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页面头部

穷人讨生活愈来愈难&&开企业做什么?

没钱的人,只能给人打工挣钱。

打工:

一位普通的计算机技术工人--又称IT工程师。值多少钱?刚毕业在北京,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吧。不管吃,不管住。税前。系统上线的时候,发邮件问同事:累不?答:我要去睡了。刚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

一位博士留校当老师老师,值多少钱?前几天咨询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博士。 他一位同学毕业后,去了北京师范大学,基本工资加代课费等常规收入,一个月毛收入大约三千左右。当然,当老师工作轻松。但毕竟投资也不少了,时间,经济。

一位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一个月平均跑 7000 公里,每公里两块钱。除去份儿钱5000 块,油钱 4200 块(6块钱/升 * 10 升/百公里 ),收入大约就是 5000左右。这其中还没有包括修车等成本。出租车司机是有门槛的--是北京户口。

写书:

科技图书发行量通常为 5000-10000册。一本300-500页的书,定价大约在 50块钱左右。写作周期大约为半年,版费为 8%。两万到四万块钱。

当老板:

在大连,沃尔玛超市门口,一个一平米的摊位。做得好的,(按一分钟卖一支,每支一块算)。一年能收入十来万。但这么一个摊位,一年的租金要 3万-7万(是3万还是7万,我忘了。因为这个数量级的数字超过了我的想像)。

所以,资本是元(wiki),无论做什么,你都需要第一桶金。

如果有钱了,办个企业。企业里干什么挣钱?

1)资本运作:

这是最挣钱的行当。美国人都搞这个。

如果你今年一月份买入十万块钱的股票,现在已经有 二十万了。--以股份比较稳定的科技股来算,一月份,东软的股票九块多,跌破了发行价。现在,18块多了。

今年最流行的办法是:向银行申请贷款,制造会计数据,转移资金到股市场圈钱。当然这是违法的。但半年了依然火热。

高收入背后必然是高风险。包括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等各方面的风险。其实,刀头舔血的生活并不好过。长远地和平均地来看,投机的收益未必会很高。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旧金山淘金热的时候,最挣钱的不是淘金的而是卖水的。2007年,沪市涨到六千多点的时候,最挣钱的不是股民而是券商。
2)垄断:

中石化: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员工爬上抱一个油桶给什么东东加油。拎不上去。扳倒,倒半桶向下水道。终于拎得动了。

据说中石化是亏损的。是需要国家巨额财政补贴才能勉强运营的。于是,发改委提议油价与市场接轨。于是油价上涨了。中石油开始盈利了。
当然,出租车司机的油价成本也上涨了。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他以前一天加二十来块钱的油。现在客没多拉,加油的钱却忽忽地往上蹿。
普通的企业、普通的行业,可以通过获得资质来实现垄断。比如,环保的资质,保密的资质,检验的资质,等等。

接政府订单: 

最近炒得比较火的绿*坝。工信部以4179万元的价格买入。417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按代码工人 1万元/人来算。这个项目的规模是 400个人开发一年。在北京,分食其中 2000万订单的 北京大正,员工总数也就70来人。

做国外市场:

华为是做国外市场的典型。

寻找政府扶持:

安全软件领域,技术上值得称道的,应当是启明星辰启明星辰有员工700余人,营业额大概有十亿了吧。启明星辰的成长中,受政策优惠颇多。在官方网站的“关于我们”中,和两任主席握手的两张照片颇为抢眼。

同样一个以技术为导向的安全软件企业,绿盟,员工数五百人左右,其一年的销售额也就一个亿左右。

掌握稀缺资源:

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和“土地财政”了。政府高价卖地,企业买下来,盖房子。政府配合做拆迁规划。以创造刚性需求。从而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挣钱挣得盆满钵盈,挣得理直气壮。

最近成都的“一起创造,共同分享”也颇为火热。成都市政府强行提成户外广告。其实成都市政府做得太不恰当了。大连市早就不露声色地完成了广告垄断。国域无疆自豪地宣称“独家垄断大连所有车体、候车亭”。


 

 

 

 

posted @ 2009-07-12 20:04  范晨鹏  阅读(3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