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也被称为数字双胞胎和数字化映射,是在 MBD (Model Based Definition)基础上深入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实施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物理的、数学的模型,这些模型为数字孪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 年 NASA 给出了数字孪生的概念描述:数字孪生是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尺度的仿真过程,它作为虚拟空间中对实体产品的镜像,反映了相对应物理实体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对象,在数字化世界中构建完全一致的对应模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实体对象进行动态仿真、监测、分析和控制。

在《2021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白皮书》中对数字孪生的定义是这样的:数字孪生是一种数字化理念和技术手段,它以数据与模型的集成融合为基础与核心,通过在数字空间实时构建物理对象的精准数字化映射,基于数据整合与分析预测来模拟、验证、预测、控制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过程,最终形成智能决策的优化闭环。如一辆车,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对应数据,根据这些采集数据构建出对应的孪生体,孪生体与车保持一致,比如外观、形状、位置、车的运动状态、零件的状态(比如发动机),并且孪生体可以动态反映车的状态变化,假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即将发生碰撞,孪生体可以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作出判断,并将决策反馈,实现车辆紧急制动,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数字孪生是源自工业界的概念,随着5G通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孪生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延伸到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应用领域。

北京冬奥会VSS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系统,通过3D场馆建模与实地扫描,在仿真平台生成数字孪生场馆与环境,覆盖了12个冬奥会竞赛场馆、3个奥运村、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和北京冬奥组委等多个场所。通过它,工作人员可以远程进行场馆空间规划、运行设计和细节管理,比如说运动员远程选房间,奥运转播团队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可以在虚拟场馆进行场景化的沉浸式培训;奥组委可以通过仿真系统随时对场馆内的设置提出修改意见等。尤其是疫情期间,可减少实地勘查的时间成本与疫情防控风险,效率更高。

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开幕式团队可以检验开闭幕式呈现的所有要素:从观众席、灯带、主舞台、竖屏、覆盖超大型LED地屏到这个空间内上演的所有节目的活动轨迹——演员如何上场、表演、退场以及其中的复杂调度。在模拟系统算法的支撑下,声音、演员和画面的配合,时间和空间的吻合以及多要素的卡点,也可以全流程地推进。通过这个平台,冬奥会开闭幕式团队就可以看到各种表演方案的三维呈现效果,协调演员、机器人、视频投影等要素进行排练,然后根据要求一次次推翻重来。这也一定程度解放了真人演员,用科技来降低“人海”战术的消耗。



posted on   时间朋友  阅读(6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相关博文:
阅读排行: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
· 上周热点回顾(2.17-2.23)
· 如何使用 Uni-app 实现视频聊天(源码,支持安卓、iOS)
历史上的今天:
2019-03-20 Java起源
2018-03-20 Pgsql和Mysql的对比
2017-03-20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学习笔记
2016-03-20 2016第11周日
2015-03-20 2015第12周五
2014-03-20 2014第12周四开发记
2013-03-20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导航

< 2025年2月 >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