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一点java

java持续学习者,每月一篇博客。罗列出技术栈,慢慢完善,持续学习,总有一天,你会追上甚至超越曾经的大神。
  博客园  :: 首页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分布式架构-可靠通讯-零信任网络

Posted on 2023-03-09 15:19  只会一点java  阅读(3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系列目录
分布式架构-可靠通讯-零信任网络

分布式架构-可靠通讯-服务安全

引子

  微服务提倡分散治理(Decentralized Governance),不追求统一的技术平台,提倡让团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受制于语言和技术框架。为了避免由于单个服务节点出现漏洞被攻击者突破,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和内网都遭到入侵,我们就必须打破一些传统的安全观念,以构筑更加可靠的服务间通信机制。

一、零信任网络

  将安全防护措施集中部署在各个区域的边界之上,重点关注跨区域的网络流量。我们熟知的 VPN、DMZ、防火墙、内网、外网等概念,都可以说是因此而生的,这种安全模型今天被称为是基于边界的安全模型(Perimeter-Based Security Model,后文简称“边界安全”)。2010 年,Forrester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师 John Kindervag 提出了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概念(Zero-Trust Security Model,后文简称“零信任安全”),最初提出时是叫做“零信任架构”(Zero-Trust Architecture),这个概念当时并没有引发太大的关注,但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日渐兴盛,越来越多的开发和运维人员注意到零信任安全模型与微服务所追求的安全目标是高度吻合的。

二、零信任安全模型的特征

  零信任安全的中心思想是不应当以某种固有特征来自动信任任何流量,除非明确得到了能代表请求来源的身份凭证,否则一律不会有默认的信任关系。在 2019 年,Google 发表了一篇在安全与研发领域里都备受关注的论文《BeyondProd: A New Approach to Cloud-Native Security》(BeyondCorp 和 BeyondProd 是谷歌最新一代安全框架的名字,从 2014 年起已连续发表了 6 篇关于 BeyondCorp 和 BeyondProd 的论文),此文中详细列举了传统的基于边界的网络安全模型与云原生时代下基于零信任网络的安全模型之间的差异,并描述了要完成边界安全模型到零信任安全模型的迁移所要实现的具体需求点,如下表所示。

传统、边界安全模型云原生、零信任安全模型具体需求/目的
基于防火墙等设施,认为边界内可信 服务到服务通信需认证,环境内的服务之间默认没有信任 保护网络边界(仍然有效);服务之间默认没有互信
用于特定的 IP 和硬件(机器) 资源利用率、重用、共享更好,包括 IP 和硬件 受信任的机器运行来源已知的代码

基于 IP 的身份 基于服务的身份
服务运行在已知的、可预期的服务器上 服务可运行在环境中的任何地方,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部署
安全相关的需求由应用来实现,每个应用单独实现 由基础设施来实现,基础设施中集成了共享的安全性要求。 集中策略实施点(Choke Points),一致地应用到所有服务
对服务如何构建、评审、实施的安全需求的约束力较弱 安全相关的需求一致地应用到所有服务
安全组件的可观测性较弱 有安全策略及其是否生效的全局视图
发布不标准,发布频率较低 标准化的构建和发布流程,每个微服务变更独立,变更更频繁 简单、自动、标准化的变更发布流程
工作负载通常作为虚拟机部署或部署到物理主机,并使用物理机或管理程序进行隔离 封装的工作负载及其进程在共享的操作系统中运行,并有管理平台提供的某种机制来进行隔离 在共享的操作系统的工作负载之间进行隔离

总结提炼如下:

  • 零信任网络不等同于放弃在边界上的保护设施:虽然防火墙等位于网络边界的设施是属于边界安全而不是零信任安全的概念,但它仍然是一种提升安全性的有效且必要的做法
  • 身份只来源于服务:传统应用一般是部署在特定的服务器上的,这些机器的 IP、MAC 地址很少会发生变化。如今的微服务系统,尤其是云原生环境中的微服务系统,虚拟化基础设施已得到大范围应用,这使得服务所部署的 IP 地址、服务实例的数量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身份只能来源于服务本身所能够出示的身份凭证(通常是数字证书),而不再是服务所在的 IP 地址、主机名或者其它特征。
  • 服务之间也没有固有的信任关系:这点决定了只有已知的、明确授权的调用者才能访问服务,阻止攻击者通过某个服务节点中的代码漏洞来越权调用到其他服务。
  • 集中、共享的安全策略实施点: Google 明确提出应该有集中式的“安全策略实施点”(原文中称之为 Choke Points),安全需求应该从微服务的应用代码下沉至云原生的基础设施里,这也契合其论文的标题“Cloud-Native Security”。
  • 受信的机器运行来源已知的代码:限制了服务只能使用认证过的代码和配置,并且只能运行在认证过的环境中。
  • 自动化、标准化的变更管理:一套独立于应用的安全基础设施,可以让运维人员轻松地了解基础设施变更对安全性的影响,并且可以在几乎不影响生产环境的情况下发布安全补丁程序。
  • 强隔离性的工作负载:容器比起传统虚拟机的隔离能力是有所降低的,这种设计对性能非常有利,却对安全相对不利,因此在强调安全性的应用里,会有专门关注强隔离性的容器运行工具出现。

三、Google 的实践探索

  Google 认为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基础设施之上的自动化安全控制,服务所需的安全能力可以与服务自身一起,以相同方式自动进行伸缩扩展。为了保护服务集群内的代码与基础设施,Google 设计了一系列的内部工具,才最终得以实现前面所说的那些安全原则:

  • 为了在网络边界上保护内部服务免受 DDoS 攻击,设计了名为 Google Front End(名字意为“最终用户访问请求的终点”)的边缘代理,负责保证此后所有流量都在 TLS 之上传输,并自动将流量路由到适合的可用区域之中。
  • 为了强制身份只来源于服务,设计了名为 Application Layer Transport Security(应用层传输安全)的服务认证机制,这是一个用于双向认证和传输加密的系统,自动将服务与它的身份标识符绑定,使得所有服务间流量都不必再使用服务名称、主机 IP 来判断对方的身份。
  • 为了确保服务间不再有默认的信任关系,设计了 Service Access Policy(服务访问策略)来管理一个服务向另一个服务发起请求时所需提供的认证、鉴权和审计策略,并支持全局视角的访问控制与分析,以达成“集中、共享的安全策略实施点”这条原则。
  • 为了实现仅以受信的机器运行来源已知的代码,设计了名为 Binary Authorization(二进制授权)的部署时检查机制,确保在软件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都符合内部安全检查策略,并对此进行授权与鉴权。同时设计了名为 Host Integrity(宿主机完整性)的机器安全启动程序,在创建宿主机时自动验证包括 BIOS、BMC、Bootloader 和操作系统内核的数字签名。
  • 为了工作负载能够具有强隔离性,设计了名为gVisor的轻量级虚拟化方案,这个方案与此前由 Intel 发起的Kata Containers的思路异曲同工。目的都是解决容器共享操作系统内核而导致隔离性不足的安全缺陷,做法都是为每个容器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虚拟 Linux 内核,譬如 gVisor 是用 Golang 实现了一个名为Sentry的能够提供传统操作系统内核的能力的进程,严格来说无论是 gVisor 还是 Kata Containers,尽管披着容器运行时的外衣,但本质上都是轻量级虚拟机。

四、总结  

  在微服务时代以前,传统的的软件系统与研发模式的确是很难承受零信任安全模型的代价的,只有到了云原生时代,虚拟化的基础设施长足发展,能将复杂性隐藏于基础设施之内,开发者不需要为达成每一条安全原则而专门开发或引入可感知的安全设施;只有容器与虚拟化网络的性能足够高,可以弥补安全隔离与安全通信的额外损耗的前提下,零信任网络的安全模型才有它生根发芽的土壤。

  零信任安全引入了比边界安全更细致更复杂安全措施的同时,也强调自动与透明的重要性,既要保证系统各个微服务之间能安全通信,同时也不削弱微服务架构本身的设计原则,譬如集中式的安全并不抵触于分散治理原则,安全机制并不影响服务的自动伸缩和有效的封装,等等。总而言之,只有零信任安全的成本在开发与运维上都是可接受的,它才不会变成仅仅具备理论可行性的“大饼”,不会给软件带来额外的负担。

 

 

==================

原作者总结的比较好,本文基本照搬原文:http://icyfenix.cn/distribution/secure/zero-tru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