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创业是种什么体验——我为什么最后选择考研
我用20分钟给在座的仍然在读大学的朋友们讲个故事
你们翘过课吗?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疯狂,执著,不满足现有的生活,不满足自己在社会的地位,他们不遵守生活条条框框,他们在别人眼里是疯子,但有这个么个热爱技术的“孩子”(我给孩子加个引号,因为创业者内心像孩子一样,对身边的技术和产品充满了好奇),却认为这样的人是天才,他想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尽管他有的时候会有些自以为是,但他确实极其努力地在追逐自己的理想。
那一年,当他知道这个电脑除了可以玩游戏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奇特能力,他仿佛看到了新世界。在计算机界充斥着各种神一般的传说,计算机界的商业奇才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还有一群被称为geek的人:阿桑奇,个人电脑之父:史蒂夫沃滋,独立开发操作系统内核的linus torvals,破解iphone4的神奇小子geohot,入侵过NASA的乔纳森·詹姆斯,他们是计算机界的普罗米修斯,坚持为人类的知识平等战斗。无论是与世无争的黑客们,还是鼎鼎大名的亿万富翁们,他们的故事激发着一批批有抱负,有热血的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于是听了这些故事,他上初三那一年给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安装了linux操作系统(一种黑客特别喜欢的命令行操作系统),他跟自己说:嘿,我是个反主流文化的geek!他发现自己沉浸于计算机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要兴奋,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只是捉弄几行别人觉得枯燥无味的黑色界面的白色命令行。
从高中起,他出现了一些可以称之为轻微的社交障碍的症状——不喜欢和同龄人聊游戏dota,更不喜欢打篮球,虽然他也会对女生产生好感,但总是出于害羞不敢承认自己喜欢谁,他会说喜欢电脑比喜欢女生有意思多了!他甚至从高三就开始会翘课!
尽管如此,他凭借小聪明依然成功的考入了一所大学,大一开始他喜欢把自己关在宿舍摆弄自己的两台笔记本,thinkpad和富士通,并且戏称他们是自己的大老婆和小老婆,仿佛这时候他从代码中得到的那种快感达到了巅峰,他已经完全特立独行,让人觉得这人不大正常!大一上学期,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正常上课,时不时就喜欢在外面疯一晚上,他认为是在释放自己写代码后的孤独感和压力!
最后这种疯狂达到了不理智的状态,他开始膨胀,藐视自己的大学,无视权威的知识,更或者看不起身边的同学甚至是老师,这种自大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伴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和那种对技术的疯狂而来的。这疯狂让他可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一直坐在实验室看书或者测试自己的代码,只用一个月就自学学会了PHP并且写出了一个测试的网站;并且花将近半年昼夜不停地深入学习linux和vim的使用。他此时认为自己已经接近大神了——因为据说大神们都用这些工具!他在编程之路上势如破竹,学java一个月,js要一个月,html,css只要一周,jquery只要2天, mysql和各种网络服务器也不过半个月就到处搭建,后来开始做项目,一做就是一天,根本停不下来,这一学期他只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对的,没有听错,翘课一周已经是不可思议了,而他只上了一周课,最后,他决定辍学,就像扎克伯格,比尔盖茨他们,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对人类有价值的事,就像那些硅谷的先驱们。那时的他无论多少人劝阻,他都会觉得他们只是被社会规则洗脑的笨蛋,他会反复诘问这些人‘为什么上了这么多年学,还不如一个月自学的东西来得有用’。 他认为答案很显然——是大学无用!不能在大学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
他后来真的离开了学校,不过没能如他所愿,学校给他休学不是辍学,后来他加入了一个创业团队,负责了网站和app的开发,同时为了维持自己生计,他还有另一个工作,跆拳道教练,他休学时候告诉院长:只要有跆拳道,我就饿不死!就这样他同时以一个员工身份和另一家公司的总裁的身份漂泊了一年,他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当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我门回忆起年轻时也曾拥有过一家公司!
可是,现实的冷雨给这个年轻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创业真难,不是有技术就够了。那一年他过着狗一样的生活,时常会因为自己生活费不够一天吃三顿包子,也会因为自己小有成就就任性地过着奢靡的生活——只是为了消除自己工作和创业的压力!下半年,他自己快累垮了,但为了应对公司技术项目,他获得了一种敏捷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我想说的,在外创业必须具备的一种宝贵能力,即:公司需要这样的技术,你就要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无论合不合你胃口,无论能力做不做得到,你只有一个选择,解决它,不然就滚蛋!为了适应网站和app的发展,他不得不自学了C#和基于这门语言的asp.net平台开发,有趣的是他曾今嘲笑这一阵营的人是一群不会用电脑的微软奴隶!然而,当他真正觉得自己能带公司飞跃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因为没有资金做后期测试,自己完成的代码会出现各种bug,而且自己的项目也会受到外包公司的限制。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他觉得愤怒同时更多是无奈。他也曾希望完全脱离外部援助,但是发现又无法承担一个公司的全部技术力量,也无法与代工公司良好协调下来,“我需要团队!”,他对营销总裁说,于是他们决定在学校招募开发人员,但是他们发现找到的人不是技术不够,就是没有像他们一样的激情。而且基于本身的知识匮乏——不懂系统学习团队开发法则;不懂UML和团队协作;这个也不不懂,那个也不懂。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他总是想:天哪!技术都来不及学,还要学管理还有营销么?!他第一次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在社会上他们就像大公司眼里的蝼蚁。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多次寻求融资,希望跳过这段痛苦的低谷,但是他们发现竞争竟然那么大。
投资人问:
——“你们有什么特殊的技术吗?有专利吗?”
——“没有,但我们会做网站和app,没多少大学生比我们做的好的”,
投资人说
——“现在能花钱就能买到网站app,你们做的互联网里都有,而且他们似乎更能保证技术实力!”
投资人说的话,令他们哑口无言,投资人又问
——“你们有管理强大的团队支撑着公司的项目的能力吗?”
——“我们有线下团队,管理的是大学兼职生”
——“你们还有其他产品吗”
——“有,我们有强大的线下产品,企业服务和职场培训,后者在建设中”
——“你们的客户有多少,每天有多少的增长量”
——“学生3000左右,企业200家以上“
——“有多少是活动的用户”
——“。。。”
——“不好意思,我们很难看到投资的价值,我们考虑考虑!”
他们一直寻求融资直到他和学校的休学协议结束,最后那种作为一名创业者高高在上的感觉被现实冲淡了。因为这些,有的时候他的情绪不能稳定,时而斗志昂扬,时而只想躲起来逃避那些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静下来沉思,对自己说:我终于知道自己缺什么了,这是很多大学生不缺但从不珍惜的东西:基础理论和社会资源!创业的人是不会缺少激情和能力的,他们一定是一所大学里很优秀的人,但是如果失去了理论指导呢?这是盲目!
做着职业学校稍加培训都能完成的项目,对真正的知识原理一无所知,这是庸俗!学东西都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停留在技术所见现象表面,这是肤浅!
说白了,因为缺少理论,根本不能独创新河,不得不步人后尘,他们现在干的,只是三流工程师做的事。对比那些国外的大公司一流创业者,我们发现自己缺少的就是领先于时代的先见之明,要知道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做个人电脑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那玩意儿,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东西,在家里爷爷奶奶的手机上都能找到。
上大学,文凭本身确实不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通过获得学位的过程完成了自己的质变,否则,在外面无论学习多少的技能都只是量变。不过事实是几乎很少有机会能做到自己的质变,而那些成功也确实属于这小部分人。码农不懂架构师的能看到的整个项目构思,也不懂同样是写代码,Google研究员拿那么高的工资是凭什么,因为质变可以让一个人比别人看的远看的深,借助基础理论的思维指导,可以轻松横跨领域的95%应用,这时候你就在这一创业领域超越了95%的人,而学校是唯一可以让你达到这样质变效果的地方。他说:“那些做高等技术的高等程序员们,一定使用着一些高等理论!”他说:“不是高等数学没用,而是自己没用,要知道大数据用的就是高等数学,而指纹识别原理是概率论,更别提人工智能了,那是综合了各种数学理论的产物!”
最后,他终于回到了学校,兜兜转转这一年,没有挣多少钱,却吃了很多苦,但收获的是思想的进步,他说“我很骄傲,至少我现在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很清楚,我需要什么!”这就足够了,他需要质的飞跃,他的创业梦从未因此破灭,当他拥有更庞大的资源,更高的思想境界,更深层次的技术认知,更成熟理智的人品的时候,他,作为创业者,还能做的更好,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对伟大技术革命的激情。
求知,在他心中仍然振奋人心!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也就是我。
最后,我想对创业者做个总结,大致来说分为三种人:
第三流:上学时,理论没学好,也没有实践能力,这些人去创业就是三流的创业者;
第二流:上学时只为了过考试,最后理论都用不上的人,这类人有实践能力,却用不上大学理论,这些人去创业成为二流的创业者
第一流:上学期间把理论学透了,还能结合实践,但又不拘泥于实践琐事,从中解脱出来的人创造技术管理整个技术团队的运作,这类人有实践能力,也有创新理论的能力;这些人就是我心中一流的创业者
做一流的创业者!
最后:忠于自己的理想,没有解决不来的问题,只有毅力比任何东西都有价值。
(本文来自个人的一次返校演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