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

摘要: 在某些场合,可能我们需要在脚本中生成一个临时文件,然后把该文件作为最终文件放入目录中。(可参考ntop.spec文件)这样有几个好处,其中之一就是临时文件不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变量赋值,也可根据不同的判断生成不同的最终文件等等。一、cat和EOFcat命令是linux下的一个文本输出命令,通常是用于观看某个文件的内容的;EOF是“end of file”,表示文本结束符。结合这两个标识,即可避免使用多行echo命令的方式,并实现多行输出的结果。二、使用看例子是最快的熟悉方法:# cat << EOF > test.sh> #!/bin/bash> #you She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19 17:00 游客远 阅读(3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2年4月17日

摘要: -- 按照时间条件declare-- Local variables herev_stat VARCHAR2(100) := 'to_date(''2011-12-28'',''yyyy-mm-dd'')';cursor mycur isselect 'DELETE FROM ' || table_name || ' where stat_time < ' || v_stat || ';' gofrom user_tables;tableinfo VARCHA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17 14:56 游客远 阅读(11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公司的oracle服务器上有多个用户,每个用户有一些相同的表。由于表的数据量比较大,这些表每月都要增加表空间和表分区。为了方便处理,就写了一个计划任务自动处理分区和空间。添加/删除表分区需要相应的权限 我们知道,用户拥有的role权限在存储过程是不可用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需要显式授权,如grant create table to usera;但这种方法太麻烦,有时候可能需要进行非常多的授权才能执行存储过程,实际上,oracle给我们提供了在存储过程中使用role权限的方法:修改存储过程,加入Authid Current_User时存储过程可以使用role权限 1 -- 自动管理分区程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17 14:49 游客远 阅读(5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隐式转换导致索引失效.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也是开发中经常会犯的错误.由于表的字段tu_mdn定义为varchar2(20),但在查询时把该字段作为number类型以where条件传给Oracle,这样会导致索引失效.错误的例子:select * from test where tu_mdn=13333333333;正确的例子:select * from test where tu_mdn='13333333333';2. 对索引列进行运算导致索引失效,我所指的对索引列进行运算包括(+,-,*,/,! 等)错误的例子: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17 13:42 游客远 阅读(22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2年3月27日

摘要: Oracle的hint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优化方式和目标:如RULE、CHOOSE、FIRST_ROWS、ALL_ROWS等。访问路径:如INDEX、FULL、CLUSTER、INDEX_FFS等。查询转换:如MERGE、USE_CONCAT、NO_EXPAND等。连接顺序:如LEADING、ORDERED、STAR等。连接操作:如USE_NL、USE_HASH、USE_MERGE等。并行执行:如PARALLE、NOPARALLEL、PARALLEL_INDEX等。其他类型;如APPEND、UNNEST、CACHE等。INDEX只是Hint的一类。关于LEADING、ORDERE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3-27 19:19 游客远 阅读(69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2年3月24日

摘要: 1、使用leading和use_nl来设置表的查询顺序,来加快查询速度,一般把小表设为第一个表。/*+LEADING(TABLE)*/ 将指定的表作为连接次序中的首表./*+USE_NL(TABLE)*/ 将指定表与嵌套的连接的行源进行连接,并把指定表作为内部表.成本计算方法:设小表100行,大表100000行。两表均有索引:如果小表在内,大表在外(驱动表)的话,则扫描次数为:100000+100000*2 (其中2表示IO次数,一次索引,一次数据)如果大表在内,小表在外(驱动表)的话,则扫描次数为:100+100*2.两表均无索引:如果小表在内,大表在外的话,则扫描次数为:10000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3-24 19:13 游客远 阅读(35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2年3月16日

摘要: linux 查看系统信息命令是linux初学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这些命令也非常有用, 因为进入linux第一件事就可能是首先查看系统信息, 因此必要的系统的学习一下这些linux系统信息命令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uname -a # 查看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env # 查看环境变量资源# fre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3-16 14:55 游客远 阅读(30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2年3月10日

摘要: 在Linux的多目录命令提示符中工作是一种痛苦的事情,但以下这些利用cd和pushd切换目录的技巧有助于你节省时间和精力。在Linux命令提示中,用cd命令来改变当前目录。这是cd命令的一些基本用法:改变你的根路径,键入cd,按回车键。进入一个子目录,键入cd,空格,然后是子路径名(例如:cd Documents),再按回车键。进入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键入cd,空格,两个点,然后按回车键。进入一个特定的目录,键入cd,空格,路径名(例如 cd /usr/local/lib),再按回车键。为了确定你所在的目录,你可以键入pwd,按回车键,你将看到你所在的当前目录名称。用pushd实现在不同目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3-10 10:44 游客远 阅读(28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2年3月7日

摘要: 小博的主题定位在专业有效的商务图表,不少朋友希望我能推荐一些类似主题的博客,其实我自今年才开始接触博客这个事物,了解也不多。在网上搜索,发现类似的专门主题中文博客非常少。不过,这1年的博客经历,我也认识了几位博友,今天整理在一起,成为:数据分析人士的中文博客资源,聊作回复。数据分析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调查研究、图表分析、文档制作、演示汇报等4个阶段(略有牵强哈),每个阶段都有些中文博客可以学习参考。1、调查研究阶段:首先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小蚊子乐园博主专注在市场调查研究,SPSS使得很熟练,对PPT、excel也热爱有加,博客开的似乎很早了,有很多好内容。数据挖掘者现在的分析,不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3-07 23:23 游客远 阅读(26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6月23日

摘要: c中static的作用2009-02-24 16:06转自(from http://www.cnblogs.com/dc10101/archive/2007/08/22/865556.html),比较有意思在C语言中,static的字面意思很容易把我们导入歧途,其实它的作用有三条。(1)先来介绍它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隐藏。当我们同时编译多个文件时,所有未加static前缀的全局变量和函数都具有全局可见性。为理解这句话,我举例来说明。我们要同时编译两个源文件,一个是a.c,另一个是main.c。下面是a.c的内容char a = 'A'; // global variab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23 11:56 游客远 阅读(59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导航

< 2025年4月 >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统计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