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周星期日之易经入门
今天周末看了百家讲坛中《易经的奥秘》1-14集,对易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反思为什么说他是中华文化的根源?群经之首,从七千年传到现在经过多少人的思考智慧丰富,难怪有这么多人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易经》。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1.什么是易经
易经,单从名字来看,变动不居为易,圣哲彝训为经。易经的英文名,既是Book Of Change。依据传统的说法,易字有三层含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中,是为变易;变动中存在永恒的真理,是为不易;而掌握规律,以简御繁,是为简易。若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来看,易字上日下月,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变化。易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2.周易跟易经的区别
老实说,这两个概念在平常经常会被混用,不过我们还是稍微做一些区别吧。古人云,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古人又云,易更三圣。一般来说,我们把孔子之前的,不包括易传的易,叫做周易,而把孔子之后的,加上了易传的易,叫做易经,是比较准确的。毕竟按照从唐代开始的书籍四分法,易经是归于经部的嘛。(经为儒家经典)。
3、易经的体例
每一卦都有三部分组成,卦画、卦辞、爻辞。
首先,卦画。每一卦都有自己独特的卦画,这些图案被易学家看做比卦辞、爻辞更有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部分,是每一卦的核心。这就好比一幅画和一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算都是描述同一种东西,画也会常常给人更多的遐想和发挥。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面三爻组成下卦,又称内卦,上三爻组成上卦,称为外卦。
其次,卦辞。每一卦也有自己独特的卦辞,就是卦画下面的那句话。如果把卦比作一种药,那么卦辞就是其独有的"说明书"。后世学者没有三圣作易演易的大德,靠的就是卦辞爻辞来理解易经这部天书。
最后,爻辞。
每一卦都由六个爻组成,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同时由于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易经在称呼每一爻的时候以"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这样,如果初爻为阳爻,那么就是"初九",为阴爻就是"初六";同理,五爻为阳爻,称"九五"(所谓九五之尊),为阴爻,称为"六五"。
紧跟在"初六"、"上九"这些东西后面的那句话,就是爻辞。每一爻都有自己的爻辞,可以说是这种药的成分指南,正是每个爻本身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卦的丰富内容。
举个例子来说,水火既济卦是由上卦"坎"卦、下卦"离"卦组成,自下而上为初九、六二、九三、**、九五、上六。"《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就是本卦卦辞;"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就是初九的爻辞。
易学八卦图方位与现代地图方位是有根本区别的,可以说正好相反,现代地图讲求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易学八卦图则讲求"面南背北、左东右西"。习易之人对这一点是必须要先得弄清楚的。图示如下:
《易经》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她对中国的哲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目前我们使用成语很多来源于《易经》。 常用的成语有: 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虎视眈眈(《周易·颐·**》) 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反目成仇(《周易·小畜》) 谦谦君子(《周易·象传·谦》) 日月合璧(《周易参同契》) 立竿见影(《周易参同契》) 正大光明(《周易·离卦》) 物极必反(《否·泰卦义》) 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 否极泰来(《周易·否、泰卦》) 三阳开泰(《周易·泰卦》) 革故鼎新(《周易·杂卦传》) 文过饰非(《周易·贲卦》) 防微杜渐(《周易·坤卦》) 天地玄黄(《周易·坤卦》) 结绳而治(《周易·系辞传》) 乐天知命(《周易·系辞上》) 洗心革面(《周易·系辞上》) 风雷激荡(《周易·益卦》) 止所当止(《周易·艮卦》) 乱极必治(《周易·蛊卦》) 不速之客(《周易·需卦》) 井冽寒泉(《周易·井卦》)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成语: 原始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