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力量笔记~~~

# 第一章 提问题

在选择问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保持诚恳的态度和双重视角能使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题时常见的问题:

问题过于宽泛、开始的问题太难、问引导性的问题、提问之前就已经表示不赞同、找不到提问的内容(备用问题)

# 第二章 赞扬

别人对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反应。受到你赞扬的行为出现的频率会增加,而被你忽视的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赞扬具体化一些,加上对方的名字,再加上一个问题

1. 开始的时候对每个朋友都隔几天说句称赞的话,然后慢慢地提高频率。

2. 开始的时候措词相对谨慎一些。

3. 称赞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有任何索取。

4. 切忌一味地称赞

5. 不要用对方对你的称赞去回赞对方。

6. 善意地将对方的行为、外表或者衣着与别人相比

 

# 第三章 倾听

对方发出的信息往往与你根据各种信号判断出来的信息有着很大不同。你的印象往往并不与对方的意图相吻合。

积极倾听在两种情况下尤其有用:

1.当你不确定对方的意思时。

2. 当对方给予的是重要的或者感情上的信息时。对方会通过一些方式向你暗示,他们所说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a. 直接指出要特别注意(“首先要做的是……”“你必须明白……”)

b. 同一个信息重复几遍。

c. 在开始或结尾进行总结。

d. 停顿或在说话前寻求目光的交流。

e. 在一句话之前加语气词“啊”。

f. 比平时说得更大声或更柔和。

g. 比平时说话更缓慢。

不应该说对方应该怎么做,该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向对方表达肯定或否定、同情或安慰。

如果能被鼓励自由而且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别人跟你在一起时就会觉得平静放松。理解对方的问题却不越俎代庖,会让对方觉得你很信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如果你耐心倾听,理解并接受对方,却并不加以批评,对方必然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更愿意和你交往,对你所说的话更感兴趣。

检验自己以及对方对话语的理解:

1. 告诉对方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借以得出自己结论的内容。

2. 试探性地告诉对方你对其动作的理解。

3. 问对方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我想让你仔细听,然后告诉我你听到的内容。不要给我你的意见,也不用想替我解决问题,我只想知道你理解了我的话。

# 第四章 自由信息

要利用自由信息,你所要做的就是就此作一番评论或是提一个问题。你甚至可以往回退,重新提起刚才忽视了的自由信息。自由信息也包括对方的衣着、行为、身体特征以及所处的位置。所有这些都可以被用来开启谈话。

# 第五章 自我透露

通常的交流都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套话、事实、意见和感受。

自我透露常见的问题

一、给人错误的印象

如果你夸大优点、隐瞒缺点这样做会有以下两种后果:

1对方会感到厌烦,因为他对你描绘的“完美”的形象不感兴趣(也许你会觉得不如照实说话效果好些).

2对方会被你的假象所吸引。

二、不被人相信

内容具体、不要用“疲惫”、“高兴”、“不安”这样太宽泛的词来描述自己,试着用文字绘制出具体的图象,以此来表达你的感受。展示反面

三、观点不明确

四、害怕对方生厌而退缩

如果你能够以坦诚的态度,与对方建立一对一的个人关系,真正接触到对方的内心,那么你很可能会受到对方的欢迎。

# 第六章 开始对话

搭话的内容很简单,基本上只有三种话题可以选择:

环境

对方

自己(很少有人感兴趣)

而且也只有三种方式开始:

提问题(限制式问题就行,只要不罗列太多。)

意见感受

陈述事实 (很难参与进来)

# 第七章 发出可能被接受的邀请

积极地把别人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最重要的两种方式就是:

1.主动与希望认识的人交谈

2.向希望作进一步了解的人主动发出邀请

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被动地做出反应。他们等着别人主动投来目光、送来微笑、主动打开话题以及发出邀请。

增大别人接受你邀请的几率:

双重视角、小处着手、随意一些

如果对方拒绝了你的邀请,也不给任何解释,你可以提议换个时间或者活动项目。如果对方仍然拒绝,也没有任何解释,那就可以断定他对你不感兴趣。千万不要向对方询问原因,你不会得到真实的回答,而且只会把局面闹得更僵。相反地,你应该礼貌地离开,并且对他说:“很遗憾你不能去。”或者“很高兴认识你。”或者把电话号码告诉他,让他方便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第八章 积极地接受批评 

 

1 批评你的人通常最想得到的是你倾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并且认真地对待。

 

2 怎样解决这样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们之间关系的好坏。

 

3 积极的抉择 

 

第一步:询问具体内容 

 

第二步:同意对方的批评 :同意事实,但是保留自己的立场。

 

4 要同意对方的批评,你可以直接重复对方说过的一些关键词。

 

5如果你愿意听从对方的批评而改过,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说出你将有什么新的做法,一般这样就没事了。

 

6 当对方的批评过于宽泛时你可以接受你认为有道理的部分,而不接受其他内容。引用证据能够最有效地支持你的意见. 

 

7 你可以对他引用的普遍真理表示赞同.保持自己的立场。 

 

8 如果对方非常好事.你又不想做过多的解释.说出你的感受是非常好的办法.让对方难以还击.

#第九章 拒绝别人的操纵 

 

破唱片拒绝法:

a 如果不明白对方的话,询问具体内容。

b 一旦清楚了之后,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或者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c 通过自我透露,表明不愿意按对方说的去做.可以加上你的理由。 

#第十章 要求改变 

 

1 确定谁有烦恼 

 

2 说明有问题的行为 ,一次只需提一种行为,如果说太多,对方会感到畏惧而退缩。最好提到的问题是正在发生的,或者刚刚发生不久的。

 

3 不要抱怨对方总是做什么事(“你总是迟到”)或者从不做什么事(“你从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应给一些近来的事例,比如:“已经三次了,每回我给你看电话交款单,你都是打开电视假装不理不睬.” 

 

4 避免揣测、推断对方的意图。推论超越了观察,直接告诉对方其行为背后的意图。

 

5 注意非语言行为。直接地面对对方,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在说话之前先深吸一口气。你应该听起来放松,但是很坚决。

 

6 陈述后果 指出对方的所作所为,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7 尽可能用积极的态度来说明行为的后果。 

 

8 说明你的感受 

 

9 公式小结 

a “我很不满意。你[说明其行为],[指出后果],所以我觉得[描述你的感受]。” 

 

b 暂停 给对方时间回想你说的话.让他能够提出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这样对你会更加有利。

 

c 直接要求(b失败) ,具体要求对方改变某一个做法,而不是改变个人的态度或性格。

 

d 有时候,abc可以灵活处理

 

e 重复要求 (c失败,破唱片法)

 

f 找到解决办法,始终要记住自己的初始目的。

#第十一章 通过动作表情达意 

一切行为都是有意义的。不管他是否正确,所有的行为都会被别人赋予一定的意义.你的面部表情告诉对方你心里的感受,而身体上的动作则显示你的感受有多强烈。

 

- 个人空间: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住所当作个人的领域,不愿意别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闯入。此外,每人还有一个移动的个人空间,只有那些“亲近”的人才可以进人。一般来说,这种个人空间是一个与身体大小相近的方形,主要向前延伸,背后和侧面比较少:陌生人在3至5英尺之间,而朋友则在1或1. 5英尺到3英尺之间。如果你更靠近些,则是表示敌意或者亲近。如果你拉开距离。你是在“说”你意识到对方在身旁,但是不愿意和他交流. 

 

- 姿态 与谈话对象的动作相对应能够很快地与对方建立友善的关系。

 

- 身体接触是无声地告诉对方:“我很在乎你”以及“我很喜欢你”。最能传达感情的身体接触有两种:握手和拥抱.走近一个人想和他拥抱的时候,伸出右手去握手,同时左手放在对方右肩,向前靠拢。当你接触到对方的肩膀时,对方十有八九会左手搂住你的腰、手,然后拥抱你。如果对方没有这样做,你可以继续握手,然后轻拍她的肩膀。

 

- 眼神交流 你的注目是在跟对方说:“我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你。从眼睛里找答案。如果看见瞳孔放大,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

 

- 点头 

 

- 微笑 ,很少有人对着镜子微笑.结果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微笑与别人的微笑是不一样的。

 

开放的姿态(Open posture)

身体前倾(Forward lean)

#第十二章

只要不被紧张所累,你冒的风险越大,机会就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克服了紧张,人们就能随意地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事件并不左右你的情绪,而是你的信念。人不是为外物所动,而是被自己对外物的认识所左右。事物没有善恶之分,都是人的思想的结果

1. 逃避

当你把自己感情上的不快归咎于外界事物时,你问自己:“有什么证据表明是这些事情让我紧张呢?”你会发现没有任何证据。

2. 恐惧

有多大的发生可能性,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想清楚可能发生的最坏后果后,再检查一下你用来描述这些结果的词语

3. 以偏概全

你作为一个人,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某一次做事方式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永远这样做下去。所有这些定性的“标签”都是毫无意义的——建立在错误推理上的错误结论。你可能曾经表现得很害羞,但并不意味着将来也要如此。没有人能够得到别人百分之百的承认,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付出失败,才能赢得成功。给自己贴“标签”是不理性的,让局部偶然的事情成了全部的必然的结果。这样就把你在人生的一小段时间里做过的事,同你是什么样的人混为一谈了.不要盲目相信给自己贴上的标签,向自己要求确切的证据。回想成功经历进行分析。

4. 要求过高

如果发现自己因为一些“应该”和“不应该”的准则而错失社会交往的机会.那就问自己:谁定的这条准则?

为什么每件事情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完美的呢?

为什么我必须这样做?哪里写的?

别人都不必遵循这条规则,为什么我就应该呢?

既然过去的做法让我什么也得不到,为什么我还应该继续那样做呢?

摒弃不理想的念头、代之以理想的看法能够让你在社会交往中变得更加自信和放松。

#第十三章

正确表达的具体目标有如下一些特征:

- 明确:描述的行为不会与其他行为混淆起来。

- 可证实:必须让旁观的人也肯定,你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 肯定:应该从正面着眼,多说自己希望的事情,而不是通过否定不喜欢的事情来达到目的

- 完全取决于你的行动:如果你的目标是邀请邻居去野餐而且你确实发出了邀请,那么不管对方答应与否,你的目标都已经达到了。

- 划分目标的等级:每星期完成一个目标。等到某个目标需要实现的那个星期之前,再决定你什么时候采取行动。

- 增加步骤:如果你制定的一个目标显得难度太大,或者让你内心很焦虑,那就把这个目标细分成一些次级的目标。

- 预先演练

新的技巧在使用于实际生活之前预先在心里演练一下。许多研究也表明这样的演练有助于人们更加放松熟练地从事社会交往活动。

- 奖励自己

没有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会经常责备自己,也没有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会经常表扬自己。

posted on 2017-01-19 20:39  时间朋友  阅读(2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