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儒学经典“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学生曾子所著《礼记.大学》里的八条目,而“格物致知”更是儒学思想中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我们普通人逐渐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两千多年以来,“格物致知”一词的名家解释近百种。2012年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还有解释为“格除物欲,获得智慧”的,有解释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的。等等等等。

太多的解释让我们后人无所适从,到底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把“格物”仅仅理解为“格除物欲”是非常片面的,而把“格物致知”理解成“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是不全面的。原因如下!

第一,仅靠去除物欲、潜心修行,是不可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的。

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无法生产更多的物质;没有足够的物质,老百姓就不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忽视科技和经济的重要性,就会像公元1500年以后的明清一样,经济逐渐被外国赶超,最后被它们欺负凌辱。可见,仅仅靠修心养性是绝对达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的。

同样,仅靠抓经济和科技,而忽视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修养,也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人性本贪,欲壑难填呀!如果任由一个人的贪欲膨胀,再多的物质也不可能让他满足的。

不满足就会有不平,不平就会起争执,有争执就会有伤害。世界大战的起因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可见,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们的道德教育,只会加速矛盾的产生。也是不可能天下太平的。

其次,我认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包括科技、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这里的“格”可以解释为“归纳探究”,“物”可以解释为一切事物,“致”可以解释为引导开启,“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归纳或探究事物的本相和彼此关系,从而引导开启自己的智慧,获得更深层的领悟。

知识可以被灌输,但智慧是不行的。智慧是什么?是对事物快速而透彻地认知和理解的能力。智慧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对事物反反复复地归纳总结、探究其原因,并洞见其关联而得来的。

事物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在,但是真正时时刻刻在“格物”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比如宇宙、生命、意识等)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被动接受,很少有人真正去怀疑、去思考、去深入的研究。(所以某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少之又少)

“格物致知”的意思理解了,后面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一些事物我们真的想通了,想透了,自然就会领悟这个世界的真相,就对这个世界不敢没有敬畏之心了。

因为敬畏,所以意诚,所以心正。因为意诚心正,所以身得以修,言行得以正,潜心默化中,也会使家人(亲朋)也得以教化(齐)。

当每个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能互助互爱、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那么国自然而治,天下也自然可以和平无争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儒家的这个思想是对的,但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做到“格物”的人太少了,而且即使他明白了,他的思想被大众所理解和信服也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即使你说的是真理人家可以选择不听不信,即使某些人说的是歪理但是人家就是相信,谁也没有办法。

因为有思想信仰的不同,所以就会有争执。只有这个世界的主流思想都是宇宙真理、这个世界充满了仁慈、博爱、无私、宽容、谦和的时候,才真正是“平天下”的时候。

 

名人王阳明

王阳明经过长期的怀疑和自身经历的验证而反思后,他发现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错的。格物致知不是探究万事万物而得到真知。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显然就把人心看低了。而人心呢其实力量无穷,根本不必要去心外在格什么物。那么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解释是这样的,他说“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情的意思;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至于致知是致良知,也就是实现良知的意思。

通俗而言,格物致知就是说只要你能在所遇到的每件事上存正的念头,去除恶的念头,你就必能实现良知。而实现了良知,良知就会给你指引,所以你就是圣人了。比如吃饭,我们就在吃饭这件事情上正念头,那么正念就是要细嚼慢咽,而不要狼吞虎咽。我们看到美色,就要在看到美色这件事情上正念头欣赏就是正念,对着美色胡思乱想乃至于扑过去,那就是恶念。再比如,我们看到不义之财,那就在看到不义之财这件事情上正念头不义之财不可取,这就是正念。在我们一天的24小时中,除了睡觉之外,你在任何事情上保持正念,去除邪念,那你就是圣人了。问题是我们凭什么知道念头是正是邪呢?王阳明说,因为我们心上有个能知正邪善恶是非的良知,它能告诉你念头的正邪,所以你不需要去心外在学什么。比如我见到美色,你需要去学习,见到美色好后该怎么办吗?根本不需要,你的良知,就会告诉你正面是什么邪念是什么。当我们遇到人生困境时,只要在心上认真琢磨,破解之道自然会来,因为良知能帮助你。你可能去求爷爷,告奶奶,寻求别人的帮助,可能会有一点点帮助。但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你自己,靠你自己从心上想出来的那个办法,这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因为我们心上有个能帮助我们的良知,所以我们不需要外求,不需要外交,那只需要在事情上正念头就可以了。这就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到就是那八个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八个字和格物致知的关系是个闭环。也就是说无论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还是格物致知,它既是因,又是果。因为吾性自足,所以格物只需要在事情上正念头。为什么只要在事情上正念头就可以解决问题呢?因为我们心上有个无所不能的良知,我们的悟性是自足的。王阳明心学讲究合一,后面我们要讲到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动静合一,天理人欲合一等等。在这里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和格物致知也是合一的。那么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八个字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它何以成就了那么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包括王阳明自己,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阳明心学的第一个概念,心即理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知和行,到底谁重要,一直以来是中国哲学家们争辩的重要问题,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辩论仅次于义利之辩。

知和行,到底哪个重要,众说纷纭,孔子认为,知比行重要,不但是孔子,先秦思想家都认为知比行重要。宋明理学也认为知比行重要,而消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则认为,行比知重要。

到底哪个重要呢?我们的很多经历都告诉我们,知比行重要。比如,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知识,一直到大学,学知识的过程就是知。只有“知”了后,才能去行。没有这些学来的知识,就不可能找到工作。比如,我们要做去挖口井,首先要知道井怎么挖,否则就不可能有挖井这个行为的出现。

我们要想有开车这个行为的出现,就必须先知道怎么开车。这不但说明了知比行重要,还说明了,先知后行,只有先知了,才可能有后面的行。

而主张行比知重要的人,比如曾国藩就说,你若想知道一件事,必须去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行,没有这个行,你就不可能知。比如,你若想知道如何挖井,必须要去挖,才能知道井怎么挖,学了如何挖井的知识,并不能真的挖出井来。你若想知道如何开车,必须要去开,只有在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车怎么开。

人生在世,如果每个念头,做的每件事,都听命良知。那最终,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王阳明式知行合一,就是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

 

posted @ 2022-02-12 15:40  岁月如流的笔记  阅读(7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