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综述与创新---结构洞的新应用

理论综述与创新---结构洞的新应用

1.结构洞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罗纳德·伯特1992年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研究人际网络的结构形态,分析怎样的网络结构能够带给网络行动主体更多的利益或回报。“结构洞”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相互之间不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拥有互补资源或信息的个体之间存在的空位,即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直接联系,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这一理论的提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学者的关注。社会学视角下的“结构洞”理论隶属于网络分析学派的第二种取向,即是以网络作为社会结构来看待社会网络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格兰诺维特、林南等的研究为代表。对“结构洞”理论影响较大的有其导师科尔曼(Coleman)的社会资本理论。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怀特(white)的市场理论,怀特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市场秩序是生产经营者网络内部相互交往产生的暗示、信任和规则的反映”。

 

2.基于国内现有成果的理论评述

对于理论的应用研究,国内的文献并不丰富。内在原因:一是由于伯特的结构洞理论阐述运用了强大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国内学者利用这一数理模型的研究成果很少;二伯特研究所使用的资料很难获得,是限制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外在原因是该理论受到了质疑。在有些学者看来,结构洞阻碍了信息的顺畅流通,不利于和谐秩序的构建。肖知兴(2007)在国际知名刊物--管理学季刊发表文章实证否定了结构洞的理论,反而验证了伯特的老师的詹姆斯·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结论,使得中国学者不再对这一理论感兴趣。邢朝国(2009)在以社会学视角分析征地纠纷时,提出农地征用过程中的结构洞是当下土地流转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结构洞使基层政府能够控制土地流转的相关消息,单方制定征地补偿费和地权收益分配的标准,消解村民的抗争。。在仅有的不多支持该理论的文献中,也多是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视角进行定性描述。比如姜卫韬(2008)以结构洞理论分析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结构自治、非冗余联系、第三方战略。梁丹等(2010)用该理论研究了企业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构建和积极抓取,使高管团队应该凭借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社会关系网络。王政等(2009)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洞 ”思想,构造了考虑权重的产业生态群落关联度。梁鲁晋(2011)从理论辨析视角对结构洞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辨析了结构洞的竞争优势、与网络闭合的比较、与弱关系的差异、企业边界和企业资源的获取等等;从数据获取、测量、研究层次、企业多重目标和权变价值的管理学视角分析了该理论的应用现状。白小瑜(2009)则从社会学角度结合弱关系理论、布劳的社会独立性理论、网络的开放与封闭性等相关论述,对“结构洞”理论进行评析。宋伟等(2011)在研究农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运用结构洞理论,提出以往研究忽略了农户所处社会网络的结构对其行为的影响,主张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以保护农户的流转收益,推动农地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3.结构洞理论的主体创新

在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学者在讨论结构洞的运用主体时,要么从个人社会资本出发,比如企业家或高管的人际网络构建及其使用;要么是从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网络出发,比如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合作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没有把个体的概念进行外延,不应该把个体仅仅看做是一个个人,而可以把一个行业内的一个个企业也看做一个个体,比如保险行业、房地产行业中的每家企业。把网络影响个人行为的层次上升到结构洞影响企业层面的研究,属于企业组织内部的员工为企业带来资源和信息优势同样也能算作企业的社会资本。本文就是持有这种观点:保险公司员工的社会资本同样能为企业所使用,企业组织在扮演桥接结构洞的角色时,企业的社会资本就与个人的社会资本重合在一起,比如寿险营销员手中的客户资源,且远远大于个人社会资本的作用。

posted @ 2013-11-26 13:38  divenswu  阅读(92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