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
作业要求
所属课程 | 软件工程1916-W(福州大学) |
作业要求 |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
所在团队 | 基于云的胜利冲锋队 |
学号 | 221600415 |
作业目标 | 软件工程实践总结 |
一、请回望开学初的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答: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那里也了解到了一些课程的内容以及将会面对的项目化经历。一个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主要收获还是集中在对软件项目全流程管理的认识,以前以为做项目就是敲代码,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发现一个项目的开发远不止如此,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再到进度管理,编程其实只是整个流程的一小部分。而在需求分析方面,我学到了更加系统结构化的NABCD模型,在把控方面,各种没接触过的工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项目燃尽图也是十分直观的,此外还有各种文档的规格化撰写。对我来说,不足的应该还是参与实际编程的数量不多,只是参与了前端设计的一部分,在学习之初也十分吃力,多亏有队友的关照。不过就我个人未来职位意向而言,我并没有后悔这样的时间分配,我希望更多的是能进入到产品开发管理工作,编写代码对我而言更多的还是增加自己对于编程的认识和了解。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答:结对编程和团队编程在一千行以内。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名称 | 时间(h) |
---|---|
第一次作业-准备篇 | 2 |
结对第一次—原型设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 | 3 |
结对第二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及进阶需求 | 6 |
团队作业第一次—团队展示 | 2 |
团队作业第二次—项目选题报告 | 3 |
团队第三次-项目原型设计 | 2 |
团队作业第四次-项目需求分析 | 15 |
团队作业第五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 11 |
团队作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 3 |
项目Alpha冲刺(团队) | 40 |
事后诸葛亮(团队) | 3 |
项目Beta冲刺(团队) | 55 |
Beta阶段团队项目互评 | 8 |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 3 |
总计 | 156 |
-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答:Alpha冲刺阶段。十天的冲刺和队友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很好,大家在前期合理分工,完成自己分配到任务后整合时的感觉特别好,看着项目从好几次的前期文档渐渐搭建成型,到后面能够完成部分功能操作,确实有种孕育新生的感觉。在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答:大概花费了有150多个小时,每周花费约12小时。
-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 墨刀:原型设计
- Teambition:项目管理,燃尽图
- Visual Studio Code:markedown文档编写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 Vue框架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 原型设计
- 项目燃尽图
- 其他方面的提升。
- 需求分析能力和方法
- 系统设计能力和方法
- 进度管理能力和方法
二、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答:在结对编程中,很考验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前期的任务分工必须合理均衡,发挥彼此长处,弥补彼此短板。很幸运能和我的舍友海山完成自己的结对编程,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双方的认真态度和真诚使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对于后来人的期许。 特别地,特别地,下一届要不要中途换队员?
答: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刷新了之前的项目观念,告诉了我编程不是最主体的环节。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工程理念和技术,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总体而言,能学习到许多项目管理方法,但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越是坚持,越能收获。不过,真心吐槽课程安排的时间,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十分难堪面对。话是没错,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任务,一段时期的任务往往不止一个。但在考研就业的这样决定人生方向的关口,不是不想学,是实在得有轻重之分。对于换队友,我持中立态度,一方面确实是换的人不是自己,不过也看到了新队友在团队当中的尴尬地位,另一方面,没有这一遭也不会认识到实际工作环境当中,类似情况的发生和不得不面对。我觉得,可以将这个事情广而告知,但在学生群里当中并不适用,没有利益关系,只会打击同学的积极心。个人观点,经供参考。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答:萌芽阶段:刚开始接触工程项目,很自然的以宿舍为单位,带动周围同学一起组队,先认清了彼此的能力基础,在确定选题后合理分工。磨合阶段:一个宿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交流的便利。而队内的唯一一位女同学确实是因为宿舍偏远,很难及时面对面沟通交流,线上交流低效不可回避。不过整体没有太大的阻碍。规范阶段:大家在冲刺环节都是十分给力的,定着作业的deadline一起拼的感觉很好,项目的前后端对接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很快在合理地交流沟通中解决。创造阶段:未达到。说到底还是比较被动地完成任务内容,因为确实是日常时间紧迫,很难强求队友上心,就谈不上主动拓展了。
五、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
-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 ; 并非通过临时熬夜,胡乱拼凑,大牛一人代劳,延迟交付等方式糊弄
- 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可查看源代码,代码文档,可操作代码编译,task/bug 等项目的发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