十五分钟背单词,从不停歇。昨天(2013.5.23),完成了考研所有单词,而且绝大部分都记得很清楚。

看书。当然要比十分钟多一些。我差不多每天睡前看一刻钟吧,这个学期已经看完十多本了。

题主希望通过小习惯改变自己,至少对我自己而言,睡前看书这个习惯已经改变了我,虽然可能还没有那么巨大。

而每天洗澡前的俯卧撑(50-60个,只是一组),做完都不用3分钟,坚持近3年多就是这个效果。除此之外的锻炼都是偶尔为之。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我发现其实把知识系统化最关键的步骤在于逻辑思考。 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自然在大量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能够迅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并且把他们在脑中快速整理归档并且形成一定的系统输出。

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

都说社会要培养“十”字型人才,我认为这非常重要。要想在社会中立足一个高的地位,知识全面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知识很多,很零碎,不利于输出,梳理,这样只会让自己产生负累,怎么办呢?培养一方面的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的技能是写影评、游泳、转魔方

交固定兴趣圈子朋友

为什么说这点也很重要呢?主要是现在这个社会非常的浮躁,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扎实的做一件事,所以对于毅力差的童鞋,好的圈子,固定的圈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姐妹喜欢看电影,游泳,但是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但是看电影一次不落,一周看一部,一周游一次泳,(今年已经游了10多次了),为什么我能做到?因为我 身边好多电影发烧友,不用我查档期,人家自动提醒,为了保险起见,不可能每个人随时有时间,并喜欢同一类型的片子,肿么办?一用来看大片的哥们(智商超 高,每次看不懂他给偶讲),一个用来看青春爱情、小清新的菇凉(90后啊,哎玛,每次都不用我搜档期,自动提醒,跟闹钟似的),一个用来看国产片,一个用 来看文艺片。交朋友+看影片,一份时间,做两件事,划算吧。而且这就跟推桌子一样,你累了,他推你,他累了,你推他。停不下来啊!

要想跑的快,一个人跑,要想跑的持久,拉着人一起跑

 

《整理的艺术3:创意是整理出来的》5个小技巧

  【把自己做成品牌】

  这条技巧的原来标题叫:利用上司,自然干劲十足。

  一位前辈训斥我:“你干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 提高自身价值的吗?”前辈的一声棒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此 之前,我没能让自己从工作中尝过甜头。所以,总觉得自己是被管理 的人,或是被人呼来喝去、供人使唤的人。

  所谓上司,是用来打磨自己的工作训练工具。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上司当做掌握工作技能的训练机。如果你的 上司对你的业务不闻不问,那就果断找个别的工具即可。 上司是越用越灵的。为了磨炼自己,而充分利用上司的功能,上司也会觉得高兴,工作也能开展得越来越顺利。

  我也遇过类似的事情,很早之前被安排一件非常麻烦的工作,一直在抱怨,被Boss找去谈话,这件事确实很麻烦,已经失败二次了,如果你能成这件 事搞定,以后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谈完之后,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扩大影响力机会,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搞定了,从此之后,类似的情况公司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我的战拖策略

其实拖延就像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一件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困难,也有可能让我们利用其它事情为借口,进行逃避。 而结果是,越拖下去压力越大。而目前常用的战拖方法,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注重内心成长和价值观梳理,另一类注重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

我对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这类有些研究,目前比较管用的方法分为三种:规律的生活习惯、小系统和五分钟策略。这种应对方法无法解决所有的拖延问题,偶尔还会失控,但对我而言,努力把生活中重要事项做好,控制好精力,通过习惯来达成自律,能大大减少拖延对我的影响。

用规律的生活习惯来对抗拖延:

这方面的表率是村上春树,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写到:当他成为职业小说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早睡早起,彻底的改变生活状态,清晨五点起床,晚上10点前睡觉。

通常的时间安排如下:

在清晨的几个小时内用来写作和处理重要事情,随后的时间用来运动和处理杂事,打理那些不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 日暮时分不再工作,用来读书、听音乐,放松精神,早点睡觉。

从他开始这样做到现在,二十多年中一直工作顺利,效率甚高。

欧内斯特·海明威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 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亦不为过。

利用小系统来减少拖延:

另一个是例子是打电话。这是我的打电话事务流程清单,除了紧急的电话之外会把当天的工作电话在统一时间集中打电话,进行批量处理。

1、打电话前,先准备好要说明的问题,在纸上列出要点

2、准备电话联系清单,完成一项划掉一项。

3、早上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前领导会在

4、告诉对方我是谁及来电的目的

5、别啰嗦,简明扼要

6、以祝福对方的友好语言结束电话“非常高兴能与你通话” “谢谢你”

还有邮件处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天收到邮件都在100-200封左右,一直在执行清空收件箱的策略,目前处理一封邮件一般在10-20秒之内,一天有二、三次的集中回复时间,处理邮件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类似的小系统,总结了几十项,通过这些小系统把一件事行云流水般的完成,能减少很多事情的拖延问题。

五分钟策略:

很多拖延者通常面临过这样的场景:

  • 工作必须找到状态,工作的环境必须近乎于理想
  • 我只有在自己想工作的时候才能工作
  • 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做到最好
  • 我必须领先于他人,把一切事情都纳入掌控中,不能有瑕疵,否则我就会失去所有机会
  • 我要等一个合适的时间或机会才能开始

针对上面这些情况有个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一项事务你已经拖延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开始,那你可以在当天的任务清单加几个5分钟时间专门用来 进行这项事情,只要坚持5分钟,就可以停止,然后去做别的。比如说你可以开始进行5分钟,然后去玩游戏、看小说、聊天、看美剧,具体的次数不限,可以是2 个也可以是10个。只要定下时间就一定要去执行,这个时间越早越好,第一个最好是当天早上一起床或刚到公司。

因为只需要坚持5分钟就可以做其它事,然后不会给自己找什么借口。只要你开始做下去,就会发现坚持5分钟之后,状态就来了,然后一口气工作下去。一天中多做几次,就能把一直拖延的事情进行下去。

5分钟这个时间段最适合我自己。这个时间段可以是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关键要看你的情况。

千万记住没有什么方法能对所有人有效,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拖延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

 

posted @ 2015-12-19 09:48  阿哲工具箱diqqxu  阅读(22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