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MVCC和分库分表

参考文档:

https://www.jianshu.com/p/8845ddca3b23

https://www.jianshu.com/p/7aec260ca1a2

https://www.cnblogs.com/monkeyblog/p/10449363.html

 

谈谈你对Mysql的MVCC的理解?

MVCC(Mutil-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就是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方法,一般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

结论:MVCC在MySQL InnoDB中的实现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库并发性能,用更好的方式去处理读-写冲突,做到即使有读写冲突时,也能做到不加锁,非阻塞并发读。

 

MySQL InnoDB下的当前读和快照读:

  • 当前读
    像select lock in share mode(共享锁), select for update ; update, insert ,delete(排他锁)这些操作都是一种当前读,为什么叫当前读?就是它读取的是记录的最新版本,读取时还要保证其他并发事务不能修改当前记录,会对读取的记录进行加锁。

  • 快照读
    像不加锁的select操作就是快照读,即不加锁的非阻塞读;快照读的前提是隔离级别不是串行级别,串行级别下的快照读会退化成当前读;之所以出现快照读的情况,是基于提高并发性能的考虑,快照读的实现是基于多版本并发控制,即MVCC,可以认为MVCC是行锁的一个变种,但它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了加锁操作,降低了开销;既然是基于多版本,即快照读可能读到的并不一定是数据的最新版本,而有可能是之前的历史版本

说白了MVCC就是为了实现读-写冲突不加锁,而这个读指的就是快照读, 而非当前读,当前读实际上是一种加锁的操作,是悲观锁的实现。
  • 准确的说,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指的是 “维持一个数据的多个版本,使得读写操作没有冲突” 这么一个概念。仅仅是一个理想概念。

MVCC模型在MySQL中的具体实现则是由 3个隐式字段,undo日志 ,Read View 等去完成的。

MVCC能解决什么问题,好处是?

数据库并发场景有三种,分别为:
  • 读-读:不存在任何问题,也不需要并发控制
  • 读-写:有线程安全问题,可能会造成事务隔离性问题,可能遇到脏读,幻读,不可重复读
  • 写-写:有线程安全问题,可能会存在更新丢失问题,比如第一类更新丢失,第二类更新丢失
MVCC带来的好处是?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是一种用来解决读-写冲突的无锁并发控制,也就是为事务分配单向增长的时间戳,为每个修改保存一个版本,版本与事务时间戳关联,读操作只读该事务开始前的数据库的快照。 所以MVCC可以为数据库解决以下问题

  • 在并发读写数据库时,可以做到在读操作时不用阻塞写操作,写操作也不用阻塞读操作,提高了数据库并发读写的性能
  • 同时还可以解决脏读,幻读,不可重复读等事务隔离问题,但不能解决更新丢失问题
总结:
  • MVCC + 悲观锁
    MVCC解决读写冲突,悲观锁解决写写冲突
  • MVCC + 乐观锁
    MVCC解决读写冲突,乐观锁解决写写冲突
    这种组合的方式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数据库并发性能,并解决读写冲突,和写写冲突导致的问题

在InnoDB引擎表中,它的聚簇索引记录中有两个必要的隐藏列:

t

每行记录除了我们自定义的字段外,还有数据库隐式定义的DB_TRX_ID,DB_ROLL_PTR,DB_ROW_ID等字段

  • DB_TRX_ID
    6byte,最近修改(修改/插入)事务ID:记录创建这条记录/最后一次修改该记录的事务ID
  • DB_ROLL_PTR
    7byte,回滚指针,指向这条记录的上一个版本(存储于rollback segment里)
  • DB_ROW_ID
    6byte,隐含的自增ID(隐藏主键),如果数据表没有主键,InnoDB会自动以DB_ROW_ID产生一个聚簇索引
  • 实际还有一个删除flag隐藏字段, 既记录被更新或删除并不代表真的删除,而是删除flag变了

DB_ROW_ID是数据库默认为该行记录生成的唯一隐式主键,DB_TRX_ID是当前操作该记录的事务ID,而DB_ROLL_PTR是一个回滚指针,用于配合undo日志,指向上一个旧版本。
 如果是insert,在我们事务完成之后,就会进行UndoLog删除,但是对于update和delete,会有专门的purge线程统一清除。

----------------------------------------------------------------------------------------------------

说明:

purge

  •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实现InnoDB的MVCC机制,更新或者删除操作都只是设置一下老记录的deleted_bit,并不真正将过时的记录删除。
  • 为了节省磁盘空间,InnoDB有专门的purge线程来清理deleted_bit为true的记录。为了不影响MVCC的正常工作,purge线程自己也维护了一个read view(这个read view相当于系统中最老活跃事务的read view);如果某个记录的deleted_bit为true,并且DB_TRX_ID相对于purge线程的read view可见,那么这条记录一定是可以被安全清除的。

 

      • Undo Log是为了实现事务的原子性,在MySQL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中, 还用Undo Log来实现多版本并发控制(简称:MVCC)。

        • 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备份的地方 称为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 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 前的状态。

        • 注意:undo log是逻辑日志,可以理解为:
          – 当delete一条记录时,undo log中会记录一条对应的insert记录 

            – 当insert一条记录时,undo log中会记录一条对应的delete记录 

            – 当update一条记录时,它记录一条对应相反的update记录

Redo日志—innodb存储引擎的日志文件:

    当发生数据修改的时候,innodb引擎会先将记录写到redo log中, 并更新内存,此时更新就算是完成了,同时innodb引擎会在合适 的时机将记录操作到磁盘中。

      ▪ Redolog是固定大小的,是循环写的过程。
      ▪ 有了redolog之后,innodb就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之前的记录也不会丢失,叫做crash-safe。

binlog—服务端的日志文件:Binlog是server层的日志,主要做mysql功能层面的事情

    ▪ 与redo日志的区别:
      – 1、redo是innodb独有的,binlog是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的。
      – 2、redo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binlog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

      – 3、redo是循环写的,空间会用完,binlog是可以追加写的,不会覆盖之前的日志信息。

 

数据更新的流程:

执行流程: 

    1、执行器先从引擎中找到数据,如果在内存中直接返回,如果不在内存中,查 询后返回 。

    2、执行器拿到数据之后会先修改数据, 然后调用引擎接口重新写入数据 。

    3、引擎将数据更新到内存,同时写数据 到redo中,此时处于prepare阶段,并通 知执行器执行完成,随时可以操作 。

    4、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binlog。

    5、执行器调用引擎的事务提交接口,引 擎把刚刚写完的redo改成commit状态, 更新完成。

 

聚集索引(聚簇索引):叶节点包含了完整的数据记录,即:索引和表的数据及树节点都在一个文件中。

 ----------------------------------------------------------------------------------------------------

Mysql分库分表

    

影响数据库性能:

  • 数据量
    MySQL单库数据量在5000万以内性能比较好,超过阈值后性能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而变弱。MySQL单表的数据量是500w-1000w之间性能比较好,超过1000w性能也会下降。
  • 磁盘
    因为单个服务的磁盘空间是有限制的,如果并发压力下,所有的请求都访问同一个节点,肯定会对磁盘IO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连接是非常稀少的资源,如果一个库里既有用户、商品、订单相关的数据,当海量用户同时操作时,数据库连接就很可能成为瓶颈。

为了提升性能,就有必要引进分库分表。

垂直拆分 or 水平拆分?

    单个库太大时,确定是因为表太多还是数据量太大?如果是表太多,则应该将部分表进行迁移(可以按业务区分),这就是所谓的垂直切分。如果是数据量太大,则需要将表拆成更多的小表,来减少单表的数据量,这就是所谓的水平拆分

垂直拆分

  垂直分库:垂直分库针对的是一个系统中的不同业务进行拆分,比如用户一个库,商品一个库,订单一个库。

  垂直分表:即“大表拆小表”,基于列字段进行的。一般是表中的字段较多,将不常用的, 数据较大,长度较长(比如text类型字段)的拆分到“扩展表“。一般是针对那种几百列的大表,也避免查询时,数据量太大造成的“跨页”问题。

水平拆分

    • 水平分表
      和垂直分表有一点类似,不过垂直分表是基于列的,而水平分表是基于全表的。水平拆分可以大大减少单表数据量,提升查询效率。
    • 水平分库分表
      将单张表的数据切分到多个服务器上去,每个服务器具有相应的库与表,只是表中数据集合不同。 水平分库分表能够有效的缓解单机和单库的性能瓶颈和压力,突破IO、连接数、硬件资源等的瓶颈。

几种常用的分库分表的策略

  • HASH取模假设有用户表user,将其分成3个表user0,user1,user2.路由规则是对3取模,当uid=1时,对应到的是user1,uid=2时,对应的是user2.

  • 范围分片从1-10000一个表,10001-20000一个表。

  • 地理位置分片华南区一个表,华北一个表。

  • 时间分片按月分片,按季度分片等等,可以做到冷热数据。

三、分库分表工具

分库分表步骤

根据容量(当前容量和增长量)评估分库或分表个数 -> 选key(均匀)-> 分表规则(hash或range等)-> 执行(一般双写)-> 扩容问题(尽量减少数据的移动)。

分库分表问题

1、事务一致性问题:

  当更新内容同时分布在不同库中,不可避免会带来跨库事务问题。跨分片事务也是分布式事务,一般可使用"XA协议"和"两阶段提交"处理

  分布式事务能最大限度保证了数据库操作的原子性。但在提交事务时需要协调多个节点,推后了提交事务的时间点,延长了事务的执行时间。导致事务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发生冲突或死锁的概率增高。随着数据库节点的增多,这种趋势会越来越严重,从而成为系统在数据库层面上水平扩展的枷锁。

最终一致性

  对于那些性能要求很高,但对一致性要求不高的系统,往往不苛求系统的实时一致性,只要在允许的时间段内达到最终一致性即可,可采用事务补偿的方式。与事务在执行中发生错误后立即回滚的方式不同,事务补偿是一种事后检查补救的措施,一些常见的实现方法有:对数据进行对账检查,基于日志进行对比,定期同标准数据来源进行同步等等。事务补偿还要结合业务系统来考虑。

 

2、跨节点关联查询 join 问题

切分之前,系统中很多列表和详情页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sql join来完成。而切分之后,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此时join带来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了,考虑到性能,尽量避免使用join查询。

1)全局表

全局表,也可看做是"数据字典表",就是系统中所有模块都可能依赖的一些表,为了避免跨库join查询,可以将这类表在每个数据库中都保存一份。这些数据通常很少会进行修改,所以也不担心一致性的问题。

2)字段冗余

一种典型的反范式设计,利用空间换时间,为了性能而避免join查询。例如:订单表保存userId时候,也将userName冗余保存一份,这样查询订单详情时就不需要再去查询"买家user表"了。

但这种方法适用场景也有限,比较适用于依赖字段比较少的情况。而冗余字段的数据一致性也较难保证,就像上面订单表的例子,买家修改了userName后,是否需要在历史订单中同步更新呢?这也要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考虑。

3)数据组装

在系统层面,分两次查询,第一次查询的结果集中找出关联数据id,然后根据id发起第二次请求得到关联数据。最后将获得到的数据进行字段拼装。

4)ER分片

关系型数据库中,如果可以先确定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那些存在关联关系的表记录存放在同一个分片上,那么就能较好的避免跨分片join问题。在1:1或1:n的情况下,通常按照主表的ID主键切分。如下图所示:

这样一来,Data Node1上面的order订单表与orderdetail订单详情表就可以通过orderId进行局部的关联查询了,Data Node2上也一样。

3、跨节点分页、排序、函数问题

跨节点多库进行查询时,会出现limit分页、order by排序等问题。分页需要按照指定字段进行排序,当排序字段就是分片字段时,通过分片规则就比较容易定位到指定的分片;当排序字段非分片字段时,就变得比较复杂了。需要先在不同的分片节点中将数据进行排序并返回,然后将不同分片返回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和再次排序,最终返回给用户。

只是取第一页的数据,对性能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取得页数很大,情况则变得复杂很多,因为各分片节点中的数据可能是随机的,为了排序的准确性,需要将所有节点的前N页数据都排序好做合并,最后再进行整体的排序,这样的操作时很耗费CPU和内存资源的,所以页数越大,系统的性能也会越差。

在使用Max、Min、Sum、Count之类的函数进行计算的时候,也需要先在每个分片上执行相应的函数,然后将各个分片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和再次计算,最终将结果返回。

4、全局主键避重问题

在分库分表环境中,由于表中数据同时存在不同数据库中,主键值平时使用的自增长将无用武之地,某个分区数据库自生成的ID无法保证全局唯一。因此需要单独设计全局主键,以避免跨库主键重复问题。有一些常见的主键生成策略:

1)UUID

UUID标准形式包含32个16进制数字,分为5段,形式为8-4-4-4-12的36个字符,例如:550e8400-e29b-41d4-a716-446655440000

UUID是主键是最简单的方案,本地生成,性能高,没有网络耗时。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UUID非常长,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另外,作为主键建立索引和基于索引进行查询时都会存在性能问题,在InnoDB下,UUID的无序性会引起数据位置频繁变动,导致分页。

2)结合数据库维护主键ID表

在数据库中建立 sequence 表:

CREATE TABLE `sequence` (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stub` char(1)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stub` (`stub`)  
) ENGINE=MyISAM;

stub字段设置为唯一索引,同一stub值在sequence表中只有一条记录,可以同时为多张表生成全局ID。sequence表的内容,如下所示:

+-------------------+------+  
| id                | stub |  
+-------------------+------+  
| 72157623227190423 |    a |  
+-------------------+------+  

使用 MyISAM 存储引擎而不是 InnoDB,以获取更高的性能。MyISAM使用的是表级别的锁,对表的读写是串行的,所以不用担心在并发时两次读取同一个ID值。

当需要全局唯一的64位ID时,执行:

REPLACE INTO sequence (stub) VALUES ('a');  
SELECT LAST_INSERT_ID();  

这两条语句是Connection级别的,select last_insert_id() 必须与 replace into 在同一数据库连接下才能得到刚刚插入的新ID。

使用replace into代替insert into好处是避免了表行数过大,不需要另外定期清理。

此方案较为简单,但缺点也明显:存在单点问题,强依赖DB,当DB异常时,整个系统都不可用。配置主从可以增加可用性,但当主库挂了,主从切换时,数据一致性在特殊情况下难以保证。另外性能瓶颈限制在单台MySQL的读写性能。

升级版:建立2个以上的全局ID生成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上只部署一个数据库,每个库有一张sequence表用于记录当前全局ID。表中ID增长的步长是库的数量,起始值依次错开,这样能将ID的生成散列到各个数据库上。

由两个数据库服务器生成ID,设置不同的auto_increment值。第一台sequence的起始值为1,每次步长增长2,另一台的sequence起始值为2,每次步长增长也是2。结果第一台生成的ID都是奇数(1, 3, 5, 7 ...),第二台生成的ID都是偶数(2, 4, 6, 8 ...)。

这种方案将生成ID的压力均匀分布在两台机器上。同时提供了系统容错,第一台出现了错误,可以自动切换到第二台机器上获取ID。但有以下几个缺点:系统添加机器,水平扩展时较复杂;每次获取ID都要读写一次DB,DB的压力还是很大,只能靠堆机器来提升性能。

5、数据迁移、扩容问题

当业务高速发展,面临性能和存储的瓶颈时,才会考虑分片设计,此时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历史数据迁移的问题。一般做法是先读出历史数据,然后按指定的分片规则再将数据写入到各个分片节点中。此外还需要根据当前的数据量和QPS,以及业务发展的速度,进行容量规划,推算出大概需要多少分片(一般建议单个分片上的单表数据量不超过1000W)

如果采用数值范围分片,只需要添加节点就可以进行扩容了,不需要对分片数据迁移。如果采用的是数值取模分片,则考虑后期的扩容问题就相对比较麻烦。

三. 什么时候考虑切分

下面讲述一下什么时候需要考虑做数据切分。

1、能不切分尽量不要切分

并不是所有表都需要进行切分,主要还是看数据的增长速度。切分后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业务的复杂度,数据库除了承载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外,协助业务更好的实现需求也是其重要工作之一。

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轻易使用分库分表这个大招,避免"过度设计"和"过早优化"。分库分表之前,不要为分而分,先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升级硬件、升级网络、读写分离、索引优化等等。当数据量达到单表的瓶颈时候,再考虑分库分表。

2、数据量过大,正常运维影响业务访问

这里说的运维,指:

1)对数据库备份,如果单表太大,备份时需要大量的磁盘IO和网络IO。例如1T的数据,网络传输占50MB时候,需要20000秒才能传输完毕,整个过程的风险都是比较高的

2)对一个很大的表进行DDL修改时,MySQL会锁住全表,这个时间会很长,这段时间业务不能访问此表,影响很大。如果使用pt-online-schema-change,使用过程中会创建触发器和影子表,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操作过程中,都算为风险时间。将数据表拆分,总量减少,有助于降低这个风险。

3)大表会经常访问与更新,就更有可能出现锁等待。将数据切分,用空间换时间,变相降低访问压力

3、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对某些字段垂直拆分

举个例子,假如项目一开始设计的用户表如下:

id                   bigint             #用户的ID
name                 varchar            #用户的名字
last_login_time      datetime           #最近登录时间
personal_info        text               #私人信息
.....                                   #其他信息字段

在项目初始阶段,这种设计是满足简单的业务需求的,也方便快速迭代开发。而当业务快速发展时,用户量从10w激增到10亿,用户非常的活跃,每次登录会更新 last_login_name 字段,使得 user 表被不断update,压力很大。而其他字段:id, name, personal_info 是不变的或很少更新的,此时在业务角度,就要将 last_login_time 拆分出去,新建一个 user_time 表。

personal_info 属性是更新和查询频率较低的,并且text字段占据了太多的空间。这时候,就要对此垂直拆分出 user_ext 表了。

4、数据量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单表中的数据量会持续增长,当性能接近瓶颈时,就需要考虑水平切分,做分库分表了。此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切分规则,提前预估好数据容量。

--------------------------------------------------------------------------------------------------------

说明:

XA分布式事务协议,包含二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两种实现。

1、二阶段提交方案:强一致性

  事务的发起者称为协调者,事务的执行者称为参与者。

处理流程:

  1、准备阶段

    事务协调者,向所有事务参与者发送事务内容,询问是否可以提交事务,并等待参与者回复。

    事务参与者收到事务内容,开始执行事务操作,记录 undo 和 redo  信息的事务日志(但此时并不提交事务)。

    如果参与者执行成功,给协调者回复yes,表示可以进行事务提交。如果执行失败,给协调者回复no,表示不可提交。

  2、提交阶段

    如果协调者收到了参与者的失败信息或超时信息,直接给所有参与者发送回滚(rollback)信息进行事务回滚,否则,发送提交(commit)信息。

方案总结

2PC 方案实现起来简单,实际项目中使用比较少,主要因为以下问题:

  • 性能问题:所有参与者在事务提交阶段处于同步阻塞状态,占用系统资源,容易导致性能瓶颈。
  • 可靠性问题:如果协调者存在单点故障问题,如果协调者出现故障,参与者将一直处于锁定状态。
  • 数据一致性问题:在阶段 2 中,如果发生局部网络问题,一部分事务参与者收到了提交消息,另一部分事务参与者没收到提交消息,那么就导致了节点之间数据的不一致。

2、3阶段提交

  三阶段提交是在二阶段提交上的改进版本,主要是加入了超时机制。同时在协调者和参与者中都引入超时机制。

  三阶段将二阶段的准备阶段拆分为2个阶段,插入了一个preCommit阶段,以此来处理原先二阶段,参与者准备后,参与者发生崩溃或错误,导致参与者无法知晓是否提交或回滚的不确定状态所引起的延时问题。

处理流程

阶段 1:canCommit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 commit 请求,参与者如果可以提交就返回 yes 响应(参与者不执行事务操作),否则返回 no 响应: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出包含事务内容的 canCommit 请求,询问是否可以提交事务,并等待所有参与者答复。
  • 参与者收到 canCommit 请求后,如果认为可以执行事务操作,则反馈 yes 并进入预备状态,否则反馈 no。

阶段 2:preCommit

协调者根据阶段 1 canCommit 参与者的反应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基于事务的 preCommit 操作。根据响应情况,有以下两种可能。

  情况 1:阶段 1 所有参与者均反馈 yes,参与者预执行事务: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出 preCommit 请求,进入准备阶段。
    •     参与者收到 preCommit 请求后,执行事务操作,将 undo 和 redo 信息记入事务日志中(但不提交事务)。
    •   各参与者向协调者反馈 ack 响应或 no 响应,并等待最终指令。

  情况 2:阶段 1 任何一个参与者反馈 no,或者等待超时后协调者尚无法收到所有参与者的反馈,即中断事务: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出 abort 请求。
    •   无论收到协调者发出的 abort 请求,或者在等待协调者请求过程中出现超时,参与者均会中断事务。

阶段 3:do Commit :该阶段进行真正的事务提交,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 1:阶段 2 所有参与者均反馈 ack 响应,执行真正的事务提交,如上图:

    • 如果协调者处于工作状态,则向所有参与者发出 do Commit 请求。
    • 参与者收到 do Commit 请求后,会正式执行事务提交,并释放整个事务期间占用的资源。
    • 各参与者向协调者反馈 ack 完成的消息。
    • 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反馈的 ack 消息后,即完成事务提交。

  情况 2:阶段 2 任何一个参与者反馈 no,或者等待超时后协调者尚无法收到所有参与者的反馈,即中断事务,如上图:

    •   如果协调者处于工作状态,向所有参与者发出 abort 请求。
    •   参与者使用阶段 1 中的 undo 信息执行回滚操作,并释放整个事务期间占用的资源。
    •   各参与者向协调者反馈 ack 完成的消息。
    •   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反馈的 ack 消息后,即完成事务中断。
注意:进入阶段 3 后,无论协调者出现问题,或者协调者与参与者网络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参与者无法接收到协调者发出的 do Commit 请求或 abort 请求。此时,参与者都会在等待超时之后,继续执行事务提交。

方案总结

优点:相比二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降低了阻塞范围,在等待超时后协调者或参与者会中断事务。避免了协调者单点问题,阶段 3 中协调者出现问题时,参与者会继续提交事务。

缺点:数据不一致问题依然存在,当在参与者收到 preCommit 请求后等待 do commite 指令时,此时如果协调者请求中断事务,而协调者无法与参与者正常通信,会导致参与者继续提交事务,造成数据不一致。

 

 

 

posted @ 2020-11-11 17:27  c++c鸟  阅读(2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