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与朋友合伙创业两年多了,有幸公司还活着,渐渐步入正轨。
一直想写点什么,总结一下创业过程的问题和收获,
总拖着没行动,还是太懒了…
今天又想起此事,立刻动笔
先说说技术方面:
Qt widget框架经过这两年天天打交道,自然是用的滚瓜烂熟
qml 感觉做互联网产品那种酷炫界面时比较适合,我们这传统PC上位机好像没必要搞那么花哨,粗略了解了下感觉也不太成熟,暂时不打算去研究
Qt widget 框架内重点掌握的一些知识点:
1,娴熟的UI构建和样式搭配
2,自绘或改造了很多控件,有随心所欲定制特殊功能的能力
3,对Tree控件的功能几乎开发到极致,并扩展了很多功能
4,海量数据的展示技术。展示千万级别的数据,可能略微卡顿;百万级别的基本没什么问题
5,大量数据的EXCEL格式化导出,多种方案
6,完成一个稳定的与下位机通信的网络框架(TCP+UDP),包容如设备断电、软件异常崩溃、网络异常等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数据断点的续接收发。
7,一个纯自绘的批量对象操作选区、一个编程式的表格(含错误检查)、一个多轴灵活操控及定位的图表
8,串口编程(设备维护升级)
9,万用表通信,SCPI标准命令(设备校准)
10,多语言版软件及安装包制作、产品版本管理
锻炼的一些其他技术:
1,基础的web开发技术(第一个简易官网)
2,写文档:软著申请文档、中英文用户手册、产品相关文档等
3,PS技术:没有美工,只有自己改图、制作图标、设计配色
非技术方面(心态):
1,接触了很多不同的人
技术的和非技术的、老师和学生、员工和老板、同行和投资人、销售和行政、
和气的和有脾气的、热心的和冷漠的、靠谱和不靠谱的,等等.
之前很多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经常会碰到很强烈的怀疑和否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做事风格,习惯就好
而且之前遇到分歧会很坚持自己的观点,
后来渐渐学会放低一些姿态,尝试多去理解不同的逻辑和声音
自己得很多社交行为不太有情商,
开始尝试调整与他人学习
2,做什么,往往比怎么做更重要
大量的时间,经常在研究做成什么样上,而不是实现
在产品推出去之前,很少能收集到真正来自市场的信息,指导你去做对事情,
大多凭的创始人的历史工作经验,以及低效的摸索。
回想起打工时,事情分配到我们程序员手上,
往往已经过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的分析和拆解,只剩具体的技术实现需要研究了
而创业就不一样了,如果是做项目还好,和具体客户沟通需求,
而做产品,你需要思考的更多,我最终发现,技术实现只是我工作时间中的一半
3,一定要学会安排事情
比如可能决定整套方案可行性的关键技术点,在最开始就要去验证好,
否则到项目后期做了大量工作而走不通,代价非常大
重要的紧急的事情,优先解决
不能扎在一堆任务里挨个挨个憨做
而是要清晰地知道:
一共有多少任务、分几个阶段和时间块处理
对所有事情做明确的优先级和顺序安排
哪部分在这一阶段完成、哪部分在下一阶段、
如果中途插入其他事情,要归于该框架计划内重新考量
4,考虑成本
这一点不一定,如果你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
那么把事情做完美是无需顾虑这些的
而往往大家创业条件有限
一般都是靠着前期打工的微薄积累在坚持
时间就是公司账上慢慢烧掉的money……
那么除了合理安排工作 避免效率浪费外
还要在执行方法上会有折衷和妥协:
是把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更重要,
还是迅速地完成整个系统原型更紧迫
5,如果没有完美的计划,就把一个看起来还行的完美执行
这一点很鸡汤
但我们确实多次陷入这种抉择困难
在讨论网络结构时
我们经过了大量的设计、争论
常常吵到面红耳赤、剑拔弩张
研究出好几种各有优劣的方案 但没有一个尽善尽美
经过了很多天也没确定最终结果 耽误了很多时间
后来实在受不了了 索性不追求完美的设计
随便选了一套看起来还行的方案
努力实现并优化里面的不足
现在看来工作的还算理想
6,团队领导者的信心很重要
往往一个团队的牵头人 即领导者
对整个业务和市场方向的把握是最了解的最准的
其他成员很可能不是非常了解
但是信任你 愿意加入你
你的信心和认真态度是团队状态的保障
看不看好一个事情
执行起来的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描绘一个有吸引力的前景 并且自己坚定地相信它
言谈举止不要轻易动摇团队成员的信心
7,多一些包容和协调
能出来合伙创业的 一般能力都不差
但优秀的人可能很有自信 却难以乖乖听信于人
遇到问题容易固执已见
而且有一些独特的做事风格、习惯癖好
共事久了难免有冲突
回头去看 每次心情不畅的时候 一般都做不了什么事情
8,关于创业的难度
感觉创业比想象难很多,常常想如果能早做准备或准备更齐全会好很多,
可又觉得,或许永远没有准备完善的那天,
而且每往前走一步才会发现新一步的问题,
所以只有先入局,一步步把有限的棋子走好。
9,对技术的心态
很多技术感觉难,其实不是它本身多复杂,
而是它缺乏有效的学习资料,入学无门
对于大神,没必要过于吹捧敬畏
技术无他,唯手熟耳
你要相信你用一门技术多了,也能那样
技术
其价值都是相对工作场景
他掌握某某牛叉的技术A,而你掌握某某看起来不那么牛叉的技术B
就像他在北京生活(工作),你在南京生活(工作),
他熟悉北京的各条路,而你熟悉南京的各条路的区别而已
如果你这辈子不打算去北京,那他掌握的知识,哪怕再高深再精妙,对你也毫无意义
当然对乐意分享知识的前辈,需有基本的感激和尊敬
前面这样说,并不是想说技术毫无价值,只是希望对技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创业后,只关心能否解决问题,
至于用什么技术,找个越简单的成本越低的越好!
技术在某些特定行业 是至关重要的壁垒
比如芯片、特殊材料
而在大多数行业 它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
更关键的可能有:销售渠道、营销策划、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平台和流量来源……
技术出身的创业者,
眼光往往也会局限在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可能最后技术搞定了,公司还是运营不了
与不同能力的人合伙可以缓解这种问题
10,技术人员的局限性(类似上条)
技术人员一般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
他们太过于重视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会忽略与人相处的感受
而且往往对于非技术人员还有些许轻视,
有时候会表现得有点傲慢,不利于沟通
而创业过程是有许多非研发类事情需要处理的,
各种行政事项,企业证照、财务税务、制度章程等,外协加工、原材料采购供应商沟通,推广销售、客户关系维护等
这类琐事是研发人员很讨厌的,
他们喜欢开发东西,喜欢创造性的工作
连测试都很枯燥,如果有测试人员,他们会非常高兴
我之前是类似的思想,后来改观了很多
团队中的非研发人员,
不但会更好地处理这些事情,
而且能让研发人员集中精力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