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风控指南:“仅退款”成部分商家梦魇,如何有效防控非法牟利
“仅退款”服务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然而,以“薅羊毛”的方式谋取不当利益,给商家造成了经济和声誉上的双重损失,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2024年1月,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电商“仅退款”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案中,买家李某在某平台店铺购买了一件售价20元的上衣,却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仅退款”。商家杨某不同意其要求,并要求其撤销申请,或选择退货退款。法院审理认为,李某的行为超出正常维权的限度,利用平台规则强行退款,获得了不当利益。最终,法院判令李某向商家退还货款20元,并赔偿调查取证费用500元。
此案的审理背后,引发了对电商平台退款规则的关注和讨论。一些商家抱怨称,顾客滥用“仅退款”规则,以不实理由获取退款,给商家带来损失。有商家披露,某顾客购买四件产品后,拒收一件,却成功申请全额“仅退款”,总金额高达1800余元。据称,该顾客此前多次采取类似行动,商家向平台申诉未果,目前已报警处理。
一方面,当前“仅退款”服务的适用规则不够清晰,为消费者“钻空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商家在维权过程中缺乏话语权,且维权成本极高,使得他们陷入了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三方关系难以平衡,造成了矛盾的激化和深化。
“仅退款”成不法分子牟利新途径
“仅退款”条款被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了一条犯罪利益链。各大电商平台频频受到“薅羊毛”产业链的侵扰,商家和消费者都陷入了困境。
据调查,许多专业“羊毛党”组织了所谓的“赔付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和群组进行推广。这些项目以教程的形式指导参与者如何利用漏洞和欺诈手段,获得不当赔偿。他们往往以小额费用或者提成的形式吸引参与者,承诺高额回报。
具体操作上,这些犯罪团伙会针对电商平台的退货退款政策进行规避性操作,例如制造质量问题或者质疑商品真伪,以此获得退款并赚取赔付金。对于商家而言,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巨额经济损失,还破坏了其声誉和信誉。消费者也受到了影响,因为这种行为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
非法牟利手段:不法分子通过购买商品后迅速申请“仅退款”,或者质疑商家售假等方式,赚取赔付金。他们还会利用平台漏洞,如延迟发货等问题,进行退货退款操作。
社交媒体推波助澜: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关于““仅退款”攻略”、“赔付项目”的教程和传播信息。这些信息诱导更多人加入非法牟利的行列,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
电商商家受损严重:受到“薅羊毛”产业链的影响,许多电商商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新店铺、新链接更是成为了不法分子的重点“关照”对象,导致商家经营困难。
近期,上海警方抓获了多名犯罪嫌疑人。调查发现,这些犯罪分子不仅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活跃,还分散在多个省市进行作案,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各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条款模糊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仅退款”服务,但在具体适用和规则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021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了“仅退款”模式,规定用户在确认收货15天内可以发起退款申请。然而,对于退款申请的具体适用情况,客服回应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申请,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
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也纷纷发布了相关的“仅退款”规则。其中,淘宝和抖音新规着重保障消费者权益,将退款适用情形基于平台数据能力和商家经营等多个维度进行判定。京东则规定,商家若存在严重劣质或货不对板情况,平台将视为商家拒绝履约,支持“仅退款”或退货退款。
商家如何防范“仅退款”的欺诈
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注册多个账号或利用软件/脚本自动化操作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优惠,获取不正当利益,给平台和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商家不仅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业务防控体系,更要将风险防控放在每一个日常中。
首先,设别并预警风险IP地址。接入IP风险库,对“仅退款”可疑用户所关联IP进行风险匹配,识别代理、秒拨IP风险,拦截恶意IP地址。
其次,设别并预警风险设备。识别“仅退款”可疑用户客户端的设备指纹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注入、hook、模拟器等风险,识别“仅退款”可疑用户客户端的设备指纹是否合法,快速识别刷机改机、Root、越狱、劫持注入等风险。快速识别同设备多次激活、同设备关联IP行为异常,同IP短时间大量聚集、同一渠道中老设备型号占比异常、同一渠道中老操作系统占比异常等维度。
再有,识别并拦截风险账号。检测“仅退款”可疑用户的账号异常行为,基于用户行为进行策略布控,针对同设备切换大量账号进行订单发起的账号进行布控。判断完成验证时的验证环境信息和 token,及时发现异常和风险操作。
最后,分析与预测未来风险行为变化。建立本地名单动态运营维护机制,基于注册数据、登录数据、激活数据,沉淀并维护对应“仅退款”黑名单数据,包括用户ID、手机号、设备等维度的黑名单。线上数据有一定积累以后,通过风控数据以及业务的沉淀数据,对注册、登录、下单、抢购行为进行建模,模型的输出可以直接在风控策略中使用。
“仅退款”欺诈不断变化,手段更迭快速,新攻击手段对既有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甚至免疫,传统措施不能及时对新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而且电商平台很多业务安全流程上很容易互相矛盾,甚至相互打架, 一旦出现误判,将直接影响订单交易和店铺运营。因此商家也需要应积极遵守规定,配合退款,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业务安全产品:免费试用
业务安全交流群:加入畅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