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 冬奥会与造雪

1998年初,日本凭借70~80年代的高速发展,赢下了20世纪最后一届冬奥会的举办权。但天公不作美,临近开幕,雪量仍然严重不足。为了解决缺雪问题,组委会甚至想到了去寺庙祈雪的方法,但祈来的却是大雨,山顶的雪面被雨水覆盖了冰壳,长野冬奥会因此遭到了无数的吐槽。
如果说夏季奥运会主要展现了人类突破自身运动极限的能力,那么现代冬季奥运会更多了一层——人类挑战自然、掌控自然的能力。
场地是举办冬奥会的第一道门槛,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比赛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尽管美国在80年代已发明了造雪技术,但成本很高,直到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才用到了极致,俄罗斯利用大规模储存和造雪设备铺满了原本温暖的索契山地,形成了白雪皑皑的冬奥场面
5年前,中国冰雪运动并不发达,国内的滑雪场依赖的都是外国的造雪机,国内的造雪技术远落后于世界。5年中,中国科研团队从突破技术封锁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再到突破式创新出“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备冰雪技术,冰雪设备实现了量产,还把原本制雪的用电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这些从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雪场都有着非常精密的要求。为了适应不同的比赛,不同雪场的人工造雪机铺设的赛道硬度、密度、含水量、耐久性均有差别。

由于赛场多在山地,气象条件多变,比赛中许多项目对风、温度等环境条件变化非常敏感。以跳台滑雪为例,运动员出台速度约每小时90多千米,落地速度在每小时120千米左右。整个过程中,风速、风向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表现,还会影响其安全落地,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侧翻而受伤。            

过去,冰雪运动教练员只能依靠风向旗来判断风向、风速,用主观经验来决策、指挥比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项目组从2014年开始系统性地布局冬奥会的气象观测实验,通过立体、密集布设各种气象观测设备,最终取得了精确到“秒级”的观测数据。让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测精确到百米级&分钟级,为训练和比赛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持协助,对抗赛场天气变化。             

以前连标准都不知道,现在技术被我们掌握。冬奥会上的造雪、制冰、测风的实现,是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工作的结晶,保障了本届奥运会成为一次绿色、科技的盛会。更重要的是,以这些基础技术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设备从零突破实现国产化,也巩固了我国的强国地位。

posted on 2022-02-20 16:23  时间朋友  阅读(1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