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书城铸内秀
坐拥书城铸内秀 | |||
当代许多成功女人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常常将人生一些最真诚、最辉煌的瞬间与一本或几本好书联结在一起。一本好书能够给予一个人最初的人生启蒙甚至终生的影响,这有多么神奇!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业。有一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读书。 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有美国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期间掀起一种强大的舆论浪潮。甚至有人认为,要是没有《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就不可能在186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他所能体会到的自由的程度对幸福的理解的深度,与他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细腻,举止更优雅,气质更深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非读书是不能达到的。读书为人生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一个人当他沉浸于文学世界中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要莱非常爱读书,从书上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他会让面前的烤羊腿、马铃薯冷掉,可对书本的热情却丝豪不会冷却。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要是独自出门,他便自言自语地吟诵;要是友人同行,他就大声朗读,读到动情处,同行的朋友无不动容。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放射出了最炫目的光芒,《西风颂》、《云》、《致云雀》等抒情诗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在英国,这样的"书虫"数不胜数。曾一度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简·格蕾女士,在年轻时,有一天坐在家中窗下沉迷地读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美丽描述。她的父母亲都在花园里狩猎,猎狗的狂吠之声从开着的窗子里清晰地传进去。一位来访者十分惊异:简·格蕾女士竟然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她却平静的说:"我认为,他们在花园里的快乐不过是我在柏拉图那里所获得的快乐的影子罢了。" 读书能补天然之不足,甚至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患一样。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吴有位将军名叫吕蒙,自小为人家放牛,不通文字,因作战勇猛而受到破格提拔,却经常被同僚讥笑。后在国君孙权的劝说督促下,用心苦读,终于成为智能双全的一代名将,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清代咸丰年间的山*巡抚张曜(1832-1891),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参加镇压反军有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带。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由夫人处理。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忿之作,知耻后勇,拜夫人为师,像蒙童那样志于向学,发愤读书,并刻"目不识丁"四字印章一枚,随身佩带以自警。后来,当年奏劾他"目不识丁"的刘楠也被劾罢职,回河南老家,百无聊赖。此时的张曜不计前嫌,"贻以千金"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楠的信上都要盖上"目不识丁"的印章,以感念刘楠的栽成之德。长期的手不释卷,使得张曜的文学修养比起以往来已是不同日而语,这足以使他对往日的官场纠葛以阔大胸襟坦然处之。后张曜转任山*巡抚,办了不少好事,如治理黄河水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厂局等,凡是有益于官民的事他都尽力去办,在山*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由一个无赖赌徒到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在这一转变中读书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由于偶然的机遇或出于必须的选择,人们踏上不同的人生旅程。有时,一本书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英国作家班扬平生只熟读一本书:《圣经》。而正是这本书影响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天路历程》是17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寓言的形式反映了英国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情况,讽刺贵族阶级的荒淫和贪婪,同时也宣扬了作者的清教徒信仰,由此可见《圣经》对他的影响之大。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戏剧家弗朗索瓦·萨冈,曾满怀感激之情地回顾加缪的《反抗的人》一书对她的影响。在14岁时,萨冈亲眼目堵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的夭亡,她无法原谅上帝竟允许这件事的发生,因而不再信仰上帝,陷入可所的精神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她读到了加缪的《反抗的人》,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尽管没有上帝了,但是还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却必须信仰你自己,相信人类的天性,相信人类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热切地走进这个崭新的精神世界,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命运。她由此意识到文学的神圣意义与崇高使命,并在日后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创作之路,决心以此帮助那些在人生之旅中迷惘、焦虑的人们,帮助它们飞越精神的荒原与樊篱。古今中外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当代许多成功女人在回顾自己的成本道路时,也常常将人生一些最真诚、最辉煌的瞬间与一本或几本好书联结在一起。一本好书能够给予一个最初的人生启蒙甚至终生的影响,这有多么神奇! 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杰出人物往往以寻求真知为已任,常常沉迷于书海中乐而忘返。 孙中山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不仅好读书,而且好问,遂有"通天晓"之名。 1920年***在上海,他的居室中堆满书刊,每日回家便埋头读书看报,在他周围的一批湖南青年都称他为"*夫子"。 鲁迅年轻时发愤求学,潜心苦读,他购书数千卷,日夜攻读,学识日长,几乎达到"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的博学程度。他常常以烧饼充饥,辣椒御寒,节衣缩食省钱购书。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而获得的勋章,鲁迅也都拿去换书,从不保留。 你还可以从文学的镜子里重新认识你自己。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和人性的悉心认识和真切体认。而自人类顿悟自己存在的那一天起,"我是谁"便一直是困惑人类自身的斯芬克斯之谜。数千年前,希腊人为此把"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镌刻在庄严、神秘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古今中外文学家们的皇皇巨著,都可以视作对于这一总是的苦心孤诣的思索与描述。图腾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等)、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派文学乃至后现代文学,都是随着人们人学观的渐进认识而渐次发生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认为,人是一个既有理智的头脑又有人的本能欲念的思想探险家,人类"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思想,最早他的思想体现在木制或石制的小偶像里,后来又体现在方尖碑的象形文字里、黏士卷轴和纸莎草纸上。现在,他在书本里思想,在封底和封面之间。"人总是在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这种思想成果形式则会有助于人类战胜命运,并在战胜命运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自身。 诚如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永远没有穷尽,文学对人性的思与探求也就永远不可能终止。一个人,他所能体会到的自由的程度和对幸福的理解的深度,与他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广泛阅读色彩斑斓的文学画卷,无疑是我体察人性、认识自身,追求辉煌的一条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