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任务和Activity详解
多Activity开发中,有可能是自己应用间的activity 跳转,或者夹带其他应用的可复用activity。可能会希望跳转到原来某个activity实例,而非产生多个重复的activity。我们可借助 activity 四种启动模式来实现不同的需求:
standard 默认模式 --------- 来了intent,每次都创建新的实例。
singleTop -------- 来了intent, 每次都创建新的实例,仅一个例外:当栈顶的activity 恰恰就是该activity的实例(即需要创建的实例)时,不再创建新实例。这解决了栈顶复用问题,想一想,你按两次back键,退出的都是同一个activity,这感觉肯定不爽。
singleTask ---------- 来了intent后,检查栈中是否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如果存在就把intent发送给它,否则就创建一个新的该activity的实例,放入一个新的task栈的栈底。肯定位于一个task的栈底,而且栈中只能有它一个该activity实例,但允许其他activity加入该栈。解决了在一个task中共享一个activity。
如果用户离开一个任务很长时间。系统将清除除了根activity之外的所有activity。当用户重新回到任务中时,像是用户离开了它,除了只有最初 的activity还在。这个理念是这样的,过了一段时间,用户很可能放弃之前所做的事情,回到任务去做一些新的事情。
standard 默认模式 --------- 来了intent,每次都创建新的实例。
singleTop -------- 来了intent, 每次都创建新的实例,仅一个例外:当栈顶的activity 恰恰就是该activity的实例(即需要创建的实例)时,不再创建新实例。这解决了栈顶复用问题,想一想,你按两次back键,退出的都是同一个activity,这感觉肯定不爽。
singleTask ---------- 来了intent后,检查栈中是否存在该activity的实例,如果存在就把intent发送给它,否则就创建一个新的该activity的实例,放入一个新的task栈的栈底。肯定位于一个task的栈底,而且栈中只能有它一个该activity实例,但允许其他activity加入该栈。解决了在一个task中共享一个activity。
singleInstance ----------- 肯定位于一个task的栈底, 并且是该栈唯一的activity。解决了多个task共享一个activity。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CALL);
- intent.setData(Uri.parse("tel:" + number));
- startActivity(intent);
上面的这段代码就是在一个activity里通过Intent启动另一个activity的实例。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个activity可以启动另一个,包括那些定义在不同应用程序中的。
一个activity就是一个用户界面,可以连续启动很多activity以提高用户体验。当然这个数量是有限的,这要根据手机的硬件配置来决定。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介绍,所有打开的activity都是存储在栈中的,所以如果打开的activity过多,会消占去很多的内存和处理器资源,严重时会导致当前应用无法启动或者系统崩溃。
activity是和任务紧密联系的。因为在android系统中,为了保持用户体验,用户想做某件事情是以任务的结构作为逻辑,以应用的形式来表现的。而一个应用又可以包含很多的activity,所以就涉及到activity和task的关系问题。
note:一个task由很多的activity组成。
为了更好的说明举个例子:
TASK1包含三个activity分别是:p,q,r;启动顺序为p-->q-->r
TASK2包含两个activity分别是:a,b;启动顺序为a-->b;
TASK1首先启动p,那么这个p就是执行这个任务的根activity,任务也是定义在这个activity下的。通过属性Manifest文件中的activity属性中的taskAffinity来定义。
(1)此时p启动后就被压入堆栈,因为此时堆栈中只有这一个activity,所以p处于栈底,也处于栈顶。此时用户能够看到的就是p界面。
(2)p启动q后,q入栈。此时栈顶为q。q呈现的界面将p覆盖,p进入后台运行(此时是activity生命周期的pause状态)或者进入后台但不运行(此时是activity生命周期的stop状态)。
(3)q启动r后,r入栈。此时栈顶为r。r呈现的界面将q覆盖,q进入后台运行。
(4)按back键后就是调用finish函数结束r (activity)的生命。此时r出栈,r的生命周期结束。
(5)继续back键,结束q的生命,此时q出栈。
(6)继续back键,结束p的生命,此时p出栈。
(7)此时栈内所有activity都已出栈,所以就会显示HOME屏幕界面.
上面的例子已经很明确,如果还不理解请看下面:
1、activity简单解释
简单的的说,任务就是用户所体验到的“应用程序”。它是一组相关的activity,分配到 一个栈中。栈中的根activity,是任务的开始——一般来说,它是用户组应用程序加载器中选择的activity。在栈顶的activity正是当前 正在运行的——集中处理用户动作的那个。当一个activity启动了另外一个,这个新的activity将压入栈中,它将成为正在运行中的 activity。前一个activity保留在栈中。当用户按下后退按键,当前的这个activity将中栈中弹出,而前面的那个activity恢复 成运行中状态。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面的例子要补充的是:
2、activity的生命周期:
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SaveInstanceState()----->onPause()------->onStop
--------->onDestroy().
3、activity的各种状态的转换:
继续看上面的例子:上面的每一个activity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大部分。当启动一个activity时,首先是在onCreate处进行初始化界面所需要的信息,如:界面的views,buttons,分配的引用变量等;初始化完成后就会调用onStart,此时就可以看到界面了;当用户与界面进行交互时就会调用onResume函数;当此activity因为被其他activity没有完全覆盖而进入pause状态时就调用onPause(),当被其他activity完全覆盖时就调用onStop函数。在后面的这两种情况下都会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来暂时保存被覆盖的activity的状态,在这些被覆盖的activity重新回到界面上的时候会恢复这些状态;当调用finish方法使,这个activity就被destroy了,也就从栈中移除了。
一个任务中的所有activity一起作为一个单元。整个任务(整个activity栈)可以移动到前台或者后台.假设,例如,当前的任务有四个 activity在栈中——三个在当前的activity之下。用户按下了HOME键,进入了应用程序加载器,选择了一个新的程序(实际上,是一个新的任 务)。当前的任务进入了后台,新任务的根activity显示出来。然后,过了一会,用户退回到主界面,又重新选择了前一个应用程序(前一个任务),栈中 有四个activity的那个任务,现在出现在了前台。当用户按下BACK按键,屏幕就不会再显示用户刚刚离开的那个activity,而是删除栈顶的 activity,同任务中的前一个activity将被显示出来。
刚才说明的那些行为,是activity和任务的默认行为。但是有也办法修改它的所有方面。activity和任务的关联,activity在任务中的行为,受控于启动activity的行为对象的标志位和清单文件中的<activity> 元素的属性的互相作用。请求者和相应着都要说明发生了什么。
在这里,主要的行为标志为是:
FLAG_ACTIVITY_NEW_TASK
FLAG_ACTIVITY_CLEAR_TOP
FLAG_ACTIVITY_RESET_TASK_IF_NEEDED
FLAG_ACTIVITY_SINGLE_TOP
主要的<activity> 属性是:
taskAffinity
launchMode
allowTaskReparenting
clearTaskOnLaunch
alwaysRetainTaskState
finishOnTaskLaunch
下面一节将说明这些标志和属性都有什么用,他们之间怎么互相影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案来控制它们的使用。
亲和性和新任务
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中的所有activity,都有一个对于其它activity的亲和性—这是一个对于同一个任务中的其他activity的优先权,然后,通过 <activity>元素的 taskAffinity 属性可以可以分别为每一个activity设置亲和性。不同应用程序定义的activity可以共享同一个亲和性,或者同一个应用程序定义的 activity可以指定不同的亲和性。亲和性在两种情况下发挥作用:当行为对象启动了一个包含 FLAG_ACTIVITY_NEW_TASK标志的activity,和当一个activity的allowTaskReparenting 属性设置为“true”。
正如前面描述的,一个新的activity,默认情况下,被加载进调用startActivity()方法的activity对象所在的那个任务中。它被压入和调用者所在的同一个栈中,但是,如果行为对象在调用startActivity()方法时传递了FLAG_ACTIVITY_NEW_TASK标 记,系统将用一个不同的任务来容纳这个新的activity。通常,就像这个标记的名字所代表的。它是一个新任务,但是,它不必非要这样。如果已经存在一 个和这个activity亲和性相同的任务,这个activity就会载入到那个任务中,如果不是的话,才会启动新任务。
如果activity的allowTaskReparenting 属性设置为“true”,它就能从他启动时所在的任务移动到另一个出现在前台的任务。例如,假设有一个activity可以根据选择的城市包括天气情况, 它作为一个旅行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它和同一个应用程序中的其他activity有同样的亲和性(默认的亲和性)并且允许重组。你的一个activity开 启了天气报告器,所以它属于同一个任务中的这个activity,然而,当旅行应用程序开始运行时,天气报告器将被重新分配并显示到那个任务中。
启动模式
有4中不同的启动模式可以分配给 <activity> 元素的 launchMode 属性。
"standard" (默认的模式)
"singleTop "
"singleTask"
"singleInstance"
这些模式主要区别在以下四点:
- 哪个任务存放着activity,用来对行为进行响应。 对“standard ”和“singleTop ”模式来说,这个任务是产生行为(并且调用startActivity() )的那个——除非行为对象包含了 FLAG_ACTIVITY_NEW_TASK 标记。在这种情况下,像前面那节Affinities and new tasks 描述的一样,将会选择一个不同的任务。
- 它们是否可以有多个实例。 "standard "和“singleTop ”类型的activity可以被实例化多次。它们可以属于多个任务,一个特定的任务也可以拥有同一个activity的多个实例。
作为比较"singleTask "和"singleInstance "类型的activity只限定有一个实例。因为这些activity是任务的根。这个限制意味着,在设备上不能同时有超过一个任务的实例。 - 是否能有其他的activity在它所在的任务中。"singleInstance " 类型的activity是它所在任务中唯一的activity。如果它启动了其他的activity,不管那个activity的启动模式如何,它都会加载到一个不同的任务中——好像行为对象中的FLAG_ACTIVITY_NEW_TASK 标记。在其他的方面,"singleInstance "和"singleTask "模式是相同的。
其他三种模式运行任务中有多个activity。"singleTask "总是任务中的根activity,但是它可以启动其他的activity并分配到它所在的任务中。"standard "和"singleTop "类型的activity可以出现在任务中的任何地方。 - 是否启动一个新的实例来处理一个新的行为。 对默认的"standard "模式来说,对于每一个行为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实例来响应。每个实例只处理一个行为。对于"singleTop "模式,如果一个已经存在的实例位于目标任务activity栈的栈顶,那么他将被重用来处理这个行为。如果它不在栈顶,它将不会被重用,而是为行为创建一个新的实例,并压入栈中。
例如,假设,一个任务的activity栈由根activity A和 B,C,D从上到下按这样的顺序组成,所以这个栈就是A-B-C-D。一个行为指向类型为D的activity。如果D是默认的"standard "加载模式,一个新的实例会被启动,栈现在就是这样A-B-C-D-D。但是,如果D的加载模式是"singleTop ",已经存在的实例会用来处理这个行为(因为它在栈的顶端)并且栈中还应该是A-B-C-D。
在前面提到,"singleTask "和"singleInstance "类型的activity最多只有一个实例,所以他们的实例应该会处理每个新的行为。"singleInstance"类型的activity总是在栈的顶端(因为他是任务中唯一的一个activity),所以总是能够适当的处理行为。然而,"singleTask "类型的activity也许会有其他的activity在它的上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处理这个行为,这个行为被丢弃。(即使这个行为被丢弃了,它的到来也会导致那些应该保留不变任务显示到前台来)。
当一个activity被要求处理一个新的行为时,行为对象会通过调用activity的 onNewIntent() 方法传递进来(最初启动activity的行为可以通过调用getIntent() 方法获得)。
注意,当创建一个新的activity实例来处理一个新的行为时,用户总是能够通过按下BACK按键退回到前面的状态(前一个activity)。但是当 一个已经存在的activity实例处理一个新的行为时,用户不能通过按下BACK按键退回到前面的状态。
更多关于加载模式的内容,请看关于 <activity> 的描述。
清理栈
这只是默认情况,有一些activity的属性可以控制和修改它。
如果一个任务的根activity的这个属性设置成了"true",那么刚才提到的那些默认行为就不会发生。这个任务保留所有的activity,甚至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任务的根activity的这个属性设置成了”true“,那么只要用户离开了任务并返回,就会清除除了根activity之外的所有activity。换句话说,它和alwaysRetainTaskState正好相反,当用户返回到任务时,总是恢复到最初的状态,不管离开了多长时间。
这个属性和clearTaskOnLaunch类似,但是它作用于单个activity,而不是整个任务。它可以导致任何的activity离开,包括根activity。当它设置成"true"的时候,作为任务一部分的activity只对当前会话有效。如果用户离开然后返回到任务中。它将不再出现。
还有其他的方法强制将activity从栈中移除。如果一个行为对象包含了 FLAG_ACTIVITY_CLEAR_TOP 标志,它的目标任务中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类型的activity实例,所有栈中位于这个实例之上的activity都会被清除,所以这个实例就会出现在栈顶并且对行为进行响应。如果activity被设计成"standard"模式,它也将会从栈中被清除,并且会启动新的实例来处理到来的行为。这是因为当设置成”standard“模式后,对每个新的行为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实例。
FLAG_ACTIVITY_CLEAR_TOP经常 和FLAG_ACTIVITY_NEW_TASK一起使用。当一起使用时,这些标志是定位一个在另一个任务中存在的activity并且将它放在一个可以响应行为的地方的一种方法。
启动任务
Activity通过将行为过滤器”android .intent.action.MAIN“设置为指定动作和"android .intent.category.LAUNCHER"作为指定类型,来成为任务的入口。(前面关于行为过滤器那一些讨论的例子)。这种类型的过滤器会让activity的图标和标签显示在应用程序加载器上面,可以让用户启动和返回activity。
第二个能力更为重要,用户应该可以在离开一个任务一段时间后返回。因为这样,能够初始化任务的"singleTask"和"singleInstance"模式,只能够用在那些拥有MAIN 和LAUNCHER 过滤器的activity中。想像一下如果没有这两个过滤器会发生什么:一个行为启动了"singleTask"模式的activity,启动了一个新的任务并且用户花了一些时间在这个任务上。然后用户按下了HOME键,这个任务被隐藏到了后台。因为没有在应用程序加载器上显示它,所以就没有办法返回到这个任务。
一个类似的麻烦事 FLAG_ACTIVITY_NEW_TASK 标志。如果这个标志导致activity启动了一个新任务,并且用户按下HOME键离开了它,必须有一些方法将用户引导回它。一些实体(像是通知管理器) 总是在一个外部的任务中启动activity,而不作为它们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总是将带有FLAG_ACTIVITY_NEW_TASK 标记的行为对象传递到startActivity() 。如果你有一个可以被外部实体使用这个标签调用的activity,要注意用户应该有办法返回到启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