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数据库发展路径

背景

分布式数据库是传统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有机结合,相比于传统的单机或主备模式的集中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在平滑扩展、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低成本、容灾备份等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在性能方面可突破集中式数据库的瓶颈,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很多数据库企业研发了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并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进行了成功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报告旨在梳理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体系和应用现状,结合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分析制约分布式数据库大规模应用的因素,对未来的技术和应用趋势进行研判,并提出发展路径建议。我们可以使用Eolinker API接口测试工具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操作来进行查询。如图1。


图1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根据目前我国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现状,我们认为分布式数据库是具备分布式事务处理能力、可平滑扩展、分布于计算机网络且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主要特征如下。

1. 分布式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与集中式数据库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分布式事务的处理能力。通过对数据库各种操作的并行计算、全局事务管理等机制,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事务处理,并实现与集中式数据库一致的ACID特性;

2. 平滑扩展。分布式数据库可根据业务的增长需要,动态扩展物理节点,以提升整体处理能力,且扩展过程不需停机,不影响在线业务。理论上可以进行无限扩展,扩展之后在逻辑上仍然是一个统一的数据库;

3. 物理分布、逻辑统一。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物理节点中,而是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上,且通过网络实现了真正的物理分布。

而逻辑上仍是一个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对分布在网络节点上的数据的统一操作,即用户可以像使用传统集中式数据库一样使用分布式数据库,而不是分别操作多个数据库。在接口测试中数据库操作也是不可缺少的,使用Eolinker API接口测试工具进行数据库查询,查询结果如图2。


图2

总结

分布式数据库不是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的更新换代,而是充分结合分布式计算技术,使得在一定规模的节点和付出一定规模的成本后,实现了较高的性能水平,并不是所有的应用场景都适合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既没有必要神话分布式数据库的作用,也不应该去贬低其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在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努力下,共同打造分布式数据库的最佳实践,树立一批典型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加以宣传推广。

文中演示工具为Eolink,支持在线使用。感兴趣者可直接访问:www.eolink.com使用!

posted on 2022-03-17 14:23  隔壁王书  阅读(1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