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转载)【C#4.0】dynamic和var及object

2017-09-03 22:45  Dirichlet  阅读(2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dynamic a = 10;a = a + 10;Console.WriteLine(a.GetType());

此段代码会输出 System.Int32,第二行不需要类型转换,因为在运行时识别类型。dynamic 在后台使用 System.Object 类型。但与 object 不同的是,动态类型不需要在编译时执行显式转换操作,因为它仅在运行时识别类型。关于dynamic和object的详细区别,看看《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ynamic” and “object” keywords?》

在 C# 类型系统中,dynamic 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类型,这个关键字使得C# 获得了动态功能,同时仍然作为静态类型化语言而存在。这句话如何理解,就要理解它是如何实现动态绑定的,看看《Dynamic Binding in C#4.0》

下面的代码会通过编译,但运行时报错。因为当您使用 dynamic 关键字时,您就告诉编译器关闭编译时检查。

 

dynamic a = "test"; a++;

来看看var关键字,从C#3.0开始加入的这个,我们对JavaScript的var比较熟悉,看看C#的var:

 

var a = 10; a = a + 1; Console.WriteLine(a.GetType());

此段代码会输入 System.Int32, 第二行不需要类型转换,var是强类型的。当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变量时,将在编译时根据初始化字符串推断该变量的类型。 在运行时无法更改该变量的类型。

但要注意的是,var 关键字不过是一个指令,它让编译器根据变量的初始化表达式推断类型;var 不是类型。

最后看看object,关键字 object 表示 System.Object 类型,它是 C# 类层次结构中的根类型。 此关键字经常在编译时无法确定对象类型时使用,而这种情况经常在各种互操作性情形中发生。

但用object要避免类型转换(显式或隐式)

 

object a = 10; a = (int)a + 10; a = "test";

Dynamic可以用来干嘛?

发挥你的想象力,我可以想到的是可以用来做脚本支持,比如office支持用vba脚本写插件,那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实现可编写脚本的应用。

第二个用处就是用动态方法包,动态方法包就是可在运行时添加和删除属性及方法的对象。System.Dynamic命名空间实际上是 DLR 的一部分,可以用 System.Dynamic.ExpandoObject 和 System.Expando.DynamicObject 类与新的 dynamic 关键字相结合实现自己需要的东东。

第三个用处是替代反射。有个例子,通过反射调用一个计算器对象的Add方法,先前不知道计算器的类型,只知道有个Add方法,代码是这样的:

 

object calc = GetCalculator(); Type calcType = calc.GetType(); object res = calcType.InvokeMember( "Add", BindingFlags.InvokeMethod, null, new object[] { 10, 20 }); int sum = Convert.ToInt32(res);

现在不用反射用dynamic就代码简洁了:

 

dynamic calc = GetCalculator(); int sum = calc.Add(10, 20);

这样看来Dynamic还是挺有意思的。

 

var与dynamic这两个关键字,只是看起来很相似,仅此而已!
var
表示“变量的类型是在编译时决定的”,但是dynamic表 示“变量的类型是在运行时决定的”。因此,dynamicvar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var让 你在初始化变量时少输入一些字,编译器会根据右值来推断出变量的类型。dynamic更厉害,它告诉编译器,根本就别理究竟是啥类型,运行 时再推断不迟。
var只能用于局部变量的定义,你不能把类的属性定义成 var,也不能把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或者是参 数类型定义成vardynamic就没有这些局限了。
dynamic类型并没有跳过类型校验,只是 延迟到了运行时。如果在运行时,检测到类型不兼容,照样会抛出异常。

你可能在以下情况下使用dynamic
1.COM对象
2.动态语言(如IronPython,IronRuby等)对象
3.反射对象
4.C# 4.0中动态创建的对象

 

转自:http://blog.csdn.net/it_xiaohong/article/details/724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