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的若干个命题
蜂鸟转贴 原作者xk8287
有道理之极!!!珍惜生命,远离单反。
命题一:升级镜头比升级相机更重要
这是论坛上面诸多色友们广泛交流的一个命题,诚然,对于新手而言,这个命题有它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性,许多色友们手持着350D或D50级别的数码机身,从一只18-55升级到17-55的时候,都会发现镜头升级对照片质量显著提高的经历,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命题了。
如果要透彻的分析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以下两个命题:
1、镜头的素质提高能为照片素质的提高带来什么?
2、相机的素质提高能为照片素质的提高带来什么?
我们先来分命题1,大家都知道,设计镜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当然,还有材料的选择和成本的控制。设计师们需要在这些因素之间选择一个折中点,这个折中点就是成品镜头。有的时候,往往在某些方面有了提升,在另外的方面就有了下降,这是一定的,从数学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min{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材料、成本}。
镜头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如果在以上规划问题中,去掉材料和成本两个因素,也就是增加了两个自由度,可能获得的是更大素质的提升。
一支好的镜头,却往往不是所有这些素质的折中,而是重点只去考虑了其中的几个因素。在一些摄影器材派资深玩家眼里,色彩还原、焦平面清晰度、像场平坦程度的修正被视为优秀镜头的重点修正项,在此基础上,保留适当的暗角、球差,可使画面的过度和焦外更为自然一些。在这样的思想下,HOLOGON、八枚玉、COOKE镜头、KINOPTIC这些镜头被奉为神灵。而另一派则认为,焦平面修正为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修正色差和像差,使镜头获得高MTF,于是M35 ASPH、R180 2 APO这样的新生欧洲镜头成为王中之王。
上面有些说远了,收回来说,好的镜头和差的镜头差距在哪里?首先,是在这个焦段里,镜头的素质是否得到了更好的修正。上面我们说了,好的镜头的设计比低价镜头的设计多了材料和成本两个自由度,因此其他项的平均修正能力肯定有明显提高。其次,目前的数学发展水平未必能求得这个规划问题的最佳解,优质镜头对最佳解的接近程度肯定要更好一些。第三,过分地降低成本会导致镜头每次的拍摄水平不稳定。
因此,镜头的提升肯定会带来图片效果的提升。
再看分命题2,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为两个部分。
(1)胶片机身能如何提高画质?
我们先不讨论胶片的选择问题,诚然,胶片的质量是胶片摄影画质的头号影响因素,抛开这个因素,我们能提高画质的因素有三:
一是画幅,对于得到同样大小的照片,135胶片的放大倍率最大,8×10画幅最小,因此画幅能提高素质。
二是压片是否平整,对于同样画幅的胶片,机身对胶片的压片越平整,自然效果就最好了。CONTAX RTS系列和645系列采用真空吸附技术,就是为了使压片平整,而ALPA的压片平整程度使同样一支BIOGON38镜头能在ALPA上获得比HASSELBAND上更好的效果。
三是快门精确度,也许对于普通的摄影者,快门的误差在20%以下的时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安塞尔亚当斯这样的人来说,误差5%都是不能容忍的错误。除了快门误差以外,顶级摄影师还讲求一个快门效率,对于没有读过亚当斯著作的朋友,也许不能理解“快门效率”这个影响因素。这很正常,在读他的书之前,我对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的选择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闪光同步速度方面,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推荐《论摄影》读读。
(2)数码机身能如何提高画质?
数码机身除了快门的精确度的提升和画幅以外,还对照片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感光元件和算法。
感光元件就是数码胶片,其实选择数码机身就好比在选择胶片一样,现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数码感光元件包含CCD和CMOS两大类,按画幅分,则由4/3、APS-C、APS-H、135全画幅、中画幅(36×48)等等,原则上,画幅越大,像素密度越小,算法越先进的感光元件成像效果更好。此外,CCD偏重于锐度,CMOS侧重于表现细节,各有所长。
好的机身和入门机身对摄影作品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用放大到10寸的照片,你就能轻易发现NIKON D50和D3X的画质巨大差别。
命题二:定焦与变焦、原厂与副厂、德头与日头 |
2 楼 |
命题一里面我们说了,镜头的设计无非就是一个非线性规划的公式min{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材料、成本}的求解,那么,同时代的镜头,定焦优于变焦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了。
一支35MM定焦镜头的设计公式就是min{35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材料、成本},而一支24-70MM的变焦镜头的设计公式就是min{24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28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35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50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70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在这样自由度更少的条件下折中,自然就不会有最优解了。
有了上面的数学公式,定焦优于变焦,就不止是光圈、体积、成本上的优势,必然在成像上有巨大的优势。
也许很多朋友用一只50 1.8镜头和24-70 2.8变焦顶级镜头相比,没有看到成像的巨大优势,那是因为50镜头限于成本,没有做到定焦的一流水平。如果你用TRI-ELMAR 28-35-50 F4这个顶级三焦镜头(还不是变焦,优于变焦)与LEICA同焦段的28 ELMARIT、35 SUMMICRON、50 SUMMICRON相比(还不用和35和50的asph-summilux相比),就能看出差距了。
所以,结论一:定焦镜头在设计时规划问题的自由度更多,所以必然优于变焦。
原厂与副厂是另一个概念,前一部分也说了,现在的数学水平,无法求出这个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于是对最优解的接近程度越高的镜头,素质越好。
原厂和副厂就是这样一个对最优解的接近程度问题,因此同样24-70 2.8(或者28-70、28-75)规格的镜头,CANON和NIKON的比TAMRON、SIGMA、TOKINA的要好。
其实,也并不是副厂不想做那么好,而是在商业竞争中,副厂需要从成本上竞争,为了成本,牺牲一定的光学质量也是必然的。
德头和日头在一定程度上和原厂与副厂的概念类似,德国镜头用料更足,修正程度更高,价格更贵。除了这个以外,则是一个“味道”的问题。
关于“味道”问题,则是见仁见智了,有很多人都痴迷于LEICA在60年代前后的作品,普片认为新镜头失去了这个味道。
老的镜头,在当时没有反转片和高饱和度胶片的时候,普片设计得色彩还原偏暖,对比度高,这就是老德头“色感”的一部分原因。此外,老镜头在球差的修正上没有达到完全的修正,但是却因此产生了比较漂亮的焦外散景,这就是老德头的“柔味”。再加上对像场平坦程度的修正不到位,但却看起来立体感强烈,这就是老德头的“空气感”。综合以上原因,老德头实在是味道十足。
追求德头味道的朋友不在少数,这里也不是说批判谁,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老德头的味道,因为有的时候对照片的修正未必要那么好,一些“味道”的保留反而有利于创作。但如果因此而否认ASPH、APO等技术对镜头修正带来的巨大飞跃,那就是无比偏激了。
于是我在喜欢八枚玉之余,更喜欢35 1.4 ASPH。
命题三:数码无法超越胶片 |
3 楼 |
数码感光元件的原理是这样的,一块感光元件,分成许多个点的点阵,比如一个3000×2000的矩阵,一个点位一个像素,3000×2000就是600万像素。
每一个点按减色法三原色:红、绿、蓝三个采光单元进行采光,每个采光单元目前为8位字节,可以感受256种光的等级,三种采光单元的组合就是256的三次方,也就是1678万种颜色。
一个感光元件的每一个点分别记录一种颜色,600万象素的感光元件就能记录1678万的600万次方种组合(天啊,我算不清楚了)。采集之后,通过一个信息解码程序,再还原成照片。
胶片的原理则是将感光材料均匀涂上,现在说胶片优于数码的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胶片是连续变化的,不存在像素点。
在目前,像素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但是对于刚刚推出的超过5000万象素的数码后背来说,在像素方面接近或超过胶片是迟早的事情了。
2、数码感光元件对斜射光不敏感。
这个直到目前为止,都是旁轴数码设计的瓶颈,由于这个问题,BIOGON 38、hologon这些顶级超广角镜头现在在数码上海不能展现全部的功力。这个目前还没有办法,只能期待CCD或CMOS的原理得到改变。不过如果用不了BIOGON 38,还是有SUPER ANGULON 47XL、DISTANGON 40、ZM 15这样的镜头可以在数码上大显身手的。
3、胶片的色彩和色感好。
持这种观点的人更多。
上面介绍了数码的原理,其实数码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解码程序来模拟甚至超越胶片的色感。现在有很多外挂程序可以模拟胶片的效果,EPSON的RD-1的胶片感就还不错,随着将来RAW的发展,一定可以解出更好质量的照片来
命题四:在器材素质和便携之间的取舍 |
5 楼 |
前面谈了很多关于器材素质的问题,根据这些命题,其实大家想选择器材也就很容易了。
大画幅的话,林好夫特艺+施耐德林选镜头绝对是标准了。
中画幅,您也不用去看哈苏、禄来了,ALPA+BIOGON 38搞定超广角,施耐德的90XL当标头,用这个机子,就不用考虑长焦了。拍人的话,那就CONTAX 645+哈蔡的300APO吧。
宽幅的话,您要是有钱就找吉尔德老先生订货吧,要大路货,林好夫617SIII是标准了,机身绝对是林好夫比骑士号,镜头也绝对是施耐德比罗敦斯德好。
但是,为什么现在不是老林和老施一统天下呢?因为除了素质,还有价格和便利性方面的问题。
老林和老施是不错,但一个617套机就要7W人民币,额外配件也贵,取景器要大几千,移轴板就要1W5。怎么?不算贵?您说哈苏的H3D要20几万。哦,忘了说,老林和老施的照片可不用那种廉价CCD来扫,要数码也得电分吧,一个电分机多少钱?几十W起。
除了价格,便携也是你选择器材的一个重要因素。别说是中大幅器材,一个135数码就不轻。好多朋友喜欢用1ds3、D3X这样的机器,挂个爱死小白、小竹炮什么的,少说也得8斤吧。起码要用个大架子才能架得稳吧。如果还要背点其他镜头,或者附件什么的,那就该雇个摄影助理了。
在重量面前,许多高手退而求其次,和年轻朋友拼命升级器材不同,许多资深朋友随着年纪的加大、体力的下降,开始“降级”器材。用大幅的改用哈苏,用ALPA的改用LEICA。这就是在素质和便携之间的取舍。
未必小画幅相机就拍不出好作品来,布列松一辈子都在用135旁轴拍摄;也未必普通镜头就拍不出好作品来,您手中的入门镜头再怎么着也比安塞尔亚当斯那个时代的镜头要强吧。
与其让哈苏在家赛太阳,不如背着135天天上街跑。
命题六:旁轴与单反 |
11 楼 |
旁轴与单反是摄影器材的两大门派,在无忌和蜂鸟,在日本、在德国,千百年来,争论不休……
说单反的,拿出了CANON的超级自动化武器,更是用单反对数码的兼容程度来说事;而旁轴则用BIOGON 38和HOLOGON来奚落单反永远无法达到摄影的高度。
其实说来说去,单反和旁轴就不是什么必然的门派,说起摄影的两大原理:小孔成像和光敏反应,这都没单反、旁轴什么事情。单反、旁轴只是摄影取景为了便捷和发明的两个途径。
单反,是在镜头系统后面加上了一个反光镜,类似于一个开关一样,通过它的翻转,来在感光元件和目镜之间进行切换。
旁轴,则是在整个相机系统之外增加了一个观测孔,和步枪瞄准器一样的原理,来观测景物。
于是单反有如下优势:
1、无视差;旁轴无法避免视差,虽然有近摄视差补正加入高档机身,但微距摄影和长焦摄影时的视差仍然十分明显。
2、用变焦镜头方便;单反变焦时,目镜看到的景物自然变化,旁轴则无此功能,只能靠改变框线的大小来表示焦距的变化。
3、适合数码化;对斜射光不敏感仍然是数码感光元件的硬伤,目前旁轴无解。
而旁轴则有以下优势:
1、拍摄时取景器不会黑一下;许多人把这个当作抓拍的优势,其实这个倒不真重要。
2、机振小;不过我觉得EPSON RD-1的机振似乎比NIKON D700小不了多少。这个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照片您都会上架子拍。
3、设计镜头更为便利;由于尾镜片更靠近感光元件,旁轴可以使用BIOGON、HOLOGON结构,在镜头素质和体积上有优势。
不过,说到这些,也都不是本质了。其实单反和旁轴无非是一种快餐面式的玩法,您大可不必较真,用大幅拍摄的和用617移轴拍摄的老师们都应该了解,真正精心的取景和拍摄是怎样的?把后背取下来,直接安上对焦屏取景!既不单反,也不旁轴。
随着数码的发展,将数码单反取消反光镜,用CCD直接感光取景,将使人类的摄影器材设计达到新的高峰,将吸取单反和旁轴的所有优势,创造更优质的镜头。
说来也巧,我一向不那么喜欢的MICRO 4/3系统居然是目前看起来单反和旁轴之集大成者了。
命题七:最有用的滤镜是什么 |
16 楼 |
大家都知道的滤镜是UV镜,但是一大半的朋友把UV镜当保护镜用,殊不知有些UV镜用起来还会损害画质。
数码感光元件的特点是对红外线敏感和对紫外线不敏感,与胶片相反,因此胶片时代UV镜特别重要,而数码时代UV镜基本无用。
现在可用来做保护镜的滤镜包括普通保护镜和UV镜,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测试,我不知道是否专业,测试结果竟然是普通的肯高保护镜要比好多专业UV对画质的影响小。因此,朋友们不要盲目选择UV镜,如果只是数码用的话,普通保护镜就很好了。
胶片时代,天光镜不比UV镜用得少,天光镜除了吸收紫外线以外,还能使色彩平衡偏蓝,风光摄影时比较有用。
对于风光摄影,偏振镜是比较有用的,偏振镜是光栅原理,可以对散射光进行过滤,在复杂反射面拍出比较清澈的感觉来。偏振镜分为线性偏振镜和圆形偏振镜,推荐圆偏,至于为什么,请做一下关于偏振镜的功课。
中灰镜,消除镜头暗角时用到。
减光镜,需要降低照度,延长曝光时间时用到。
中灰镜和减光镜的原理叠加,形成了渐变灰镜,这也是我认为风光摄影不可缺少滴牛镜了。对于风光摄影中照度严重不均的时候,可以用中灰渐变镜来对高照度的地方进行减光,以得到照度平均的照片。
各种颜色的滤镜,对于黑白摄影非常有用。安塞尔亚当斯的著作里不止一次地引用了有色滤镜的作用表,是一个圆形图,可以减下来贴在测光表上,绝对是有用的好东西。
打开有个叫法国高坚的产品库,你可以看见,除了上述滤镜以外,还有晚霞镜、雾化镜、三棱镜等等名目的镜片,至于这些,还是算了吧。
最后回到命题,如果你拍人文题材,建议什么滤镜也不用,如果感觉自己不是个爱惜器材的主,那就拧上一片保护镜,如果拍风景的话,减光镜、渐变灰和偏振镜应该是你包里少不了的。
命题八:关于一镜走天涯的命题 |
18 楼 |
所谓“一镜走天涯”自然是可长、可短,一镜通吃天下景。在这个领域里,TAMRON一直是大胆尝试的。
从28-300到18-200,再到18-270,TAMRON一直在刷新着变焦比的记录,与此同时,SIGMA、TOKINA也在跟进,连CANON、NIKON也不能免俗。
咋一看,从参数上,这些镜头还蛮牛的,CONTAX 24-85 3.5-4.5不过也只是浮动光圈嘛。不过这种镜头的成像,就不说了。
CANON后来出了一个28-300的镜头,还是L级的,画质虽说好一点,但也只能算是凑合。
其实一镜走天涯还是很有市场的,首先,对于强调出片率的朋友,还是需要一个挂机镜的;其次,紧急时候换镜头实在不方便,也太容易脏CCD;最后,在旅行的时候,包越小越好,器材越少越好。
其实,如果研读武侠小说,倒是比较容易找到一镜走天涯之道的。
武侠小说里,真正绝佳的武器往往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兵器。在大师手里,一只扫帚,一把拂尘,乃至一根柳条都能成为绝佳的兵器。
布列松和马克吕布就是用35和50的定焦镜头走天下的,尤金阿杰的时代更没有那么多镜头去让他选择,至于安塞尔亚当斯,一支大幅广角镜头已经被他研究透了。
引用一下无忌的军规:任何镜头都能照任何题材。
再引用一下前几天在蜂鸟潜水的收获:当你深入了解摄影以后,你会知道,一镜走天涯的绝对不是18-200.
命题九:测光表和分区曝光法的使用 |
21 楼 |
也许,对于普通摄影来说,用机内测光表和曝光知识已经可以搞定绝大多数场合的摄影了,但是对于对曝光要求很高的时候,能帮助你的唯一武器,就只有测光表了。
我不得不多次地提到安塞尔亚当斯这个名字,他对于风景摄影理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在他创造的分区曝光法中,一只1度到3度的点测表绝对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这个理论并不在于你对胶片的宽容度的了解,而在于如何去“预测”一张成型的照片。亚当斯反复地强调“置”与“落”的理论,当你主动地将景色中某个部分“置”于第几区的时候,其他的亮度部分可预见性地“落”在了其他的区域,“落”的同时,你需要保证你要强调的区域在第I级到IIX级之间,可以正常看到纹路。
以上都快把人说晕了吧,详情就看亚当斯论摄影吧。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下,一只测光表能正确地帮助你去完美地做好“落”的工作,在有可能“落”出区域的时候,则可利用渐变镜等工具进行处理。
除了风景摄影,在你想拍摄一些特殊曝光照片的时候,比如高调或低调的照片,测光表也是可以帮助你的。
此外,就是一只测光表可以帮你熟练地了解光的特性。你可以随身带着它,去观测一下周围的测光值,以积累更多的曝光经验。
命题十:萤石、APO、ASPH和CRC |
34 楼 |
前面我们说了,色散是镜头设计中需要控制的一大因素。色散是什么,小时候玩三棱镜的经历大家都有,三棱镜能折射出七色光来。由于日光的七色光的折射率各不相同,在相邻介质间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镜头对色散的修正不佳,会导致镜头成像的色彩不佳、锐度不佳,尤其对于长焦镜头来说,萤石镜片的出现时使镜头素质出现了了巨大的飞跃。
然而萤石比较难获得,即使是人工结晶,也难得获得大片成体,于是佳能公司率先发明了一种萤石的替代品,叫UD镜片,后来各大厂家也纷纷研制出类似产品,如NIKON的ED等,镜头的色散控制设计也开始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APO,学名叫复消色差技术,可以说是一种镜头设计的方式。前面说了,色散是对中长焦镜头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在萤石镜片被采用之后,对色散的控制有了提高,而利用一个萤石镜片组,或普通镜片组,经过严密的计算,将色散进行抵消,这种技术称为APO。APO在日本厂家里叫得比较多,主要是SIGMA,他家的中长焦,用料好一点的,差不多都APO了。不过这种说法,关上门来说也许可以,至于是否APO,笑笑也罢。德系的厂家则比较保守一些,ZEISS通常只在高素质的中画幅镜头中用APO的称谓,而LEICA的M90 APO、R180 APO,您试试就知道绝对不是SIGMA那种水平了。
ASPH,学名是非球面镜片。以前我没重视这个技术,到自己的数学基础比较多的时候,才发现ASPH是完全提升现代光学水平的重大技术。在ASPH以前,镜片都是球面镜,通几何的朋友都知道,球面镜的参数只有球面半径和曲率。第一个命题里说了,镜头的设计其实就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而这个规划,其实对于同一焦距的镜头修正,还需要使镜头中心和边缘的修正都达到折中水平。而对于镜头中心到边缘的变化如果是球面的,则这种修正就被控制在球面半径和曲率两个自由度之间,而使镜头的设计有了限制。非球面镜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个自由度的限制,可以在这个规划问题中求得更优的解。
现在,ASPH被广泛应用于镜头的设计,日系厂商比较喜欢将其应用于广角变焦镜头,以控制畸变,德系厂商则将其应用于定焦镜头上,做到更好的焦平面素质修正。从这个思路上来说,日系的更像快餐面,而德系镜头必然素质惊人。
CRC,学名是浮动对焦组。在CRC以前,镜头对焦时,对焦组的变化是连续均匀的。但随着镜头近摄能力的发展,镜头在近摄时如果连续均匀对焦,则近摄素质不甚理想。CRC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提高镜头的近摄能力。NIKON传奇镜头28 1.4的昂贵,并不在于那枚手工切削非球面镜,而是在于这两组CRC,它也是目前应用CRC技术最复杂的镜头之一,它的近摄能力也是惊人的。
命题十一:你需要多少摄影经验 |
35 楼 |
有人首先会告诉你,如果要得到一张清晰地照片,曝光时间必须短于焦距的倒数。
然后,在曝光计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阳光16法则和它的诸多变型法则能帮你在大多数场合下获得正常的曝光。
当你学习摄影构图时,1/3法则是你的好助手。
随着摄影的深入,你也会掌握对景深的控制手段。
在你的摄影经验和摄影知识不断积累的时候,你的摄影技术也在随之提高。因此,对于摄影新人来说,学习摄影知识和积累摄影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随着知识的积累,你会发现自己的构图似乎千篇一律——看见MM,你就把焦点放在照片的四个三分之一交叉点上,再对准MM的眼睛,你也会发现,自己只能“正常的曝光”,而不会“创造性的曝光”。这时再审视自己的作品,往往会发现自己还是菜鸟时,总偶有佳作,而成为老鸟后却手段单一。在论坛上,你常有言论,说要菜鸟们不要去背记摄影知识,而要主动去创造。
其实,对于菜鸟而言,不了解知识,又怎么去创造?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他指的绝对不是不读书。
学习摄影知识,摒弃知识对自己的束缚,拍摄前先思考,避免盲目按快门。
也许有只胶片机,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习惯了。一只胶片机,一只测光表,一只变焦取景器:当你尽收美景之时,先用取景器看看什么角度的什么构图比较美丽,再用测光表来测一下,什么“置”于第几区,而什么“落”在第几区,最后成为一张怎样的照片,随后架好腻的相机,再仔细想想,有没有办法让这张照片更好一些,按下快门,洗出来的时候,你看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那张照片。久而久之,你就又回到了摄影创作之路了。
命题十二:升级自己的器材前的准备(一)——找到瓶颈 |
36 楼 |
以瓶颈效应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器材,看看影响自己摄影作品素质的最大因素在哪儿?
是机身码?如果瓶颈是机身,比如拿个CANON 350D机身,那么不论你是用CANON 85 1.2L还是CONTAX 85 1.2的镜头,你都看不到照片素质的提高。
是镜头吗?如果瓶颈在镜头,比如用个NIKON 28-80狗头,无论你配上D80的机身还是D3X的机身,也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有的时候,你的瓶颈不在相机或镜头,你也许缺少一只渐变灰的镜片,不到百元的投资,能使你的风光作品大幅提升;你也许缺少一只三脚架,没有三脚架,无论镜头的光圈有多大,也是拍不好夜景的;你甚至可能缺少的是一只摄影包,没有合适的摄影包则使你的器材没有更多亮相的机会。
不过最重要的,你应该想想,是不是瓶颈在于自己的技术,如果瓶颈在此,那就先别升级器材吧。
命题十二:升级器材前的准备(二)——切勿轻视附件 |
37 楼 |
摄影中必备和常用的附件有如下一些:
1、摄影包,必备指数5星,被轻视指数3星。
很多朋友都轻视摄影包,认为机身和镜头的升级能直接提升照片的质量,而摄影包仅仅只是一个携带的工具。出于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心态,在摄影包上,很多色友的投资少得可怜。
强调一下,一个好的摄影包,一方面给你的器材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这是保证你的器材在长时间使用后仍有良好素质的关键。我的一个朋友就曾遇到过UV镜放在劣质包里,最后粉身碎骨的悲痛。那可是B+W 77的超薄滤镜,可比一个普通摄影包贵多了。另一方面,一个便于携带、便于取放器材的摄影包,能使你尽可能少的错过良辰美景,提升你的出片率。
2、三脚架,必备指数5星,被轻视指数4星。
三脚架的用途不仅仅只是拍摄夜景,对于快门速度慢于1/500秒(这只是个大概数字)的照片,一个三脚架能明显提升照片的素质。所谓快门速度快于焦距倒数的经验公式,那只是对入门者来说的,照片放到10寸的话,有无三脚架的高下就显现出来了。
3、各种滤镜,必备指数4星,被轻视指数5星。
滤镜差不多人人都用过,但是估计十个有九个都用的是UV镜。滤镜的学问,绝对不低于镜头和胶片的选择。关于这个,我在前面的命题中专门提到了,可以再转到前面去看看。
4、测光表、测距仪,必备指数4星,被轻视指数5星。
对于严谨的摄影,测光表是必不可少的,测光表的重要性我在前面的命题中也有谈到。至于测距仪,很多朋友应该没有接触过,事实上,对于中大画幅的摄影师来说,随身配有小型测距仪的应该不在少数。我认为,即使对于135AF相机来说,测距仪也有它存在的一定作用(当然不是必须要)。单反AF的对焦准确度其实不算太高,即使贵为1DS3、D3X这样的顶级牛机,AF在一些环境下仍然是不准确的,尤其对于大光圈、浅景深摄影来说,这时测距仪的优势就明显可见了。对于黄斑对焦的旁轴,你肯定听说过基线和有效基线的长度,基线即使长如LEICA M3,也一样在中长焦大光圈镜头中遇到对焦不准的问题,不信你用M75 1.4试试。配合测距仪、使用镜头的景深表,是严谨摄影作品成型的基础。
命题十二:升级器材前的准备(三)——找到你想要的器材 |
38 楼 |
于是,你在无忌、蜂鸟发了帖子,说:我有XXXX元预算,请问各位大侠,配那支镜头比较好?
张三告诉你,是CANON的XX变焦。
李四说,变焦素质不如定焦,还是XX定焦好。
王五告诉你,CANON的优势在于对其他品牌的兼容,你可以考虑转接一只NIKON的镜头,感受一下其他的味道。
杨六笑了,转接NIKON算什么啊,不如转接CONTAX的吧。
这时杀出来个程咬金,说,既然都CONTAX了,不如玩胶片吧,RTSIII的二手机身也不贵,CONTAX牛头还得配牛机啊。。。
所以摄影论坛里流传着如下名言:
没有任何器材计划能在咨询老鸟们后继续执行。
所有5万以下的终极器材购置预算都会在6个月内烧完,并要继续追加。
对于老鸟,升级器材似乎也不那么容易。虽然你手头也许有了更多的预算,也许你甚至可以不顾品牌不顾卡口地去选择相机和镜头,并且做到双修或多修。
广角大光圈,你知道CANON有24 1.4,NIKON有28 1.4,正犹豫不决的时候,LEICA出了M21 1.4。你只好继续翻书查贴。
于是你的悟性有了提高,广角镜头是拍风光的,总之也是要有三脚架,不一定还非要它是大光圈吧。对,重在成像质量。
商店老板告诉你,ZEISS出了ZM 15,我店里进了一个。某个JS说,他那ZM 15算什么啊,我这边有LEICA TRI-ELMAR 16-18-21,顶级了呢。论坛上说,既然都已经135旁轴了,你无论如何也得玩过HOLOGON吧。老师告诉你,135拍风光始终只是二奶身份,有这么多钱了,上中大幅吧。
犹豫中再仔细审视一下,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器材?
答案请看下一部分。
命题十二:升级器材前的准备(四)——其实一流摄影器材和顶级摄影器材间的差距相差无几 |
42 楼 |
前面把升级器材的准备工作说来说去,没想到最后一句话却是这样一句泼冷水的话,但它却是一句大实话。
我亲身体验过,NIKON D700+85 1.4和LEICA M8+M75 1.4拍出来的画质差别不大,都是很出色的器材;NIKON D700+ZF 21 2.8和LEICA M8+HOLOGON拍出来的画质差别其实也不太大。另外,我还试过胶片的,M6 TTL+HOLOGON和HASSELBAND SWC/M拍出来的照片在18寸的时候效果差别也不大。
极端一点地说,前段时间看了个帖子,那个用SIGMA镜头加上一点后期的作品还真和CONTAX镜头接上数码机身的效果差不多。
升级器材前,你一定要知道这句大实话,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好你的钱包。
有很多朋友是在看了其他朋友的照片后中毒的,还有很多朋友是在毒发生亡前的挣扎中刷了自己的银行卡。其实,当你毒发身亡的时候,你是在拿人家拍得最好的照片和自己的平均水平照片进行比较,网上毒贴很多,不过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解毒的照片更多。
在了解器材间的差异很小之后,升级器材的时候就更要理智了。一分钱一分货,两角钱两分货,三元钱三分货,为了一点点光学素质上的提升,你也许很轻易地就掏出了5位数的人民币。
最顶级的器材有时和最顶级的武功一样,有它神奇的一面,也有它巨大的缺陷。就像九阴真经一样,有些人练了,是高手,有些人练了,自伤经脉。所以,你需要了解想要的顶级器材的特点,然后用其之长。
举个特例,HOLOGON,号称魔鬼之眼,拍出来的照片几乎看不到形变,但是只有一档F8的光圈,还有暗角,又不能联动测距,用它拍风景很不错,拍人文,就郁闷了。
NIKON的200 MICRO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微距镜头,但是对焦很慢,拍静物很不错,追拍昆虫,就要点技术了。
再练点打油诗吧
ALPA是很强的,框架是坚固的,压片是平整的,是不能对焦的。
LINHOF是最好的,机器是最贵的,移轴是最绝的,拍片是很慢的。
哈苏是方便的,素质也不错的,镜头是蔡司的,V系是手动的。
禄来是纯种的,德国人最爱的,看起来很棒的,附件不好买的。
蔡司是最棒的,啥都是会造的,CONTAX是传奇的,可是是停产的。
徕卡是奢侈的,参数是惊人的,黄斑是精确的,微距是麻烦的。
佳能是日本的,USM是潇洒的,还有眼控对焦的,跑焦是时常的。
尼康也不错的,对焦点很多的,机身挺先进的,M/A环是脆弱的。
宾得有德味的,中大幅是能造的,好镜头是公主的,数码是不全幅的。
命题十三:懂得驾驭手中的器材 |
43 楼 |
玩摄影的朋友难免沉迷、沉醉、颓废,为了升级弄得神魂颠倒。
俗话说得好:一入泥坑,无人永生,一进佳能,欲罢不能。
其实本人就是如此,生来爱镜头如命,玩NIKON的时候,整了一大箱镜头,加上前前后后买买卖卖的,F卡口的玩过几十支了;后来玩旁轴,也挖空心思的搜集各种经典镜头;有了闲心的时候还摸了把大幅和中幅。
看蜂鸟的买卖交易帖,就知道色友的器材使用率了,那么多器材“无花、无酶、少尘、常放防潮箱”。呵呵,是不是顶级光学器材都成了供起的圣物了。
我羡慕撰写《顶级摄影器材》的赵嘉,玩过那么多兵器啊。
不过话说回来,武器多了,能用好的就不多了。肉搏战的时候,拿大刀挥砍的勇夫不亚于一个浑身挂满各类武器的特种兵。用一两件器材,用熟一两件器材是真正难得的。
我再次祥林嫂般地提起马克吕布和布列松,好的摄影师也许一辈子只常用那一只镜头,甚至是那一只镜头一两档光圈。
随着摄影器材商业化的发展,不能更换镜头的ROLLEI双反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回头审视一下,当年用双反拍摄,并获得国际大奖的摄影师不占少数。
没有哪个经典摄影大赛规定了你使用的器材的价格下限,甚至普利策奖也不拒绝业余DC的作品。于是,我们还是应该先想想,是升级手中的器材,还是用好手中的器材。
现在人津津乐道的结构,无非是CARL ZEISS的几大结构:BIOGON、HOLOGON、PLANNAR、SONNAR、TESSAR。
玩结构的玩ZEISS,是好多老鸟的谈资。其实,论结构,也并不是ZEISS一家独大了,许多欧洲厂家都有自己看家的结构,LEICA的M35 1.4A,KINOPTIK的100 2,SCHNEIDER的47XL,VOIGTLANDER的大幅HALIAR,有的人会说,这四个结构依次是DISTANGON、PLANNAR、BIOGON和TESSAR的变种。呵呵,变种就是变种,你甚至可以说PLANNAR和BIOGON都是对称结构的变种啊。
其实,说ZEISS就是玩结构的,主要原因是ZEISS厚道地将镜头结构给标识在镜头上了。但凡ZEISS的镜头,名称上都是这样标识的,CARL ZEISS DISTANGON T*21 2.8 ZF。不过似乎有时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比如那支ZM85,许多朋友说更像是PLANNAR,而不是SONNAR。
镜头的结构,决定了镜头的成像风格不同,同时CARL ZEISS的产品,你可以轻易地看到ZM 21 2.8和ZF 21 2.8的成像差别。究其原因,BIOGON和DISTANGON结构使然。
同是标头,TESSAR结构反差大,但边缘下降快,SONNAR结构焦外好看,但随着光圈收缩而焦点偏移,PLANNAR结构像场平坦,但立体感不强。如果愿意,BIOGON结构也能做标头呢。
当你渐渐入门时,你对镜头的尝试就慢慢从尝试不同风格演变为尝试不同结构了,不过在这个阶段,往往是你荷包最难受的时候。
于是你在摄影书籍上就有据可查: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物距越近景深越浅
3、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如果书籍专业一点,还会告诉你,画幅越大,景深越浅。
这就是景深四定理(不专业的书籍说的是景深三定理)。其实也并非是定理,经验公式而已,景深公式我这里就不列举了,这个公式里面就这几个参数:最大容许弥散圆直径(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百度一下先)、光圈、焦距、物距,其中第一个参数和画幅有关。四个参数的公式,自然就有上面四种解答。
不过,不过,不过,千万记得我强调的这句,根据极限法则,焦距相对于物距是无穷小,弥散圆直径相对物距和焦距是无穷小,在景深公式里,你会发现,物距和焦距的相关像都可以近似成物距/焦距的比值,这个是什么,就是构图的放大比(补习一下高中光学知识)。
于是上述定理中的2和3可以综合成一条:构图相同时(放大比相同),景深只和光圈、画幅有关。
这样说,又有朋友不服气了,既然景深只和画幅有关,那么35 1.4的景深效果也应该很好,为什么景深王会是XZP、218、85 1.4这类镜头呢?
不错,以上提到的四个镜头,景深最浅的是35 1.4和85 1.4并列,但是焦外效果最好的却是218。为什么,这里就讲到另一个问题,景深不等于焦外。
焦外是什么,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喜欢玩焦外的小日本发明了词汇BOKEH。
举个例子,你前方有一个美女,美女后面10米处有一排10棵树。
于是,你的朋友拿起100MM镜头,站在离美女4米处拍照,完美大半身人像作品,美女笑得很甜,背景里有3、4棵树。
你想了一下,虽然自己没有100MM镜头,但是也有只25MM的,根据景深定理,你站在离美女1米处,应该能拍出相同构图和景深的照片来。
于是你不服气地去拍了,结果。。。
大半身人像作品,景深还凑合,焦外,焦外10棵树都拍出来,还拍出来一些不相干的破房子。
这就是焦外和景深的不同,焦外除了和景深相关,还和镜头的视角相关,不懂的朋友请补习一下这方面知识。
焦外这个词还表示什么,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小日本崇尚欧洲老镜头的焦外效果,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LEICA八枚玉,其实八枚玉的设计很落后了,焦内也不锐,但是小日本认可它的焦外,再走火入魔一点,那就不好找了,通常要玩电影镜头,KINOPTIK是王道,最好还能弄到它100MM那支,COOKE、HORBSON、ANGENIEUX、STEINHEIL这些也很稀有,而且还要改口。
有人还喜欢老式德国75 1.5的结构,漩涡散景。(所谓老式说的不是6、70年代,是二战前后)
其实这些所谓的焦外来自于镜头的设计,你可以发现这些镜头的焦内都不锐,色彩都不算很好,它们焦外好的原因是由于对球面相差的修正没有到位。球面相差虽然对焦平面画质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却对焦外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扯远了,收回来。
玩景深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当你拿到第一只单反的时候,你最大的发现是可以把浅景深表现出来。这不稀奇,因为你以前用的是卡片机,画幅小,景深自然大。开始发现浅景深之后,你就开始喜欢浅景深。君不见,摄影论坛里大部分“作品”都是糖水片吗?在这个阶段,你还会懂得欣赏糖水片,觉得不糖水的都不是好片,偶尔看一下别家的风光作品,你索然无味,觉得和卡片机水平相当,没有体现出单反的优势来。
接下来的阶段,你开始收罗浅景深镜头,也就是中焦大光圈镜头。没钱的就先50 1.4,有钱的就85 1.4甚至85 1.2。按图索骥的会尝试一下NIKON 105 2DC、CANON 135L、SONY 135 1.8这种牛头的味道。再疯狂的就直奔220、218去了。
论坛上扫一遍,这样的朋友还真不占少数。
泼泼冷水,景深原理只教你用浅景深吗?现在的朋友往往说景深不够,不够浅,而好多摄影大师却认为景深不够,不够深。
除了棚拍美女偶尔的需求以外,浅景深用的地方还真不是很多。扫街用得着浅景深吗?布列松、马克吕布的作品没发现有糖水片。风光就更不需要了,亚当斯他们提倡的是深景深,创立的是F64小组,用最小的光圈。甚至安妮莱布尼茨这种广告大师也不怎么用浅景深。
搜罗浅景深镜头的朋友,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