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IT精英的难题与彷徨 [来自:互联网产业观察]


“世界各地的人们是那么地渴望学习,渴望去赢!”通用电气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在《赢》一书中说。在商业社会中,“如何赢?”是经理人日夜思考的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回首再看2005年中国IT产业界中的十位领航者,在“赢”之路上,他们遇到怎样的难题和彷徨? 强购新浪陈天桥“虎头蛇尾”

正月初十,大多数中国人还不愿意从鸡年春节的喜庆气氛中走出来的日子,中国互联网业界却爆发了一个惊天新闻:网上游戏娱乐业的霸主盛大宣布,它与其控股股东携手入股新浪,共收购了19.5%的股份,即983.3万股,从而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新浪随后抛出“毒丸计划”,抵抗盛大资本势力继续渗透。在以后的新浪年度股东大会上,作为大股东,盛大未做出任何实质性夺权动作。

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其实,盛大创始人陈天桥苦心孤诣地“追求”新浪已有多年,直到盛大赴美上市前夜,陈天桥还在与新浪方面保持接触。没有“致富”前,陈天桥盼望的是与新浪“深度合作”;成为中国IT行业首富后,陈天桥的梦想则变为“收购新浪”。

强购新浪,陈天桥为何“虎头蛇尾”

有分析人士指出,收购是一项长期的运作,盛大可以拖上一两年,根据新浪在其战略地位的变化伺机而动。也有人认为,就战略层面上来讲,如果盛大把收购成功定为目标的话,那陈天桥进不了董事会会意味着其收购的失败。如果盛大想进可攻退可守,把股份卖给第三方获利,也不算失败。

新联想启航杨元庆的“野心”何时实现

5月1日下午,联想宣布全部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新联想”正式启动,全球第三大PC企业自中国悄然起航。

据媒体报道,杨元庆对5年后的新联想有四大期望,这是柳传志时代没机会实现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高野心:“我期待5年后联想能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待联想的市场份额与地位显著提升,跻身全球最主要的两家厂商;期待5年后联想有一个健康的盈利,净利率在4%到5%以上;期待联想在5年后能有超出PC以外的新业务与新的增长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制度研究室主任罗仲伟提醒,联想需要深入研究国际市场,进一步把握国际市场运行规律,逐步使自己全面进入国际跨国大公司的行列中。对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要做大量的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理念的整合也要下大力气。“判定并购是否真正成功要看以后2-3年的情况。”

他强调,本土化企业在向全球化企业的进程中,最难的是战略方向感,方向和节奏把握不好要出问题,可能会导致失败。而方向感是最重要的,这种方向感没有别的参照,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和摸索,既不能试验也不能重复。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马云能否再造“神话”

8月11日下午,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和雅虎首席运营官罗森格共同在京宣布:阿里巴巴正式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同时雅虎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阿里巴巴40%的非控股股权(其中35%股权有投票权,5%无投票权)。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有评论认为,雅虎之所以对阿里巴巴而不是别的互联网机构情有独钟,肯与阿里巴巴结合,有其自身的原因。它在中国门户网站中连老二都排不上,其他业绩也不尽如人意。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壮大,它急于在中国找到像日本雅虎的那种合作机会,急于得到能引领中国互联网的领军型团队,而这正是阿里巴巴所拥有的。

为什么阿里巴巴在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做得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间“希望和雅虎合作,做一个超过Google的搜索引擎(马云语)”?事实上,阿里巴巴只是项庄舞剑,马云真正的企图在后面:“我记得两年前我们说要超过ebay,现在基本上在中国已经做得好一点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超过美国的ebay。阿里巴巴大志仍在电子商务。”

“这一年我压力挺大,”素有“狂人”之称的马云在近日召开的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出如此感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目前只是收购的行为成功,但是后面到底怎样,我现在也很担心,”马云说,“也许三年以后我告诉大家,我失败了”。

久经磨难李开复带领的中国GOOGLE四面受敌

12月23日,Google和微软同时发布声明,为李开复跳槽的官司画上了句号。双方在共同的声明中表示,微软、李开复博士和Google公司已达成一项协议,从而解决了他们之间未决的法律诉讼。

此次和解标志着Google与微软为争夺李开复展开的一场长达5个月的诉讼大战画上句号。今年7月份,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跳槽Google,出任Google中国区总裁,掌管在华业务。微软很恼怒,随后双方展开了一场举世瞩目诉讼大战。

作为专业的搜索引擎,Google曾经在世界市场范围内一枝独秀,迅速做大。然而近两年来,随着雅虎和微软的强势进入,Google的优势正在逐步失去。由于多年来一直不重视中国市场,Google的市场优势早在两年前便被百度所超越。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Google不惜可能引发官司纠纷,策反微软技术高层李开复,并委任中国总负责人的职位,企图达到既打击微软、又出击中国市场的双重目的。

但有媒体指出,目前,中国搜索市场上,外来的有雅虎、微软、Google,本地的包括百度、阿里巴巴、搜狐、新浪,每一家都不是省油的灯,每一家都配备了强大的工作团队和资金后备。

李开复能有多大作为,还需要时间来考验。

百度股价急降 李彦宏能否再造辉煌

8月5日,李彦宏创建的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挂牌,以其破天荒的高达354%的涨幅创造了美国股市213年以来外国公司首日涨幅的最高记录。

百度在纳斯达克创造的奇迹把李彦宏带到了人生的巅峰,紧接着,李彦宏乘坐的“过山车”却又急流直下——随着百度股价从最高点153.98美元下降到最低点60美元,李彦宏的个人资产也从原来的11.38亿美元跌落到了4.43亿美元——李彦宏和他的百度,面临着一场无法预估的新挑战。

资金吃紧李东生能否带领TCL走出“危险期”

自收购汤姆逊集团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公司的手机业务以来,TCL不断进行内部重组与调整,以应对接踵而来的整合难题。但是,资金吃紧的状况仍日复一日,尽管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银行和供货商正在对其收紧银根。

“这是TCL发展历史上最困难的阶段。”TCL集团李东生近日坦言。将整个集团拖向亏损泥潭的,正是作为公司国际化前沿阵地的两家合资公司――与法国汤姆逊在彩电业务的合资公司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以及与阿尔卡特公司合资的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前者为集团带来17.85%的亏损,后者加上TCL移动在国内市场的迅速下滑,要为余下的亏损负责。

现在,每一分钱对于TCL都很重要,能否及时解决并购带来的麻烦,已成为生死存亡的关键。

南方高科陨落陈震背负重任

“陈总好像已经无心理会公司的事了。”11月底,一位在南方高科工作多年的人士不无伤感地表示。

从今年6月24日,广州开发区法院查封了南方高科的生产线和仓库后,被喻为国产手机“黑马”的南方高科就像患了重疾般,很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甚至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虽然在南方高科总裁陈震带领下,公司高层集体动员力图重整旗鼓,但历时五个多月,任何关于公司重组的利好消息都没有出现。南方高科员工和高层的信心和耐心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磨,大部分员工纷纷离职。10月,从康佳空降而来的王宝森带领他当初带来的团队离开南方高科,投奔金立通信,进一步掏空了南方高科。

几年来,南方高科欠款涉及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8家银行,总计13亿多元,此外,南方高科拖欠经销商货款至少在2亿元以上。如此算来,南方高科已经背负15亿元的债务。

如此沉重的包袱,无论是谁都不会主动去承担。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南方高科有广州市政府的背景,只有在政府部门主导下才有可能进行资产重组。

临危受命曹斌能否“解救”大唐

大唐电信12月22日发公告称,正式任命曹斌为大唐电信总经理。

大唐电信科技是大唐电信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曹斌的前任是被称为中国微电子旗手的魏少军,魏曾提出将大唐电信科技由一个传统的电信交换机厂商向微电子和软件产业转型。

大唐电信集团最近几年因研发TD-SCDMA花费巨额费用,原本希望旗下公司提供资金,而大唐电信科技股份公司在魏少军任职期间却处于亏损状态。

曹斌曾任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技术质量部总经理、系统事业部副总裁,兼任普天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曹斌来到大唐电信的第一步就是砍掉旗下子公司大唐微电子旗下的可视电话部门,杀入IPTV领域。

港湾有“难” 李一男能否“摆脱”任正非

9月2日,一封信件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出,最终送抵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法务部。信件很简单,主体内容不到1000个字,但是措辞却相当强硬,要求港湾公司尽快解释对华为多项产品的知识产权侵犯问题,如若不然,不排除诉诸法律。

2000年底,时任华为副总裁,被业内广泛认为是任正非接班人的李一男,出人意料地北上北京,另起炉灶创办港湾网络。

李一男的出走,带走了华为100多人的研发骨干,至今仍被认为是最令任正非痛心的一次“叛逃”行为,而港湾随后和华为的全面竞争,则被认为是造成华为至今处处“狙击”港湾的主要原因。

进入2005年,港湾继续遭到华为的竞争,似乎前景不明——上市无望、士气低落、并遭受着资金吃紧等流言的困扰。在今年3月,港湾有出现转机的迹象,李一男成功说服风险投资人追加投资。由TVG投资携淡马锡控股及港湾原股东华平投资、龙科投资再次向港湾注资3700万美元。

任正非屡败屡战,终于把华为带出了冬天,开辟了属于华为的一片天。现在,轮到李一男了,他能带领潜湾走出黑暗,走向胜利吗?

盈利模式困扰纯博客网站方兴东面临挑战

自从2002年底,以挑战微软知名的方兴东和王俊秀将Blog意译为博客开始,博客潮流悄悄地成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现象。“2005年1月,方兴东创办的博客中国并购了博客动力,这是国内首次博客网站并购案。

但遗憾的是,纯博客网站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的盈利模式,空有流量的它们仍徘徊在盈利大门之外。方兴东在此前也曾说过,缺少雄厚的资金是博客网的一个重要软肋。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内投入中国博客网站的国外风险资金达到2000多万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字仅300万美元。但是这相对于正在不断“烧钱”的纯博客网站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有业内人士认为,博客网站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和核心的商业价值,在流量上面无法与传统门户相比,争夺网络广告的竞争力不强,而无线增值服务以及个性化增值服务也无法突出自身特色,在与门户博客的竞争中,可能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下风。

posted @ 2006-01-10 13:34  blueKnight  Views(231)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