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1916|W(福州大学)_助教博客】2019年上学期期末问卷调查结果公示
1.调查问卷概况
福州大学2019W班,收集到有效答卷44份
2. 调查问卷情况
Q1:请问你平均每周在课程上花费多少小时?
去除自估水平超过40小时的,平均16.6H
Q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
各次作业花费时间情况(自我评估)
可以看到,两次
Q3.在这门课程中你大概写了多少行代码?(填写数字即可)
平均数是3066
分布情况如下:
Q4.请填写你上课前后的水平评估。
Q5: 请填写你上课前后的水平评估:
回答图例:
大家普遍反映水平有所提高
Q6:你是否会给别人推荐这门课
Q7:对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评价,你觉得:
Q8: 你对这门课助教sinceway傅老师的评价
Q9: 你对这门课助教Eventide许老师的评价
Q10:你对这门课助教大史的评价
Q 11: 请结合助教本学期的表现,对助教有那些建议?
sinceway傅老师 | Eventide许老师 | 大史 |
---|---|---|
无 | 表述最好清晰,发布通知别看老复制粘贴 | 无 |
作业发布整理可以更加详细一些。 | 挺好 | 作业发布经常有错误。 |
很好 | 很好 | 作业布置问题 |
没有 | 没有 | 没有 |
很好的老师 | 水平不足 | 没印象 |
很好 | 很好 | 很好 |
挺棒的,继续保持! | 挺棒的,继续加油! | 很nice! |
老师很好 | 继续保持 | 很用心 |
很棒 | 很棒 | 很棒 |
老师做事至臻完美,没有建议 | 一边上课一边助教,已经很好了。 | 在微信和博客上,为同学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
挺好的,无意见。 | 挺好的,无意见。 | 挺好的,无意见。 |
老师很棒,请继续加油 | 老师很棒,请继续加油 | 老师很棒,请继续加油 |
负责任 | 好相处 | 亲切 |
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 布置作业可以更及时一点 | 布置作业多审核一下内容 |
辛苦了,注意休息 | 辛苦了,注意休息 | 辛苦了,注意休息 |
好 | 好 | 好 |
很好 | 继续保持 | 很不错 |
无 | 多与队伍进行沟通交流 | 多给队伍提出技术上的建议和指导 |
助教很尽心,花费很多时间,没有什么建议。 | 使用较多课余时间参与了本次课程,和同学们一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我没有什么建议。 | 即使有其他的工作也花时间跟进课程了,仔细看了大家的博客,没有建议。 |
无 | 无 | 无 |
多给一些项目开发的经验 | 多给一些项目开发的技术图 | 技术支持 |
谢谢老师! | 谢谢老师! | 谢谢老师! |
助教很棒,很负责,继续加油! | 助教很棒,很负责,继续加油! | 助教很棒,很负责,继续加油! |
发布作业之前,还请再三确认,内容无误后再发布 | 在聊到技术问题的时候,能否再深入一点?和助教交流确实能得到一些信息,但不是很多 | 无 |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 温和些 |
老师很活跃,满分 | 有问必答,满分 | 没什么印象,满分 |
作业计划提前安排 | 千帆竞发图增加表格 | 点评多一些 |
挺好的 | 不错 | 很细心 |
Q12 总的来说,你推荐这个老师班级的课给你的低年级同学么?
Q13:软工实践中最让你感到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案 |
---|
拿到小黄衫 |
有好好学习了系统的测试方法 |
短时间能完成这个项目 |
用Python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 |
按照规范开发出完整项目 |
学会了团队协作开发 |
结对编程 |
学会了爬虫 |
完成了自己的app |
和舍友完成了一个小项目 |
团队合作的提升 |
做出东西了 |
团队一起完成了一个项目 |
开发了一款产品,了解具体开发流程 |
在实践过程中达到某些方面能力的提升。 |
熬夜写代码?项目有进展? |
完完整整做出了一个近全原创的游戏出来 |
完成项目 |
完整的参与了一个实际项目的开发 |
做完了所有预期的功能 |
获得了小黄衫 |
成功和队员一起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 |
一天到晚都在刚代码 |
认识了我的队友 |
冲刺成功 |
合作完成了项目 |
获得小黄衫! |
和组员一起完成了一个完整的app |
和所有队友一起完成了小组的项目 |
做完项目 |
团队协作,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
学会了安卓开发 |
五一不放假 |
我的想法被选作项目的选题 |
自学能力和带领团队开发了一个网站 |
带出了一个默契的团队 |
一路厚着脸皮熬过来了∠( ᐛ 」∠)_ |
beta完工 |
开发完成APP |
Q14: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觉得老师应该继续做哪一件事情?
答案 |
---|
换组吧 |
按时督促进度 |
答辩 |
让学生自由发挥idea |
大力推广这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
小黄衫 |
换组 |
量化考核 |
继续做现在的就好 |
要求写博客,定时发布作业 |
保持现有教学模式 |
GitHub教学 |
继续保持跟进项目进度和报告点评 |
用一个学期的团队合作开发一个产品,为那些没有实际经历的同学,提供一个渠道去了解一下 |
继续下一届的课程开设。 |
换组 |
分享经验 |
换成员 |
在博客园与学生互动 |
选题报告 |
合理安排时间 |
在开学前就让我们接触博客园,了解软工课程。 |
案例分析 |
换组 |
分享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课程知识的场景和实例 |
继续坚持这样的学习模式和管理方式。让大家在做中学。现在期末复习过程中,也发现正是因为之前有做过,所以复习压力少了很多。 |
github实训是一个很好地检验组员之间协作和各种能力的机会。 |
交换队友 |
可能在需求分析,特别是数据库设计方面,需要提醒下一届的同学。 |
细分各个阶段的工作, |
团队 Github 实训 |
以实战为标准的教学 |
都挺好,坚持这种教学模式 |
实时监督学生团队的项目进度,每个大阶段后的答辩 |
总结优化教学方法 |
跟踪调查这门课对学生的影响 |
Q15: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觉得老师应该停止做哪一件事情?
答案 |
---|
暂时没发现 |
无限制的ppt分享 |
无根据换组员 |
总体挺好 |
换队友 |
换组 |
交换队友 |
希望每天的签到博客不用太占重点 |
暴力换人 |
能不能减小工作量 |
不用 感觉都挺好的 |
布置太多作业 |
布置作业 |
换人 |
没有 |
随机交换队员 |
都挺好的 |
任务少一点 |
布置的任务适当减少一些吧 |
对老师的做法基本理解和赞同。如果说要停止,就是建议停止完全自行组队。 |
中途随机换人(换人的出发点不错,但需要改改换人的策略和方式) |
随机换人 |
Q16::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觉得老师应该开始做什么新事情
答案 |
---|
对于阶段成果能够给一些方向性的纠正或者实质建议 |
想不到 |
作业说明可以多给个例题解释 |
把这门课放到大三上乃至大二下,然后在未来的一两年内继续打磨项目,让这门课的项目拥有长期维护性;不使用学生助教。 |
做的已很全面 |
换人方法优化下 |
对于低年级应该抓紧,对于这门课才有利 |
感觉现在已经很好了 暂时没想到什么新的事情 |
没想到 |
研究新的教学方案 |
加大力度换成员 |
让团队自由选择交换队员 |
提供一些基础的帮助 |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1.将GitHub实训提前,提到项目选题报告之前。2.在用户调查之后,再增加一个大概三五天的改进、测试、验收的过程。 |
在换人的时候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再做选择。 |
继续以这种形式锻炼学生完整的项目开发 |
普及下行业未来前景及方向。 |
希望能够寻找一些资源,搞一些技术方面的培训 |
主动沟通学生,去介绍一些开发框架等 |
分组前,调查摸底每个人兴趣的方向,分工自己能力(可以通过一两次个人作业摸底),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强强联合,弱者自暴自弃。 |
跟学校反映,换一下本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在大三下 |
提前排课 |
没有想到 |
Q17:有什么想对汪老师说的么?比如建议等等
答案 |
---|
平心而论 老师真的蛮棒的 认真负责 |
了解学生情况安排作业任务 |
了解学生的意向,如考研和就业,侧重安排不一样的作业任务 |
这门课程是大学以来唯一一个踏踏实实在做的实践课程 ,从中学到了很多技能和知识,老师也付出了很多。值得继续推广 |
没啥建议,很好 推荐给学弟学妹 |
因为种种原因(包括队友要考研/比赛、队友交换等),导致项目做不完;因为时间太短,导致没有考察到项目的可维护性;还是希望把课程放到大二上。希望以后是选修,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门课太煎熬了。多人 |
对时间安排希望宽松一点 |
很开心遇到了您~ |
汪老师能引进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只是我们都在跟北航比,跟北航比起来我们似乎差了一截,其实就入学成绩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
老师很棒 |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汪老师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
把这门课移到大二 |
感谢汪老师给了我们一次项目开发的经验,该教学模式总的来说是非常棒的,虽然过程辛苦,但也有很多收获,希望老师和助教们能继续下去,砥砺前行~ |
很负责,她应该是我第一位“软件工程”四个字的启蒙老师,感谢 |
冲刺时候写的博客内容太浪费时间了 尤其白天还有白天课程任务 晚上赶进度还要赶博客 |
在开始选题时可以进行更多一点的帮助 |
希望课程调整一下,调到大二吧 |
继续坚持 |
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教导与督促,让我们能够圆满地完成本次课程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
老师辛苦啦!个人感觉软件工程这门课是本学期花费时间最多但也是收获最多的课。继续坚持这个模式~!另外:看在大家这么努力的份上,给我们多点分吧! |
建议对时间的安排更弹性一些,考虑到其他课程需要的时间。 |
感谢汪老师精心开设这么一堂课,收益颇多,建议继续 |
谢谢老师! |
觉得在换组员的方式和形式得改一改 |
不得不说,这种教学模式确实有意思,不过也确实够累的 |
老师人很好,也很负责,有几次作业还给出了参考作业,这个很值得推广到所有作业 |
很高兴汪老师能在软工专业,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 |
课程挺好的,比起学院开的其他水课来讲,付出的精力都值得,一学期下来我见识到了周围同学的实力,通过答辩和偷瞄博客被安利了很多新东西新技术,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所以作为菜鸡收获了很多,但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能建议的,东西一直写了又删,就这样吧 ~ |
老师很棒! |
简单数据分析
有效答卷42份,将学号和学期成绩对应起来以后,简单对比了一下成绩和自我评估总时长,代码行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成绩和时长关系
成绩从左到右逐渐升高(具体分数隐藏),自我评估总时长变化如下图所示
成绩和代码关系
成绩从左到右逐渐升高(具体分数隐藏),自我评估代码行数变化如下图所示
结论
可以看到成绩和总时长,代码行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考虑自我评估的非准确性,存在异常数据,这样的结论并不一定准确。但是在图示中增加了趋势线,趋势线在两个视图中都有向上增长的趋势,说明成绩高低,与花费时间、代码行数还是存在一定线性正比关系。若要细究,还需更准确、更细致、更客观的调查数据。
总结:
- 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平均每周花费30小时左右,而之前在2016年福州大学的调查问卷同学们的反馈是每周18个H,2017年集美大学调查问卷同学们的返回时每周10H左右,说明本学期大家还是投入了很多时间的
- 同学们普遍反映作业密度大,任务重。其实相比构建之法书中的列举的作业量来说,本次课程任务量已经打折了。
- 同学们对换人的意见很大,可以考虑有更适当的方式开始换人
- 从同学们对助教的反馈来看,助教应该和同学们多互动多交流,多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为佳。但对助教的评价也不低,在这里也感谢同学们对助教一学期的陪伴和包容,祝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