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2岁,辞职读博,博三了还没有文章,每天焦虑的睡不着,该怎么调节?

可能因为在企业工作过,觉得自己现在研究的东西全是表面功夫,一点不实用。导师不管,不发钱,看着身边的朋友升职加薪,焦虑的夜夜失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未来能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就35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159010/answer/1446303465

 

作者:JetC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159010/answer/14463034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工作过,比较理解你的状态和心情。你这种心态不但不能帮助你,还会促使你走向焦躁、崩溃、抑郁。

这种焦虑,据我统计发现,通常在博二转到博三时候最为显著部分优秀的硕士生,远超过毕业水准却没找到满意教职的博士生、那些被报道特别优异的塔尖人士、“非升即走”的科研人员,职场升职加薪、被裁员边缘的人也很多存在类似焦虑。总之,当焦虑开始主宰内心,那可能真的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了。你的恶性循环可能是这样的:没进展——焦虑——没进展——抑郁崩溃边缘,效率降低——进展更小——更加焦虑——脑袋一片空白——大脑空转——时间浪费——更加焦虑——达到心理/理智临界值(最严重的是情绪崩溃、抑郁甚至更严重)——废柴。

从这里来看,这也许是内外需求的失衡所致。我们先来初步引入一个相对经典的需求层次理论,帮助大家构建一个个人的需求初步认知:

需求层次初步勾画出大部分人需求的逐步实现的先后/深浅次序。但实际上,博士阶段是最容易认知失衡的(当前硕士应该也大量出现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博士生处在学术层次的发力阶段,但是却在追求个人最为高级的“自我实现”层次。也就是说,本身人类的需求是有基本层次的,虽然并不是严格逐级满足;但是,博士生群体很容易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需求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去追求“自我实现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个逆流而上,概率上,成才是更大的,但也很容易变成炼狱。

进一步说,博士生群体是在各方面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去挑战人类智慧前沿极限。同时,博士生群体最大的压力并不完全来自外界,而更多的是对自我的高期待,高标准,高要求。举个例子,大家在报道中看到的“学术达人”,他们的压力并不比其他人低(大概了解/接触过相对较多这样的人群),因为你在考虑发个top期刊的时候,别人在考虑是否能改变点世界,探索人类未知,他并不在可以追求发表在几区期刊,去完全追逐考核,满足部分人的需要;发表不是目的,是结果;更简单来说,就好比你认为考上大学就好了……考上研究生就好了……上了博士就好了……工作了就好了……升职了就好了……结婚了就好了……有孙子了就好了……类似。因此,痛苦的程度并无不同。

那是不是无解呢?如何构建好的心态呢?下面是我经过验证并觉得可行度很高、可推广的一些建议

1.丢掉固定的目标感:比如你的目标就是1区,那么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你的思维一定是在1区文章水准及以下的,那么你的文章就会越想去讨好期刊杂志甚至审稿人,那么写的就会越水,造成连锁反应,目标要有,但是不要每时每刻想着。目标通常都被无意识的当做上限,而大家努力的程度,就是尝试(try)去完成目标的下限。就像你看到的底薪xx元起,房价xx元起,他们取值完全相反!

2.辞职读博就是有点学术想法,但是你给企业的人比较,那方向就错了:比如我辞职之后,公司的人有的升职有的辞职,混个几十w。但是我会多看一眼么?不会的,即使他们都干上CEO(百万量级/"B乎平均水平”;现实中是,进入业界已经是百里挑一了,还需要是这其中的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我一样的不会有太大的落差感。因为我们不在一个比较系统,我们关注的东西不一样。当然,我也是比较幸运升职加薪,后辞职的。这里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国内很多事情都被用钱衡量,造成十分浮躁的状态。不要被社会(金钱/权利)价值绑架自己价值(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家庭价值/家族价值等),那样,就是标准的零件,而博士最忌讳的是标准化呀。读博的人,想必最初都是有点情怀的,总觉得自己能改变或者发现点什么,所以说读博=赌博,一点没毛病的。

3.不要什么都给别人比较:非得比较,那就是给全世界顶尖的脑袋比较;做研究,一般是走在世界前沿,这意味着所有同行科学家都在贡献自己;如果你视为竞争,针尖对麦芒,那么就好比把你丢进宇宙,即使你是光,太阳都比你强。我们永远不能想象这一个工作时间超越,随时非程序化新思考;前有古人,后有来着,并行强者,是如何恐怖的一个事情。论内卷,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你来996,别人就不会997?你来997,别人就不会607?你来107,别人不凑个团队007,所有成果堆在一个人身上?你给他们比较,那不是自讨没趣,反而消耗了个人智力。必须知道,如果你比较,就类似于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就得给马云一争高下这样的竞争态势你要给自己的过去比较,是否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速进步?这是相对你,而不是相对别人。工作的人的压力也大,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是默默一个人承受,不信你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工作场景,观察下,总会有人在默默承受着什么。据不完全可信的查德·林恩(Richard Lynn)2006年的著作《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中“世界各大种族智商排行榜”研究:“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105,欧美平均值在90~100。还有几千年内卷文化的历史,想一想,卷一卷和给别人比较一下会出现什么?渣都不剩;补充一点,过高智商在博士圈很可能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

4.丢掉你的实用主义:很多人要么觉得一下石破天惊大理论,要么一下搞出产学研一条线几十亿身家,这是新闻的报道手法。做研究还带着实用主义的心态,必然不会发现新的东西。因为科研是很多线条的:理论价值、实验价值、方法价值、认识价值、产业价值、等等非常多的切入点,其指标是多样的。欧美国家,很多是找到单一一个做精,就发展出一个产业;而中国很多研究,目标似乎很简单,能搞钱的研究就是好研究,看的是“钱”途;恨不得所有因素糅杂进去,实现“天人合一”。所以别只看钱途。企业给高校研究通常很大差异的。不能用实用来指挥自己。实用主义,这是从60年代那阵子一穷二白采用的分配式方式,集中力量干大事嘛。我看到很多人直接上来就怼人,说“这个没用那个没用”,那到底什么是有用你清楚么?你直接扔牛顿三大定律给他,他会觉得有用么,他会疑问可以用来买菜还是用来赚钱?企业关注的是可行性、经济性、综合性、短期性,投机性,黑猫白猫,赚钱就完事;研究讲究的是说的通(reasonablity),其指标不是单一的。否则你的研究只能按照工厂那个模式:流水线配料,会有新发现么?数据很多,但是,很难有更深的理解(insights)呀。当然,之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就是工厂体系,但教育部《破四唯》已经宣告结束。价值评价不能用同一个维度(场景)来刻画,否则怎么完蛋的都不知道。在这点上,美加英澳等发达国家是很好的榜样,当某个基础研究足够清晰,那么其应用场景自然就出来了。而应用价值是机制本身清楚下的一整套流水线的解决方案,这是大家可能追求的点;但是,研究通常是到机理为止,剩下的应用是“工程”研究解决,或者公司研究解决,也就是:基础研究(当前基础并不好,别误解你看看公开文献就以为学会了,好的怎么可能让你知道?)→技术研究(当前掐脖子的地方,技术累积壁垒、资本壁垒)→工程应用/研究(工程做的还行,但缺乏领导的国际规范,别人前面两个都打通了,为何要跟随你后发的规范?规则是先发的人制定的),这是我对研究领域实用主义的新诠释。当然,当前的“卡脖子”的窒息操作,就是全面的从数学→科学→技术→工程(STEM)全面的遏制;要知道,大家所理解的有用,实质上仅仅是技术/工程给金钱直接对应的“有用”(给高等数学不能买菜,所以没用一样的理解)这种“有用”几乎都是末端产品了,前端都没整明白,就想出末端高端产品,可能么?这是未来中国产业升级的根本,也是逐步掌握世界学术话语权的精要所在,也是我认为钱学森之问的一个答案点。

STEM体系(欧美封杀的核心内容)

5.丢掉环境给你的枷锁:35确实是一个坎,但是,中国老话,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做到当前最好,以后也有很多选择。当你不在意环境给你的一切枷锁之后,你就思想解放了,那么思维就开阔了,研究自然进展就顺利了。而科研,中国国内氛围开始越来越好,更看重的是创新性了,所以不要被当前环境和氛围束缚。更进一步,如果你担心年龄是学术的障碍的话,那么可以这么想,就算你现在马上毕业,再把你的目标论文数量x2,再把年龄减5岁,找教职也是有困难的,并不是你当前学术积累(相对于平均水平)的问题,因为教职环境已经完全惊天逆转了。所以这么一想,这不完全是年龄和论文数量问题,这是时代发展太快。如果确定个人未来学术道路行不通,那就得培养个人非学术的能力,高校可不是养老的好地方了(那个养老稳定的时代在2018年之前过去了)。这帮你刨除一个焦虑因素。

6.放弃对老板的幻想:每个人都觉得是老板指导自己,这没错,但是绝大部分的老板只指导大方向;所以,不要幻想老板能帮你解决细节,而细节就是发论文的事情对于除了给你压力,什么都不能给你提供的老板,你为什么要在意呢?请注意这种情况很容易形成绝望、抑郁甚至自杀,因为人的理智在各种困境下会瞬间消失理智,任意一个信号都可能将你葬送;因为人的理智-意识-认知-感觉-情绪-人体机能都是有临界值的;请注意,任何人都别高估个人临界值,也别去尝试别人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解决自己??给导师最简单的沟通模式: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能提供什么?我的目标,我能做的?我是不是尽最大力了?是不是还有优化的空间?如果这些都解决了,你也很听话,那么你为什么要给自己过不去呢?导师也有感情,需要给导师好好谈谈这些,理智点的东西是能解决的吧?我们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人。

7. 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导师。普通博士玩沼泽,优秀博士导师带着飞,卓越博士带着导师飞。每个导师其实最关注的是:论文写的怎么样啦?你可以看看世界上很多学术大佬,其实他最高被引很多都是与学生合作写的呀,这些是学生和导师互相成就。不管是学术,还是业界;与老板的关系,唯有互相成就,才是最好的生态。导师想要一个,你做出两个,一人一个,彼此都很开心。但是,给了半个资源,正常能完成的为1个,但却要求你做出三个,这本身就开始脱离现实了,这时候吃个冰激凌冷静下,别站在地球上往月球种水果。

做自己的导师,别陷入无穷尽的等待中,研究不是妥协,而是促进。你得有自己的判断准则

8.拒绝完美主义。写论文别过于追求完美;不管数据好坏,都需要开始着手写一个了。没有文章有太多的情形,憋大文章,在审等。看题主这种情形,可能需要马上复盘:有的,没有的,困难的,可做的,选择一个可行度最大的马上推进,需要帮助直接给老板讲,他不帮助就去别的地方寻找,别的地方不帮助,总会有热心人的(比如我写这个)。办法总比困难多顶尖学术达人,更应该注意拒绝完美注意,Time Flies!

9.你如果做事时候老是走神,那么,你这个事情还没有足够的粘度,让你沉浸在其中。去做,结果交给天意。导师的补助,这些都是小钱(相比于你未来),只要不饿,为啥在意这一两千呢?给不给是他的事情,但是开不开心是你的事情。切记不要觉得努力就是一切。努力对于博士生,这都是人均标配,给呼吸空气一样。博士生最低起点就是时间付出了;SYG认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这句话的解读并不是说智商不重要,而是人家默认你有,且都很高;所以,这句话解读的应是时间付出。因此,不努力那直接淘汰了。

10.有得选择,其实比金钱更为重要。你现在只要能毕业,是不是有很多选择呢?中国号称博士数量稀少,但是社会上感觉很多。B乎上人均百万,街道办事处清北哈佛硕博起,问你慌不慌?每个人都在实现个人的价值。你还有很多选择,只是你怕退一步,比之前差,怕比之前同学差。既想稳定又想升级。根据个人体验和对心理学的了解,很多博士的抑郁情节就是这么来的。前怕豺狼后怕虎豹,原地焦虑(一天的时间三分之一焦虑过去的)。切记,对于任何人,选择的权利不能完全变为逃避的优先通道,人一旦选择退缩,无穷的痛苦必然无时无刻

11.捋清楚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我们一直在争取创造的价值,绝大部分都是“一般等价物”的金钱价值,注意,这个价值是双方认可的情况下才产生,比如货币。而中国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你用当前的一般等价物作为锚定物,都很可能出问题,这就是很多人一直奔波却永远追不上社会的一个核心根源那么,比较稳定的,就是先创造个人稳定的价值。比如,我用时间写这个帖子,并不赚一分钱啊,相反,我可以用来干别的,可能会赚1000,但我认为这值得我做,我并没有选择这1000,这是我个人认可的价值,我很开心。类比发论文,大家一直在争取一篇几篇,一区二区,top非top这样的指标,这追求的就是“一般等价物”性质的价值,不一定是真实价值;一旦别人不认可,价值马上消失(比如,破“四唯”文件),但是某类价值是社会认可的价值,与某个群体某个人认可与否无关,学术论文根本的价值在于其学术本身,比如滑铁卢副教授Donna Theo Strickland,她博士研究《《超强激光的开发以及在多光子电离上的应用》(博士论文),给他导师热拉尔·穆鲁共同获得20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师生共同成就的典范),在此之前,他的论文引用很少,也仅做到副教授职位;如果要是放在某个评价体系下:这没用,这不能赚钱,这不能买菜,期刊不是top,那到底是谁出问题了呢?再比如女孩子说,我喜欢有才气的,你去变成小文青;她说喜欢有钱的,你就去搞钱;她说喜欢帅气的,你去整容;她说喜欢高的,你去增高。问题在于你本身锚定的对象本身不定。因此,真正健康的价值评价体系,是在于这个体系本身能真正评价出货真价实的东西,又避免掉各种凑指标的现象。

12.理性看待“震惊体”新闻。新闻立身之本是及时、准确、客观。比如最年轻博导,美女博导,年产30篇SCI,n篇 CNS,月产一篇N封面,硕士可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等等(专挑极端例子,经典炒作手法),反正总有一款调动你紧张的神经,让你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其事实来看,他们确实非常优秀,是楷模;但是你不也一只手(顶多加只脚)就数过来了?绝大部分人还是处于正太分布的范围呀。我接触的那些极端优秀的人士无一例外异常谦虚,都自感人外有人,异常踏实。博士群体本身是考试或者申请中的佼佼者(比如,各种状元),但不排除还有更厉害的,比如我见过有的本科生的数学,其知识水平就比很多科班博士都更来感觉,但这并没有驳斥这个博士不优秀,这是相容的小概率事件。因此,如果读到博士阶段了还不能大致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性,或者是用个别现象替代大数定律而认为是普遍现象,那也侧面反映了难以发现创新的研究点这个思维事实。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只要做到自己的极限,就够了。下面我们来看点Nature 2019 年对6000多位PhD的研究报告,三分之一的博士生表示了读博的焦虑。非震惊体核心数据如下:

统计数据说明了不是你一个人,这是世界级的问题。Reference:Nature_PhD survey 2019_Report_v1。(点击图片可看清晰版)

13.给导师磨合出一条彼此舒适的路子。导师,也有压力;但唯导师是从,那心理防线则经常崩溃,因为通常导师不会完全懂你做的领域的,特别是细节问题。导师无外乎在意结果,大家把目的摆明了,找到实现共赢的路子,那么,大家都会好受了。不然,两个合作者彼此猜忌,这不是良态的学术氛围应有的模式;好家伙,大家都考虑自己利益最大化,结果大家的利益都是无限最小化,这是内卷的一个结果。同时,导师的意义是指导方向,提供方法、以及锻炼的过程,如果既不能提供方法,又不能提供资源,只要求进度的,这是你的问题么?就工作经验来说,这种管理和培养,设置节点、考核指标、进度提醒,你一个人管理这种模式的1000人,都毫无压力,别说课题组那几个人了。

14.博士阶段,本身是培养你的思维棱角、挖掘学术潜力、构建学术网络、健全人格,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转换。但是绝大部分人,天天就想着只要能发就好,逐步的抹掉了棱角,变得卑微、学会了点写作套路、甚至抑郁,老气横秋,更有甚者,成为自己的终结者。大可不必。如何将博士从一个为将来稳当的唯一就业路径拓展到多个呢?

  • 你的思维是否更加活跃。不管学术还是公司事务都能更进一步。我觉得,我目前是赚了,因为即使我现在不要这个博士学位,我的思维模式已经够生活了。——回顾收获价值
  • 你未来的退路可以更多。如果你是学术达人,到处抢着要,但更多的人读博就是想进高校养老,抱歉,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想继续教育行业,高校一路向下兼容,都是路子;中国产业正在升级(环境是辛苦了点,但趋势不可阻挡,大家都需要挺过去),机会在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就业多样化,这是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方向国外绝大部分博士都在业界,一样很乐呵——创造更多通道.
  • 你可以摆脱浆糊式人生。中国的发展速度,全世界也就这么一个,所以,绝大部分人跟不上或者被拖着走,累觉不爱活明白了,做一棵树,都能沐浴春风,乐享四季;山的那边是山,但你揽回了一路的风景。——构造等值心理价值.
  • 乐观派总能看到当前不曾拥有的资源而未来必然拥有,飘起来;悲观者总是看到未来可能不会拥有某个资源而潜意识的否定会拥有,沉入水底窒息。乐观或者悲观本身都是无意识的暗示本身,都是接近等概率的事情,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但都不会比认识到这个事件本身产生更好的结果——认识满足的价值.
  • 单单是上面的四条,每一条都值得一个博士学位。那么这时候,即使quit,都赚了;没有quit,那就是盈余;盈余通常会变成超出预期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就像第二学位证书用来“垫桌子”,而不需要其给你带来什么其他东西一样。——剩余心理价值.

15.别总是呆在同一个地方,用同一个生活模式。这一条最不被人认知,但是威力巨大每天都是宿舍——餐厅——实验室这个模式,看似很省劲,实质上,最多不能超过1年,否则效率急剧下降其原理可能是本身的不适因素没被识别,比如人员混杂相互影响、空间局限(这个大脑自身暗示非常大,你可以试试小空间和大空间大脑活动是否不一样)。空间过小易抑郁悲悯,空间过大易孤单落寞不信你马上实验一下:走进没有窗的房间、走进小房间、走进开阔眼界的房间、走进空间巨大的大厅、走进空旷地带待一会(20min左右),你会发现奇迹!更多技巧,看下图:

减压小技巧图谱。但是我认为我给出的建议应该足够了

16. Don't Forget the Bigger Picture。虽然社会设定了很多进退维谷的坎(比如年龄限制,211、985的限制、学术三代的限制等);我们追求的价值应是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别人认为的价值;我们需要我们用理性来定义自己,而不是谁;如果非得跨越年龄尺度,那我们不妨大胆一点,想想个人的世界价值。世界如此浮躁,最优解就是沉着。再看下图,回顾下个人所在阶段:

根据图示检查下自己在哪,不迷失

17.断舍离;人呢,每到一个新阶段,就应该给过去说下byebye。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会忍不住给过去对比,特别是得失对比,而这种对比更大部分是怀念某个瞬间或者益处,而没有看到其大部分不足,这导致忽略当前的成就来给以前的好处比较,自然是感觉落魄。你所错过的,本身应该就错过;不信你可以实验,比如你错过的人,本身不值得你如此怀念;你错过的事,本身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价值。所以,需要给过去的一些人、一些事说下再见,然后轻装启程。我们所怀念旧的美好,一大部分是我们拒绝承认的想象。过去已去,你是否还去?未来已来,你来不来?过去的人渐行渐远,等待的人若隐若现;合适的人会在合适的阶段出现的,这也是我的信条。

18.及时识别并处理身边的负能量(情绪)源。这点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别人说的东西很可能你觉得没错,甚至觉得是为你好,但是每次听完都义愤填膺、或者焦躁无比,那么请远离这样的朋友;或者声明个人情景,仅接受正能量,否则闭嘴。这样有助于创造个人身边的氛围环境。负能量(情绪)会传染的。因为有个不好的“文化氛围”就是,看着别人不开心,自己就开心了。

19.人呐,总会被埋入深深的事务中,一件一件的处理完;处理完了,人就出来了;或者忍着剧痛猛然挣脱;或者永不得见天日。所以,如果我们享受思考本身,思考就会带来愉悦,而若将思考的结果与实际构建出唯一的映射(关系),这仅带来无尽的痛苦。既然愉悦和痛苦是可以选择的,那么我们可以站在痛苦上选择愉悦,这本身就是思维的超越。

20.舍得,有舍有得;价值盘点。毕竟,读博了,大家对别人都是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家人),各种事情也得自己扛,这是抑郁的高风险事项。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数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我们都必然经历我们不曾预想到的变数、焦躁、惶恐与不安,我们当然得以更优雅的姿势去应对,而非急不择路。需大家一起做大中国的蛋糕,而非卷来卷去独占仅有的少量蛋糕。虽然迫不得已,但也不是没办法;比如我这个分享,就是做大蛋糕的一个方式。单是价值估量:从几个到80w+的浏览,帮助很多人一定程度解决了诸多焦虑,本身就创造了新的价值;如果非得世俗一点,那就是100w+的社会价值;而若其中正好挽救了某个抑郁的人,即使只有一个,那价值当不可限量;而接受这个价值的人极大可能传递这个价值,形成了良态的聚变和裂变反应,能量不可谓不大。价值本身属于我赋予我,也属于你赋予我;比如你看了点个赞,那么我们彼此的价值就达成了。从而,解决了价值依附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及时盘点个人已有价值,有助于实现“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21.合适的运动。虽然有人可能会告诉你,哭出来就好了,但是,成年人估计是哭不出来了(除非真的忍不住)。不过,也有替代的办法,运动。我这里经过实践,给大家找到有效又不费时间的几个锻炼并强力推荐:高抬腿原地跑大概100个(依据个人而定);②手臂向后(平行)负重拉伸运动(健身房有这个器材);③仰卧起坐,三者选择一个都行其机理可能是:后脑勺上一点位置的神经应该得到了运动并排出了废液;而这个位置是我们处理大量理论、实验而飞速运转的地方。你试试,会发现很有效果。单是这一条,都可以解决你一大半的焦虑。

22.未来博士圈是给真正爱好科研的人的。当前的所有环境、教育部文件规定等密集出台,已经是击鼓传花到大家这一茬了。混个文凭来获得溢价的日子早就结束了;真心抱歉,你会痛不欲生的。并且,是文件形式规定导师觉得你达到了,没有论文都行;当然,“觉得”这个事情,放在大家所处的环境,就十分微妙了,所以就是“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觉得的觉得,不是我觉得,所以你觉得我觉得你觉得达到毕业了吗?吗……?这种窘态”,那是因为规则不到位。事实上,欧洲很多博士生写个博士论文就毕业了,并没有影响其学术水准,是因为其整个培养的学术环境引导了这样的健康产出。但学术生态还没有完全构建之前,追求搞个论文毕业也无可厚非,找个适合自己的出路,也是对个人部分价值的实现。必须认识到,成绩好≠科研好,因为国产教育体系是“标准化”的,比如“标准答案”;成绩是学习能力,属于理解别人的智慧;而科研是创造能力,属于让人理解你的创造作品,这时候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甚至答案都没有。如果你是做实验的,优异的实验人员是,他能感受到实验仪器的“温度”, you can feel its feel,就像《泰坦尼克》中Jack 告诉Rose:“Jack, I am flying”。

23.不那么爱科研的人可以考虑其他出路了。既然当前博士并没有多少分流渠道,那就自己创造渠道。中国人嘛,最大的幸福感来自给周围的人比较,虽然前面竭力让大家不要比较,但是你可以用你的优势给别人劣势比较,瞬间自信爆棚。对于很适合考试的“做题家”,除了满足毕业,分点精力去准备证书考试,比如注册岩土、注册暖通、CPA、各种证书,或者运营公众号、教育培训、咨询等,那是相当的amazing啊。所以,既然国家没有那么多途径很好的容纳各位,那我们就创造途径,“万众创新”的精髓,乃此也。当你发现你的能力和自信被激发的时候,获得的成就感给那些闪光灯人物区别不大,毕竟,这是你的真幸福。——真香

24.永远要有plan B.不管你是少年班、本硕博连续的小年轻,还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博士、还是中途转到研究的人员,手里的牌都必须有两副。这个的意思是,你在你选择的plan A中,最后你不一定是最后的大概率人选,容错率可以降低,但是不可能归零,这时候,避免强迫自己一条路走到黑的plan B就是调节心态的最佳途径。大不了就是:摊牌了,不干了,我换了,但是成本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这是防抑郁和绝望的最好的办法。有的选,就不会失去理智。比如发现自己在平稳的车上,一眼能望到头,那么在车上创造其他价值,无疑就是价值溢出选项;如果发现车在上坡,调节好后退的准备,如果车在下坡,小心失速的危险。

25.看透本身并不能带来升华,但行动会。有的小伙伴是极度聪明的,看透一切之后似乎就选择了妥协,我私以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然山”倒是点出了这么一点意思。还要回答一个问题,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有人会说“使用工具”,还有人会说“思考和意识”,那么这些通通都指向了一个地方:想法办;自己想不到就读书,读不透就找人,找不到就换,换不行就换地方,换地方不行就换思维,如果你实在想不到,也许我能帮助想一点。电影《楚门的世界》也许能给你一点点启发。如果觉得自己惨,那不妨看看电影《一九四二》,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好太多

26. 如剥洋葱似的,层层展开又聚拢,到此为止,完全给出了本文开始提出的焦虑循环的有操作性的诸多技巧(就差给出数据写成论文了)。所以,你需要构建这样的良性心态圈有进展(相对自己之前状态、计划推进等,>0作为起点)——开心(脑袋自然放松又聚精会神)——新进展(取得突破的小点)——更开心(奖励自己)——新进展(芝麻开花节节高)——wow,我好棒(获取成就感,是真棒,阿Q不在此处)!——一周/一月一奖励(看电影、吃大餐)形成正反馈(阶段性奖励)——检测不足环节,改进(复盘收获与问题,开启下一个循环)也根本没去给别人比较,但你回头看,比你身边的人进展不知道快哪里去了。

如果说你得到的信息源或者自我评价是点燃山火的一根火柴,那么我这里的信息就是灭火消防员。除了你自己鼓励自己,没多少人会懂你、鼓励你了;导师通常不会,因为导师招你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一般都只关注结果;同时也不一定懂你的状态。而我,给你提供途径,而途径,是产生结果的要素。加油!你可以的。

本文有点长,是个人学术闲暇之余撰写。断断续续补充。以上也说明了,能经历博士这个阶段,那么,通常能力还是较为硬核的。既已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虚怀若谷,不悲不喜、友善互助,才会创建更好的社会。

=========================================================

关注的朋友很棒;双击屏幕or点赞or喜欢or收藏的朋友都很nice。愿有志者 KEEP CALM取得新进步、新突破

 

posted @ 2020-10-15 11:17  hjswlqd  阅读(8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