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名称: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对象行为型模式
问题:
Observer pattern defines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 all its dependents are notified and updated automatically. 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publish-subscribe pattern.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他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适用性:
-当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另一方面。将这两者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以使它们可以各自独立地改变和复用。
-当对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他对象,而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有待改变。
-当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它对象,而它又不能假定其它对象是谁。换言之,你不希望这些对象是紧密耦合的。
协作:
-当ConcreteSubject发生任何可能导致其观察者与其本身状态不一致的改变时,它将通知它的各个观察者。
-在得到一个具体目标的改变通知后,ConcreteObserver对象可向目标对象查询信息。ConcreteObserver使用这些信息以使它的状态与目标对象的状态一致。
优点和缺点:
1、目标和观察者间的抽象耦合。目标仅知道观察者抽象的observer类的简单接口。
2、支持广播通信。
3、意外的更新。
解决方案:
1、 模式的参与者
1、Subject
-目标知道它的观察者。可以有任意多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个目标。
-提供注册和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接口。
2、Observer
-为那些在目标发生改变时需获得通知的对象定义一个更新接口。
3、ConcreteSubject
-将有关状态存入各ConcreteObserver对象。
-当它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他的各观察者发出通知。
4、ConcreteObserver
-维护一个指向ConcreteSubject对象的引用。
-存储有关状态,这些状态应与目标的状态保持一致。
-实现Observer的更新接口以使自身状态与目标的状态保持一致。
2.实现方式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protected List<Observer> observers=new ArrayList<Observer>();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notifyObserver(); }
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 { for(Object obs:observers) { ((Observer)obs).response(); } } }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response(); }
class ConcreteObserver1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1 action"); } }
class ConcreteObserver2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2 action"); } }
参考资料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