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面试总结

参考文档:https://www.jianshu.com/p/dc252b5efca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OTk3ODQ3Ng==&mid=2247483893&idx=1&sn=32e7051116ab60e41f72e6c6e29876d9&chksm=fba6e9f6ccd160e0c9fa2ce4ea1051891482a95b1483a63d89d71b15b33afcdc1f2bec17c03c&mpshare=1&scene=1&srcid=0416Kx8ryElbpy4xfrPkSSdB&key=1eff032c36dd9b3716bab5844171cca99a4ea696da85eed0e4b2b7ea5c39a665110b82b4c975d2fd65c396e91f4c7b3e8590c2573c6b8925de0df7daa886be53d793e7f06b2c146270f7c0a5963dd26a&ascene=1&uin=MTg2ODMyMTYxN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60739&lang=zh_CN&pass_ticket=y1D2AijXbuJ8HCPhyIi0qPdkT0TXqKFYo%2FmW07fgvW%2FXxWFJiJjhjTsnInShv0ap

单线程的redis为什么这么快

  1.所有的数据都在内存中,所有的运算都是内存级别的运算。
  2.单线程避免了多线程的切换性 能损耗问题。
  3.Redis的IO多路复用:利用epoll来实现IO多路复用,将连接信息和事件放到队列中,依次放到 文件事件分派器,事件分派器将事件分发给事件处理器。
    (C10K问题:一个TCP连接,就需要分配一个进程。假如有C10K,就需要创建1W个进程,可想而知单机是无法承受的。解决:同一个线程/进程同时处理多个连接,即I/O多路复用,NIO)
    epoll方式:该方式可以说是C10K问题的killer,他不去轮询监听所有文件句柄是否已经就绪。epoll只对发生变化的文件句柄感兴趣。其工作机制是,使用"事件"的就绪通知方式,通过epoll_ctl注册文件描述符fd,一旦该fd就绪,内核就会采用类似callback的回调机制来激活该fd, epoll_wait便可以收到通知, 并通知应用程序。而且epoll使用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多个描述符,将用户进程的文件描述符的事件存放到内核的一个事件表中, 这样数据只需要从内核缓存空间拷贝一次到用户进程地址空间。而且epoll是通过内核与用户空间共享内存方式来实现事件就绪消息传递的,其效率非常高。
  4. 支持丰富数据类型,支持string,list,set,sorted set,hash
  5.支持事务,操作都是原子性,所谓的原子性就是对数据的更改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6. 丰富的特性:可用于缓存,消息,按key设置过期时间,过期后将会自动删除如何解决redis的并发竞争key问题
  • string-->简单的key-value

  • list-->有序列表(底层是双向链表)-->可做简单队列

  • set-->无序列表(去重)-->提供一系列的交集、并集、差集的命令

  • hash-->哈希表-->存储结构化数据

  • sortset-->有序集合映射(member-score)-->排行榜

sorted set底层数据结构?
  分两种情况:
    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有序集合保存的元素数量小于128个

      2.有序集合保存的所有元素的长度小于64字节

    使用的是ziplist作为存储结构,即每个集合元素使用两个紧挨在一起的压缩列表结点来保存。否则使用skipList进行保存。

      使用跳跃表来实现的:就是在原来数据的基础上,取出一些关键节点,大概是原来数据的二分之一,如果关键节点过多,再取出一些关键节点,做上一层的关键节点,直到剩下两个,则不需要在进行比较,这样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那么怎么从原来数据中选出一半数据呢?使用抛硬币的方式进行筛选,筛选的越多,概率越接近二分之一。

  利用抛硬币的随机方式,决定新节点是否提升为上一级索引。结果为“正”则提升并继续抛硬币,结果为“负”则停止。O(logN)

  总体上,跳跃表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而这种数据结构所占空间是2N,既空间复杂度是 O(N)。

Redis持久化
  RDB快照(snapshot): Redis 将内存数据库快照保存在名字为 dump.rdb 的二进制文件中。
  AOF(append-only file):快照功能并不是非常耐久(durable): 如果 Redis 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故障停机, 那么服务器将丢失 最近写入、且仍未保存到快照中的那些数据。从 1.1 版本开始, Redis 增加了一种完全耐久的持久化方 式: AOF 持久化,将修改的每一条指令记录进文件appendonly.aof中
  推荐(并且也是默认)的措施为每秒 fsync 一次, 这种 fsync 策略可以兼顾速度和安全性。
  redis4.0开始支持RDB和AOF混合持久化。通过如下配置可以开启混合持久化:
  # aof-use-rdb-preamble yes
  如果开启了混合持久化,AOF在重写时,不再是单纯将内存数据转换为RESP命令写入AOF文件,而是将重写这一刻之前的内存做RDB快照处理,并且将RDB快照内容和增量的AOF修改内存数据的命令存在一起,都写入新的AOF文件,新的文件一开始不叫appendonly.aof,等到重写完新的AOF文件才会进行改名,原子的覆盖原有的AOF文件,完成新旧两个AOF文件的替换。
于是在 Redis 重启的时候,可以先加载 RDB 的内容,然后再重放增量 AOF 日志就可以完全替代之前的 AOF 全量文件重放,因此重启效率大幅得到提升。
 
Redis数据恢复
  aof文件开头是rdb的格式, 先加载 rdb内容再加载剩余的 aof。
  aof文件开头不是rdb的格式,直接以aof格式加载整个文件。
可以直接覆盖原来文件的原因是:redis内存中存在的数据,肯定是当前的所有数据,因此,不需要将aof文件或者rdb文件中的数据在进行读取,重写,然后再覆盖的行为。而是直接将当前内存的所有数据直接进行写文件的动作,覆盖之前的即可。
  • Redis将AOF重写程序放到子进程(后台)里执行。这样处理的最大好处是:  
    • 子进程进行AOF重写期间,主进程可以继续处理命令请求;
    • 子进程带有主进程的数据副本,使用子进程而不是线程,可以避免在锁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 子进程在进行AOF重写期间,服务器处理新的命令可能对现有的数据进行修改,导致当前数据库和重写后的AOF文件中的数据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Redis增加了一个AOF重写缓存,这个缓存在fork出子进程之后开始启用,Redis服务器主进程在执行完写命令之后,会同时将这个写命令追加到AOF缓冲区和AOF重写缓冲区。

  • 即子进程在执行AOF重写时,主进程需要执行以下三个工作:  
    • 执行client发来的命令请求;
    • 将写命令追加到现有的AOF文件中;
    • 将写命令追加到AOF重写缓存中。

  完成AOF重写之后

    • 当子进程完成对AOF文件重写之后,向父进程发送一个完成信号,父进程会调用一个信号处理函数,完成以下工作:

      •   将AOF重写缓存中的内容全部写入到新的AOF文件中;新的AOF文件中存储当前数据库最新的状态;
      •   对新的AOF文件进行改名,原子的覆盖原有的AOF文件;完成新旧两个AOF文件的替换。
  • 在整个AOF后台重写过程中,“主进程写入命令到AOF缓存”和“对新的AOF文件改名,覆盖旧文件。会造成主进程阻塞。

  AOF重写是为了解决AOF文件体积膨胀的问题,重写过程基本上不影响Redis主进程处理命令请求;

  AOF重写实际上是针对数据库的当前状态来进行的,重写过程中不会读写、也不适用原来的AOF文件;

  AOF可以由用户手动触发,也可以由服务器自动触发。

 Redis过期策略

  Keys的过期时间使用Unix时间戳存储;

  Redis keys过期有两种方式:被动和主动方式;

  当一些客户端尝试访问它时,key会被发现并主动的过期。同时,定时随机测试设置keys的过期时间。所有这些过期的keys将会从密钥空间删除。

    具体就是Redis每秒10次做的事情:

    1. 测试随机的20个keys进行相关过期检测。
    2. 删除所有已经过期的keys。
    3. 如果有多于25%的keys过期,重复步奏1.

   在复制AOF文件时如何处理过期

    为了获得正确的行为而不牺牲一致性,当一个key过期,DEL将会随着AOF文字一起合成到所有附加的slaves。在master实例中,这种方法是集中的,并且不存在一致性错误的机会。然而,当slaves连接到master时,不会独立过期keys(会等到master执行DEL命令),他们任然会在数据集里面存在,所以当slave当选为master时淘汰keys会独立执行,然后成为master。

Redis事务

  事务可以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并且带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保证:

    • 事务是一个单独的隔离操作:事务中所有命令都会序列化、按顺序地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客户端发送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

    • 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事务中的命令要么全部被执行,要么全部都不执行。

  Redis 在事务失败时不进行回滚,而是继续执行余下的命令:

    • Redis 命令只会因为错误的语法而失败(并且这些问题不能在入队时发现),或是命令用在了错误类型的键上面:这也就是说,失败的命令是由编程错误造成的,这些错误应该在开发的过程中被发现,不应该出现在生产环境中。
    • 因为不需要对回滚进行支持,所以 Redis 的内部可以保持简单且快速。
Redis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缓存击穿:
  缓存穿透:查询一个数据,发现redis内存数据库没有,即缓存没有命中,于是向持久层数据库查询。发现也没有,于是本次查询失败。当用户很多,缓存都没有命中,都去请求了持久层数据库。会给持久层数据库造成很大的压力,即出现了缓存穿透。
  解决:1)布隆过滤器
      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就是引入了k(k>1)个相互独立的哈希函数,保证在给定的空间、误判率下,完成元素判重的过程。它的优点是空间效率和查询时间都远远超过一般的算法,缺点是有一定的误识别率和删除困难。
      Bloom-Filter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多个不同的Hash函数来解决“冲突”。
      Hash存在一个冲突(碰撞)的问题,用同一个Hash得到的两个URL的值有可能相同。为了减少冲突,我们可以多引入几个Hash,如果通过其中的一个Hash值我们得出某元素不在集合中,那么该元素肯定不在集合中。只有在所有的Hash函数告诉我们该元素在集合中时,才能确定该元素存在于集合中。这便是Bloom-Filter的基本思想。
    2)缓存空对象
      当存储层不命中后,返回的空对象也将其缓存起来,同时设置一个过期时间,之后再访问这个数据将会从缓存中获取,保护了后端数据源;
  缓存击穿:指一个key非常热点,大并发集中对这个key进行访问,当这个key在失效的瞬间,仍然持续的大并发访问就穿破缓存,转而直接请求数据库。
  解决方案:
    1.在访问key之前,采用SETNX(set if not exists,只有不存在的时候才设置,可以利用它来实现锁的效果,控制只有一个请求去更新缓存,其它的请求视情况要么等待,要么使用过期的缓存)来设置另一个短期key来锁住当前key的访问,访问结束再删除该短期key。
    2.在请求一次数据库后,建立一个短期的缓存,在后续请求中请求缓存。
      建立一个队列,当缓存中访问不到对应数据的时候,只允许一个请求区访问数据库,其余请求全部等待,当访问数据库返回,保存到内存之后,在统一进行返回。
  缓存雪崩:由于原有缓存失效,新缓存未到期间(例如:我们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在同一时刻出现大面积的缓存过期),所有原本应该访问缓存的请求都去查询数据库了,而对数据库CPU和内存造成巨大压力,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宕机。从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系统崩溃。
  解决办法:
    (1)限流降级: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等待。
    (2)将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
    (3)redis高可用:既然redis有可能挂掉,那就多增设几台redis,这样一台挂掉之后其他的还可以继续工作,其实就是搭建的集群。
 
Redis集群原理分析
  Redis Cluster 将所有数据划分为 16384 个 slots(槽位),每个节点负责其中一部分槽位。槽位的信息存储于每个节点中。
  当Cluster 的客户端连接集群时,会得到一份集群的槽位配置信息并将其缓存在客户端本地。当客户端要查找某个 key 时,可以直接定位到目标节点。为防止槽位的信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不一致,Cluster 默认会对 key 值使用 crc16 算法进行 hash 得到一个整数值,然后用这个整数值对 16384 进行取模来得到具体槽位。
  HASH_SLOT = CRC16(key) mod 16384
 
  跳转重定位:当客户端向一个错误的节点发出了指令,该节点会发现指令的 key 所在的槽位并不归自己管理,它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特殊的跳转指令携带目标操作的节点地址,告诉客户端去连这个节点去获取数据。客户端收到指令后除了跳转到正确的节点上去操作,还会同步更新纠正本地的槽位映射表缓存,后续所有 key 将使用新的槽位映射表。
 
Redis集群节点间的通信机制
  redis cluster节点间采取gossip协议进行通信 
  • 维护集群的元数据有两种方式:集中式和gossip 
    集中式: 
      优点在于元数据的更新和读取,时效性非常好,一旦元数据出现变更立即就会更新到集中式的存储中,其他节点读取的时候立即就可以立即感知到;不足在于所有的元数据的更新压力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可能导致元数据的存储压力。 
    gossip: 
      gossip协议包含多种消息,包括ping,pong,meet,fail等等。 
      ping:每个节点都会频繁给其他节点发送ping,其中包含自己的状态还有自己维护的集群元数据,互相通过ping交换元数据; 
      pong: 返回ping和meet,包含自己的状态和其他信息,也可以用于信息广播和更新; 
      fail: 某个节点判断另一个节点fail之后,就发送fail给其他节点,通知其他节点,指定的节点宕机了。
      meet:某个节点发送meet给新加入的节点,让新节点加入集群中,然后新节点就会开始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不需要发送形成网络的所需的所有CLUSTER MEET命令。发送CLUSTER MEET消息以便每个节点能够达到其他每个节点只需通过一条已知的节点链就够了。由于在心跳包中会交换gossip信息,将会创建节点间缺失的链接。
 
gossip协议的优点在于元数据的更新比较分散,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更新请求会陆陆续续,打到所有节点上去更新,有一定的延时,降低了压力;缺点在于元数据更新有延时可能导致集群的一些操作会有一些滞后。
  • 10000端口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专门用于节点间通信的端口,就是自己提供服务的端口号+10000,比如7001,那么用于节点间通信的就是17001端口。 每个节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往另外几个节点发送ping消息,同时其他几点接收到ping消息之后返回pong消息。
 
网络抖动:机房网络突然之间部分连接变得不可访问,然后很快又恢复正常。
为解决这种问题,Redis Cluster 提供了一种选项cluster-node-timeout,表示当某个节点持续 timeout 的时间失联时,才可以认定该节点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主从切换。如果没有这个选项,网络抖动会导致主从频繁切换 (数据的重新复制)。
 
Redis集群选举原理分析
当slave发现自己的master变为FAIL状态时,便尝试进行Failover,以期成为新的master。由于挂掉的master可能会有多个slave,从而存在多个slave竞争成为master节点的过程, 其过程如下:
1.slave发现自己的master变为FAIL
2.将自己记录的集群currentEpoch加1,并广播FAILOVER_AUTH_REQUEST 信息
3.其他节点收到该信息,只有master响应,判断请求者的合法性,并发送FAILOVER_AUTH_ACK,对每一个epoch只发送一次ack
4.尝试failover的slave收集master返回的FAILOVER_AUTH_ACK
5.slave收到超过半数master的ack后变成新Master(这里解释了集群为什么至少需要三个主节点,如果只有两个,当其中一个挂了,只剩一个主节点是不能选举成功的)
6.slave广播Pong消息通知其他集群节点。
 
从节点并不是在主节点一进入 FAIL 状态就马上尝试发起选举,而是有一定延迟,一定的延迟确保我们等待FAIL状态在集群中传播,slave如果立即尝试选举,其它masters或许尚未意识到FAIL状态,可能会拒绝投票
•延迟计算公式:
 DELAY = 500ms + random(0 ~ 500ms) + SLAVE_RANK * 1000ms
•SLAVE_RANK表示此slave已经从master复制数据的总量的rank。Rank越小代表已复制的数据越新。这种方式下,持有最新数据的slave将会首先发起选举(理论上)。
 
集群是否完整才能对外提供服务
当redis.conf的配置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为no时,表示当负责一个插槽的主库下线且没有相应的从库进行故障恢复时,集群仍然可用,如果为yes则集群不可用。
 
Redis集群为什么至少需要三个master节点,并且推荐节点数为奇数?
因为新master的选举需要大于半数的集群master节点同意才能选举成功,如果只有两个master节点,当其中一个挂了,是达不到选举新master的条件的。
奇数个master节点可以在满足选举该条件的基础上节省一个节点,比如三个master节点和四个master节点的集群相比,大家如果都挂了一个master节点都能选举新master节点,如果都挂了两个master节点都没法选举新master节点了,所以奇数的master节点更多的是从节省机器资源角度出发说的。
 
Redis集群对批量操作命令的支持
对于类似mset,mget这样的多个key的原生批量操作命令,redis集群只支持所有key落在同一slot的情况,如果有多个key一定要用mset命令在redis集群上操作,则可以在key的前面加上{XX},这样参数数据分片hash计算的只会是大括号里的值,这样能确保不同的key能落到统一slot里去,示例如下:
mset {user1}:name zhuge {user1}:age 18
假设name和age计算的hash slot值不一样,但是这条命令在集群下执行,redis只会用大括号里的 user1 做hash slot计算,所以算出来的slot值肯定相同,最后都能落在同一slot。
 
哨兵leader选举流程
当一个master服务器被某sentinel视为客观下线状态后,该sentinel会与其他sentinel协商选出sentinel的leader进行故障转移工作。每个发现master服务器进入客观下线的sentinel都可以要求其他sentinel选自己为sentinel的leader,选举是先到先得。同时每个sentinel每次选举都会自增配置纪元(选举周期),每个纪元中只会选择一个sentinel的leader。如果所有超过一半的sentinel选举某sentinel作为leader。之后该sentinel进行故障转移操作,从存活的slave中选举出新的master,这个选举过程跟集群的master选举很类似。
哨兵集群只有一个哨兵节点,redis的主从也能正常运行以及选举master,如果master挂了,那唯一的那个哨兵节点就是哨兵leader了,可以正常选举新master。
不过为了高可用一般都推荐至少部署三个哨兵节点。为什么推荐奇数个哨兵节点原理跟集群奇数个master节点类似。
 
面试被问到redis的分布式锁,顺带看看。
  
现在某个客户端要加锁。如果该客户端面对的是一个redis cluster集群,他首先会根据hash节点选择一台机器。紧接着,就会发送一段lua脚本到redis上

为啥要用lua脚本呢?

  因为一大坨复杂的业务逻辑,可以通过封装在lua脚本中发送给redis,保证这段复杂业务逻辑执行的原子性

 

 

 

Redis分布式锁,一般就是用Redisson框架。

锁互斥机制

   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客户端2来尝试加锁,执行了同样的一段lua脚本,会咋样呢?

   第一个if判断会执行“exists myLock”,发现myLock这个锁key已经存在了。

   接着第二个if判断,判断一下,myLock锁key的hash数据结构中,是否包含客户端2的ID,但是明显不是的,因为那里包含的是客户端1的ID。

   客户端2会获取到pttl myLock返回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代表了myLock这个锁key的剩余生存时间。比如还剩15000毫秒的生存时间。

   此时客户端2会进入一个while循环,不停的尝试加锁。

watch dog自动延期机制

  客户端1加锁的锁key默认生存时间才30秒,如果超过了30秒,客户端1还想一直持有这把锁,怎么办呢?

    只要客户端1一旦加锁成功,就会启动一个watch dog看门狗,他是一个后台线程,会每隔10秒检查一下,如果客户端1还持有锁key,那么就会不断的延长锁key的生存时间。

可重入加锁机制

  第一个if判断肯定不成立,“exists myLock”会显示锁key已经存在了。

  第二个if判断会成立,因为myLock的hash数据结构中包含的那个ID,就是客户端1的那个ID,也就是“8743c9c0-0795-4907-87fd-6c719a6b4586:1”

  此时就会执行可重入加锁的逻辑,对客户端1的加锁次数,累加1。

释放锁机制

  如果执行lock.unlock(),就可以释放分布式锁,就是每次都对myLock数据结构中的那个加锁次数减1。

Redis分布式锁的缺点

   对某个redis master实例,写入了myLock这种锁key的value,此时会异步复制给对应的master slave实例。

   但是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redis master宕机,主备切换,redis slave变为了redis master。

   接着客户端2来尝试加锁的时候,在新的redis master上完成了加锁,而客户端1也以为自己成功加了锁。

   此时就会导致多个客户端对一个分布式锁完成了加锁。

   这时系统在业务语义上一定会出现问题,导致各种脏数据的产生

   所以这个就是redis cluster,或者是redis master-slave架构的主从异步复制导致的redis分布式锁的最大缺陷:在redis master实例宕机的时候,可能导致多个客户端同时完成加锁。

那如何避免这个分布式锁造成的影响呢,如果某个设备master宕机了,设定从节点成为主节点的时间,比当前锁的过期时间大,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当新的master上来的时候,之前枷锁的key已经被释放。

 

posted @ 2020-11-23 20:56  c++c鸟  阅读(3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